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时尚阅读 > 记者 > 
一一〇


  其实这个时机没有等待多久。崔袖展调进文管所半年后,主持市委工作的刘平化及时推出了海山市轰轰烈烈的“三万工程”,仅仅一次动员会后此工程便势如雨后春笋般的在全市2区15县实施。动员会后,市里在抽调人员,县区也在抽调人员组建机构和领导成员,好像成为一场运动似的,各级“三万办”一天要一个进度,为了凑足万名人员,各级各单位把他们的“虾兵蟹将”都点出来,最终还是靠一半乡镇干部的名字,有的地方连村干部都拉了进来才总算应了这个卯。仅有十五人的文管所也分配到一个扶贫名额,对于扶贫大家的看法是惊人的一致,说靠这种兵团作战式的扶贫起不到一点儿作用,反而到头来大家都跑起项目,倒是成为了关系和腐败的较量,哪个蹲点干部的关系硬,哪个干部胆大敢向项目管理部门送钱,就能获得项目,有了项目自然扶贫的效果就好。大家打着哈哈,甚至有人说,这样喊口号式的扶贫还不如到村里找些适龄女子出来坐台,保险比搞上任何项目进行农业产业化扶得快且有实际效果。

  别人对于扶贫说着怪话,打着哈哈,崔袖展却感到自己来了造势的机会。她在所里同志们异样目光的注视下主动报名参加了“三万工程”。通过苗长川的精心安排,她被分配到据说群众基础和治理基础好、经济底子厚、容易出成绩的石沟乡石洞村。县里召开了欢送会,给“三万工程”队员佩戴上了大红花,敲锣打鼓、响吹戏打地把他们送到各个村里,当然,没出三天队员们就回来一大半。崔袖展要去的石沟乡县里一车送去二十四名干部,吃过午饭要蹲到村里时,其他干部都是由各个村干领走,只有她有人打过招呼的,由县“三万办”领导、乡上书记、乡长和石洞村支书高建国前呼后拥地陪同。其实即使没人打招呼,面对一个如此漂亮的女人,谁又愿意蹲在办公室里呢!到了石洞村,支书高建国兴高采烈地把她领进村办小学的院子,原来村里把学校的一间教室隔出一半给她做了办公室兼卧室,房子整修一新,还包了墙裙,宽大的席梦思床上全是新铺新盖,办公桌上还放着一台25英寸的彩电。

  崔袖展这次下去在石洞村住了四天,这也是她在以后几年的蹲点时间里住的最长的一次。尽管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真正搞起农村工作她是一窍不通。这天热闹到天擦黑,县里乡里的领导只得依依不舍地走了,留下乡里的一位女副书记陪同她,既是陪同工作,大概也有负责她安全的成分吧!次日,高建国吆喝来两百多名村民召开村民大会,这样多的人聚集在一起是很罕见的。本来这个村有五百多人,但外出打工走了差不多一半。她用好听的普通话一开腔,村民们便七嘴八舌地说,“俊女女,你扶得这是个啥贫呀,这么好的声音,还不如给我们唱上一曲。”“扶贫干甚,我要扶个老婆!”乱糟糟里她弄了个大红脸。女副书记便扯起嗓子维持会场秩序,高建国粗话连篇地骂这些村民,谁要是痒的话,先到猪圈里擦擦再进来开会。她勉强念了几份文件,会议便草草收场。后来,她采取走访群众的形式,看大家有什么高招能尽快脱贫致富,几天下来也是无功而返。

  回到城里后,苗长川抚摸着她的脸,说石洞的事你别管了,我之所以叫你先下去走走过场,就是叫你知道造势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其实为了把崔袖展尽快推出满足她得势的欲望,苗长川颇费了几番脑筋。崔袖展还未报名时,他便开始为选择哪个村而劳神费力,先后两次深入到农村下乡,县电视台跟随两名记者报道县委书记深入农村进行调研。他想,既然市委的“三万工程”造的是一场政治运动,那首先要选择历届运动搞得扎实的村子。这些村子群众有热情,搞起“三万工程”积极性也高。他翻阅了许多材料,包括新编写的县志,终于把眼光聚焦到了石洞村。根据资料记载,该村多年以来就是一个老典型,从农业学大寨到学习小靳庄,从大跃进到批林批孔,各种运动一次不落地搞得既轰轰烈烈又扎实有效。其次,该村的各项工作也是板上定钉子,有板有眼。早在1958年因为造林养羊成绩斐然,受到过国务院的表彰,村支书进京被周总理亲切接见过。改革开放后,这个村无论是计划生育、农田基建、农业两税的征收和造林种草、养猪养羊、交纳公购粮等各项工作也颇为出色。再说了,离城太近的村,村民一般比较复杂,无论干啥事情他们都盯着,加上交通方便平时检查工作的人来得肯定多,不留神会漏出破绽,村子太远了,项目实施单位不愿意把粉搽在勾蛋上,石洞村离城两个多小时车程,不远不近正合适。

  选好村子后,苗长川来到省农业科学院接洽,看到该院有一个对未来黄土高原发展进行研究的课题组在纸上谈兵,他颇感兴趣地和专家们交流起来,这个课题很有新意,在许多构想上简直和他是不谋而合。于是表示县里愿意协调十万元资助给课题组,只不过他们要将部分课题拿到石洞村进行小范围的分步骤实施。这个名为“二十一世纪中叶黄土高原农村经济走向”的课题,本来里面有许多部分和内容都属于分析推理的,预测的成分很大,而且比较理想化,现在要拿出来在贫困的石寨县实施五十年后的蓝图,真是近乎于天方夜谭的神话。专家们看着苗长川一再争取,更重要的是看到十万元眼热,便同意了他的建议,决定在资金保障的前提下进行试验。为了体现科学性,农科院马上组织了几名科研人员专程到石洞村全面进行了可研性论证,并逐个山头、逐个地块地摸排了一遍,把所有的详情绘制在万分之一的地形图纸上。根据这里的实际情况,专家们降低了许多发展指标,做出石洞村因地制宜的中短期发展规划。规划交到苗长川手上,他看着还算满意,不过发现规划由于是农业专家搞的,所有的发展完全体现在生态农业方面,包括新型能源沼气的发展,没有涉及到农民的住房,由此推测,未来半个世纪后黄土高原的农民仍然以单家独户的窑洞和楼板房为主体,这完全不符合农村现代化的要求,必须跨越过小康,一步到位达到欧洲发达国家的水平。他给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的朋友打了电话,请他们在百忙里到县里帮忙,人家听懂他的意思无非是想要几套洋式图纸,便从笔记本电脑里备份出一些平原地区颇具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图纸,给他们免费使用。这些图纸叫崔袖展看得手舞足蹈,爱不释手地亲吻着,连连说这就是“三万工程”实施后的我们的石洞村。他却不以为然,觉得图纸的规模太大,不符合山区的立地条件,便又拿到市建筑设计院请他们到现场进行修改,修改后仍然是红尖顶的欧式洋房,只不过根据地形成为了分散布局,建筑设计部分作为大规划附件补充进去。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