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雨中寻兰亭

作者:铁 马





  去兰亭是我的夙愿,只是因故难以成行。这个星期六,总算如愿以偿。可是我们在去兰亭之前,没想到头夜下了一场大雨。这场雨一直下到天明。我们在湿漉漉的水泥街道上漫步,心情却是别样的沉重。我们再也不能看到那个明清时代的兰亭了。随着移民建镇和其它的原因,那些曾给人留下美好记忆和怀念的东西所剩无几,几乎见不到踪影。我们一边在雨中漫步。一边感慨着,那些古代文明为什么在今天没有一席之地呢?现在我们去哪里寻找明清的风貌?
  兰亭又叫兰亭岭。孩提时,我一直认为兰亭岭就是“懒人岭”。因为常听到大人把兰亭岭说成“懒人岭”,很有意思的是周围的群众都是这么叫的。我想叫懒人岭也不会错的。大概是因为此处繁华的缘故吧。那时男人一般不愿在家干活,便借口去兰亭岭办事或买东西,对家里女人说一声,我去兰亭岭上办事。实则躲懒,贪玩,偷闲。故而,兰亭岭就叫成了懒人岭了。也有说兰亭岭太高,过往商人都得在此歇脚、吃饭。
  而最初这里叫揽秀岭。所谓揽秀,指站在此岭,匡庐秀色尽收眼底。后来叫兰亭,据说与明末一儒生在此地修建“惜字亭”有关。当时,附近一名儒生组成了一个团体,号召来往官民商贾,相助盏米文钱,集资修建了一座“惜字亭”于岭上,名日:兰亭。并勒石以记之(只是这个惜字亭早已不知葬身何处)。揽秀岭遂被叫成兰亭岭。过去兰亭的繁华,大概与水路有关。或者说水路交通的便利造就了兰亭往昔的繁荣。
  兰亭应是茶马古道,过去是从县城到流芳、舜德、都昌、景德镇、鄱阳,乃至江浙一带的必经之路。特别是景德镇的瓷器和婺源的茶叶都是从这里销往外地的。由此可见当时的繁华了。因兰亭处在三江口,是交通要塞。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主要的邮路通道。是任何官人、邮差、部队的必经之路,当年新四军曾在此地有过活动。兰亭周边不少群众还加入了新四军的队伍。清朝在此曾设过邮差驿站。故来往或玩耍的人很多,有则笑话可以作为我所说的注脚。由于来此办差,吃饭,歇脚,购物之人甚众。所以穿错鞋、拿错衣服的现象时有发生。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王一民先生编剧的电视剧《聊斋》曾在此拍摄取景。
  我们踏着濛濛细雨走进了兰亭。雨中的兰亭别有一番感觉。几栋还没拆掉的清朝建筑。似乎还在向人们述说着昔日繁华与历史的沧桑。那些用麻石条铺就的古驿道哪里去了?我们撑着雨伞。走在这条被商贾不知走了多少回的古驿道上,却怎么也想象不出昔日繁荣,商贾穿行的景象。那种美好的感觉被街道两边商铺的市声和麻将的声音所掩盖。
  那些麻石条铺就的街道被现代文明挤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水泥路面,与城市没有两样。但兰亭的文脉是长存的。一代田园诗鼻祖陶渊明,曾在距兰亭不远处的柳德昭村任彭泽县令。所以说兰亭的文化气脉是源远流长的。所以兰亭人过去读书成为时尚,曾出过翰林院士。兰亭的汪榜村出了一个有名的人物,叫汪中求,他写了一本《细节决定成败》的书,风靡全国,被称为中国的细节管理专家。
  我们此次去探访,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拜访那里的一位布衣诗人,他叫吴长翰,今年60岁。是个手艺人。以做裁缝为生,做了四十多年的手艺。其子泽宇曾为他写诗道:心手同裁,成两般锦绣;宋唐并重。出一等文章。在吴先生60大寿之时,其子又作七律一首,日《敬和吴公讳长翰先生原玉》:仲尼设教三百篇,千载风雅一脉传。文学感慨文风盛,圣道恢宏圣教延。曾从故纸学元亮,孰意兰亭隐高贤。行年六十兴方好,更教诗情满田园。吴先生团结了一大帮民间诗人,他们中大多数是种田的泥腿子,也有经商的个体户,成立了一个诗社,叫兰亭诗社,据说有社员20多位,办了一个刊物,叫《兰亭揽秀》。你可别小瞧了这些人!这对于农村实属不易。吴先生自幼喜爱古诗词,也唱过样板戏、黄梅戏、采茶戏,还唱京戏,做工之余,这些就是他的全部生活。如今他已是做爷爷的人了,还在坚持一边做裁缝一边写诗词,此乃一民间诗痴也。既然兰亭有如此之文风,我们还有必要去找那个书生建的“惜字亭”吗?曾经的兰亭失落了。是落在岁月的风尘里。我想那些健在的老人们的记忆中还保存着曾经辉煌的兰亭吧。这就足够了。
  雨还在下着,而我们的脚步挪得十分小心,生怕踩痛了雨中的兰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