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4期
老子会见孔子汉画像的文化意蕴
作者:赤银中
一
老子是道教的创始者,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倡导者,两位哲人的相遇可称得上是儒道两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和彼此交流的见证。尤其是一代宗师长途跋涉、虚心求教于博学多才的老子所表现出来的诚恳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让后世学者感叹羡慕不已,这一事实成了我国文化史上一个动人的故事。
“孔老相见”汉画像石长285厘米,宽56厘米,一端上部微残(1)(文后附图)。上层画面一列共30人,左起第8人手扶曲木杖,以礼迎宾,其榜题为“老子也”,身后七名弟子手捧书册表示让孔子阅览;左起第10人与老子相向站立,双手捧雁,诚心诚意,榜题为“孔子也”。据《仪礼·士相见礼》载:“士大夫相见以雁”,即孔子把雁作为初会老子时赠送的礼物。他身后恭恭敬敬地站着21名弟子,包括榜题分别为“颜回”、“子路”和“子张”的三位得意门生。该画像创作的主题、风格,与史书中关于“孔子适周问礼”的记载相吻合。
在《庄子》一书里,孔老以不同的会谈方式出现有50次之多,其中还有孔氏弟子颜回、子贡与道家圣者邂逅的趣闻,而一般传说是老子年长于孔子(关于这一点,汉画像上已有直观形象的说明),且孔子一生仅见过他一次。对于二人相见之事,《礼记·大戴礼》和《史记》中均有记录,如《史记·孔子世家》载: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已,为人臣者毋以有已。’”唐司马贞索隐:庄子去,“孔子年五十一,南见老聃”……且孔子见老聃,云:“甚矣道之难行也”。
老子是周守藏吏,广览群书,知识渊博。《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已皆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於子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尝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如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銲。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见龙耶”。
龙,汉人王符言之为“九似之物”。《说文解字》亦云龙为“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毫无疑问,孔子以龙比喻深思博学的老子,正是其内心对老子充满敬佩之情的真实流露。
二
春秋战国从旧的统一体向新的统一体过渡调整时期的一系列变法改革,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社会财富的重新积累和宗法式群体结构的改善等给人们的思想意识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目睹乱世,老子和孔子以不同的人生观和出发点著书立说,详细地阐明自己对社会、人生等的理论主张,并完善体制,自圆其说,成为道儒两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开创道家一派,所著《道德经》被后世道教奉为经典,他本人也被称做“太上老君”。宋谢守灏著《混元圣纪》云:“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万教之宗元,出乎太元之先,起乎无极之源”。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是“道”,早期道教即视老子为道的体现和化身。《全汉文·老子圣母碑》曰:“老子者,道也。及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元,浮游六虚,出入幽明,观混合之未别,窥清浊之未分”。道生于自然,自然生于虚无,而*)则是道的表现形式。张伯端《悟真篇》中云:“道自虚无生一*),便从一*)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他把道与*)的关系阐发得淋漓尽致。道教认为*)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通天下一*)身。人在*)中,*)在人中,万物皆需*)而生。这一思想的根源正是出自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说。《太平经》将其发挥道:万物始于元*),天地万物莫不受*)而生。
根据老子对世间天地万物由来等的解释,就比较容易理解其关于“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和“小国寡民”的政治主张。老子提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就是道性自然,而天、地、人所取法者,自然而已。所以老子认为人的生存要效法自然状态,换言之,自然无为最有利于人的生存,而欲念不节会伤害人的身心,“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老子》第五十二章)。老子提倡“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在大声疾呼“圣人无为”的同时,老子又觉得要保持那种纯朴自然和团结和睦的群体关系,仍离不开宗族血缘亲情,于是就提出了“小国寡民”这样一个理想的社会蓝图:“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在这样一个以宗族血缘亲情为纽带的自然小国里,人与人之间是一种朴素平等的关系,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各甘其食,安其居,尽情享受人生之乐趣。
与此同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删《易经》,修《诗》、《书》,制《礼》、《乐》,著《春秋》,广收弟子,传经授业,并积极游说各国,为重新确立一个新的理性化的社会秩序而奔波。在孔子的学说里,最重要的是一个“仁”字和“礼”字。“仁”,即是爱人,爱人又是一个“克己”的过程,即“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孔子将宗族生命共同体对个体生命的“仁”的自然亲情式的要求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为宗族、国家的共同利益而牺牲个人的利益构成了“仁”的最高境界。为了防止“仁”的过度实施造成对社会理性的超越,孔子还特意强调了作为“仁”的框架和外在表现形式的“礼”,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任何超越本分的爱都将削弱大一统的社会群体的共同利益,损害它的繁荣与稳定。所以,孔子尤为相信“仁”和“礼”相结合的力量,通过它们本身的强化作用,旨在建立一个突破感情意义之上的血缘亲情关系,一个充满理性意义的社会政治关系,及等级分明的理想群体共存制度。
其实,从这幅孔老相会汉画像的艺术创作之中和史书中关于两位哲人简短的对话记载里,不难看出处于乱世的老子和孔子各有一套修身治世的学说或主张,孔老相会是两种学说的相互交流,预示着儒道两家学说在对立和统一的矛盾关系之前提下共同发展进步。
三
相处于同一历史时期的道、儒两家的创始人对宇宙自然及社会人生提出了不同的理论主张,与两位哲人本身具有的知识修养,尤其是观察思考问题的方式有很大的联系,即二人(也就是儒道两家)的思维方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孔子的思维方式是单向的,他的立论仅从人事出发而不及天道,故思考问题常囿於政治人伦层面。例如早已被现代医学和自然科学证明具有重要作用的道家阴阳观从不为孔子所提,对此,朱伯昆先生说:“战国中期和前期,阴阳学说是由道家倡导起来的,而儒家的代表人物,从孔子到孟子都不讲阴阳说”(《易学哲学史》)。而老子则不然,其思维方式是双向的,他的立论不仅以人事探究天道,而且也托天道推衍人事(2),把宇宙人生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孔子和老子的这一思想格局,对儒道两家干系重大。道家之所长偏重于自然主义的深沉的宇宙意识,儒家之所长则在对人文主义的社会人生之积极热烈的关怀。这正是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讨论之大环境的一个缩影。战国末期,随着学术大融合,儒道学派成见逐渐泯灭或淡化,稷下道家与黄老道家在某种程度上接受了儒家的仁义礼乐思想,以荀子和《礼记》为代表的儒家也开始援引道家关于天道、自然和太一的思想,在两家各自保持自己原有学派特性的前提下,道家的自然主义和儒家的人文主义相互吸取、彼此渗透,出现了和谐发展的新趋向。
老子的学说在汉时已深入人心,司马迁为老子作传,赞扬“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说,老子开创的“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瞻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另外,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概括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中,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两种说法虽不尽相同,但他们的见解大致上代表了汉人对老子学说的认识。故汉初统治者鉴于秦末统治阶级不尊重人的生存权利和滥施暴政,造成个体生命的大量丧失这一客观现实而推行的“黄老之术”具有广阔的思想基础。据《史记》记载:“景帝不任儒者”,“窦太后好黄老之术”。在老子学说的指导下,就有了清静无为、休养生息的政策,成就了历史上著名“文景之治”。《汉书·刑法志》中描绘道:“当孝惠、高后时,百姓新免毒,人欲长幼养老。萧、曹为相,填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扰乱,是以衣食滋殖,刑罚用稀”。自此以后,道家的“休养生息”等理论主张成为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努力追求的方向。
汉孔子见老子画像石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虽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但是,老子的道家思想更深入人心。如汉人扬雄一方面称“君子不妄,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法言·君子篇》),应该“指尊选以诱世兮,疾身殁而名灭”(《古文苑·太玄赋》),把因对社会群体的贡献而能名扬千秋视作个体生命永存的一种方式而刻意追求;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役青要以承戈兮,舞冯夷以作乐。听素女之清声兮,观宓妃之妙曲。茹芝英以御饥兮,饮玉醴以解渴……”(《古文苑·太玄赋》)的神仙生活的向往。所以,就中国文化思想的整体而言,是一种儒道互补的格局,有道无儒和有儒无道都是不全面的,亦不现实。恰如《中庸》所言:“万物并遇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勃,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总之,老子开创的道教和孔子创立的儒学分别以不同的思维方式、人生哲学、心理和体系及价值尺度等构成了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完善的一种二元关系。李泽厚先生称它为以后中国文化丰富多彩的发展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发挥奠定了最早的思想基础,以至成为两千年来中国思想文化的一条基本线索(《美的历程》),而山东武氏祠的这幅老子会见孔子汉画像,以生动的图画成为这种基本线索的最好诠释。
注:①蒋英炬,吴文棋,关天相:《山东汉画像石选集》,图179、齐鲁书社,1982年3月。②陈鼓应:帛书《系辞》和帛书《黄帝四经》,《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