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1年第3期
《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的教育思想
作者:于 珍
深入研究《正》一文,可以发现:第一,《正》中所提到的年号有建安、黄初、太和、正元等,皆为汉末曹魏年号。特别是《大道家令戒》中有“诸新故民户,男女老壮,自今正元二年正月七日已去……”③的文句。正元二年,即公元255年,是高贵乡公曹髦的年号。
另外,文中表现出整顿道教教规,力图恢复原始道教旧制的愿望和使原始道教贵族化、政治化思想倾向,如“诸祭酒主者中,颇有旧人以不?从建安、黄初元年以来,诸主者祭酒人人称教,各作一治,不按旧道法,为得尔不?令汝辈按吾阳平、鹿堂、鹤鸣叫行之,汝辈所行,举旧事相应不?”④“魏氏承天驱除,历使其然,载在河洛,悬象垂天。是吾顺天奉时,以国师命武帝……今吾避世,以汝付魏,清政道治,千里独行,虎狼伏匿,卧不闭门。”⑤
由此可见,《正》文中确实反映出在张鲁去世后道教组织涣散、纲纪松弛的实际,和道教领袖企图恢复道教旧制并使道教贵族化、政治化的思想倾向。加之该文体例不一,非一人一时之作,据此我们可以估定该经书成于曹魏到北魏初期,系传播五斗米道的领袖人物所作。
由于《正》是宗教经书,因此常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如它宣扬尊天敬神的思想和“承负说”。但一当我们去其神秘的面纱,细究其中的教育思想,就会发现其间不乏灿然夺目的观念和可资借鉴的思想。
一、教育的哲学基础
作为道教经书《正》将道家的最高哲学范畴“道”加以发挥,同时赋予“道”以“冲和”之“德”,将儒家的伦理纲常思想援引入“道”,一步步将道具体化、神仙化,并以之作为神道设教的哲学基础。
《正》认为道高高在上,周流万物,注视着人们的一举一动,掌管着人间的生杀予夺。“道之视人,如人之视虫;道能杀人,如人能杀虫。”⑥因此,人们必须学道、体道、悟道,遵道而行,这样才能实现其得道成仙的最高目的。“道之无所不为,人能修行执守教戒,善积行者,功德自辅,身与天通,福流于子孙。”⑦反之,“子不念道,道即远子,卒近灾害,慎无复悔。”⑧
那么,道究竟为何物呢?《正》认为:
1道为宇宙万物的本原与运动规律。
这种观念,老子即已有之。他在《道德经》中将“道”改造成为道家的最高哲学范畴,用以标志世界万物产生的总根源及其运动变化的总规律。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⑨描述了万物创生的历程。“反者,道之动。”⑩表达了道总是向相反方向运动的规律。《正》继承了老子这种思想,认为“大道者,包囊天地,侍养群生,制御万物者也,无形无象,混混沌沌自然生,百千万种非人所能名,自天地以下皆道所生杀也。”11“道弘大,包含天地,变化万神,微布散在八极之外,内潜毫毛之中,成生万物,制御三天,统三万六千神,大无不覆,小无不入。”12可见,《正》不仅把道作为先天地而生,无形无状的形而上本体和创生万物的原动力,而且把道看作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认为天、地、人皆由道产生,并按道的规律运动变化。
2道即气。
先秦黄老道家作品《NFDA7冠子》中将道与气相联。“故气相加而为时……万物相加而为胜败。莫不发于气,通于道。”13认为气是沟通道与万物的桥梁。《管子》则以气释道:“夫道者,所以充形也。”14“气者身之充也。”15认为道气合一。《正》继承了这种思想,把先天地而生的“道”与“气”相联系。认为道在创生万物的过程中,是“无上”、“玄老”、“太上”三气混一的结合体。“道出自然,先天地生,号无上、玄老、太上三气混一。为无上,正真之道也。”16同时,《正》还认为,道即气,天下万物生于道,也就是生于此三气。“自天地以下,无不受此气而生者也。”17“道生天,天生地,地生人,皆三气而生。”18
3道即神仙。
道家道教的道虽表示万物的本原和基本运动规律,但又具有扑朔迷离、玄渺深奥的色彩。《正》说:“天道平正,以生赏善,以死罚恶。”19“道之视人,如人之视虫、蚁,道能杀人,如人能杀虫也;道之好生恶杀,终不杀也。恶人为恶不止,自有司神记其恶事,过积罪满,执杀者自罚之,道终不杀也。”20赋道以赏善罚恶、主宰万物命运的无边法力,使道成为至尊至神、具有人格意志的玄妙莫测的神仙。
4道即教戒。
《正》强调人们必须学道、体道,遵道而行。但道是“无形无象,混混沌沌自然生,百千万种非人所能名。”21极端抽象与玄虚,极难领悟与把握。因此,必须在玄远神秘的道与现世的人类之间建立一种有形的具体联系。《正》用教戒将道具体化、实在化,成为《正》神道设教的现实内容。“人生受命,制之在天,天实不言,故在圣人。圣人随世恻隐,不以常存,故遗教戒。教戒者,欲令人劝进长生,全身保命无穷。”22“自吾所作黄庭、三灵、七言,皆训喻本经,为道德之光华。道不欲指形而名之,贤者见一知万。”23这样,人们就可以通过把握有形的教戒来领悟玄虚之道的内涵与实质。
5道之“德”实为儒家的伦理纲常和礼义道德规范。
《正》说:“道以冲和为德,以不和相克。是以天地合和,万物萌生,华英熟成;国家合和,天下太平,万姓安宁;室家合和,父慈子孝,天垂福庆。”24那么,怎样才能奉道尊德达到天下太平,万姓安宁呢?“诸欲奉道,不可不勤,事师不可不敬,事亲不可不孝,事君不可不忠……仁义不可不行,施惠不可不作。”25可见这些要求仍是儒家所提倡的忠孝仁义。《正》通过赋道以“冲和”的特点,将儒家所倡导的忠孝仁义、伦理纲常思想巧妙地吸收过来,作为道的体现和德的落实,并提出遵守这些纲常礼教是使人得道成仙的前提和基础。
总之,《正》通过论证道与神的存在,并肯定其具有赏善罚恶的无边法力,劝诱人们,要求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必须恪守伦理纲常,遵从道教戒规这一“道”的具体体现,体道、悟道,遵道而行,经过长期刻苦的修炼,领悟玄妙而神秘的道的真谛,由他律变为自律,实现得道成仙“与道合”的最高目的。这种目的,实质即是培养具有仁德精神和严守封建伦理纲常的人。
二、教育对象
一般说来,原始道教主要以下层民众作为传教的对象。《正》不仅继承了这一传统,并且将教育对象扩大到了天子王公、达官贵人等上层统治阶级。首先,在民众这一层面,《正》认为百姓不论男女老壮,聪明愚笨,知识水平、道德水准高与否,均可接受教育。《正》说:“诸新故民户,男女老壮,自今正元二年正月七日已去,其能庄事守善,能如要言,便可为善,得种民矣。”26“善人不可不敬,恶人不可不劝。”27
其次,《正》将上层统治者也纳入教育对象中。《正》说:“道乃世世为帝王师,而王者不能尊奉,至倾移颠损之意,临危济恶,万无一存。”28认为统治者要想治国安民,国运昌盛,也必须学道、守道,遵道而行。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正》认为女子和少数民族也应该接受教育。“若男女不晓书疏者,专心好道,可请明者,听诵经戒,会在静舍。”29“西入胡,授以道法,其禁至重,无阴阳之施。”30“走气八极周复还,观视百姓夷胡秦,不见人种但尸民。”31这在中国古代轻视女子与少数民族教育的封建社会里,确实是一个弥足珍贵的闪光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正》真正体现了“有教无类”的精神。
三、教育目的
同道教教育目的相同,《正》也把修道者避祸得福、全身保命、生长不老、得道成仙作为最高教育目的。《正》说:“大道含弘,乃悯人命,故教人修善,上备者神仙,中备者地仙,下备者增年。”32
虽然《正》将使修道者生长不死、得道成仙作为其终极教育目的,但就其现实的教育目标来说,则是培养道民具有道家自然无为、去情寡欲、行善积德的人格特征,并且符合儒家伦理纲常、礼义道德规范的助国扶命的人。即《正》所提出培养的“道人”、“贤者”、“种民”的教育目标。
1贤者、道人
《正》说:“道人与俗相去远矣,何以言之?道人清正,名上属天,俗人秽浊,死属地官,岂不远乎?夫人各有眼目、鼻口、心意、两足……贤者不然,目不视所好,耳不听倾恶之言,鼻不通恶臭之气,口不乐滋味之美,心不思可欲之快,以戒制情,故不犯恶,善积行著,与道法相应,受福无极”33可见,所谓道人、贤者只是尊奉道教戒律,去情塞欲,行善积德,与俗有别的高级教徒而已。
2种民
种民是道教教育中比贤者、道人更高一层次的培养目标,也是道人、贤者向神仙转变的关键一步。《正》同样也把培养种民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它说:“但当户户化以忠孝,父慈子孝,夫信妇贞,兄敬弟顺,朝暮清净,断绝贪心,弃利去欲,改更恶肠,怜贫爱老,好施出让,除去淫妒,喜怒情念常和同腹目,助国扶命,弃往日之恶,从今日之善,灾消无病,得为后世种民。”34可见,要想成为种民,首先必须执守儒家的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规范;其次,必须尊奉道教教戒,弃利去欲,行善积德;最后还要积极入世,佐国扶命。总之,种民既是道教的信徒,又是儒家的贤士。
四、道德教育
综观《正》的全篇内容,不论是要得道成仙,还是要“助国扶命”,都强调把伦理道德教育作为实现目的途径。因此,《正》提出了丰富的伦理道德教育与自身修养的思想。其道德教育的内容,即是包含和体现道的精神与特点的、易操可执的教戒。教戒的思想内容详述如下:
1忠孝仁义,助国扶命
如前所述,《正》将恪守封建伦理纲常作为得道成仙的前提与基础。因此,儒家所倡导的忠孝仁义等伦理道德也成为道教徒所必须具备的德行。《正》说:“但当户户化以忠孝,父慈子孝,夫信妇贞,兄敬弟顺……助国扶命,弃往日之恶,从今日之善,灾消无病,得为后世种民。”35。
2弃利去欲,无为不争
《正》继承了老子无为不争的思想,认为道的一个特点就是清净无为,谦虚不争。芸芸众生,要想得道成仙,也必须效法天道的功成不有、无为不争。《正》说:“道以无为为上,人过积,但坐不为,贪利百端。道然无为,故能长存。天地法道无为,与道相混。真人法天无为,故致神仙。”36
而对人们来说,如果一味追名逐利,贪图享乐,那么无为不争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正》认为要做到无为不争,就必须节制情欲,摒弃名利。它说:“名者,伐身之斧。”37“财宝色欲,陷目之锥,害身之灾。”38从古至今,众人都为了寻求财宝色欲的恣心快意,贪求富贵名利的身显名扬,而不惜欺伪诈骗,弄虚作假,甚至刀兵相见,互相残杀,以至造成个人丧生,社会混乱。实如《正》所说:“汝耳目闻见,从古以来,富贵者久乎?财弃于地,身死于市,以此观之,故谚语‘死人不如生鼠’”39。“身没名灭,何用财为?”40因此,《正》告诫人们:“道隐无名,名者伐身之斧。善行无辙迹,为道当治身养生求福耳。”41意即财宝名利只是身外之物,人最重要的是修炼品德,养生求福,全身保命。要全身保命就必须节制情欲,摒弃名利,排除各种私心杂念,抵制形形色色的外物诱惑,集中心思体道、法道,清静无为,谦虚不争。
但无为不争,不是无所事事。这里,《正》继承了老子“无为无不为”的思想,强调“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无为,无为者无不为也,但使人不见其有迹,乃能为奇耳”42。其实就是说,人要以追求个体生命的延伸和永恒为目的,弃利去欲,清静无为,谦虚不争,从而达到全身保命、得道成仙的最高目的。
3积善成德,度身成仙
《正》抓住人类畏惧死亡,渴求长生的心理,通过宣扬天道赏善罚恶的特点,劝导人们必须心存善念,时刻为善。《正》说:“诸贤者,人之所大欲,以生年为贵,人之所大恶,以死终为贱,岂不然乎?天道平正,以生赏善,以死罚恶……修善者福至,为恶者祸来。”43“大道含弘,乃悯人命短促,故教人修善,上备者神仙,中备者地仙,下备者增年。”44人们只有长期坚持不懈地念道行善,使其成为自己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得到道的庇护,度身成仙,实现长生不死的目的。
总之,《正》援儒入道,将道、儒两家关于人伦道德和自身修炼的思想相杂糅,并加以神化,为其披上了宗教神学的外衣。既继承发扬了道家大公无私、无为不争的精神,又吸收儒家忠孝仁义和积极入世的思想,塑造了清静玄远、超凡脱俗、善良仁慈又执守忠孝仁义、佐国扶命的即人即仙的人格典范,弥补了道家只重玄虚的不足,纠正了儒家过重世俗的偏颇,将道、儒、神合一,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其实质虽然培养顺民,但其人格精神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五、道德教育的方法
1习诵经戒,以戒制情
《正》指出,布道施教首先在于向学道者传授道教经戒。“若男女不晓书疏者,专心好道,可请明者,听诵经戒,会在静舍。”45学习者通过对教戒中所包含的道德知识、规范的体认,就会明白何为是非善恶,好坏美丑,从而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正》还提出学习者在学习经戒的过程中要“正体安神,精思明听,勿妄华言,倾斜不端,游心他念,玩随睡寐”46。这就是要求学者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学习心态,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积极深入地思考,学思结合,不要心不在焉,一心二用。这些要求无疑是十分科学的。
《正》强调学道者不仅要认知、理解教戒,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以教戒作为行动的规范与准则,时刻执守教戒,以戒制情,以戒自检。“唯道人执志,故能以戒自检,行止举动,爱欲人间,守戒不违,心无邪倾。若见色利,以戒掩目;若闻好恶之言,以戒塞耳;若食甘香之美,以戒杜口;若愿想财宝,放情爱欲,以戒挫心;若趣向奸非,意欲恶事,以戒折足;守之不废,可谓明矣。”47“道人亦知所欲为快,以戒制情,故不犯恶,善积行著,与道法相应,受福无极。”48通过对外在道德规范的体认和理解,进而把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时刻以此为明镜,省查自己的行为,调节自己的行动,使自己始终不违背行为准则。这种思想和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2乐道、勤学、持之以恒
《正》强调在道德品质培养过程中,道徒要乐道、勤学、持之以恒。
《正》首先注意到道德情感的培养在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强调要学道,归心于道,必须要对道怀有强烈的渴慕、喜爱之情。“诸贤者,奉道庄事勤身,如饥渴欲得饮食,如遇寒暑欲得易处,如作极欲得休息,如疲劳欲眠寐,如愿想欲有所得。念道奉真,欲得度身,如念此诸所勉身,如不法不倦,获无灾殃祸害,病痛忧患,何愿不得,何福不应也?”49这样把“归心于道”作为修道主体的一种内在的强烈的需要,就像饥渴需要饮食,疲劳需要休息一样,只有对道怀有这种“念念精进,追之恐不及”50的情感,学道才有动力,收获也才会更大。
其次,《正》也注意到了培养道德意志的重要性。强调学道要有坚定如磐的意志和勤学苦练的精神。“道人百行当备千善,当著虽有九百九十九善,一善未满,中为利动,皆弃前功。治身关念,守戒不废,乃得度世。道人贤者可勤行焉。”51这说明学道的过程是极其艰辛的,而且学习的成果也不是立竿见影的。这就需要学习者要意志坚定、持之以恒、勤勤恳恳、孜孜以求,时时刻刻学道、守道,坚持不懈、始终如一。因此,《正》要求“奉道精进,要当勤身,守之当久,治志当坚,精进专念。”52“贤者正心守道,不可懈惰,当以勤劝。遇者自戒,庄事勤修。”53如能这样“奉法不倦”54,“精专勤身”55,便可求福保命,度身神仙。
可见,《正》的作者们在传道授徒的过程中,已意识到了道德品质形成的长期性,反复性,注重培养学道者们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这是非常合理而科学的。
3行善不已,以己正人
《正》强调识道、乐道、志于道的同时,也强调要在实践中遵道而行。而修行积善则是“遵道而行”的具体体现。《正》说:“奉道清正无为,惟当精进修行积善耳。”56“善积合道,神定体安,喜怒不仇于心,恶言不发于口,鬼声不闻于耳,邪色不视于目,贪欲不专于意,修行正身,真气来附,邪恶皆去,故过悉除,新善自著。”57这说明只有将所悟之“道”在实践中坚持不懈地身体力行,才能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实现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转化,形成高尚的品德。
另外,《正》还强调,行善之人不仅自身要行善积德,而且还要教育感化那些不善之人,督促他们弃恶向善,以此作为自己的责任,这样才算真正的行善积德。“若见人有违天之行,转相劝诫,相教改悔,其功报效应,受福无量。”58修己的同时不忘正人,这才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总之,《正》认识到了道德品质形成的艰难性、反复性和长期性,强调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在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通过行善教人的躬行实践,最终达到“与道合”的最高境界,即它所说的“能专心好乐,精诚思念,修身行善,则与道合。”59虽然它的认识还很粗浅,包含有许多神学成分,但这些朴素的有关道德教育和修养的方法和原则,还是包含了许多科学的成分。这正是我们应当借鉴和吸收的。
综上所述,《正》所蕴藏的丰富的教育思想折射出合理科学的光芒,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以为当今的教育所利用。
注:
①陈国符:《道藏源流考》,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98页、第313页。
②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修订本)·第一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5页。
③⑤⑧《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大道家令戒》。
④《正一法文教戒科经·阳平治》。
⑥⑦《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第一部分。
⑨10《老子》第42章,第40章。
13《NFDA7冠子·环流》。
14、15《管子·内业》,《管子·心术下》。
31《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天师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