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5期



道教五戒与人生

作者:信 灵




  道教祖师讲道,阐教的目的,在于使众生由迷转悟,同登仙界,证取金仙大道。道教徒的行为,贵于依教奉行,依戒力行,因为学道就是学习了脱生死,度人度己的老子教法。一个人可以信奉道教,也可以不信,但离不开道的范畴。《道德经》云:“天地之始,万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其证明。众生按老子教条实践笃行,就可以得道成仙。反道而行,则永劫沉沦。本文仅就老子所言“五戒”清规,谈谈道教与人生的关系。
  天生万物,唯人为灵,做人必备的条件,就是所谓人格。人格的标准,儒道释的解释各有不同。儒家的标准是:“无辞让之心,无是非之心,无恻隐之心,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若能力行四端,就是完人。佛教的人格标准是“十善”,能践行十善,可得人天福报,在轮回中至少不会失去人身,在现实中,亦可视为完人。道教的人格标准是什么呢?我们以“五戒行”来代表。“五戒”是道教的基本戒行,依之身体力行,既可完善人格,亦可得神学上之“圣人”位,最低限度,可健康身心。
  道教以“五戒”为归根之戒,乃重要戒条。但它没有高深莫测的玄机,而是具体简明,朴实无华,人人能知能解。什么是五戒?即不杀生、不荤酒、不口是心非、不偷盗、不邪淫。道教教义:“修道学道先要修人道,修好人道就可由地道之康庄大道而登天道。”由此可知,学道就是学习如何做一个完美的人,“五戒”不仅是道教徒应当力求实践的,凡有心向道,一心向上,欲求得完美人格者,皆当奉为人生灯塔。现就社会常情,对道教“五戒”与处世做人,建功立业之密切关系,依次略加论述。
  1.不杀生。《老君戒经》曰:“一切众生,含气以上,隨飞蠕动之类,皆不得杀。蠕动之类,无不乐生,自蚊蚁蜓蛐,咸知避死也。”此外,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乃至自杀,都是杀生之罪。不杀人,世人许多都能做到,若不杀害任何动植物,昆虫,草木,很多人就做不到了。古圣云:“天有好生之德”,禽兽,昆虫,草木,非万物至灵,但有上天赐予的生命,与人一样具备“好生恶死”本能,临死之时,一样有求生的目光,一样会发出渴望的声音,甚至落下伤心的眼泪,为最后的生命而挣扎。此外,还有一种无形的杀生:口出恶语。恶语似乎对人伤害不大,但古往今来,由一句恶语酿成大祸的事例,实在数不胜数。伤人一句恶语,胜如千刀万剐,故而有“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之说。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人之初,性本善”,可证不杀生与善良,乃出自自然本性。社会上每天发生的各种凶杀案及各种纷争,都因人的贪嗔痴三毒所引起,使人忘失原有本性。若人人都能做到长春真人所说“不相杀害,不杀一切众生”,不为难穷人,不讨厌老人和残疾人,兄妹照顾,不落井下石,世间就不会发生恶难与灾害。从因果上讲,杀害生命,死后会堕入十八层地狱,受到千万次被杀的折磨。因此各宗教祖师告诫众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可轻动杀机。
  2.不荤酒。常言道:“饮酒,乱性也。”适量饮酒,有调气血、身心等养生功效,但长期嗜酒,会使人失去理智,口出恶语,身行恶事,遂至形骸颠倒,礼法丧失,甚至致病构祸。因嗜酒而给自身、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极大。如嗜酒给自身带来的危害是:酒精中毒,引起胃病;癌症及类似的各种疾病,甚至使人精神失常等,并且影响工作和前途。嗜酒给家庭带来的危害是:引起身体上的疾病,导致经济上不必要的支出;嗜酒者上不能孝敬父母,下不能爱护妻儿,导致家庭不和,乃至家破人亡。嗜酒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是:因嗜酒而于公共场合胡言乱语、打架斗殴、行凶杀人、扰乱社会正常秩序。总之,嗜酒只会给人带来灾害。人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不快时,往往借酒浇愁,一醉方休,然而,一时解愁的不良后果如此之多,可知饮酒不解真愁。人生应该选择更好的解愁方式,如旅游,听音乐,读各种宗教书刊,或与朋友谈心等等。因此,《初真十戒》曰:“不饮酒者,所以戒乱性也,盖酒本以行礼,浃洽和气,古人主宾百拜终日而不至醉,亦有节也。”
  3.不口是心非,即不妄语。《老君戒经》云:“戒妄语者,若不闻见,非心所了而向人说,皆为妄语,所说事与心违也。”人生在世,每天都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谈话,与人交谈应当诚恳,说真实话,不可谎言欺人,谎言欺人便是欺己。与人交谈更不能指鹿为马,不知说知,见说未见。孔夫子曾指出:言语要有分寸,一句话说错能引起很大的误会,能引起是非恩怨,能引起国际战争;对自己来说,谎话说多了,会身家败裂,失去信用。老子告诫众生“去伪存真”。愿世人永离妄语。
  4.不偷盗。偷盗是索取不属于自己的钱物。骗、诈、抢劫,以及赌博、贪污等等,无不在偷盗之列。偷盗,不但在道教看来是一种罪行,也是现代社会道德和国家法律所不容许的。偷盗现象随时随地都在发生,使社会不宁,人心不宁,或导致他人家境破败,甚至失财丧命。偷盗的罪恶仅次于杀生,尤其赌博、贪污,比一般的偷盗,罪业更深,给家庭、他人和社会,国家带来的危害更大。赌博和贪污现已成为危害社会的两大毒瘤,使不少人走进了囚笼,走上断头台,失去了人珍贵的人格和尊严。一个人无论贫穷和富贵,都不应起偷盗的念头,应有坚毅的人格。
  5.不得邪淫。邪淫就是夫妻以外的淫行。正常的夫妻关系,为世人所公认,国际国内法律所保护,道教也倡导世间夫妻关系和谐美满。道经曰:“淫为万恶之首”,就是说,邪淫一事,实为诸般罪恶第一件。别的罪恶可以积善抵补得,唯淫恶乃森罗铁案。那犯淫的人,身体衰弱,精神不振,心志昏迷,必致灭亡,即使性命苟延,亦必不能长寿。《中庸》云:“君子之道,造端于夫妇。”夫欲自然,妇欲柔顺,则家庭和睦,家事井然,儿女恭敬孝顺,否则会天下大乱。譬如,有的父母因婚变而视孩子为包袱,弃置不顾,致其沦为孤儿。社会上许多无辜少年,因父母离异等家庭问题走上偷盗抢劫,杀人放火之路,坐牢判刑者也不少。如今社会上的第三者,三陪等不良风气,以及丈夫拈花惹草,妻子别有所欢等等,致使很多美满幸福的家庭毁于一旦!害人害己且贻害子孙!男不忠良,女不柔顺,是夫妻失和的主要原因,小则吵吵闹闹,影响双方的工作和事业,大则自相残杀,所以,自来佛道教对世间夫妻之道均非常重视。
  以上所说五种戒条,乃依世法略作分析解说,若能依戒行生活,必可成为人人尊敬的君子,随处受人欢迎。可使自己一生快乐,幸福,自在,家庭和谐,共享天伦。因此可以说,道教“五戒”不但是道教徒的清规,也应是人所共遵的基本道德规范。谨愿人人依这五条奉行,社会自然安宁,国家自然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