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冰临赣州

作者:龚文瑞





  2008年春节前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冰灾袭击了赣州。3.9万平方公里上的860万赣州人民,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以热血融冰的大气概,谱写了一阙撼天动地的抗冰保电抢险救灾正气之歌———
  
  忽如一夜冰雪来
  
  21世纪的第九个年头的初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冰灾悄悄来临了。赣州,猝然陷入黑暗,870万赣州客家人的平和与安宁一时破碎!2月1日上午,随着所有用电单位的突然断电,大家意识到:赣州电网也遭遇冰灾了!
  零下四五度的恶劣天气下,一百多米高的铁塔冻成了巨大的冰疙瘩,比碗还粗大的冰坨封住了每一根铁骨,凌厉的北风将雨雾吹冻成与地面呈平行状态的数十厘米长的冰凌,长长的输电线肥胖了五六倍。承载输电线的塔杆如何承受得了如此重压,先是弯曲,然后是塔杆变形,接着是塔基倒塌,直至全线断电!从万安进入赣州的省网就这样被冰冻坏了。
  赣州断电,意味什么?意味着占全省五分之一的人口享受不到光明,意味着占全省四分之一的土地陷入黑暗,意味着最看重春节这个节日的客家人过不好年!
  冰灾呀冰灾,你来得多么不是时候。各方面的目光迅速向赣州聚焦。这个以深厚文化为历史所青睐的地域,这个以上世纪30年代的一场伟大长征,以及以本世纪初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为世界瞩目的地区,又一次为世人瞩目!
  忽如一夜冰雪来。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冰灾,赣州人在急急地盼望:今年还能过上欢乐、祥和的春节吗?
  
  热血融冰
  
  众志成城,热血可融冰。孕育了伟大客家民系的土地,孕育了伟大的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的赣南,岂能被一场冰灾吓倒?!
  至2月1日上午8时,从省网入赣州的6条输电线路全部断开,赣州区域内18条主要线路断掉17条,赣州电网进入“孤网运行”状态,只有小水电可以保证赣州中心城区居民部分用电,用电缺口高达90%。大范围、大面积限电,引发交通运输、物资调运、市场供应等诸多方面的连锁反应,860万赣州人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政府面临着一场执政水平与应变能力的大检验。
  因此,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部署制订并启动电网应急方案,第一时间成立抗冰保电抢险指挥部,第一时间派出抢险队伍,第一时间奔赴现场与官兵、职工同甘共苦……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潘逸阳,市长蔡晓明,万潭线抢修现场总指挥、副市长刘琮,与赣州人民共冷暖同温饱,一根线牵动党心民心百姓心!
  2月1日晚,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全力以赴抢修万潭供电线路的决定。之所以选择万潭线进行抢修不是偶然的。依赣州供电公司的管理权限和抢修能力,6条省网入赣线的故障均归属省电力公司抢修。非常时期,为了早日为赣州送去光明,赣州方面主动请战,迎难而上。
  万潭线,即万安至赣州潭口线。万安,是赣江十八滩的终点,是当年在赣州勤王抗元的文天祥在家乡吟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地方。昔日被正气歌萦绕着的地方,今天又将续写一曲怎样的正气之歌?
  2月2日上午8点半,一支以副市长刘琮为前线总指挥,6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150名武警、消防官兵组成的突击队,奔赴万潭线受损现场。赣粤高速当记住这个细节———由南往北的高速被上万辆车阻死了,由北向南的车道仍畅通着,赣粤高速特许抢修车队在这条车道的停车线上逆行北去;市消防历史上当记下这样一笔———大部队接受任务上山抢修电网后,家中只剩下五六个守家的战士,当夜蟠龙和贸易广场却先后发生了两场火灾,是这几位守家的战士完成了救火任务的,连炊事员也参加了救火。
  历经四小时,突击队员们终于到达万潭线受损现场———五丰莲花山。这是一片类似于宁都县莲花山的山岭,山峦重叠,团团起伏,宛若莲花状,中间一座呈太师椅状的山麓上,13、14号塔颓然倒地!
  赣州供电公司副总经理赖永萍面对此景,很是惊愕!昨天他领着杨衍亮等几个技术干部来时,还只是断了塔杆的13、14号塔,今天连塔基也彻底倒塌了。直径四百毫米的水泥杆断成了八九截,横七竖八地躺在山巅,原来铁塔跌成了麻花状。而且前面的12号塔地线也断了,后面的15至18号塔相继也出现了变形、倒塌等灾情(稍后的一场雪,更是使现场增加到11座塔基塔杆出现灾情)。———太快了,太快了!眼前的情景可谓惨不忍睹、满目疮痍、一片狼藉。这位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的中年人,眼看着天上飘下的愈来愈大的冰雪,他心急如焚:这是一场恶战呀!然而,他心里更明白:这是一场必需打赢的战争!
  人手不够!
  材料要快速跟上!
  后勤要加强保障!
  现场告急!一线告急!
  在现场的刘琮副市长和赣州供电公司余唯理书记,手持电话,两眼发红,电波纵横,与市政府和市公司开展了一次次调度。
  次日,空军和二炮部队官兵来了!
  随后,省电力公司、辽宁省电力公司、湖北省电力公司增援的近千名工程技术人员来了!
  抢险队伍最多达到2000余人。几座白茫茫的山头陡然间热闹了起来。
  部队的任务是开路、运送器材设备到抢修现场。莲花山,山高路陡,昔日建设铁塔的临时山路早已隐没,与山地溶为一体了。部队战士们用铁锹、挖镐、消防斧,劈竹砍木,掘路开坎,硬是在陡峭的山路上辟出一条新路。路很直,陂度却很大,最陡处有七八十度。冰多路滑,人还是很难攀爬上去,更莫说肩负重物了。战士们在山巅打上木桩,栓上粗绳,一手牵绳一线扶着肩扛的设备,艰难地向上攀行,到了紧要处,脚底打滑简直站不稳,战士们一急,干脆跪了下来,一步一跪地往上攀爬去。
  2月4日,某部班长曹魏杰、袁嘉宏每人带领四名刚入伍不久的新同志受领任务在36至40号塔之间寻线,从早上八点多钟一直寻到六点多天黑。回来时全身湿透,衣服冻成了冰,身体冰冷若霜。期间他们巡山路上还险些遇难———临近一座铁塔时,铁塔不早不晚,突然倒塌,令人心惊;
  2月5日上午,在施工人员的要求下,要在14号电塔下开辟一片压、接线操作平台,由于周边全是被冰雪压弯的山竹,在施工过程中,一名战士背后的竹子因负冰散落处在反弹状态,就在竹子将要打在战士后脑勺的那一瞬间,某部战士陈成吉将战友推倒在地,自己却被反弹的竹子打中脸部,鲜血流了一地,染红了大片白雪;
  某部主官黄其福,始终带头开辟上山道路,期间高烧39度,仍扛起了最大的钢架,带动22名战士硬是连拖带爬地把重达2吨的设备搬上了山顶;
  ……
  战士们可敬,电力职工同样可敬!众志成城,热血可融冰。当部队开好路、送上器材与设备后,接下来拆除旧设备、安装新设备的事就只有电力的人干了!
  “冷”!“苦”!“难”!“急”!怎么描绘也不为过!上过铁塔的每一个电力工人都有这种感受。是呵,山巅的风凌厉如刀,人在铁塔上作业时简直就是生活在大冰库里一般;还有伴之而来的饥饿,山上的几天,快餐、茶叶蛋、方便面便算是最好吃的东西了,多半只能啃几片干面包、干馒头。是啊,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战斗,更是一次体能与精神极限的大挑战!试想,经受了这场考验的人,还有什么困苦不能承受?!
  王亮有,赣州供电公司送电分公司五队队长。31岁,石城县高田人,最纯朴的客家乡邑培育了最朴实的客家汉子。万潭线抢修时期,他每天早上七点上塔,下午两点下来吃点饼干,然而接着上架,干到深夜。每次下来时,他感到手脚都不像是自己的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