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时尚阅读 > 记者 > |
一五六 |
|
选定好学校,记者便像一个特工那样蹲在校门口等待学生放学,找几个学生问学校收了多少,一共有多少学生,这样先算出学校大概多收了多少钱,然后找校长见面随便聊聊。言多必失,这些没见过什么世面的校长们露了马脚,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留了校长的电话后一回到房间,他们马上分工,匆匆处理稿件,然后请校长到宾馆“看稿”。校长进来时都还挺高兴的,以为是记者专程来写表扬稿的,等看到稿子的内容后脸色大变。紧接着他们都是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哀求报社千万不要发稿。面对公开曝光的威胁,几乎所有的校长都选择了花钱消灾。“反正不是自己掏钱,又保住了位子和面子”,这些校长们有着普遍的被敲诈者的“消费心理”。而且他们一点儿也不担心,面对校园里永不枯竭的生源,学校接下来又会把这些钱转嫁到“花朵”的头上,可以另立名目继续收费,使广大学生被迫充当着这一食物链终端利润制造者的角色。 所以面对记者们提出“报社困难,大家相互支持”的暗示,校长们大多也是主动提出给报社赞助。记者此时也成为了商人,监督对象成为了生意伙伴,学校的付出不是换得了正面宣传的版面,便是成为报纸教育特刊版的理事单位。在赤裸裸的交易后,双方的工作进入到实质性阶段,大家都趁热打铁严格履行契约,记者头不抬眼不睁地开具发票,名堂无非是“宣传费”、“理事成员会费”或“订报费”,当然关于款额他们都在心中有一个原则,按照学校多收金额的百分之十到二十作为索要标准,他们知道学校收取这些钱时也是担惊受怕的,不是容易的事情,除了报社以外肯定还有其他的收费单位把手伸向学校,如果超出了标准,那学校打死也是拿不出的,这样做只能弄得彼此下不了台,而核实标准也是讲究游戏规则的重要步骤。 报社简直像“三大战役”时解放军的总指挥部,每天都要及时沟通信息,通报情况,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十多天下来,在“创收”达到一百八十万之多后,报社宣布战事结束,大家进入到修整状态,等另寻到目标后再出击。这样赚钱来得快,任务完成得好,特别是在整个过程中记者们都有一种凌驾于人的权力在握的感觉,兴奋中都想一往无前而不愿意刹车,尽管知道这样的“生意”不会做得太长久,鉴于城里和城郊条件好点的学校都已扫荡过去,所以好些记者把目标转向了偏僻的乡村学校,独自单干起来。 送走了总社记者,宝寨记者站的两名记者这两天已经刹不住车了,他们开着1000元买来的除了喇叭不响几乎全身都响、连牌子都看不出来的微型车,深入到山区转悠了几天,又弄到三四万块。对着地图搜寻了半天后,封河中学成为了他们最后的目标。 宝寨县封河镇是个地处深山大沟的山区乡镇,距离县城足有八十多公里,全镇有四千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地域很是辽阔但没有任何资源,农民靠的是广种薄收维持生计,至于买个油盐酱醋、针头线脑和孩子上学的钱主要依托的是山地上种植的土豆。处在这样经济状况的山区封河中学的寒酸那是必然的事情:校门是用几棵柳树搭起的,墙壁则是用黄土夯实的,所有的教室都是在黄土山中挖的窑洞,教师宿舍倒是建在空地上,是用黄泥和砖头砌起的,由于年久失修,墙皮一块块斑驳脱落,倒像是患上牛皮癣的老年人。学校院子本身就很窄小,却仍然到处堆满了柴草等杂物,别说寻啥运动场所,即使走路也要小心。学校的色彩是呆板而毫无生机的灰色,只有在朗朗晴天下,住校生们拿出那些多是来自于外面捐赠的衣物和被褥晾晒时,花花绿绿般像是万国旗一样随风飘扬,才给单调的穷山沟增添几分色彩。 这天下午两记者赶到封河中学时,差不多要到放学时间了。七绕八绕地走过那些杂物,他们看到几个窑洞教室里学生们很自觉地在上自习。他们比较了一会儿,选择了一个看起来学生年龄比较小的班级走了进去,开门见山问大家,谁拿着学校给的报名发票。农村孩子真是老实,好多同学争先恐后地举手表示自己拿着发票。记者拿过来一看,问题就出来了,所谓的发票其实是自己制作的收据,只有那个学校公章才说明这收据的权威性。记者心里有了数,他俩来到一个门上写了办公室几个字的房间推门进去,看见四个人正在聚精会神地打麻将,一个人伸着长脖子观看。山区人真的是质朴,看到来了两个陌生人,大家都停止了动作,甚至一个手里已摸到牌的秃顶人也把手扬在空中,招呼他们进来坐。记者亮明自己的身份,好似很随便地说想了解一下新学期贵校的收费情况,调查你们的经费够不够用。那个秃头人嘿嘿笑着,说你们的调查选对了,我们最缺的就是经费,这是个小学校,山里的群众又贫困,即使想多收也收不上来。平时要不发动学生勤工俭学,连烧煤的事情都解决不了。指着另一个打牌人说那是学校的会计,具体事情由他跟你们说。会计恋恋不舍地离开麻将桌,另外那个观看的长脖子马上补了他的缺。到另一个房子里,会计说全校862名学生,学杂费每人是180元,取暖费、喝水费、卫生费一共是50元,班费10元,至于书本费那就根据年级的不同而不同。记者这段时间早把县里的收费标准熟捻在心,规定的学杂费是136元,仅此一项多收三万多。他们拿出数码相机对着那些单据拍照,会计帮忙往平整拉。记者临走的时候又来到麻将桌旁和校长告辞,开了个玩笑说你这儿天高皇帝远,日子过得不错呀,随即不顾校长挽留吃晚饭的盛情,来到离学校不远的乡政府。记者找到乡领导亮明身份后,先是和乡领导交杯换盏吃喝了一通,然后住进客房拿出到其它学校的稿子略微修改了校名、数字等,一篇稿子便已写好。在定标题上,两人倒是费了点脑筋,直到次日上午才取了《打白条收学费全是糊涂账——校长带头教室里摸麻将》这样的标题,吃早饭时,记者在饭桌上拿出稿子给乡长看。乡长看完,脸色不对劲了,马上打电话叫校长到乡政府来。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