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时尚阅读 > 双开行动 > |
三十四 |
|
“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汪洋虽然是很气愤,却依然很理智地问道。 “这是大家猜测的,不过这猜测也不是一点儿根据都没有。我们那有一个发行员是从他们那里过来的,他是从原来的一个发行站长那里偶尔听到的。” “这样不行,需要搞到证据,没有证据,仅凭想像没有用。你们和进货方联系过了吗?” “打过电话,他们说,他们敢保证这批货没有任何问题。” “保证有什么用?如果那些货确实不存在质量问题,可货却不是明珠品牌的产品,人家要查封你,也是有道理的。这样吧,你们马上就派人去外省,去供货的那家单位,找当地的报纸帮忙。你们再想办法把宁阳市工商局手里的鉴定搞到手,建议那边的市工商局查封他们给我们供货的货源,然后随时和我联系。你们马上就动身。” “市工商局手里的那份鉴定的复印件我们现在手里就有,他们查封我们的货时,给我们出示了一份。” “那更好,那边的市工商局如果有疑义,就让他们打电话和宁阳市工商局联系。” “汪总,我马上就去安排。那这份罚款单怎么办?”张和问道。 “多少钱?” “一共60多万元,他们说这是有规定的,凡是查获的假冒产品都是按照案值的两倍罚款。而且逾期还要交滞纳金。”编者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一条经营者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处罚。 经营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销售伪劣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放在我这儿吧,不交。不管是多少钱都先不交,搞清楚再说。”汪洋几乎是斩钉截铁。 张和走后,汪洋重新坐到自己的位置上。他想到了去年底的一幕。那是快要过春节的时候,市工商局的一位副局长曾经找过自己。说是他们内部办的一张不公开发行的小报,面临着办不下去的危险,而那几个人又都是编外人员,他们平时办的那份小报,大都是给那些工商个体户们看的。局里已经没有能力支付这笔开支,而又不想让这张小报停刊。那还需要让这些人有饭吃,还要有活干。最后,就由一位副局长找到了自己,他当时想让宁阳都市报支援他们五台电脑,说是用于排版,而且还要求支援他们一台小车,说是用于采访。除此之外,还要求给他们这五个“采编”人员,每年安排一次免费去外地旅游的机会。这位副局长表示,如果能满足这些要求,他们将在今后的广告审批等方面提供更多的便利。而这件事当时就被汪洋婉言拒绝了。 下午,汪洋真的去了市里,他谈到的关于印刷厂改制的问题,得到了口头允诺。这是让他高兴的事情。他回到办公室后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钟,他急于想把这件事告诉大家,尤其是想告诉秦南,秦南毕竟是主管印刷厂工作的嘛。应该让秦南早一点儿知道这件事。这样更容易快一点儿开展工作。 秦南不请自到。他已经从窗户上看到汪洋从外面回来了,他是知道汪洋去市里干什么的。中午的时候,汪洋就已经把下午要去市里向市领导汇报这件事情的事告诉了秦南。此刻,秦南也急于想知道这件事的结果。当他走进来时,并没有表现出着急的样子,而是云山雾罩地说了一些别的话,还是汪洋先开口说到印刷厂改制的事:“下午我去了市里,市领导表示的不错,他们对我们的设想是支持的。让我们马上着手考虑,再打个正式报告交上去。我看我们还得快一点儿行动,时间不等人哪。” “是呀,我也是这样想的。这几天报纸分印开始后,时间上并不是像海燕厂承诺的那样理想。” “还有晚的时候吗?” “有,昨天早晨就又晚了,我们自己印的那部分报纸倒是还可以。” “他们为什么保证不了时间?海燕印刷厂是个私人企业,那都是家族式的管理,管理水平根本就不行。管理跟不上,自然就会不断地出问题。”秦南说道。 “我们的合同还没有签。可又不能不签,真是太难为情了,在我们宁阳有这种印刷能力的厂家本身就不多,还有的厂家,人家能力根本就不过剩。他们都在忙乎着全国性报纸的分印工作,你除非是给人家大价钱,才能让他们动心,把手中的活扔掉,给我们干。我们也不能那样做呀,那毕竟是全国性的报纸。” “对对对,我看印刷厂的改制问题确实是势在必行,不能再拖了。既然市里没有什么意见,那我们就早点儿实施。大家有不同意见,我看主要是对改制还是不太了解,还停留在原来的认识水平上。我们多做点儿工作吧。汪总,这几天,我已经和几个编委私下里沟通过,他们几个人也都不同程度地有了转变。” 汪洋眼前一亮:“是吗?这很不错。我没想到你还会和他们在会下聊这个问题,那好,我们明天就开会讨论这个问题。最好是能一次性通过。” 此刻,汪洋并不知道秦南正为这件事有了进展而高兴。 从工作需要的角度讲,秦南当然知道汪洋的这种设想是眼下必须做的,而且是当务之急。而秦南更希望印刷厂的改制能够尽快地进行,那样,既可以解决单位的当务之急,又可以助张恒的一臂之力,而这一臂之力,仅仅从秦南和张恒曾经连襟的份上,仅仅从曾经和张恒认识多年的份上,他就可以轻易地断言,那一定是举足轻重的。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