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时尚阅读 > 旗袍 >
二十二


  李曼姝从沉浸的情绪中回到现实,立刻清醒地说:住哪里都不如住在自己的家里,我眼下最想的是手包,请尽快帮我寻找啊。

  黄小姐说:您老放心,公安派出所我们已经报案了,我现在马上到报社去求助媒体发个寻包启示,您先在这里休息一下,主人不久就会回来。我刚刚看过了,冰箱里有主人备好的食品,您如果饿了就吃点面包水果酸奶。

  黄小姐走后,李曼姝将自己的行李打开,找出睡衣,她想休息一会儿,跑得太累了,有点力不可支。

  她望望窗外,欲把窗帘拉上,就在这时,她看到了八角楼,那个古老的建筑仍然矗立在白云阳光之下,好像跟她诉说着什么,又像是专心致志地等待她归来。这么多年了,你还记得我吗?还记得那个叶玉儿吗?每天晚上你的四壁都回荡着女人的嘶喊,声音有尖有细有喑有哑,你知道哪一声是叶玉儿的吗?……李曼姝呆呆地望着八角楼,望着那灰色的建筑,她的耳边不由响起一种声音,一种复杂的声音,像交响乐,而这乐声皆由女人的哭声组成,她想分辨哪一种声音属于自己,她听着想着,她的眼前渐渐模糊,她看见了那长长的走廊,厚实的木地板,木地板向前方延伸,水一样漫过一个又一个的房间,一共三十个房间,泻满了女人的哭声。叶玉儿的哭声在那悲壮的交响乐中显得微不足道,以致李曼姝怎么也回忆不起自己的哭声到底是怎样的,后来她记起有很长一段时间她不会哭,她的嗓子因为不停地嘶吼而肿胀得发不出声音,不,不仅是嗓子,她的全身都肿,皮肤在黑暗中闪闪发亮,她的日月处在哭都哭不出来的状态之中,那是一种呆滞,被摧残过的呆滞,李曼姝至今不相信自己能从那样的日月中活了过来,也许是应了额娘那句话:她的命大。

  李曼姝拉上窗帘,让自己躲在暗影之中。

  第八章

  A

  历史文化名城与建筑规划会议如期召开,身为首席记者我必须全天候守在会议上。我心急如焚,我知道李曼姝已被黄小姐巧妙地安排在我的家中,而丢了手包的她不会有那么大的耐性在一个陌生的中国人家里空等。于是,我时刻瞄准离会的机会,心想只要将城建局的一把手赵宗平采访到位,就算我完成了会议采访的一大半任务。

  离开会还有半个小时,会场上领导席的位子都空着。我找出名片跟赵宗平联系,暗自庆幸在叶奕雄的安排下已经提前初识了他的尊容,相信他也会记得我,因为第一次见面我就给他留下了颇深的印象,为此叶奕雄还醋意地说过风凉话。

  我按照名片上的手机号码拨通了电话,自报家门,听说是我,赵宗平的声音异常热情,他说他正在赶往会场的路上。我说我要在开会之前采访您一下,争取在第一时间将会议详细情况报道出去,当然还有您个人的观点。

  赵宗平爽快地回答:还有五分钟我就到了,你在会议室的第二休息厅等我吧。

  我问了下服务员,直奔第二休息厅,门已经开了,里面却没有人。我在灰色的沙发上坐下,从包里掏出笔记本和采访机,将该准备的一切就绪。我估计赵宗平能跟我谈上二十分钟的时间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这二十分钟的内容十分丰富,能代表此次会议的中心主题,我的报道也就成功大半了。

  我正考虑需要采访的内容,赵宗平快步走了进来,他今天的着装很讲究,自然而不做作,一般而言坐主席台的官员喜欢穿西服,他却穿了一件茄克衫,淡灰色,配上他自然蓬松的头发,一副海归的派头。

  赵宗平见了我,先将手伸了出来,跟他握手的时候,我感到他的手心发烫,这是男人火力旺盛的标志,不像叶奕雄,手心总是凉丝丝汗津津的,让人感觉极不舒服。

  握过手,赵宗平示意我坐下,而后他坐在了我的对面。

  我摊开笔记本,打开采访机,做出一番正儿八经采访的架式。

  赵宗平打量了我一眼说:这次会议有你这样资深记者的参与,一定会圆满成功。

  我坦率地说:昨天我们总编特意把我喊到办公室,有关会议的报道作了认真的布置,总编说这座城市很多年没开过这样的会议了,能把历史名城与建筑文化联系起来是一个城市有内涵的标志,如果不这样研究一座城市的历史文明的话,试想想若干年后,当那些没有表情没有血肉的水泥楼林在一座城市中牢牢矗立,人们在千篇一律的建筑面前还会有梦想吗?一个没有梦想的民族何谈创造和发明,更不用说文明与进步。赵局长,我猜想这次会议是您一手策划的,对这座建筑上缺少诗意的城市来说,无疑像是演出了一场大型交响音乐会,给那些不懂建筑音符的音盲上了一堂生动的课,我相信在市民中会引起强烈反响的。

  我的话刚刚落地,赵宗平就哈哈笑了起来。

  我莫名其妙看着他笑,不知道自己哪句话说错了。

  笑过之后,赵宗平说:你还用采访我吗?你刚刚那番话把我要说的都说了。

  真的吗?我天真地问,自己随之也笑起来。

  然后我说:您过誉了,我这不过是兴之所至的一点感想,而您是专家,在英国专门学习建筑规划,您的归来也许是我们这座城市的福分,使这座城市的建筑总算有了整体设计上的高度,现在我想问您一个问题,一座城市的胜出最终是靠它的软件还是硬件?我打开采访机,访谈正式开始了。

  赵宗平愣了一下,这个问题显然出乎他的意料,但他毕竟是个见多识广的人,略微沉思了一会儿说:要我看,一座城市的软件和硬件同等重要,硬件是物质的,而软件是精神的,这就像一个人,硬件是他的躯壳,而软件是他的精神,一个人光有躯壳而没有精神就会成为饭桶,而光有精神没有躯壳又像无家可归的魂灵,对一座城市来说,两者必须有机结合,才能在世人面前呈现光彩。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