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5期



《鶡冠子》教育思想浅析

作者:米 靖




  冠子其人,《汉书·艺文志》注云:“楚人,居深山,以鶡为冠。”应劭《风俗通义》佚文:“鶡冠氏,楚贤人,以鶡为冠,因氏焉。鶡冠子著书”①。《隋书·经籍志》曰:“楚之隐人。”可见,鶡冠子应是战国时代楚国的一位隐士。
  《鶡冠子》一书,历来是很少人接触的一部子书。唐柳宗元作《辩鶡冠子》一文,认为此书“尽鄙浅言也,吾意好事者伪为其书。”后世学者多认可此说,伪作之说似成定论②。然吕思勉先生曾指出:“此书义精文古,决非后世所能伪为,全书多道、法二家论,与《管子》最相似。”③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大量帛书,有的学者研究发现,《鶡冠子》的语句同帛书相合,从而证实了此书的可信性④。并确定此书约成于战国晚期至秦汉之际,指出“无论如何《鶡冠子》一书是焚书以前的作品”⑤。《鶡冠子》⑥今传本三卷十九篇,曾有学者怀疑书中混入了《庞瑗》一书,这种论断目前尚无充分论据。事实上,《鶡冠子》书中各章浑然一体,彼此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⑦。今天看来,《鶡冠子》是研究先秦黄老之学的一部重要著作,对其教育思想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道家思想发展与变化的脉络。
  
  一、论教育作用
  
  《鶡冠子》从教育对人性和社会两个方面来探讨教育的作用。对于人性,《博选》认为:“所谓人者,恶死乐生者也。”肯定人性是乐生恶死、避害趋利的,并且认为人性在外部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化。《著希》举例说,在乱世暴君的统治下,人为了生存,人性往往被扭曲、变态,即“上有随君,下无直辞;君有骄行,民多讳言,故人乖其诚”。显然,这里强调人性随着外部环境而发生变化。因此,《天则》强调教育必须以人性特点为基础来开展,认为“为化不因民,不能成俗”。
  正因为人皆有为己利己的自然性的一面,而且又有可以改变和发展的可能性,那么教育就是要将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一个社会人,以此来作用和影响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鶡冠子》意识到这一作用,强调必须通过教育使百姓成为心存国家、释己为公的社会人。《天则》曰:“夫使百姓释己而以上为心者,教之所期也”,要求通过教育培养出深通社会人事的运行规律并自觉遵守之个体。这种人能自觉地修养自身,随着社会和时代一起发展,并能自觉地维护和巩固这种社会关系,《天则》曰:“未令而知其为,未始而知其往,上不加务而民自尽,此化之期也。”也正是基于对人性恶死乐生的认识,《鶡冠子》同样强调法令在化民成俗中的重要作用。《度万》曰:“化万物者,令也。守一道制万物者,法也。法也者,守内者也。令也者,出制者也。夫法不败是,令不伤理,故君子得而尊,小人得而谨,胥靡得以全,神备于心,道备于形,人以成则,士以为绳。”法令合情理顺人心,就会成为世人行为的准则,久之即成为行为习惯,终身服膺。
  根据教育能改变和发展人性的认识,《鶡冠子》进一步肯定教育对于形成社会风俗具有重大作用,《王斧》曰:“故化立而世无邪,化立俗成,少则同侪,长则同友,游敖同品,祭祀同福,死生同爱,福灾同忧,居处同乐,行作同和,吊贺同杂,哭泣同哀,欢欣足以相劝。”充分肯定教育化民成俗的巨大作用。同时,认识到了教育对社会的推动作用,如果缺乏教化就是衰世,《备知》曰:“至世之衰,父子相图,兄弟相疑,何者?其化薄而出于相以有为也。”基于这样的认识,《度万》提出了“教苦利远”的观点。认为教育虽辛苦艰难,但收益却是很大,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积极的。希图通过教育达到穷天道之至理,扬人性之至善,社会和乐,化民成俗的目的。
  
  二、论人才的选拔和任用
  
  《鶡冠子》积极地思考和探究为政治国的方法,它的人才思想正是这一意图的反映。
  首先,它从两个方面来论述任用贤才的重要性。其一,人才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如果任人不良,必将导致国破家亡。《道端》曰:“明主之治世也,急于求人,弗独为也。”《度万》曰:“贤人不用,弗能使国利,此其要也。”《王斧》曰:“置人不安,上不可以载,累其是也。”其二,《鶡冠子》认为能让贤才居上位,必定会产生对百姓的导向作用,潜移默化地发挥教育和榜样的作用。因为贤才执政,推行教令,传道布德,会感化百姓。《道端》曰:“进贤受上赏,则下不相弊,不待事人,贤士显不蔽之功,则任事之人莫不尽忠,乡曲慕义,化坐自端,此其道之所致,德之所成也。”其次,关于人才的种类,《博选》认为:“权人有五至,一曰伯己,二曰什己,三曰若己,四曰厮役,五曰徒隶。”意思是说统治者可任用的人才包括才智德行百倍于己的人,十倍于己的人,等于自己的人,还有事奉自己的人,被自己驱策的人几种。任用人才之多寡和选择人才之精否都关系到成就事业的大小,《博选》曰:“故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亡主与徒处。故德万人者谓之俊,德千人者谓之豪,德百人者谓之英。”因此,选拔大量的优秀人才对于为政治国来说极其重要。
  第三,关于如何选拔人才,《鶡冠子》认为首先要严格执行“计功而赏,权德而言”的标准,选择功德兼备之士。《道端》曰:“是以先王之置士也,举贤任能,无阿于世。仁人居左,忠臣居前,义臣居右,圣人居后。左法仁则春生殖,前法忠则夏功立,右法义则秋成熟,后法圣则冬闭藏。先王用之,高而不坠,安而不亡。此万物之本,(天地之门户,道德之益也。此四大夫者,君之所取于外也。”仁人、忠臣、义臣、圣人位居国家要职,上顺天理,下合民意,行道布德,必然会使四季和谐,五谷丰登,国家长治久安。而且《鶡冠子》告诫世人“不仕贤,无功必败”,高度强调了贤才的作用。其次要礼贤下士,以德服才。品德高洁,才能超群之人,往往心高气傲,特立独行,因此,《鶡冠子》强调要尊才、爱才、敬才,方可得到优秀人才,《博选》曰:“故北面而事之,则伯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墨,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凭几据杖,指麾而使,则厮役者至;咄则徒隶之人至。”尊敬和服膺的程度不同,会得到不同的人才。如果颐指气使,出言咄骂,若非无耻之人,谁会甘心于此?
  《鶡冠子》这种选举人才以德能为标准,而且要爱才、尊才的思想,既前承先辈的思想,又开启了后世人才理论的智慧。
  
  三、论学习
  
  《鶡冠子》充分肯定了人类的认识能力,充满信心地断言人类完全可以认识和改造这个世界,《备知》曰:“天高而可知,地大而可宰。”天地不是控制和摆布人的异己力量,人通过认识天道即“一”,就完全可以执一而应万物。《环流》曰:“贤者万举而一失,不贤者万举而一得。其冀善一也,然则其所以为者不可一也,知一之不可一也,故贵道。”《世兵》曰:“汤能以七十里放桀,武王以百里伐纣。知一不烦,千方万曲能杂齐同;胜道不一,知者计全。”因此,《鶡冠子》同其他黄老学者一样,非常重视通过学习得道,获得才能,《学问》曰:“冥材乃健,弗学孰能,此天下至道。”即便才能德行都出类拔萃的伊尹、管仲、百里奚,也不是先天而能,而是学习所致,《世兵》曰:“伊尹酒保,太公屠牛,管子作革,百里奚官奴,海内荒乱,立为世师,莫不天地善得,日月不息,乃成四时,精习象神,孰谓能之,素成其用,先知其故。”所以,硕学鸿才是长期学习积累、求知问道的结果,并非天生而就,《鶡冠子》精辟地总结:“凡可无学而能者,唯息与食也,故先王传道以相效属也。”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恐怕除了吃、睡的本能活动不必学习的,无一不是经学而成的。
  关于学习内容,《学问》篇里有具体阐述。“庞子问鶡冠子曰:‘圣人之问,服师也,亦有终始乎?抑其拾诵记辞阖棺而止乎?’鶡冠子曰:‘始于初问,终于九道,若不见闻九道之解,拾诵记辞阖棺,而止以何定乎?’庞子曰:‘何谓九道?’鶡冠子曰:‘一曰道德,二曰阴阳,三曰法令,四曰天官,五曰神徵,六曰伎艺,七曰人情,八曰械器,九曰处兵。’庞子曰:‘愿闻九道之事。’鶡冠子曰:‘道德者,操行所以为素也;阴阳者,分数所以观气变也;法令者,主道治乱国之命也;天官者,表仪祥兆下之应也;神徵者,风采光景所以序怪也;伎艺者,如胜同任,所以出无独异也;人情者,小大愚知贤不肖雄俊豪杰相万也;械器者,假乘焉,世用国备也;处兵者,威柄所持立不败之地也。’”可见,《鶡冠子》的学习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包括操行品德、天文气候、地理风光、工艺技巧、器械日用、军事作战、为政治国之道等等方面。
  《鶡冠子》认为,必须通过刻苦学习,掌握这九种知识技能,才能把握住天道。尽管《鶡冠子》认为天道难以言说描述,如《能天》曰:“道者,……至国弗能载,名弗能牵,口不可以致其意,貌不可以立其状。”但《鶡冠子》为道找到了现实的依托,认为人可以通过学习上述九种知识来体悟它,《学问》曰:“九道形心谓之有灵,后能见变而命之,因其所为而定之,若心无形,灵辞虽抟捆,不知所之,彼心为主则内将使外,内无巧验,近则不及,远则不至。”九种知识铭刻于心,就会产生聪明才智,然后能看到事物的变化而命名它。根据自己所做的事而确定事情该怎么做,如果没有这种聪明,即便聚集文辞,结撰文章,遇事也不知如何。内有主宰,就会表露于外,内无机巧和灵验,近在眼前的东西也达不到,远的更不能达到。
  关于学习方法,《鶡冠子》强调要善于抽象思维,把握事物的本质,从众多的知识中抽象出一般的规律和原则。《度万》曰:“故善度变者观本。本足则尽,不足则德必薄,兵必老,其执能以褊材为褒德博义者哉?”又曰:“凡问之要,欲近知而远见,以一度万也。”能将一般规律和原理归纳总结出来,则远近无所不知不晓。《天权》曰:“知宇故无不容也,知宙故无不足也,知德故无不安也,知道故无不听也,知物故无然也,知一而不知道未能裹也。”关键在于深通道之精义和内涵,否则,就会如《天权》所言“夫蔽象鬲塞之人,未败而崩,未死而禽”。
  
  四、论道德修养
  
  《鶡冠子》强调道德修养的主旨是重精贵神。《泰铢》曰:“精神者,物之贵大者也;内圣者,精神之原也。莫贵焉故靡不仰制焉。制者,所以卫精擢神,致气也,幽则不泄,简则不烦,不烦则精明达,故能役贤,从而豫。神明者,积精微全粹之所成也。”精神是人的主宰,是人认识万物的神明,不可向外奔竞,过多地耗精费神。具体说,就是要寡欲,不为些许小善而孜孜以求,重在尊道而无大过失,《世兵》曰:“夫得道者务无大失。凡人者务有小善,小善积则多恶欲……多欲则不博,不博则多忧,多忧则浊浊,则无知。欲恶者知之所昏也。”因此,个体修养的关键是要具有远大的目标和长远的眼光,以深通道为终极理想,不孜孜以求小善之名。《世兵》曰:“圣人捐物从理与舍,众人域域迫于嗜欲,小知立趋,好恶自惧,夸者死权,自贵矜容,烈士徇名,贪夫徇财,至博不给,知时何羞?”圣人不会为小利、小名、小财而舍弃博大精深的道。《世兵》告诫人们:“至得无私,泛泛乎若不系之舟,能者以济,不能者以覆。”天道得来并不轻而易举,稍有不慎就如不系之舟会陷入汪洋之中。因此,个体须时刻克服名利私心,聚精会神,以无比审慎的态度和极其高远追求,最终达到悟道体道、与道为一的境界。
  《鶡冠子》一书是先秦黄老之学的重要著作,它已经日益受到海内外学者的重视。随着对道家思想、尤其是黄老学派思想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我们必将会对《鶡冠子》的教育思想有更为精深的认识。
  注:
  ①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54页。
  ②详见张心澄:《伪书通考》,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739页。
  ③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48页。
  ④唐兰:《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的研究》,《考古学报》,1975年第1期。李学勤:《马王堆帛书与鶡冠子〉》,《江汉考古》,1983年第2期。吴光:《黄老之学通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6月版,第151页。
  ⑤李学勤:《鶡冠子〉与两种帛书》,《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36页。
  ⑥本文据陆佃注,明代《道藏》本《鶡冠子》进行研究。
  ⑦葛瑞汉:《鶡冠子〉:一部被忽略的汉前哲学著作》,《清华汉学研究》第一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