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关于当代城市雕塑文化的思考

作者:桑任新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至新世纪的近十年,中国的城市雕塑的发展无论在数量、质量上的确令人刮目相看。这不仅仅是因为近十年来的城市雕塑越来越注重表现形式的多样化,越来越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还在于题材的内在文化品质的提升。随着人文意识的不断加强,城市雕塑除了表现外在的形式美以外,更应注重的是能否激活人的审美联想,给人以一定的文化思考。
  一、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它不仅集聚了物质和经济,也集聚了文化和艺术。如果说城市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那么,城市雕塑则是用石头为这本书做的插图。好的插图可以鲜活地呈现书中的人物和情节,使文章增色出彩。文化内涵丰富的城市雕塑可以形象地反映城市的历史,成为城市文明的标志,并在演绎城市的故事、与市民面对面的交流中,对人们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某些城市雕塑作品,由于反映了该城市或地区某些方面的特点,具有广泛的文化内涵,艺术上又比较成功,受到公众的喜爱,从而被公认为该城市或地区的标志。例如《海的女儿》, 因安徒生童话而成为哥本哈根的标志;描写城市起源的《五羊石刻》成为广州市公认标志,这类作品还可举出纽约的《自由女神》、布鲁塞尔的《撒尿小童》等。几千年来,世界各民族在各自的城市中用雕塑艺术装点着城市空间,表达自己的生存方式及理想和追求,积累了各民族最本质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由此可见,城市雕塑的文化内涵是其它文化形态难以比拟的。
  城市雕塑包含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①反映时代精神;②反映自然和文化遗产;③体现艺术性、思想性和人文关怀。同时,城市雕塑的文化内涵还具体体现在它与环境的关系、与人的行为、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等等。任何艺术形式在人类文明中的演进,除了仰赖工具与技术的更新之外,时代精神的发扬也扮演了同样分量的角色。如文艺复兴时的城市雕塑除了在技术上更符合解剖学外,同时在时代精神上反映出脱离中世纪基督教的束缚而“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采。因此,作为艺术领域中的一员,城市雕塑在人类历史上的发展,也循着清晰的脚步,因雕塑技术的成长与时代的变迁而反映当代的思想与精神。例如,在北京农展馆前的两组群雕,泸沟桥抗战纪念碑等就较好地体现了历史的脚步和时代的精神,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当代城市雕塑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于形形色色的社会病和精神疾病也具有不可低估的疗敷作用。人类对于自然界的种种暴力需要用法律和行政手段来制止,同时也更需要得到精神的疗救,比如哲学、宗教道德、文化艺术。城市雕塑就是其中重要的疗救手段。好的雕塑作品可以以雕塑完美的造形、多样的质态、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谐的韵律来陶冶情感、启迪思想,使人的心灵世界变得列加辽阔、更加美丽、更加空灵,也更加浑厚,从而以审美的态度、艺术的态度来对待整个大自然,使人生变成一种诗意的存在。
  二、城市雕塑的文化内涵首先是通过艺术追求体现出来的。“好的城市雕塑作品给我们启迪,任何城市雕塑都不是单摆浮搁的,而是某一建筑群、广场、园林乃至整个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一个好的城市雕塑家要懂得创造其作品在形体和空间之外的语言,也是其所依附的整体的思想内涵、精神境界。”(吴良镛,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这就对雕塑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文化最核心的内涵是一种价值观念。这是特定民族、阶级、群体所代表的理想、信念、信仰、价值观念。它是群体一代又一代生活方式彼此相传的核心。毋庸置疑,中国文化历来都重视教化作用,自古中国的士大夫不仅“文章本于教化,发乎情性”,即使绘画、书法也倡导“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见善足以戒恶,见恶足以思贤。”(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历史演进到当代,我们更应对城市雕塑的文化内涵有足够的认识,即继承和发扬传统,又应有所突破。当代城市雕塑的建设本身就是一种民族精神和现代化的表现,它不仅塑造当代社会的外部形象,也塑造着现代人的内心机制。为此我们的城市雕塑才不能做成千篇一律的“道德碑”、“记功柱”。但突破传统又绝不意味着彻底放逐理性,追新求异更不等于抄袭外国的现成品,或搞出一些所谓抽象而又不伦不类有碍观瞻的城市垃圾。中国的城市雕塑仍应有中国人自己的品位和民族特征,而所谓民族的又不能简单等同于民俗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有必要重识中国城市雕塑的文化属性,对中国城雕的优劣作出新的审视和整体把握,使之有所超越有所拓展。
  诚然,当下的中国城市雕塑大多数是既有形式美感又有浓厚的文化内涵,既有创新精神,又具有民族特色的,这是我们应当遵循的方向。以可视的形象为主体的城市雕塑,几乎每天都在有意无意地作用于人们的视觉感受和审美接受,它就像一颗浓缩铀,时刻而又无形地并长远地释放着它的能量,这种能量应凝聚着历史的、民族的、审美的、文化的精华。事实上,仅就改革开放以来而言,从“两个文明一起抓”到“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已经为城市雕塑的文化内涵做了很好的注释。
  “最初城市是神灵的家园,而最后城市变成了改造人类的主要场所,人住在这里得以充分发挥。城市的主要功能成为化力为形、化能量为文化、化死物为活灵灵的艺术形象。”(刘易斯·芒福德,美国历史与人文学家)而作为城市灵魂的城市雕塑更应坚守和光大我们民族传统的优秀审美品质,在批判西方文化负面影响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吸纳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精华,从而全面、准确地理解“先进文化”的含义,将中国城市雕塑的文化内涵丰富至一个更新、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