首页 -> 2008年第23期

群雄鏖战有剑光,犬戎争霸信史扬

作者:徐成宝




  看罢西夏史学者唐荣尧先生以精粹的笔触、翔实的史料给我们讲述的《两千年战剑之光:雄霸春秋战国,犬戎为何不入诸侯史册?》后获益匪浅,但对“(义渠戎)这个小小的方国和其他戎人一样,在夏、商、周三朝的正统视野里是野蛮的、动物般的人,因此,从甲骨文时期开始,他们居住的地区即被记载为“鬼方”,就是在《史记》里,他们也被称为“犬戎”——像狗一样卑贱的人”的叙述,实在不敢认同。
  《山海经》、《史记》等确实都曾较多次提到“犬戎”一名,如《大荒北经》中说:“有国名曰赖丘。有犬戎国。有神,人面兽身,名曰犬戎。”《史记·周本纪》中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顺水入焉。有人名曰犬戎。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肉食。有赤兽,马状无首,名曰戎宣王尸。”张守节的《正义》引用此段话时,“弄明”作“并明”,《史记·匈奴列传》司马贞的《索隐》也是如此,可见犬戎是炎黄的子孙后代,“戎宣王尸”是犬戎所尊敬的神。
  《海内北经》也记载说:黄帝时有封氏,因其属犬人狐种,诸侯称其为“封狐”,称其国为“犬封国”,又名“犬戎国”,出产一种花纹相间的“文马”,骑着它,人可以长寿千岁。郭璞《玄中记》、干宝《搜神记》、《后汉书,南蛮传》均言:上古高辛氏当国君的时候,有房氏作乱,有犬名曰“盘瓠”的以诈降计杀死作乱者,建立大功。高辛氏于是赏赐美女,并封其为侯。盘瓠与其妻生男则为狗,生女则为美人,子孙昌盛,遂为“犬封国”,意思是因犬立功而受封得国。其实,这一故事原本起源于戎狄部落,然后才向东南流传,因为《伊尹四方令》有云:“正西昆仑狗国。”《淮南子·堕形篇》也说:“狗国在其(建木)东。”而这些记载正说明犬戎国是以犬为图腾的,是最早驯养家犬的部落先民。
  古史有“黄帝命封胡为丞”,因“胡”与“狐”二字古时同音通用,所以“封胡”,即是指“封狐”,在黄帝朝中任职,有卓越的战功,岂能是“像狗一样卑贱的人”?
  戎狄在称雄中国两千多年中分化出的不同部落,除义渠戎外,还有山戎等都对中国历史影响重大。据《史记·匈奴列传》:“山戎属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辽史·地理志》也记载说:“商为孤竹国,春秋山戎国。”《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山戎国,春秋时夷国,亦曰北戎。居河北迁安县地方。”《东周列国志》载:“令支,亦曰离枝,其西为燕,其东南为齐鲁,令支界于三国之间。”冀东迁安,古为令支、孤竹国。
  春秋时期,由于中原各诸侯国为争霸而互相征战,无暇顾及周边其他民族的袭扰,山戎族兴旺强盛起来,从原来主要活动于燕山山脉及其以北、内蒙大青山、红石砬子山、努鲁尔虎山山脉等地,一直延伸至辽、吉、内蒙三省交界处,对燕、齐、晋等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燕国北面、东面与山戎相抵,经常遭到袭扰。
  公元前706年,山戎攻打齐国,齐釐公与山戎大战于齐郊,戎师大败。山戎无终部落曾骚扰太原,晋军派荀吴和魏舒挥师驱讨,打退了其进攻。齐桓公即位后,为稳定国内形势,提出“尊王攘夷”口号,组织联合作战,积极协助邻国解除戎狄的威胁。此时,山戎正频频攻打燕国,并占领了孤竹、令支、无终三国,已深入到燕的都城周围。
  燕庄公二十七年(前664年),燕告急于齐。齐桓公率领上卿管仲、左卿隰朋兴师北伐山戎。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兵定孤竹”战役。《国语,齐语》记载:“桓公北伐山戎,剃令支,斩孤什而南归,海滨诸夷莫不率服。”《管子·小匡》称:“桓公败胡貉,破屠河,北伐山戎,剃令支,斩孤竹。”这次战役,对于山戎族是个沉重打击,燕国收复了燕山以南的令支、孤竹、无终三国,向东推进了500里,直达渤海。
  若要全面看待“犬戎”的历史,必须把其放到整个中国历史典籍中来考察。而《春秋》、《尚书》、《国语》、《春秋左传》、《韩诗外传》等均有记载,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曾多次提到,怎么能说其不入诸侯史册呢?此段史实及其记述表明,国人早就具有极强的正统观念,只不过“成者王侯败者寇”,中国的历史一直为儒家所掌握、利用、篡改,用他们加工过的“历史经验”来为其学说服务。
  商周时代,中原地区经济发达,文化也发展很快,周边地区民族则相差悬殊。到春秋战国时,齐、鲁等国就出了一批政治、文化显赫人物,如孔子、管子、孙武、孙膑等,编写了《论语》、《管子》等书,而儒家是维护传统统治地位的,必然站在“正统”的角度来做评判,视犬戎是“野蛮的”。而戎狄争霸失败,部落又没有出现有名的文化人士,亦无诗书礼乐法度,没留下系统的历史资料,只能从齐、鲁等国遗留下的书籍来了解,揣测其真实的原始面目。
  历史上各个民族的兴衰都有其自己的特点。一个民族的兴盛,往往也伴随着另一个民族的衰亡,还伴随着民族间的部分或全部的融合。犬戎族的兴衰及其族属是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两大遗谜还留待后人再发掘、再考证。
  
  编辑 赵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