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时尚阅读 > 青瓷 >  上一页    下一页
七三


  第二,就是被执行人了。开发商鸿发房地产开发公司早已名存实亡了,法人代表左达是公安局通缉的犯人,是死是活都不知道,如果他还活着,也不可能轻举妄动,因为这样做无异于自投罗网。这个险他不会去冒,也不值得他去冒。想一想,他要闹事,在第一次拍卖的时候就开始闹了。而且,这种闹事的方法太拙劣了,根本阻止不了拍卖会的进程。最主要的原因,是拍卖会开不开对左达来讲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胜利大厦本来就是他做的一个壳,是用来套中国银行的钱的,脱了壳的金蝉再抱住壳不放,未免太傻B了,根本说不过去。

  第三,就是想买胜利大厦的人了。按照分工,竞买人的报名登记由时代阳光拍卖公司负责。第一次发布拍卖公告以后,没有一个人报名,现在,第二次拍卖会的公告已经发布了两三天,据说报名登记的人也还没有出现。张仲平现在还不知道第二次拍卖的保留价,按照惯例测算,应该是千把万,这个价格对竞买人应该是有吸引力的。竞买人这会儿在干什么呢?他们可能正处在项目论证阶段,或者在外围更深入地了解胜利大厦的基本情况,他们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购买意向,不在报名截止之前不来报名是可以理解的,但通过匿名电话的方式企图阻止别的竞买人报名就不大可能了,因为拍卖会是一个公开的、透明的市场,符合条件的竞买人都可以进来,他哪里知道将要跟他竞价的对手是谁呢。

  剩下来的就只有龚大鹏了。

  最关心胜利大厦的人就是龚大鹏。

  与胜利大厦拍卖利益关系最密切的人,也是龚大鹏。

  龚大鹏早就开始跳来跳去了,为了拿回他的五百万急得有点像无头苍蝇。张仲平曾经建议他去帮助多找几个买家,价格竞上去了,参与分配的基数也就大了。但他似乎没有把张仲平的话听进去,他已经知道这笔业务是以徐艺的公司为主在做,也早就知道了张仲平的态度,所以,他在张仲平这儿泡的时间少了,甚至有点有意回避他的意思,但他显然没闲着,他在张仲平这里没戏,就会跑去缠徐艺。偏偏徐艺在张仲平面前表现得对龚大鹏很不屑,这只能让张仲平相信他俩已经一拍即合。

  还有一个事实支持张仲平的上述想法,这会儿徐艺在深圳。

  张仲平是在刚才跟徐艺通电话的时候才知道他跑到深圳去了的。徐艺说,他昨天刚到,后天才能回来。张仲平问他这个时候跑到深圳去干嘛,徐艺说:“是为了联系印刷艺术品大拍图录的事。省里的几家彩印厂都去看过,质量不行,价格还老高。”张仲平觉得这个道理很牵强,胜利大厦拍卖在即,徐艺这个时候怎么说也应该在公司里坐阵指挥。联系印刷图录的事可以安排别的人去,或者把时间错开。噢,对了,徐艺不是说是跟上海的一家拍卖公司一起做吗?在上海印刷图录质量完全可以保证,而且两家沟通也更加方便,徐艺这个时候跑到深圳有点不正常,好像有意在躲什么似的。

  这样串起来一想,张仲平心里对这件事就能勾画出一个轮廓来了,事情应该是这样的:龚大鹏并不是真的想阻挠拍卖会的进行,他只是先放风,故意制造一种紧张空气,让别的竞买人知难而退,从而让他自己已经谈好了条件的那个台湾老板(或者别的什么老板),以拍卖保留价成交。这个工作当然只能由龚大鹏来做,徐艺怎么做?做生意的人,哪有把客户往外面轰的道理?所以徐艺才对招商工作不上心,让龚大鹏去折腾。龚大鹏想吃这碗饭,先往饭里使尽吐痰,让别人不跟他争,饭就是他的了。反正他怎么折腾都与徐艺无关,别人也难得抓住龚大鹏的什么把柄。

  张仲平的原则从来就是只赚自己该赚的钱。赚的钱一定要合理合法,不能出一点差错,也不能留后遗症。业务越是开展得不错,越不允许出纰漏。因为任何一个程序上的差错,都有可能导致拍卖无效。法院系统的事情传得又比较快,牵一发动全身,在一家法院的一笔业务上出了问题,不仅在那一家法院会失去信任,可能在整个法院系统都会被打入黑名单,3D公司犯不着为了区区几十万而铤而走险,破坏业已建立起来的业务网络。

  徐艺却不见得不会这样做。

  张仲平有什么事都跟徐艺通气,徐艺就不是这样。徐艺也许不一定是为了防他,也可能是怕他知道了事情做不成,所以不得不向他隐瞒。张仲平原来也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的,现在却越来越不安了。他想起了徐艺在3D公司时曾经跟同事聊天时说过的一句话:做不了领头羊,就做害群之马。这么邪乎的一个人,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完全有可能铤而走险。再加上一个龚大鹏,谁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来?就算努力把一切障碍都清除了,拍卖会也平平安安地开了,如果他们之间真的有什么猫腻,谁又能保证这种事情以后不被捅出去呢?即使结了案的案子,如果反应强烈,当事人到处一告状,各级人大有可能通过个案追究的制度,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查。拍卖行的利润已经不错了,打擦边球想一槌子赚个盆盈钵满,其实等于埋下了地雷,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引爆。龚大鹏反客为主,台前幕后地活动,风险更大,他可是请人吃了一餐饭也要到处去说的人,徐艺真要跟龚大鹏搞什么小动作,还不知道会不会把南区法院或者鲁冰牵扯进去,如果是这样,情况会更糟糕。3D公司就等着做冤大头,等着给时代阳光拍卖公司垫背吧。因为如果真出了什么事,3D公司就是想跟徐艺划清界线,也根本不可能。

  张仲平想,看来自己当初设计的合作方式也不是尽善尽美的,主拍单位比协拍单位少收了十个百分点,于情于理真的说得过去吗?这是不是在客观上有一种将徐艺往想歪点子的路上引导的意思呢?换句话说,如果两家公司的主次关系变了,自己会不会也耍别的花招呢?张仲平其实经常这样拷问自己,庆幸的是,他同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运用所掌握的法律知识仔细地权衡所冒风险与所得利益之间的平衡关系。谁都不是圣人,当一种实实在在的诱惑摆在面前的时候,说不动心那是假的。美国总统卡特知道吗?当有记者问他面对漂亮的女人作何感想时,他的回答是想入非非,有时甚至会产生强暴她们的念头。卡特说的是真话,是人都想发财,是健康的男人都想跟漂亮的女人睡觉。但是,想不想是一回事,做不做是一回事,做不做得到更是另外一回事。卡特为什么没有成为强奸犯?也没有成为后来的克林顿?因为他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张仲平为什么能够在法院系统有还算良好的口碑?也就因为他做业务从来不勉强,既不勉强自己也不勉强别人,总是主动给别人找理由找台阶。徐艺跟了他那么长时间,是很清楚他的这一特点的。看来,懂不懂道理是一回事,做不做得到是另一回事。也难怪,这个社会是一个充满欲望的社会,具有让每一个人心态浮躁起来的能力。一个心态浮躁的人,是不大可能清清楚楚地看到事情的反面的。龚大鹏就是这样的人,他的思维活动是线性的,他就曾经企图拉着张仲平一起往他设计的死胡同里钻。现在他跟徐艺搅在一块儿了,徐艺是否能够保持冷静的头脑呢?徐艺可是新手。就像曾真有一次说的,学开车的新手,最重要的技能是要学会踩刹车,知道危险并且能够及时避开。徐艺知道什么时候该踩刹车吗?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