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清晰的描述恰当的评价

作者:周劭馨





  《江西文学史》的编撰出版,本身就是江西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江西文学已经有了2000年的发展历程,而且高峰迭起,有过群星灿烂、繁华鼎盛的黄金时代,但是一直没有一部通史性质的著作来叙述它,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从这个意义上,吴海、曾子鲁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支持下,主持编撰《江西文学史》,并终于出版问世,可以说是做了一件早该做而没有做的事情,填补了一项重要的学术空白。今后,肯定还会有各种不同体例、不同价值取向的《江西文学史》问世,但这部著作的开创之功,人们是不会忘记的。
  这部著作的编撰者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中国社会变迁和中国文学发展的大背景下,对江西文学发展的历程进行了清晰的描述,对各个历史时期文学兴衰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揭示,对有影响的作家作品进行了扼要的剖析,对重要的文学现象进行了恰当的评价,对文学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进行了初步总结,这对今后江西文学创作的发展和江西文学史的研究,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这部著作在编写操作上颇有特点。最突出的是它的叙述框架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正如《导言》中所表述的,由于江西文学的发展与整个中国文学的发展不同步,直到汉末三国纷争至晋室衣冠渡江,仍处于童稚起步阶段,因此书中对先秦两汉略去不述,而从晋唐开始划分为六个阶段,着力展示江西文学“晋唐初兴,两宋辉煌,元明平稳,清、近代日趋保守与滞后,现代相对低落,进入当代又逐渐走向繁荣”的发展态势,应该说这样处理,是完全符合历史的真实的。其次是这部文学史既突出了重点,又兼顾到全面。书中对陶渊明、欧阳修、汤显祖等文学大家辟专章专节进行论述,对于有一定成就的其他作家也给予了一定的关注。特别是清、近代,江西作家出类拔萃的极少,但编撰者搜集到许多二三流作家鲜为人知的资料,所以这一部分也写得比较充实。作为一部地方文学史,为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难得的资料,也是义不容辞的。此外还应提到的是,该书尽管是由37位老中青学者分工编写的,但由于一开始就提出了统一的要求,后来统稿者又对全书做了许多统一的工作,因此叙述方式和文字表达在整体上还是比较协调的,较好地克服了此类著作容易出现的不同章节面貌差异很大的问题。
  文学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但发展离不开传统,传统是发展的根基,也是发展的资源。优秀的文学传统,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翻开这部文学史,我们不准发现江西历史上许多卓有成就的作家,都有一种强烈的良知和正义感。陶渊明对人格的坚守,王安石对推行社会改革的言志,向子湮不肯屈节拜金诏的壮举,文天祥精忠报国胸臆峥嵘的抒情,汤显祖为维护人性与人权而抗争,方志敏为“救救母亲”而献身……至今还使我们深深地感动。他们都是有第一等襟怀才写出第一等作品的作家,都是与时代对话,与社会对话,与祖国对话,与人性和人格对话的作家,因此都显示出一种可贵的高度、热度和深度,都达到了某种寥廓而深远的境界。而这正是今天一些作家比较欠缺、需要借鉴学习、需要弘扬升华的精神质素。
  从这部文学史中,我们还突出地感到,江西历史上不少作家都有一种积极的艺术开拓精神。陶渊明开创中国山水田园诗派,欧阳修引领宋代诗文运动,王安石被推崇为“开启宋代诗风”,晏殊被尊奉为“北宋依声家初祖”,黄庭坚创立了“江西诗派”,姜夔创立了“清空”风格,杨万里以“诚斋体”风靡一时,汤显祖以“临川四梦”成为“东方莎士比亚”。他们都是敢于领异标新,敢于开风气之先的大家。他们的器识和文艺,在《江西文学史》中,从导言到各篇的概述乃至相关章节,都有充分的阐述,这些宝贵经验,显然不仅属于过去,同时也属于未来。文学创作需要推陈出新。一个作家只有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充分发挥独创精神,推出原创性的精品,才能登上文学界域的制高点。
  这部著作着眼于发展,把下线延至1997年,虽然如此近距离写史,近于一种“冒险”,难免会有评介失当和遗珠之憾。但它却展现了当代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省文学创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且使我们坚信,既然江西历史上曾经涌现过不少在全国引领风骚的文学大家和在全国影响广泛的文学流派,那么我们今天的作家就一定能够弘扬优秀传统,投身时代洪流,努力开创江西文学新的更加繁盛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