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1年第6期



药王山造像碑

作者:张 燕




  
  一 地理及概况
  
  耀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南距西安约100公里,东为铜川,西邻旬邑,西北连淳化,南面三原、富平。境内有沮河、漆水河,沮河源于县北长蛇岭,流至城南,汇入石川河,全长约70公里,漆水河源于铜川市北,由黄堡镇入耀县,在城南汇入沮河,从富平入石川河,在耀县境内流程为10公里。药王山造像碑大多发现在漆、沮河两岸地区。境内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十余座,石灰岩分布广泛,当地的老百姓把一种叫做“青石”的石灰岩作为石雕的原料。因为这个地方原属华原,所以,用青石制做的石磬,就叫“华原磬”,在唐朝很有名。今天这一带以石匠为职业的人仍然很多,雕石刻碑是这里的传统。
  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孙思邈(581—682),是耀县孙家塬人,晚年隐居山中,著述立说。他的著作流传今世的有“海上方”、“千金方”,对中国的医药学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他死后百姓在山里修建纪念他的祠庙,尊他为“药王”,道教敬尊为孙真人,这座山就因孙思邈而叫药王山了。今天药王山上的古迹很多,一共有四处景点:1、摩崖造像:始凿于隋代,建有弥勒大像阁。以后在唐、金、明三朝陆续开龛,现存43尊造像,分布于宽20米、高5米的崖壁之上。题记十余处,以唐开元十一年(723年)卢涣题记为最早,其中唐代贞元十九年(794年)的地藏(百姓称为摸摸佛,可以治病),金代大定九年(1169年)的药师佛,都应与祠祀孙思邈有关。这是离古都长安附近最近的一处规模较大的石窟造像点。
  2、南庵道观:这里原为佛教寺院,1985年在此出土一座唐墓,出了一大批残毁的佛教造像,由此推断,道观应始建于宋代,是为纪念孙思邈而修建的孙真人祠,北宋崇宁二年(1104年)改称静应庙。现存陕西仅存的金代大殿1座、元代大殿1座,元殿内有元末明初的道观壁画“帝后朝元图”2幅,也是陕西境内现存最早的道观壁画,还有清代七间殿、戏台、魁星楼等建筑数座。
  3、北洞:又称太玄洞,与南庵隔通元桥遥遥相对,依山势建有明清建筑30余间,主要有一天门、药王殿、献亭、碑亭、十大名医殿、东道院、北道院等。
  4、碑林:1989年在集宫旧址上新建。
  
  二 造像碑的搜集
  
  1961年药王山石刻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共收藏138通北魏、西魏、北周、隋代、唐代诸朝三百年间的造像碑石。这批碑石搜集始于清末,据传由于山洪暴发,冲毁寺院,碑石出于河中,人们遂将2通北魏碑移至县东门庙内供祀,1906年发现北周“张僧妙法师碑”,1921年发现“姚伯多碑”、“麻仁碑”,1933年当地豪绅雷天一在耀县民众公园集中约有不到40余通造像碑,归公保存,与西安“碑林”相对,号“小碑林”。40年代已达70余通,1955年置耀县文化馆内,1971年移于药王山上吕祖殿内,1989年在集宫旧址上新建了碑林,展陈约80余通造像碑石。
  关于研究这批碑石发表的主要文章有:石璋如在40年代的调查:《陕西耀县的碑林与石窟》统计71件;耀生在60年代的调查:《耀县石刻文字略志》统计83件;80年代韩伟、阴志毅在《考古与文物》上发的《耀县佛道混合造像碑》、《耀县道教造像碑》、《张僧妙碑》等共介绍23道教论坛
  19通。在解放后近50年之间有过三次系统的整理,第一次是60年代韩伟先生,第二次是1982年曹永斌先生,他们均做了拓本和记录,但未正式发表。第三次1985年由陕西省考古所再一次系统打拓、摄像、记录、测绘,所取资料最为完整,但仍待发表。
  耀县的造像碑有一批流散在国外,日本人松原三郎在《中国佛教雕刻史》中收录了散在日本数件,美国芝加哥自然人类博物馆有一批,约不到10通,可早到泰常五年(420年)。
  药王山石刻共分三大类,造像碑、圆雕造像和石塔,下面是造像碑的统计表:

  
  三 造像碑举例
  
  中国石刻造像艺术有石窟造像(如云冈北魏石窟)、石塔雕像(如药王山魏洪达石塔)、单体圆雕石造像(如山东临淄石刻馆北魏大佛)、背光式石雕像(如青州博物馆北朝石刻)以及造像碑等五种基本形式。关中地区自古以来,雕石刻碑成为一种传统,“秦人始大其制而用石鼓,始皇欲详其文而用丰碑。”陕西有中国最早的秦刻石鼓文(发现在陕西宝鸡);有最出色的汉代石雕———霍去病墓茂陵石刻;有最大的中国碑林———西安碑林,馆内陈列有上千通碑石,其中东汉的苍颉庙碑(162年)、曹全碑(185年)出于陕西白水、合阳,均为名碑。
  汉碑的功用有墓碑、功德碑、祠庙祭祀碑等等,其形制是由碑座(可分为长方、龟趺二种)、碑身(顶部可分平首、尖首、梯形、圆首、螭首五种)和碑盖组成,以尖首有穿和圆首刻晕有穿为汉碑特征。曹魏时期,严禁奢靡,禁立石碑,但在扶风还是发现了三国正始五年(244年)王中石碣,这说明这一地区根深蒂固的刻碑的习俗。在蒲城、白水还发现了前秦石碑,建元二年(366年)邓太尉祠碑和建元三年(367年)广武将军□产碑,前者尖首有穿,后者为梯形,都明显地反映了汉碑的痕迹。造像碑是由中国传统的汉碑发展来的。如:荔非周欢碑,平首有穿,是最典型的仿汉碑形式的例证。在造像碑中,除尖首碑外,其余4种碑首形式均为常见。
  造像碑是在一块长方形的石头上,开龛雕像,再刻上供养人的题名、发愿文和供养人像,刻好之后,立在寺庙和村口路边,供人们瞻仰朝拜。这是一种宗教文化遗产。根据供养的主尊的不同,分为佛教、佛道、道教三大类,下面试举三例与道教有关的造像碑:举例一:姚伯多兄弟佛道造像碑 太和二十年(496年)出土地点:1913年发现于耀县文正书院(耀县城内现在西街小学)。
  规格:长方形,残高137、宽72—70、厚30厘米。右隅残损。
  内容:碑阳:上半部凿一长方形浅龛,高30、宽60、进深45厘米。无龛楣,内雕三尊造像。正中主尊为“皇老君”,即老君像,头戴道冠,结跏趺坐,施禅定印。两侧为侍者,头戴道冠,面部瘦长,双手合于胸前,跣足,无衣纹。造像雕刻粗糙,风格粗犷稚拙,不求比例。
  下半部刻发愿文为:“夫大道幽玄,以妙寄为宗,灵教□微,以虚寂为旨。是以群方而功不在/之,生成万物,不以存私为一称,故□能苞罗六合而品类咸熙,纤介通/微而感物不雕。经云:大道如昧而研之者明,至言若讷而寻之/者辨。故真文弥梵,非高何以可宗,李耳和生,非玄教无以合空,郁陵齐/禅以致其真。当今世道教纷群惑兹甚,假道乱真,群聚为媚,大道之(?)要/清虚,唯真素为洁,练身克修,大道之本。有北地姚伯多兄弟等,承帝舜之/苗胄,珠紫奕世,仰论士爵,杳不可托,九族雍禾宗,负素清洁,兄弟至孝,通/于神明,望标青族,雅量渊廓,神心肃忄吴,发自天然。虽形寄时俗,超然远敬,乃自/克削,内怀欢心。于大代太和二十年岁在丙子九月辛酉朔四日甲子,姚伯/多、伯龙、定龙、伯养、天宗等,上为帝主,下为七祖眷属,敬造皇老君文石/像一区,营构庄饰,极工匠之奇雕,隐起形图,若真容,现于今世,绮错/尽穷巧之制,修奉清颜,有若真对。非夫道协幽宗,理会上(亡)言,焉能若此者。/于时奉敬之徒,钦(?)太极以兴观,信忄吴之宾,望玄门而丧偶,不胜欣跃之至,/即而颂之,其辞曰:茫茫太上,騒騒幽微,于矣皇老,诞精云湄,纯风/渐鼓,品物沾晖,非至非咸,熟启冥机。癡癡尹生,妙契玄理,远其城都,日告/变素起,微言既畅,万累都止,陈文五千,功不在已。冲虚缠邈,如昧愈深,不/知其谁,像帝先人,化治西域,流波东秦,至感无其,崇之者因。既建石像,/图渗(藻)灵仙。在轩云遘,岳峙霄间,庄丽严饰,妙观闲闲,仿佛神仪,载扬真/贤。济济川原,雍禾宗开开,俄俄风流,君子交齐,降生哲人,叙此熟/资,清为时范,动为世师,非唯立德,政化是妣。其妣唯何,唯政是匡,其政/唯何,矛(柔)而能刚。造立石像,德立弥章,唯我皇老,与日齐光。伯多、伯龙、/姚定龙、姚伯养、姚天宗□始供养,千载不忘,寿身舍身,道□将自,如此种福,/□□长入天堂,子□□□后更烦(顿)昌,后人见之,供养如常,若当不信(下残)。”碑阴:碑面上半凿上下两龛,上龛为拱形龛,高31、宽37、进深5厘米。内雕一交脚而坐,双手合于胸前,头戴冠帽的道装弥勒造像。下龛为长方形龛,高27、宽61、进深27厘米。内雕三尊造像,正中为立(善跏趺坐?)像,头戴冠,右手曲于胸前,左手下垂。两侧应为侍者,著道冠,站立,双手合于胸前。造像风格同碑阳,但磨损严重。
  下半部刻发愿文为:“……道(漶漫)/前则险苌川,后背口(下泐)/头合(公?)□慈娥故朝阳(下泐)/舒国上仍兴庆云神仙游(下泐)/曜虚空神晖,通鬼拜录(下泐)/主□(远?)东上俎豆祀(礼?)既俗兼(下泐)/高,坐暝真经,四面竞求,请诸(下泐)/越功伦合郡为族(?)辛(?),伯多、伯(下泐)/姚伯多者,轩辕之苗胄,虞舜(下泐)/气□□假(?)畅雷□□□□今殖(下泐)/□前君临万国(?)迁民北地望树(?)(下泐)/口万代修人顺德名显竹素始祖(下泐)/元年,拜为皇越大将军雍州刺史司徒/公姚和、留时镇南大将军□□□□□石、/留时大中大夫江夏太守姚□石、□使部/尚曹寇军将军上谷太守姚铨荫、姚时四(?)/县都盟统晋阳保(堡)主回州令祖姚(下泐)/魏□□中大夫□□北地□□□姚(下泐)。”左侧:上半线刻供养人像,分二层,供养人像头系巾,上著宽袖袍,下身着裤。造像仅具轮阔,雕刻手法为剔地平刻。上层一人,题名为:“道民姚文迁供养。”下层五人,题名为:“姚伯多供养、姚伯龙供养、姚定龙供养、姚伯养供养、姚天宗供养。”下半部刻发愿文为:“愿故主国王以□□43道教论坛
  物,敷教□□,休问远彰,边夷/宾伏,灾害自罢,德流兆庶,善瑞榛祥,民乐自(贞?)信,臣/节忠良,道协灵应,族延未央,以道为基,与仙相望,/愿道民姚伯多,三宗五祖,七世父母,前亡后妃/眷属,若在三徒,速得解脱,得远离囚徒幽执之/苦,上升南宫神乡之土,若更下生,侯王为父。当今伯/多父母、兄弟、妻息大小,封心同信,尊道为主,学以□/生,神仙为侣,福庆隆昌,子孙斯与,所愿克成(下泐)/□如此种福,功(下泐)。”右侧:其上亦应为二排供养人像,但上半残损,仅存下排。一排五人,均头系折角方巾,著圆领对襟短襦,下著长裙,题名为:“清信梁冬姬供养、清信胡女焦供养、清信胡德女供养、清信牛妙姜供养、清信王职女供养。”下半刻发愿文为:“愿造功者就,修德者成,殖果有因,因中果生,信者□□,从(徒)明/至明,福来照果,果以蠱荣,虚中游翩,梵音希声。神仙为友,历/观王京,舍俗就道,贵在心精。愿星宿群僚,牧守令长,以德/导民,六条众备,处物理均,善教既舒,民乐仰遵,邑景宁太,雅/咏日新,道能济物,信与宜纯,怛怛原隰,仁义可亲。左子右/女,北顾频山,众泉合流,注于兹川,氵光氵光济济,仁林侠边;禾宗禾宗/英儒,得生于间。神像功就,□兹有缘,安所仁理,不垂不偏,其/图玉莹,绮饰交连,既建岳峙,与山齐连,兆劫不移,往来神仙。所愿如意,寿命长延。”这是一通北朝道教造像碑中最为著名的碑石,发愿文长达1580余字(不完整),题记中明确提出供养“皇老君”,认为“唯我皇老,与日齐光”。皇老君就是老子,文中“像帝先人,化治西域,流波东秦,至感无其,崇之者因。”即是指老子化胡之说。碑文内容与北朝时期陕西楼观道派的流行有关。
  此碑雕造十分地粗糙,碑阳主龛可以准确地判断是道教造像,但碑阴上下双龛题材不明确,上龛交脚,下龛善跏趺坐,应为佛教的弥勒信仰,但从冠帽上看是道像,这就是北朝道教早期造像的典型特征,道像中含有大量的佛教造像因素。
  举例二:绛阿鲁佛道造像碑 武成元年(559年)出土地点:不详。原藏于文正书院(现在耀县城内西街小学)。此碑石文称:田癸洛碑。
  规格:长方形,略有收分。高177、宽80—74、厚33—28厘米。
  内容:碑阳:碑面正中开双龛,两龛大小相同,高36、宽32、进深65厘米。右龛主尊为道教天尊,头戴道冠,蓄髯,身著道袍,结跏趺坐,施无畏与愿印。两侧为二侍者。左龛主尊为释迦佛,头饰螺髻,著双领下垂式袈裟,坐式与手相与天尊相同。衣裙全部覆于龛外,两侧为一菩萨一弟子,但均手持笏板。尖顶龛楣分为三层,分别为火焰纹、忍冬纹、联珠纹。龛楣之上为一单层屋檐,可见斗拱及檐柱。屋檐之上为八条奔龙,交缠戏珠,其上又为四飞天。龛楣上两侧为三层舍利塔,有阶梯、门窗、塔刹。双龛两侧还刻4位供养人,左侧题名为:“绛阿禾农”右侧题名为:“绛阿。”碑面下半共分4层,由上,第一层界以3格,正中线刻一香炉,其柄把上缠绕二飞龙,龙角上又立二迦陵频迦。其两侧刻骑马出行及供养人像,题名为:“父绛苟子乘马时、□□宗、※绛僧骆、父绛阿黑乘马时。”第二、三、四层均界格内刻供养人像,其服饰可分为3种:一种为头戴小冠,著宽袖长袍;一种为头系巾,身著宽袖长袍;再有一种也是头系折巾,但身著胡装。题名为:第二层:“绛吴生、绛道得、像主绛阿鲁、※息男阿狗、息男乐智、息僧明、息田阿那、息女女大女、妻□买来。”第三层:“绛阿□、绛□□、绛日莫国、绛阿□、绛神庶□、※□□双、绛□□、绛英标、绛正典、息□□□。”第四层:“绛□□、绛令双、绛遵璨、绛光祖、※绛□祖□、绛始贵、绛元和、绛回族、绛□侯。”碑阴:碑面正中开龛,高32、宽33、进深4厘米。主尊为释迦坐佛,施无畏与愿印,著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结带,衣纹上半为U形,下半为53道教论坛
  平行竖线纹。线刻方形须弥座。佛座两侧有二位小供养人,残存题记为:“沙弥化生。”佛两侧为二菩萨,立于莲花座之上。龛上线刻华盖式帷幕大龛楣。龛楣之上线刻双鹿、日月、团花及四飞天。佛龛两侧及碑面下半共刻6层供养人像,其中第三层及第四层正中2位均立于屋檐之下。其服饰除和尚装外,均为女装,头系角巾,内著圆领衫,外穿宽袖长裙,束腰、圆头鞋。题名分别为:第一层:“比丘尼法姬、邑师沙门尼昙景、※唯那法泉、唯那智乐。”第二层:“香火辨通、比丘尼僧辉、※比丘尼僧思、沙弥法和。”第三层:“都邑主张男引、像主田日莫洛、※像主惠像姬、都邑主惠回好。”第四层:“典坐惠无资雀、邑正杨神婴、邑谓刘缑男、化主惠要赵、邑主张道队、※邑主田黑伏、化主刘练东、邑谓田□女参、邑正惠阿琼、典坐缑鲁妃。”第五层:“邑老田女休、邑老缑阿金、邑老李女花、香火缑壮汝、都录游女足、※都录王阿倮、邑老任□堂、邑老刘逢容、邑老王阿逆、邑老魏来好。”第六层:“邑子魏雀女、邑子刘宜好、邑子缑金朱、邑子惠董□、邑子张豕畏茶、※邑子惠好香、邑子田阿容、邑子王女婴、邑子驴容女、邑子王罗汉。”左侧:上半部凿一方形帷幕龛,高16、宽195、进深15厘米。造像组合为一佛二菩萨。帷幕龛上线刻一摩尼宝珠,龛下线刻双狮。碑面下半为五层供养人像,分别题名为:第一层:“化主张阿三、邑主周洪资、※邑主绛丰女、化主田锦来。”第二层:“邑子绛磨姬、邑子□黑洛女、※邑子张阿琐、邑子郭兴□。”第三层:“邑子赵要胜、邑子田真朱、※□□赵□俗、邑子妻胜。”第四层:“邑子香□、邑子张好女、※邑子田□胜、邑子女贵。”第五层:“邑子缑不达、※邑子惠□□。”右侧:碑面正中开一拱形龛,内雕道教天尊及二侍者,龛楣饰以忍冬,龛楣之上线刻二棵菩提树,树上部刻发愿文为:“武成元年岁/次己卯十月乙酉/八月八日壬辰合/诸邑(下泐)”碑面下半刻四层供养人像,分别题名为:第一层:□□□□□※道士□神庆。”第二层:“化主魏着女、邑主张黑女、※邑主惠阿姬、□□□□□。”第三层:“邑子任丑伏、邑子张仵好、※邑子惠猥姜、邑子惠三好。”第四层:“邑子□□□※邑子惠□□。”此碑碑面整布局繁复而规整,统一而生动,造像扁平清瘦,衣裙全部覆于佛座,与造像之比约为1/2。碑阳为家族造像,碑阴为妇女结邑造像,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资料,对于研究北朝时期的妇女地位、家族与社邑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举例三:刘子达道教造像碑 开皇十九年(599年)出土地点:1935年出于漆河规格:长方形,略有收分。此碑下半节残佚。残高72、宽45—42、厚22厘米。
  内容:碑阳:碑面上半开龛,龛高21、宽26、进深32厘米。龛中造像为三尊,正中主尊为老君,头戴道冠,面蓄胡须,手持羽扇,结跏趺坐。两侧为手持笏板的侍者。龛楣饰以忍冬纹,两侧帷幕下垂,帷幕外两侧各刻一头戴笼冠的跪拜供养人像。龛上刻帷幕垂帐;龛下刻宝瓶双狮。双狮外侧分别刻二位供养人。下半碑面不全,现存一层半供养人像。间刻题名为:双狮两侧供养人为:“□□俊、□祖闾买、※□母□□胜、□父□相。”第一层:“□□范□□、妹夫王道奴、外舅王外□、伯父□□□、外祖王安寿、※外祖母任舍基、伯母王爽、伯母李要香、姊无妨、妹闾征、妹阿□。”第二层:“外生□□、外生□□□、外生□□□、外生僧□□、外生伏□□、※妹夫李□、外生□□、外生菩□□、外生僧□□、外生晖□□。”63道教论坛
  碑阴:碑面磨损非常严重,高215、宽225、进深3厘米。龛中雕像为一老君二侍者。老君双手拱于胸前。碑面线刻部分仅可辨最下一层供养人像,间刻题名为:第一层:“父刘□庆、母王□好。”第二层:“(已泐)、息□□、(已泐)、像主刘子□、※弟子□□、弟子□□□、丘妻□阿贵、□息□□□。”左侧。上半开一拱形尖顶龛,龛高147、宽13、进深23厘米。龛中雕一头戴平冠、双手平插于双袖之中的道教造像。尖顶龛楣内饰以忍冬纹,两侧下垂帐幔。龛上刻以帷幕;龛下刻一香炉及双狮。下半部刻发愿文为:“(上残)木郭,非道无以表其质,□道民刘子达(下残)/乃能减割家财,为亡弟子□敬造四面老君一区,(下残)/主延祚无穷,万方归化。下及七世父母,因缘眷(下残)/减保福禄,下及法界众生,一时成佛/开皇十九年岁次己未二月八日造讫。/”右侧:龛高145、宽115、进深22厘米。其碑面布局与左侧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为龛中老君手持羽扇。下无题记。
  此碑是隋代道教造像的典型碑石,四面开龛,供养老君,老君造像形式已经成熟固定,但有意思的是在发愿文中仍然佛道不分,沿袭佛教发愿文的格式,因此有“一时成佛”之说。雕造风格略微圆胖,衣纹以线刻为主,较为概括。
  四 小结道教在东汉兴起于四川和汉中,但在三国之后,四川的五斗米道随教主张鲁迁居中原,有一部分道民定居关中,发展为楼观道派,此道派在北朝至唐代影响极大。北魏道教大师寇谦之亦是陕西临潼人。基于这一地区的宗教发展情况,道教和佛道混合造像碑在这一地区显得极为突出。长安佛教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十分兴盛,名僧集于长安,西晋时竺法护在长安译经,弟子多达几千人;鸠摩罗什在长安弘法十余年,受到统治者的礼遇;前秦苻坚建都关中,有释道安等人的努力,关中佛法上浸于皇家,下普及于百姓民间。佛教的发展直接影响了道教的发展,使早期的道教在模仿佛教造像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宗教艺术,最后形成有别于佛教的美术体系。这批资料就是道教早期美术作品的代表。
  供养人的姓氏分析:自汉代以来,匈奴、氐、羌及其他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徙入关中,到公元四、五世纪渭河两岸已成为少数民族的聚居之地。公元351年氐族苻氏在关中建立前秦政权;公元386年西羌姚氏起兵于渭北,在关中建立后秦政权;公元319年屠各匈奴曾迁都长安;在这一时期民族关系极为复杂,造像碑中的供养人姓氏就反映了这一地区的民族聚居的情况。对于研究历史上的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历史演变是一批非常珍贵的资料。
  民间的宗教社邑组织:北朝时期国家制定了各种有利于宗教发展的政策,鼓励人们出家。在这种大的历史背景下,民间利用了古老的传统,以结社邑的形式进行崇佛拜道的宗教活动。所谓的“邑”,是一种随意性很强的临时性组织,少则几人,多则成百上千人,一个“社邑”多以聚族而居的同族同宗同姓的大族为主体,一个村落或几个村落联合起来,共同出资造像,以求功德。“邑”一般是由教职人员、施主(邑主、化主、像主、檀越主、佛堂主)、邑官(邑正、邑老、邑谓、唯那、典坐、典录、香火、治律)、邑子等等组成。药王山的社邑资料,无论是纵线还是横线都较为系统,很有研究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