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1期



道教服食药与中医食疗

作者:王 晓




  饮食疗法,古时简称食疗、食治。原始人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偶然发现某些食物,吃后可以增强体力,减少疾病,遂由偶然食用到主动寻找,经过长期实践积累,逐步得出了一些经验,形成了食、养、医相结合的理论体系。在周朝就有了食医的分科,乃至《黄帝内经》成书,书中汲取道家阴阳学说及与天地相应的理论思想,指出“在天为气,在地成形,气形相咸,化生万物”。要求“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山海经》记载了124种药物,其中作内服的都称:“食之……”,成为早期食药同源的佐证。汉代出现了一部重要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其中的药物就包括米谷、果木、鱼贝、禽兽等,成为“医食同源”,“药食同源”之明证。全书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序录》中指出:“上药一百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在上药中不少药物的功能主治下记有“久服轻身不老”,“久服轻身延年,耳目聪明,不老神仙”等等,这些思想实际上是来源于道家的。
  道教产生后,当时许多道士都兼通医药学,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既是医家,又是道教代表人物,他们或以食入药,或以药为食,或以食疗病,或以食摄生,各开生面,广立法门;或叙于病治之末,或论于专著之内,内容丰富多彩。他们认为将“食疗”与“药疗”相结合才是上工之术,主张把膳食养生引进治病养生的领域,将食治放在医治疾病的重要位置。如孙思邈在其《千金要方》专立食治篇,提出“安生之本,必资以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主张“凡欲治病,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他还在《千金翼方·养性·养老大例》中认真强调:“君父有疾,期先命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故孝子须深知食药二性”。书中分别论述了154种食物药的性能、食用价值、医疗效能,还大胆地利用各种动物的脏器组织作为治疗疾病的方法。一般来讲,动物内脏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对那些久病体虚之人,用以脏补脏的方法,可以补充一定的营养物质,增强人体抗邪能力。由于孙思邈的大力提倡和身体力行,唐末的食药养生极为盛行,并产生了我国第一部食疗专著《食疗本草》,使食物疗法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
  道教医学家认为,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外界环境中的地理、气候变化,势必影响人体内阴阳的变化,要保持人体内阴阳的协调,必须做到与自然界的变化相适应。自然界中有一年四季的变化,人的生理活动也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选择食物也应该依据季节的变化,体质的差异,疾病的属性来制订一些基本原则。春夏阳气旺盛,要注意“春夏养阳”,秋冬阴气旺盛,要注意“秋冬养阴”。《摄生消息论》对四季摄养有精辟的论述,认为:“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饭酒不可过多,米面团饼,不可多食,致伤脾胃,难以消化。……当夏饮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心气,……当秋之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心受病耳,故宜养心。”一般来说,春季民因风而病者多,饮食以甘平、滋润之品为宜,如芹菜、首乌肝片等;夏季盛暑酷热,汗出伤津,饮食以清平淡润之品为宜,如冬瓜、薏仁、绿豆、银花露、茯苓圆子、薏仁肘子等;秋季干燥而凉,燥而伤阴,饮食以酸甘化阴清润之品为宜,如沙参心肺汤、玉露糕、雪梨羹等;冬季寒冷,人体耗散热量多,饮食以辛热、血肉有情之物为宜,如羊肉、人参金鹿汤、双鞭壮阳汤等。《西山群仙会真记》曰:“春肝旺脾弱则养脾,食甘味,五谷中粳米,五果中枣肉,五畜中牛肉,五菜中葵菜。……夏心旺肺弱则养肺,食辛物,五谷中黄黍,五果中桃子,五畜中鸡肉,五菜中葱菜。……秋肺旺肝弱则养肝,食酸物,五谷中豆,五果中李子,五畜中犬肉,五菜中霍菜。……冬肾旺心弱则养心,食苦物,五谷小麦,五果中橘子,五畜中羊肉,五菜中薤菜”。陶弘景在长期道医实践中亦总结出“春宜食辛,夏宜食酸,秋宜食苦,冬宜食咸,此皆助五脏,益气血,避诸病。”以上论述强调四季饮食调配的重要性及其方法,讲究饮食应依据节气、时令、脏腑的所宜所不宜,给予不同的药食服用,以适应环境和人体阴阳气血的四时变化。
  不同的体质对食物调理也有不同的要求,如体胖者远肥腻,多清淡;体瘦者远香燥,多滋阴生津。阳盛实热之人,宜清热泄火之饮食,阳虚有寒之人,宜温热性之食。
  生活地区的不同,饮食调理的方法也应该有异,如山区人缺碘,容易患大脖子病,因而应该适当多吃含碘的海产品,气候干燥的西北平原,应多吃柔润的食物;气候潮湿的东南山区,则应多吃辛辣食物。只有因时、因地、因人施膳,才能祛病延年。
  饮食五味,本以养人,但五味偏嗜能偏助脏气。《内经》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又云:“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书中阐述的服食观点,反映了古人对控制和调和食物重要性的认识,指出要按客观自然规律,利用食物五味偏性,合理调配服食种类,以适应人体气血脏腑阴阳盛衰。每种食物都具有性味和不同的药食两治作用。如酒、胡椒、羊肉、猪肉、生姜等性温热,具有祛寒助阳,生热温中,通络作用;绿豆、西瓜、鸭肉、蜜等性寒凉,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滋阴生津作用;而一些平性食物如大豆、芝麻油、冬瓜等则有健运脾胃,补益身体的作用。在饮食调节上,晋代葛洪认为“善养生者,食不过饱,饮不过多”,以应“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尚书》中强调“食哉惟时”,《饮膳正要》提出“暮食不若晨食”,“清晨一盘粥,夜饭莫教足”,“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等,《修真秘要》中主张“食欲少而不欲顿,常如饥中饱,饱中饥”为佳。《抱朴子》中曰:“若要长生,肠中常清,若要不死,肠中无屎”,《千金翼方》中也告诫人们:“不欲极饥而食,食不欲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这些理论,至今仍指导着人们的养生实践。在饮食调节中,还需注意节制饮食偏嗜,即改变不良的偏嗜进食习惯,还要根据人体气血阴阳状况和食物的性能科学地选食。《彭祖摄生养性论》曰:“五味得偏耽(嗜好),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甘多伤肾,咸多伤心”,“酸伤筋,苦伤骨,甘不益肉,辛多坏气,咸促人寿”(《真人养生铭》),《蠢子医》中也有记载,曰:“纵然适口莫浪食,只食八分便已足”。如人们日常食物中的葱、蒜、韭、姜、胡椒、辣椒等,多属辛热,少食有通阳健胃作用,多食则能散气伤阴,耗血损目,生痰动火,因此,服食要以适应身体需要为度。
  孙思邈很精辟地说明了饮食与药物对人体的作用,他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急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药食的性味功能大多相同,许多药物是人们常食之美味,许多食品是医家治病之良药,药之设以治人之病,食之设以养人之身。所得之病须服所宜之药,配以所配之食,如服热性药物时配用热性食物,忌食寒凉,以助阳气通达病所;服凉性药物时配用凉性食物,忌食辛燥,以资养阴清热之力。心病忌咸味,脾病忌甘酸,患下疳恶疮的病人,应禁食荤腥之品,消渴病人忌食糖。食借药威,药助食性,这样搭配,大大增强了药物和食物的功效。在药食同奏疗病健身之功的同时,还应注意药食之间的禁忌,如服用人参后,忌食萝卜,因为人参补气,萝卜耗气、消气,二者一补一耗,抵消了人参的补益作用。服用地黄、首乌等,忌饮浓茶,因地黄、首乌内含有铁剂,铁能与茶叶中的鞣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易吸收的鞣酸亚铁。还应注意温性药物不宜与寒性食物同用,寒性药物不宜与温性食物同用,以免二者作用相反减弱服食作用。
  传统的用于防病治病的药物剂型,多为膏、丹、丸、散、汤剂等,这些剂型一定程度地存在着制备过程复杂,服食口感异味,而将药物与食物配合制成药膳、药粥、药饮、药茶、药酒、药饼、药汤、药菜等形式供人们食用,一日三餐,人所必需,寓药于食,一举两得,既免药味之苦,收治病之效,又符合人们的饮食习惯,易于被人接受而成为一种自然的享受。
  历代有许多药食搭配的著名药膳流传于世,屡经食用均颇有效验。如辛温滋补的当归羊肉汤,抗衰防老的三七炖鸡,枸杞羊肾粥,莲子饮等等。千百年来,药食同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保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江西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