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双重的收获,文学的精神

作者:陈 然





  我省作家、省作协副主席宋清海的长篇小说《猿山》,已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共40万字,通过许多生动感人的情节,描写了中国农民在各个重要历史阶段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塑造了一批鲜活的艺术形象,是我省近年涌现出的一部优秀的长篇新作。2005年9月29日,江西省作家协会、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召开了宋清海长篇新作《猿山》研讨会。《文艺报》和《文学报》的记者、江西省部分评论家、作家及来自不同媒体的记者共二十余人参加了会议,就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了热烈的研讨。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陈世旭出席研讨会并讲话,研讨会由省文联副主席刘华主持。
  
  一
  
  研讨会开始,陈世旭、刘华都对宋清海的小说创作进行了回顾,宋清海也谈了《猿山》的创体体会。刘华首先说,对于清海的创作,大家都比较熟悉,他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起步,1983年,中篇小说《鸡鸣店》在《小说家》杂志发表后,立即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中篇小说《馕神小传》荣获1985-1986年全国中篇小说奖。他的中篇小说写北方农村的生活,也是他自己非常熟悉的生活。宋清海以前的小说主要是写变革时期的农民内心的痛苦和精神的觉醒,带有很强的思辨色彩。《馕神小传》开始关注农民这个群体的生存方式和命运遭际。《猿山》在1986年开始写,磨了将近二十年。仅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创作态度的严谨,和矢志不渝的文学追求,令人感动。这本书通过赵天丰和丁承禄两个主要人物的命运遭际,反映了猿山屯其实也是中国农村近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有一定的思想厚度。《猿山》是宋清海个人创作的一个重大收获,也是我们江西文学的一个重大收获。因此省作协、省评协召开了这次会议,会议既是对宋清海个人作品的评价,也是对江西文学的一次激励。
  省文联主席陈世旭以为,毫无疑问,《猿山》的出版,既是宋清海个人在文学上很厚重的收获,也是江西文学在长篇创作上的重要收获。清海在创作上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思辨的色彩,二是浓郁的生活气息。在《猿山》里,这两点都得到了非常饱满、集中的体现。江西写长篇的作家很多,可能有的侧重这一点,有的侧重那一点;有的主题开掘的能力强一些,但生活积累不够,有的掌握了丰富的原始生活素材,但主题开掘不够。在《猿山》出版之前,我们就很兴奋,充满期待。清海在上世纪80年代就出道了。《鸡鸣店》是很成熟的作品,接着《馕神小传》很快获奖,他因此成为到目前为止江西惟一获全国中篇小说奖的作家。他是一个实力派作家,因此我们期待他有更大的贡献。但在后来较长的时间内,他比较沉寂。现在我们终于看到了他的《猿山》。它体现了一种意义,说明作者长期以来,处在坚韧不拔的努力当中,孜孜不倦。由于社会的变革,经济的高速发展,有人哀叹,惊呼,茫然,无奈,处于悬浮状态。这时,执着、坚韧的精神显得尤其可贵。从宋清海的创作,我们可以看到精神的意义,江西作家大多处于贫寒状态。如果没有这种精神,那么我们江西的文学可能难以为继。文学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他以文学的精神这五个字作为今天发言的主题和对作者的祝贺。
  《猿山》作者宋清海说,他的写作最初是生活式的。他小时候并没读太多的书,很早就在生产队干活。一伙人干活时喜欢讲故事,他小说的素材百分之八十是那时不知不觉接受的。开始写小说时,并没受过特殊训练。写出来后,反响很好,比较顺,每年能发几个中篇。1987年,他去读书,对自己的创作产生了很深的困惑和忧虑。上世纪80年代到1995年,他共写了五部长篇,《猿山》是其中一部。其中还有一部,第二年,就觉得它白写了,过时了。另外三部,现在看来,觉得还没有过时。这给了他一个启发,作家不是要找到永恒的生活,而是要在生活中发现,能表达永恒价值的东西,它能保证作品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过时。他在1986年开始写《猿山》,书中的许多细节都是真实的。写法跟以前相比,还是有了一些变化。在他的设想中,英雄赵天丰应该第三次疯掉,赵天丰真正想当一个农民了,老百姓却不让,希望他再当一次英雄。因为只有他敢到乡里骂干部。结尾在有关部门的要求下,作了改动,最后那一声没真正喊出来,英雄本人憋得难受,作者也憋得难受。宋清海说,尽管小说改了好几遍,但他琢磨了这么久,还是觉得有些地方没到火候,今天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二
  
  关于《猿山》的思想内容,南昌大学文学院张渝生认为,《猿山》既是作者在创作上的飞越,在全国也是有分量的作品。他觉得这部小说在主题和题材上,更加忧愤深广。他说,宋清海是比较沉重的人,对社会对生活进行执着的思考,他在这部小说里把农民的精神世界和广阔的中国文化背景结合起来了,他的眼界更开阔,思考更深远。记得作者在答记者问时,谈到了“小说”和“大说”的问题。不过这部小说,是否还应该属于“大说”范围?他将来的作品是否更“小说”一些?这是可能的,肯定的,值得期待的。南昌教育学院周劭馨认为,《猿山》最成功的地方是它的思想深度。和以前相比;突破的地方也在这里。他说,作者在《下山以后的话》中认为小说主要是表达思想。在这部作品里,作者发现了农民的内心情绪里独到的重要的东西,比如权力欲望,英雄崇拜。这一发现,重大而独特。过去那些农民形象没有写到这一点。这些思想,又都充分生活化了。夸张是对生活的夸张,荒诞是对生活的荒诞。记得清海说过一句话,苹果的香气在苹果里面,不能把它变成香精。作家可以选择、剪裁生活,不能过滤、蒸馏生活。他说过小说姓小,不要大声说话。非常有道理。
  来自九江学院的李宁宁对此有自己的看法。他说,现在长篇为什么要写得这么长,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否跟文学边缘化之后,怎么样唤起别人对文学的重新关注有关?另外,他觉得这部小说不是一个“小”的问题,“小”应该是私密化,个人体验。当代文学有这种倾向,认为只有回到私密才真实。但这部小说绝对不是一个私密化的东西,它非常“干净”。通过性来思考,曾是当代小说非常时髦的东西,《猿山》没有这方面的文字,它是写宏大的东西。关于小说的思想,他说,1、对权力欲望的表现,权力对人性的毒害和变异,这是小说始终想去表现的。它非常有意义。2、权力的得失与农民对权力的想像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小说中英雄的产生是有其土壤的。对英雄的崇拜就是对权力的崇拜。但他说他对小说的后半部分不满意。前面的大写意,后来不了了之,回到了非常正统的写实中。这种对当代历史的思考,应该是开放的,把它仅仅放在建国后来思考,他个人认为是不够的。
  江西社科院胡颖峰认为,这部小说糅合了时代、风俗、人物、命运、理念等诸多要素,体现了作者十分扎实的写实功底和驾驭生活的强劲能力。这是一部40余万字的长篇,但作者的眼光并不在于篇幅的“长”和“宽”,而是能在一个宏大深远的背景上反映生活的长度和宽度。“猿山”和“大金牌”都是作者独具意味的两个意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