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离家七百里

作者:郑莞雨





  婺源倒并不如想象中那么有趣。彩虹桥的阳光其实还不错,周围的水和石头也都泛着浅浅的冬末的色彩,从桥上古旧的红色木板上走过,也时常瞥见两岸夹杂在桥廊间的湛蓝天空。但是总不是我最感兴趣的。至于江湾的徽派建筑,虽然早有耳闻——它毕竟是婺源的一大特色——却始终无法找寻“小桥流水人家”之感,不免失望。
  不管怎么说,我也并非全无斗志,在狭窄的两旁有水道的巷间看看卖樟木凳和樟木盒子的店铺也是不错的。抬头可望见白色如宣纸般平整的马头墙,深黛色的瓦翘起矜持的檐,你可以感觉到它在怀古,却没有伤今。我仔细观察了,那些高大白墙靠近屋檐的两边角落都用靛色勾勒了图案,好像是一种植物,像兰花之类的,工艺格外精细。这便是建筑的点睛之笔。白墙墨瓦,那是粗犷而有风度的线条,有如国画中的泼墨白描,而这样一角的靛蓝色花草,就是工笔,细致入微,却毫不失风采。许多建筑都是如此,比如巴黎圣母院在哥特式的风格中存在着花边雕刻和玫瑰花窗的典雅,将经诗与建筑融合,将历史与艺术融合,将宗教与人性之间不经意的摩擦悄悄埋下。
  空气中早已弥漫了樟树的气味,我们看到许多樟树,有一棵极为粗大,那是古樟树,约有千年。据说要七八人手拉手围着它的主干转圈,便可保佑合家欢乐,身体健康,事事吉祥。我们自然就试了试,围着树不停地跑啊跑,所有人都在笑。相比我们这番喧闹,古樟树倒沉稳得很,依旧宁静安详地矗立,只是慢悠悠地散发恬淡而质朴的香气。
  自此,再回过头逛那些店铺,樟木凳就显得极有内涵,似乎怀着一身古朴自然的性灵。店老板总要说那么一句:“樟木进水是不会发霉的,在厨房和卫生间格外适合咧……”另外,樟木盒也有特点,有的没有用胶封边,而是用木头嵌在侧边固定,我们买盒子时总要看看它是用什么固定的,若用胶则不太好了。我最终还是买了樟木梳子,最实用,也最实惠。不知那般古朴会否在梳头时给我的脑袋也留下香甜而自然的灵性呢?
  从婺源回我们住的宾馆时,天色渐晚,四周的景物却于暗色之中愈发明亮起来。
  我们的车行驶得很快,远处的山已经和道路连成了一片撩人的深蓝色泽。两旁的树就匆匆从我们身边滑过,快得只剩下一抹灰白色在眼角处闪动。它们生长得异常整齐,两排高大的树在微弱的夕晖下不断朝我们展开,我不知道它们的名字,但它们在两旁飞速掠过时,你可以感觉到那种浓重的气息:树的庄严和其生长的活力。
  我将头靠在汽车的椅背上,刚好可以透过前排的玻璃窗望见很远处的天色,与上午那种阳光明媚完全不同,是一种从上至下渐渐变浓的蓝色,或者是群青色。你可以感觉到它那种神秘的气息,就驾临于深黑色的山头,其中还有丝丝缕缕的斜晖夹杂着,犹如深邃湖水中的宁静的波光。我不由得直起了身子定睛去看,可是那样就不如靠着椅子效果好了,这时,汽车后视镜里又射出了两边树木的灰白剪影,这种画面让我目不暇接,Fantastic.
  由此我终于有了深刻的结论,不经意间的景色比固定的景观要迷人得多,因为你永远无法知道它们什么时刻会出现,以什么样的形式将其自身的美丽释放在你面前。
  
  四
  
  回程的途中,我总不经意要在车上回过头去看身后的山,它们渐渐高大了起来,直到消失在云际。可是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大雨,水汽扑面而来,愉快地敲打在车窗上。四周就渐渐模糊了。这个时候最值得做的就是听音乐吧。我知道这七百里的距离渐渐在缩短,直到最后会消失,但是内心的七百里,却是不易消失的。我若闲暇,大可敞开心来,让它随风飘到七百里外去,去感受所有不经意间的美好。
  “Away from home,away from home,
  Away from home,away from home,
  Lord,I’m five hundred miles away from home……”
  (离开了家,离开了家,
  离开了家,离开了家;
  我已离家五百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