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1年第2期



简寂先生庐山修道与南天师道的建立和发展

作者:周勇慎




  简寂先生即陆修静,道教南天师道的创立者,曾对江南天师道组织进行整顿和改造,他积极 搜集整理道经,制订道教斋醮科仪,推动了南朝旧道教的改革和士族新道教的形成,与北魏 寇谦之改革的“北天师道”一样,在道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特别是他在孝武帝 大明五年(461 年)至宋明帝泰始三年(467年)七年间隐居庐山修炼,对庐山道教的发展和全国 道教的影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推动了南朝道教的发展,为南天师道的改革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
  
  一、简寂先生其人
  
  简寂先生(陆修静),南朝刘宋时期著名道士,字元德,谥简寂先生,宋徽宗时封丹元真人, 出身江南著名士族吴郡陆氏,为三国东吴丞相陆凯之后,父琳,九征不起,谥高道处士。
  据道书《道学传》,唐吴筠《简寂先生陆君碑》,李渤《真系传》以及《玄品录》、《茅山 志》、《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等载:母姚氏怀孕时,有一老姥对她说:“生子当为人天师” ,相传他出生时,NE93A有重轮,足有双踝,掌有大字,背有斗文,天 挺灵骨,幼含稚性等异相 ,他少宗儒学,博通文籍,旁究象纬,早涉婚宦,虽外混世务,内守贞朴,他不满家庭士族 官僚的世俗生活,为学道家长生久视之术而告别妻小出家,初隐居云梦山修道,后寻访名师 高道,他曾南至衡山,湘江,九嶷山,罗浮山等地,西至巫峡,峨眉山等地参访求道。宋文 帝元嘉末(453年)初召至京师为雅信黄帝的太后王氏讲经说道,不舍昼夜。因而深受当朝统 治者重视。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年),告别京师南游。公元461年,陆修静从京都云游至江西 九江,他慕庐山胜境,便上了庐山,当至庐山东南麓金鸡峰下时,见大山环抱,侧临双瀑, 东瀑自远奔注,激石若雷;西瀑悬崖倾泻,散珠喷玉。又见“前陈蠡壑,积水浮天”,“物 色盈眸,烟霞满瞩”,便看中了这块“幽栖”“归真”的风水宝地。于是,他便开始在此修 建道观,并命名太虚观(羽化后因追谥简寂先生,故太虚观后人称简寂观)。从此,他以太虚 观为大本营,开始了长达七年的修道生涯。从公元461年至467年的七年间,他收徒布道,扩 展太虚观,曾先后扩建有白云馆,朝真馆,炼丹井,捣药臼,洗药池等。规模宏大,雄伟壮 观,又于观周广植松柏,美化环境,并亲手栽种松柏十六株,后人皆称“六朝松”。使太虚 观成为满目葱茏,青幽宜人的风景胜地。据《简寂观碑文》载:“耸构瓦甍,千降相邻,峻 坡六层,倾深九折,丹崖翠壁,削刻殊形……玉阙金台,路寂寞而方启”。太虚观的兴起, 不但扩大了庐山道教的影响,亦为陆修静开创的南天师道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太虚观地位 的显赫及其声誉的扩大,逐渐成为名震南北的重要道场,高道纷纷云集庐山,至唐宋时,先 后有许坚、钱朗、孙晟,郗法遵等大批高道云集太虚观,他们各怀道艺,如钱朗,就是精于 “补脑还元”长生之术的高道,许坚则是精于《河图》、《洛书》的研究等等。庐山高道的 辈出,名声大震于江南,使庐山道教从此发生了日新月异的重大变化。研道者蔚然成风,信 道者愈来愈多,道观的兴起亦如雨后春笋,据载:在太虚观兴起后,先后建筑的著名道观就 有康王观、崇善观、咏真观、昭德观、白鹤观、广福观、太平宫以及后建的仙人洞道观,玄 妙观等数十座之多,因而被誉之为道教“咏真第八洞天”,职业道徒亦日益增多,至民国时 期,据有关部门统计,庐山道徒“常三数千人”之多。
  
  二、采药炼丹,潜心修炼
  
  陆修静在庐山太虚观,七年中,他不但注重修建道观和收徒布道,而且十分注重个人修炼, 现太虚观内外还存留大量的修炼遗迹。如演经礼斗石,炼丹井,捣药臼,洗药池,赤壁石, 油盐石等。
  演经礼斗石,又名醮石,高六七尺,方广丈余。因其向乾亥,故名礼斗石,是陆修静传经 布道之处,今礼斗石尚存,上刻诗曰:“古地名踪一任游,山清如故水长流,当年礼斗人何 在? 石上空余绿意浮。”南宋时南康守钱闻诗有“先生礼斗望乾门,拜石千年今尚存,料得一心 同七耀,四时常运紫微垣”。现存度西桥西的炼丹井,观后大涧滨的捣药臼,观西的洗药池 等遗迹均是记载陆修静当年庐山修道炼丹的历史见证。其“九丹秘绝,匪俗所听闻”,“科 术明炼,饵养精淳”之道更是为道俗所公认。宋理学家朱熹曾以“朝真石坛峻,炼药古井深 ”来赞誉陆修静在庐山勤修苦炼,曾被后人誉之为一代丹师。
  
  三、广交朋交,城隆阐教
  
  陆修静在庐山七年修道期间,不但广收道徒,城隆阐教,而且擅于广交朋交,普结道缘。 时 有九江才子陶渊明(陶渊明乃陶侃曾孙),时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擅长于诗 文辞赋,颇有才华,常游庐山等名胜,在庐山而巧遇陆修静,陆修静与之交谈,十分投机 , 并往来频繁。后又同与东林寺著名法师慧远有缘结识,并相互谈经论道,相互探讨儒、佛 、 道各自特点和相互交融的文化内涵。相传在一次侃谈时争论不休,忘乎所以,一路高谈阔 论 而不知不觉竟到了庐山虎溪桥,时忽闻林中虎啸声,三人才惊然醒悟,并不约而同地互相大 笑,被后人传为“虎溪三笑”。
  
  四、广收道经,著书立说,建立南天师道
  
  陆修静在庐山七年中,不仅只是广收门徒,增建宫观和修持炼丹,而且十分注重收集道经, 他“祖述三张,弘衍二葛”潜心道教理论研究。并著有《灵宝经目序》、《太上洞玄灵宝众 简文》、《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陆先生道门科 略》、《洞玄灵宝五感文》等,据载:“所著斋戒仪范百余卷”,“凡撰记论议,百有余篇 ”。
  由于南朝刘宋后期政治动荡和佛教戒律、教规在中国的日趋完善和成熟,陆修静认为,道教 必须进行改造。同时更要完善道教自己的规戒科仪。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因此,他 一方面吸收儒家传统的忠孝礼义等伦理道德并作为道徒必须遵守的教规,强调忠孝为先,他 说:“夫学道之人,先孝于所亲,忠于所君,愍于所使”,这样,既保证了道士严格遵守教 戒,一心修善立功,又更加完善了宗教仪范。另一方面又吸收佛教“三业清静”思想—— 即 要求心去贪、忿、痴,身除杀、盗、淫等,以制定斋仪,并特别强调“斋直为求道之本”。 他将这些斋戒仪范著作和收集的道经如药方、符图等计1228卷,已行世有1090卷等采用“三 洞四辅十二类”的方法,将道书分为洞真、洞玄、洞神“三洞”以及太玄、太平、太清、正 一等“四辅”计七大部分,其中“三洞”各部又划分为十二小类,成为道教史上首次创立的 道书分类法。他将这些道书通过整理最后集成《三洞经书目录》,于太始七年(471年)上献 朝廷,深受宋文、明二帝赞赏,于是,“灵宝之教,大行于世”,特别是他总括“三洞”改 革天师道并提倡以斋仪为主的道教,由此其名望不断扩大,威震于江南,成为江南道教的统 领,与北魏寇谦之改革的“北天师道”南北并存,而称南天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