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拾穗者阿涅斯·瓦尔达

作者:夏晓原





  2000年,阿涅斯·瓦尔达拍摄了一部很有意思的纪录片,叫《拾穗者与我》(又名《瓦尔达拾风景》)。瓦尔达到法国各地去寻找捡拾东西的人。她以温柔怜悯的眼光,将捡拾这种活动呈现出来。她说,“我喜欢DV摄影机的原因是,我们可以看到自己正在拍自己。我把自己当成是拾穗者来呈现”。她把自己也比作生活的“拾穗者”,在时光的流逝中收集人们遗留下来的形象、故事、记忆和感动……
  
  1
  
  阿涅斯·瓦尔达,1928年5月30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父亲是希腊人,母亲是有意大利血统的法国人。二战时随父母避难到法国南方,先后就读于一所美术学校和巴黎索邦大学。1949年,她开始到古巴、西班牙等地从事摄影报道的工作。后担任过摄影师。在没有学习有关专业,甚至连导演证都没有的情况下,她于1954年自编自导了第一部剧情短片《短角情事》,影片由所有演职员合资拍成。为筹资金,她向母亲借款、并把她继承自父亲的遗产都用上了。但是影片的创新,招致了片商的联合抵制,没有能够立即公开发行,等到1955年,才获比利时黄金时代奖和法国前卫电影大奖。这部影片比法国“新浪潮”的官方正史早了4年。这种低成本和非职业化的制片方式,成为日后“新浪潮”几个主要导演的楷模。此片由阿伦·雷乃剪辑,若干年之后,雷乃仍为这件事感到自豪。而瓦尔达也在当时预见了雷乃惊人的才华。不久她又执导了短片《幕府歌剧》。1962年,瓦尔达开始导演自己的第一部剧情长片《从5点到7点的克莱欧》。
  就在这一年,她和后来导演了著名的《瑟堡的雨伞》(即《秋水伊人》)一片的贾克·德米结婚。她和雷乃、让·卡洛尔等人都居住在塞纳河左岸,后来又有罗伯-格里耶和玛格丽特·杜拉斯加入。他们艺术见解接近,被称为“左岸派”。
  1964年,瓦尔达拍出了她的著名作品《幸福》。影片对“幸福”所作的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的美化在摄影师优美的镜头下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使得观众和评论家不得不怀疑瓦尔达的批判立场能否贯穿始终。
  1967年,越战问题被世界关注,瓦尔达参加了由新浪潮诸多导演集体创作的《远离越南》。此后,瓦尔达到美国住了一段时间,拍摄了一部有关黑人运动的纪录片《黑豹》。由于制作条件的限制,技术上显得很粗糙,但她直接到监狱访问,接触事件的核心人物。
  1969年,瓦尔达拍出了最具她个人特色和独创性的作品《狮子、爱情和谎言》。
  70年代,她拍摄了《诺西卡》、《达格雷街风情》、《女人的回答》、《爱的娱悦在伊朗》和《泡泡女郎群像》等影片。拍于1977年的《一个唱,一个不唱》是她这时期的代表作品,它里面的人物也是《爱的娱悦在伊朗》和《泡泡女郎群像》两部影片的主角。不久,瓦尔达举家迁往洛杉矶。在资金受阻的情况下,她决定先拍一部纪录片。这就是《墙的呢喃》(1980年),它讲的正是艺术家与钱的故事。她在加州访问了很多外来移民艺术家,谈他们的艺术理念和资金来源。1981年,她又拍了《纪录说谎家》。
  1985年,她拍出了自己80年代的代表作《流浪女》。这部作品数度获奖。《千面珍·宝金》(1987年)和《功夫大师》(1987年)可以说是孪生影片。“爱是最大的奥秘”这句台词,同时出现在两部影片里。进入90年代后,她先后拍了三部以她的丈夫为主题的影片,《南特的雅科》(1990年)叙述丈夫小时候对拍电影充满了狂热的故事。在他于1990年逝世之后,她重拍了记录丈夫电影生涯的纪录片《贾克·德米的世界》(1993年)。《洛城少女曾经二十五岁》(1992年)是一部关于丈夫的《洛城少女》(1966年)的纪录片。在这些影片里,瓦尔达毫不避讳地表现出对丈夫的迷恋与思念。
  1994年,为了庆祝电影诞生一百周年,瓦尔达受法国文化部的委托,拍了一部众星云集的《一百零一夜》,但评论界认为并不成功。6年后的《拾穗者与我》,是瓦尔达73岁高龄时的作品,观众和评论界都给予极高的评价。
  
  2
  
  瓦尔达已经被尊称为法国新浪潮电影的“老祖母”。“左岸派”和“电影手册派”作为新浪潮的两个分支,他们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左岸派”导演的经历与阅历比后者要丰富复杂得多,对于生活也有着更为深刻的感触和理解。从影片主题和表现手法上看,后者有着强烈的个人传记色彩,而前者反映的大多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带有存在性的问题,他们感兴趣的是人的思想和内心。在他们看来,一个人在头脑中创造的生活远比生活本身要丰富。后者由于内容不涉及政治,一般都能顺利地通过审查,而前者由于背景比较复杂,一般都要遇到麻烦。把社会现实赤裸裸地搬上银幕,这在以前的法国电影中尚不多见。“左岸派”电影是对商业电影的强有力的冲击。从这个意义上讲,“左岸派”电影是当时的“先锋派”。回顾瓦尔达所走过的电影道路,正是这一主张和精神的具体体现。
  拍于50年代的《短角情事》,故事背景就设在瓦尔达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一个靠近法国南部的名叫“短角”的小渔村。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一起生活了四年之后,感情出现了危机。男人回到他从小生长的村落,后来女人也赶来了。他们散步,回想他们的过去,以期寻找到他们真实的自我。这种对存在的思索、对人物所处地点和景物之间的微妙关系的思考,日后在她的影片中不断出现。在《从5点到7点的克莱欧》中,原是一位美丽的歌手的克莱欧,正在等待一份自己身体状况的检验报告。影片以一种几近真实时间的报道方式,追踪因为害怕发现自己罹患癌症而焦虑地游走于巴黎街头的克莱欧。她见到了她的情人、朋友……影片展现的是一个重新发现生命、环境和自己的过程。当时,60年代人人闻之色变的癌症正威胁着欧洲,恐惧成了影片情节发展的动力,生命与死亡则成了影片的主题。这部影片让瓦尔达的名字传遍了全世界。几十年过去了,据说,麦当娜在看了这部影片好几次之后,还想亲自饰演克莱欧,便找瓦尔达依照美国风情重拍此片,并将癌症改成艾滋病,但瓦尔达对她不是很感兴趣。关于这部影片,瓦尔达自己说过:“这是一个女人在等待一份检验报告,好知道自己是否得了癌症……在影片的前45分钟里,她是一个女性,像所有美丽的女人一样,温柔、爱打扮、反复无常。她是其他人所看到的她:她的仆人、她的情人、她的镜子、路上的男人……就像许许多多的漂亮女人一样,她是自恋的。突然,恐惧打了她一巴掌,她扯掉自己的便服、她的假发,穿上一件黑色的小外套,然后出门去。在影片另外的45分钟里,是她在看:路上或咖啡馆里的人,她的朋友自然而不做作,然后是一位她在花园里碰到的士兵。要是在其他时候,她可能会粗暴地对待他。但是,她听他说话。他害怕战争,她则害怕癌症。在他们两人之间存在着片刻的恩赐。她是她自己,而不再是一个惹人爱怜的洋娃娃。她是一个样板,而她走出了这个样板。对我来说,这也是一种女性主义者的步伐。从自己的镜子或社会所要求你去扮演的形象里走出来,走出她的厨房,到外面去,看看其他人,尝试带着困难和矛盾去选择、去重新组合……”
  拍于1975年的《女人的回答》(又译《电影传单》),是一部彩色纪录短片。法国国家电视台邀请了几个女导演各自以“什么是一个女人”为题拍一段影片。瓦尔达以女人的身体为思考的主轴,去质疑社会的道德标准。她在这里要谈的并不是女人的生存条件,而是从内部,以几乎是肉体的方式去发现一个女人:她如何去回应社会对她的身体的要求,她们是如何被贩卖和侵犯。所谓的“电影传单”就是一张局部身体被遮掩、另一部分裸露着的一张女人的照片。因为瓦尔达认为这个“电影传单”,就是人们对女性的要求的一个象征。这种要求是一种对立而矛盾的选择,即一方面要“把自己藏起来、懂得害羞和掩藏,不要谈及你的性、不要承认你肉体上的欲望,你得是一个完美的母亲、家庭主妇和妻子”,另一方面,又要“为了卖丝袜,得展示你的大腿;为了卖香水,得展示你的肩膀;为了卖车子,得展示你的身体”。这部影片无疑是勇敢而超前的。即使电视版的影片剪掉了一个女性私处的特写镜头,播出之后,电视台还是收到了很多抗议的信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