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4期

文青茶场路

作者:聂发墨





  从新建县县城出发,沿着昌樟高速公路,往南30公里,公路西边丘陵山坡上,有几座山头长年青翠绿叶,远处望去像铺着一块绿地毯,绿色中间点缀着几幢连成方块的厂房,外表看不怎起眼,但里面宽敞、结实,一管10多米高的烟囱长年冒着青烟,这里就是文青茶场。
  文青茶场在外并不很扬名。
  然而,茶场的管理者运用科学的经济管理方式,实行“生产加工一条龙”,2002年产茶量超过170万斤,产值近 1000万元,给国家上交税金6万多元。南昌地区茶叶基地生产的毛茶近80%在这里精加工出口创汇,铅山、弋阳、上高、永修等地部分生产的茶叶也通过这里加工销售……
  
  正确抉择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1975年,那时还处在“农业学大寨”的氛围中。地处新建县东南面的生米公社,面积160多平方公里,6万多亩山地,80%以上是稀疏残林,丘陵山坡、土层厚、土质好、看上去不施肥都能长出好苗来。当时,“大干快上”风气盛行,有人提出“把它开垦出来,种上经济作物”。这正与公社想的合拍,很快作出决定,种茶叶。一时间,全公社掀起了一个办“茶场”的热潮,很快全公社办起了11个茶场。
  然而,茶地上得太快、面积过大,种茶叶的技术管理水平远远跟不上,资金难保,水肥不足,加之缺乏“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头脑,没过周年半载,新办起来的茶场很快地一个个垮了,原来的“荒山”又恢复到“荒山”了。
  文青人却高人一筹!
  他们不跟在人家后面“一风而起”,接着又是“一风而散”。
  对种茶叶、办、、茶场,村上开展了一场讨论:认为文青山地多,论土层、土质、水源,在全公社都是数一数二的,种茶叶的条件是具备的。
  文青人不跟人家比办场进度,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茶场办起来后如何巩固发展。文青人办茶场的精明之处就在于他们晓得选派懂专业、能办事、会管理的人当茶场主管,走一条与众不同的“种植加工一条龙”的办场之路。
  正确的思路,是事业成功的一半。一段时间过来,人家的茶场垮了,文青茶场却像一条青龙,卧睡在生米的西边山上,把个文青山丘装点成一片绿洲。
  
  成事在人
  
  说起茶场,文青人不约而同地把罗时乐与茶场紧紧地连在一起。
  不管你什么时候来到文青茶场,都能看到一位皮肤拗黑、面部消瘦、个头一般、年龄五十开外的人正在忙碌着。他,不是在茶叶地上指导着茶农提高茶叶的管理技术,就是在加工车间同制茶师傅研究如何提高制茶质量,争创优质品牌或者在办公室里与技术人员筹划茶场的发展之策……
  罗时乐,就是这样跟茶场结下了不解之缘。
  今年55岁的罗时乐,是罗家垅里土生土长的茶叶“专家”。1976年毕业于婺源茶校,他对茶叶有一种天生的爱好。毕业回到家里不久,正好村上准备筹办茶叶场,很快被村上选定让他负责。
  罗时乐心里非常高兴,同时又有些紧张。
  不过,认准了就得干是罗时乐的秉性。
  公元1975年5月,罗时乐带领12个社员来到了文青山岗,搭一个临时草棚,吃住在山上、在草棚里,一干就是一个半年。尽管离家只隔一个山头,他不回家,当年就开荒近400亩,并作好垅,亲自到福建买来了茶叶种籽,当年就全部播种下去了,第二年春夏时,出苗率达到95%以上,第三年开始采茶,一亩出茶叶10多公斤。在这同时山上还盖起了场房,打了一口大水井,修通了进出的公路,茶场建设初具规模。
  年青的罗时乐和他的伙伴们,没日没夜地干,茶场从一片荒山上,到这时已经初露到端倪了。
  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大干时,一场人为的风波席卷而来,有人在背后搞鬼,使得村支书对他产生了看法。1978年5月,罗时乐被迫离开了茶场。
  罗时乐一走,他的伙伴也换掉了一大半,很快,茶场也朝着相反的道路走去,刚刚建起来的厂房被人拆得“里通外通”。村上的父老乡亲看在眼里,再也按捺不住了:“小乐子于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换掉?”在群众的强烈呼声下,罗时乐又被请回了茶场。
  罗时乐面对的茶场是一片破败的景象。
  罗时乐一直在想,茶场要发展,产粗茶、卖原料是发展不起来的,要让茶叶增值。要增值,必须把精加工搞起来,走生产业加工一条龙的路子。
  罗时乐把这个想法同伙伴们一提,得到大伙的赞同:“对,这个想法好,生产业加工一条龙,我们就选定走这条路!”
  搞精加工,一要盖1000多平方米的车间,二要购买加工设备,三要有会做茶的师傅,还有……
  一大堆困难摆在面前。
  深夜,已经快两点了,罗时乐独自一人坐在那里,一点睡意都没有,他又在想:“困难多,办法是人想出来的!”
  没有钱买砖瓦盖车间,打土窑就地烧。请制茶师傅,他“七跑”浙江,找来了余仁苗师傅。制茶设备先买旧的,因陋就简,开始半机械、半手工的方式,逐步添置,逐步更新,逐步达到全机械化。
  很快茶场闯过了艰难的岁月,稳步地在发展,产量、产值逐年攀高。1984年,罗时乐被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继续兼任茶场场长,他更是不知疲倦地为茶场的事操劳着、奔波着。到80年代末,茶场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操作,场房车间超过了 2000多平方米,产茶超过100万斤,茶叶销售十分“跑火”,并打通了销往国外创汇的路。
  看到茶场办得兴旺,又有人制造流言蜚语,甚至操纵哄抢茶场,制茶师傅也被人耍手段赶跑了,一气之下,1992年罗时乐又一次“忍痛”离开了茶场,连党支部书记也辞了,这一次一离开就是五年。
  是的,罗时乐对茶场有着浓厚的感情,他哪里舍得走呢,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离开茶场,此时,他心如刀绞,他是忍痛割爱啊!
  罗时乐离开了茶场,离开了村委会,茶场又一次走向了严重的衰败。
  “再这样下去,茶场就要垮了!”村民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不断地到镇上去反映要求罗时乐赶快回来。
  由于镇领导多次出面,1996年12月,已经在另一个农场被聘用的罗时乐又回来了,回到文青,来到了茶场。
  他和才忮部的同志商量:茶场仅仅是生产加工一条龙还不够,茶叶必须全面走向市场,要闯出去,面向国内外,要把茶叶生意做大、做强!
  1997年10月,罗时乐东跑浙江,南下广州,了解茶叶市场,寻找合作伙伴,进一步打通销路。他从外面一回来,就作规划,与浙江嵊县茶叶技术人员余仁苗创建“赣浙精制茶叶加工厂”。把厂房扩大到2500多平方米,再添置一套自动制茶设备。想办法让南昌、进贤等地2800亩毛茶全部在这里加工,年产量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两番。茶叶品种由原来的“龙井”、“银针”、“毛尖”新增“碧螺春”、“圆珠”。茶叶质量大大提高了,其中“碧螺春”、“圆珠”创名牌,远销俄罗斯、非洲等地,出口创汇。
  茶场火热起来了,可罗时乐的家却冷落了。
  一年365天,罗时乐在家里没有呆上20天。北郊林场出每月2000元的工资请他当经理,当师傅,他没去,在自己茶场一年也只能得到2000多元钱,四个于女没有一个安排就业,儿子大专毕业,只要他出面找人联系一下,就可安排工作,可他忙不过来,错过了机会。大儿子在外地承包茶园,当时那个场内有一套旧制茶设备要处理,想买下来,只要2万元,找老爸不下10次,请他找一下人,因为忙一直没去,后来人家要价10万元。去年春节,已到了农历二十四日,家里过年的什么东西都没有,妻子等他拿钱买东西过年,他年三十才回到家里。因为忙得顾不上家,老婆气得骂、子女怪……
  为了茶场,罗时乐一年四季就是这样地工作着,忙碌着。
  
  惠及村民
  
  文青村的村庄,分居在两条田垅的丘陵山畔上。1800人口、3000田地、1500亩丘陵残林山,除去这些,再也没有别的了。
  村民们总是在想,总是在盼:有朝一日,田,变得稳产高产,山,变成绿色的“金山银山”,生活变得富裕起来。
  终于,他们的想头,他们的期盼,在罗时乐的努力下实现了。
  文青村的田“落雨水浸田、天晴泥朝天”,有一半以上是“望天”丘。1987年夏,茶场一次拿出20多万元为村上建了一座55瓦的抗旱电站,彻底解决了全村2200亩水田靠天吃饭的历史。还先后出资11万多元为村上修水库,搞农田基本建设,改善田地差的问题。
  文青村民祖祖辈辈缺少文化,茶场兴旺了,首先想到的是关心教师,发展教育。茶场先后出资190多万元为村里小学建教室、老师宿舍共20多间(套),面积2000多平方米。村里小学教师不足,请了四个民办教师,四个教师的工资长期由茶场出,教师节,茶场每年要拿出8000多元慰问老师。
  为了鼓励文青人读书热情,希望村上多出人才,恢复高考以来,茶场出资为村上设立了升学“奖励基金”,奖励考取大、中专学生,对读书有困难的学生,还给予一定的扶助。
  “雨是泥巴,晴是尘土”。没有一条好路,是文青村落后的一个特征。茶场先后出资50多万元,修好了村上进出的路。
  “村提留”和“统筹款”,是村民长期承受着的一个经济负担,而在五年前开始,村民不交村提留和统筹款了,由茶场全包了!还有茶场采茶,长年累月的零工、搬运及其它闲杂事,需要大量的人工,每年都要花20多万元安排本村剩余劳力,让村民得到实惠,多的一户一年可赚到5000多元。
  五保户的养老、困难产的扶持,茶场主动承担起来了
  村民们亲眼看到从茶场拿钱办事,解决了多少年想解决而无力解决的问题,开始看到了实现美景的“路”了。
  茶场的管理者又在筹划着新的发展规划……有理由相信,未来茶场的路一定会走得更宽、更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