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时尚阅读 > 抚爱 > |
序言 |
|
自序 遗忘,或者记得 >>>写作 写作是一件需要贯彻到底并且用力的事情。 印象里,从小到大我的语文成绩并不好。我的作文不会给老师带来惊喜,不会当作范文在课堂上朗念。这似乎从一种层面上证明了我将来与文字工作绝缘的可能性。然而十多年后,我却不可救药地选择了它,而且这么顺理成章。看着自己现在每日所面对的工作,让我不禁回想起曾经在文字面前的委屈迟钝,无疑惊讶。但我更愿意相信并且承认,许多事情冥冥之中自有它的确定。 一个专职写作的朋友曾告诉我,其实写作和语文没有太大的关系。掌握语文是为了认知文字,而掌握写作却是要深刻理解所有文字,以及文字带来的最终感受。文字有生命。写作代表时间。笔者便是在这时间过程中完成文字的生命。 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是06年的3月。农历新年刚过,天气依然寒冷。端坐在自己租住的小房子里,思量小说。看着电脑里自己写过的陈旧文字,羞愧难当。写小说就是这样,有时候你不知该如何继续。 偶尔休憩一下。喝热的咖啡。听悠缓而沉滞的钢琴曲。透过窗帘的缝隙瞥见湿漉漉的马路以及互相问候的人群。顿觉世间一片晴朗和谐,内心温暖。 一切都在时间的静默中进行。从春天到冬天终于将它写完。 在写作的许多个日子里,我曾亲眼目睹自己制作文字生命的过程。如此艰辛。多次看到自己的勇气和耐力团结并进,一起挑战记忆深处的疼痛。克服身体,情绪和写作本身的诸多困难。走走停停。反反复复。但一切终究坚持下来。直至每一个文字从我的手中经过,变成一个完整的文本。 文本诞生的最大意义在于它能代表作者存活,并与文本衍生的言语精神与读者进行密息交流。这种可能性在那些已故的作者上表现得更为真实和重要。文本变成介质穿梭于读者的手中,口中和思绪。并接受一切世俗的言论评定。这一刻,作者的作用已经不显。他默默地由当初制作文字的角色退至背后,变成了接受一切客观可能的被动者。作品的接受与否决,理解与曲解,都是作者无能为力的事情。 然而,幸运的是自己依然可以记录。这就是写作的幸福。 >>>父亲 这本书是写给父亲的。他始终是我心里淤结的一块疼痛。一辈子都无法得到治愈。我一直承认并且相信爱他胜过爱自己。如同我在小说里所描绘的镜子概念。彼此面对,看见各自情感的涌动。无人能够体会他在我心目中的位置,我们相互挚爱而骄傲。 对于他的消失,我从不用时间去计算衡量。因为在我的印记里,他一直都是深刻的。时间在深刻面前不起任何作用。 我写这本书是为了完成他心中的宿愿。圆一场关于爱的梦。只是如今书写的主体和目的都发生了变化。他写是为了追忆已故的祖母。而我写是对于他的刻骨怀恋。但书如果只作为我对他感激的证明和爱的延续却依旧是淡薄的。 人在生死面前往往没有选择。这是宿命。活着的爱应当记得。死了爱同样需要纪念。但愿我们的方式不要呆滞空洞,华美奢侈。 爱必须认真记忆。 >>>遗缺 在这本书里,我探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遗缺以及由此产生成长变相的主题。故事中有我的真实往事。所以我在书里的影子很重。但小说毕竟是小说,"我"只作为一种文学色彩的存在。 一个朋友看完我的初稿后,怀疑有遗失的成长对人造成的伤害程度。因着我故事里角色的结局几近毁灭。他厌恶这种残酷。他的拒绝使我清晰明白,他们与缺失者之间存在的距离。以及触摸和理解的艰难。 有缺失的人往往容易敏感,他们小心翼翼地把自己藏在黑暗里,不让别人窥得光彩。仿佛曝露是一种言之不尽的伤。只被自己掩埋。所以他们需要面对的远不止是疼痛,还有疼痛背后的巨大隐忍和无声抗争。 我是有缺失的人,所以我懂得这些。 关于小说中描绘的同性恋和爱滋病都是由缺失带来的种种归途,亦是出自生活的真实成分。我书写出来的目的只是希望看到更多的安慰和关爱。没有歧视和区别,彼此相互尊重。 >>>寂寞 离去父亲,告别母亲。我只身在陌生的城市。渐渐习惯了一个人的寂寞。并确信独处带给我的影响。 一个人生活有它必须遵从的轨迹。吃饭,睡觉,阅读,写作,看电影都需要独自完成。承受这一切寂寞的基础是源自你骨子里的坚定立场。它所要获得的勇气无从想象。 所以我觉得自己比别人更轻易爱上旅行。爱上别处的热闹。留恋他处的感动。但我知道这种短暂的逃离只是转移自己心灵疲倦的途径。而收获的依然是更大的孤独。深刻而盲烈。 记得2004年11月21日的晚上。我在武汉。凌晨的夜晚,城市的绚烂逐渐被融化,变成朴素和宁静。站在落地的大玻璃窗前,看空旷的车站广场。凉爽的夜风灌在脖颈里,流淌全身。偶尔听到身后几声来自北方的声音。内心却涌起熹微的感动。这份感动联结着一段我永远不会结识的情谊。 车站总是忙碌的地方。人们显露急匆的脚步和疲惫的眼神。我亦倒数自己离开的时间。隔排座位坐着一位看过期日报的中年男子。他身边的行李简单的只有一件小公文包。在不经意的某个瞬间,我们彼此相视一笑。三个小时候后,我们又各自启程。再次以简单的笑容作为我们最彻底的告别。随之这段记忆亦即刻停止。不再延长。 或许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就是这样。意义只在瞬间。我们注定会坐上不同的列车驶向不同的方向,一辈子再无交集。但这夜的回忆仍是甜美浪漫的。记忆的价值在此。孤独也呈现在此。 >>>感动 写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不是它的出版。而是感到心情的不断转变。现在的自己越来越沉静和平和。一如母亲所说,我又长大了一次。 我知道,这是一种美丽的长大。 感谢记忆中2006年3月至2007年1月的日日夜夜。感谢我的母亲,愿她健康长寿。感谢身边一直支持和理解我的朋友。依然想用我小说中的最后一句话表达最真挚的感激:我爱你们,一如你们这样地爱我。 樊 欢 2007年3月 阳朔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