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时尚阅读 > 包在纸里的火 > 
十二


  那件事发生在二十多天前。我记得那是春节后正式上班的第一天--农历正月初八,新年的第一场雪在那个早晨适时地降落到了这个城市,它延缓了交通节奏,却增添了欢乐气氛。我记得,那天上午我所见到的每一个人都笑容可掬,接到的每一通电话都笑语盈盈,直到那个老太太的声音在电话另一端响起。

  那是一个61岁的老太太,她从接通电话的那一刻就开始哭,一直到通话结束时仍然没能完全止住。她的哭声一度使我不知所措,后来我才镇定下来让她边哭边说。所以,在我的记忆里,这个故事沾满了泪水,后来还沾上了鲜血--当然,那是后来的事情。

  老太太讲的故事大致如下:有一个5岁的小女孩,她叫小雨,她的厄运从一出生就开始了。母亲在生她的时候大出血不治而死。然后,父亲孤独地抚养着她。在她4岁的时候,父亲也身患重病死去。她只能跟着奶奶生活。然而,直到此时,这个家庭的不幸并没有停止,一个多月前,她经常无缘无故地流鼻血,到医院检查了多次才发现她患的是白血病。医生说,只有做骨髓移植手术才有可能留住她的生命,否则她活不了多久,运气好的话还能坚持两年多,但无论如何都难以坚持到她8岁生日那一天。医生还算了一笔账,找到骨髓配型之后,完成全部手术的费用至少需要15万元。

  打来电话的老太太就是小雨的奶奶。这个陷入困境的老人在电话里告诉我,此前,为了替小雨的父亲治病,家里早已经把仅有的几间平房卖了,目前已经所剩无几,虽然有一个朋友资助了5万元,却仍然无力负担这笔巨额手术费。在朋友的建议下,她只好给报社打来电话求助。她说:"求求你们帮帮她吧,如果没有钱,她就会没命啊!"

  我虽然没有见过这个老太太,但她的声音使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她触动了我内心里最柔软的那一部分,所以我决定尽我之力帮帮她,于是我把她讲的这个故事写进了值班日记,并且特意加大了字号。做为一名接线员,我能做的只有这么多。我希望这样做能够引起崔哲的注意,我还希望报社能够利用自己在读者中的号召力,为这个老太太和她的孙女儿做些什么。

  崔哲果然注意到了这件事。他认为,在春节过后的欢乐祥和气氛中,这样一个听起来很悲情的故事足以打动读者的同情心。在他的安排,一个叫徐浩的记者当天下午就去见了老太太和她的孙女儿。

  这个故事在第二天见报了。它占据了大半个版,版面的中间配发了一幅照片--小雨躺在病床上,笑容天真。病床边的吊瓶支架上挂着她为自己叠的一串幸运星。

  在这篇报道中,徐浩写道:"小雨说,她不怕死,因为如果她死了,就可以看到爸爸妈妈了。但是,她不想死,因为她不希望奶奶不开心。她看到奶奶发愁的样子,她也很不开心,她知道,如果她不开心,奶奶就会更发愁,为了哄奶奶开心,她希望自己好起来,所以,她每天都要为自己叠一颗幸运星。"

  也许是小雨的笑容打动了读者,也许她说的那些话触动了那些为人父母的人们……总之,如崔哲所料,这个故事勾起了许多人的同情心。在它见报的当天上午,就有几十个读者冒着雪来到报社,他们迫不及待地将现金交到了徐浩手中,希望他把钱转赠给小雨。

  我曾经被徐浩叫去清点那些钱,所以见过几个好心人。其中有一个是一家小企业的老板,他送来了3万元,他说他曾经有个女儿得了白血病,他没能留住她的生命,但这一次他希望能救得了小雨。他很动情。我记得,说话的时候,他的眼睛里一直闪动着泪光。

  就这样,一个上午的时间里,共有9万余元读者捐款汇集到了徐浩手中。当天中午,徐浩把这笔钱和捐款者名录交给了崔哲。

  那个时候,我认为这件事继续发展下去一定会是个"好消息",我甚至因为自己在其中投入了也许微不足道的努力而有些自得。但是--我也不希望有但是--它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发展下去。

  那天下午,老太太来到了报社。我后来才知道,当天中午,徐浩已经把报社收到9万多元读者捐款的事情告诉了她。

  老太太站在报社1楼大厅里,见人就问怎样才能拿到那笔钱。但是,并没有人能告诉她,当她试图冲进电梯时,保安把她拦住了。保安后来说,她曾经跪在他面前,希望他帮忙找到那个能把钱给她的人,但他无能为力。他说,他试过打电话找崔哲,但崔哲拒绝下楼,并且让他劝老太太回家去等待。

  老太太转而又找徐浩。保安帮助了她。后来,徐浩下楼把老太太领进电梯,并带着她来到了17楼。

  我在走廊里看到了这个老太太。她一头白发,满脸皱纹,穿着那种有点像工装的蓝色上衣,肘部磨损得非常厉害,裤子的膝部有一层尘土。(那是她给保安下跪时沾上的。)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