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1期



三十代天师张继先生平简述

作者:汪兴海




  张继先是天师道史上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天师。虽然他的令名与事迹早已跨越了时间、空间的界限,但迄今教内外有关论著对其生平的论述都较为简略,并且存在着几个疑点。本文将解决其中的疑点,并对其生平作出较为详细的论述,以助读者对这位神童天师的进一步了解。
  
  一、生来奇异、誉为“真仙”
  
  有关张继先生平行事的材料,较为常见的有《汉天师世家》、《龙虎山志》、《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张雨《玄品录》及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等。兹据诸书所载,考其生平行状如下:
  张继先,字嘉闻,又字道正(《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作字遵正),号袺然子。系二十七代天师张象中之曾孙。祖敦信,父处仁,曾仕宋为临川知县。继先为处仁第二子,宋元皊七年(1092年)十二月二十日生于蒙谷庵(今龙虎山上清宫西一里)。他生来奇异,五岁时尚不能言,一日闻鸡鸣,忽失笑赋诗曰:“灵鸡有五德,冠距不离身,五更张大口,唤醒梦中人。”1“翌日,宴坐浴池碧莲花上,人皆称异,(以)为真仙”2。二十九代天师张景端无子,按天师“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的一般原则是轮不到继先为嗣的。但这次按的是“选贤为师”的特殊原则。在家族众多弟子中,继先独异他人,有仙骨之姿,所以以继先过继承袭。继先承袭真人之教时,年方九岁,系张陵后裔中年纪最小的天师,故有“神童”天师之称。
  
  二、张继先与宋徽宗
  
  张继先的一生虽然没有直接涉足官场,干预政事,但他始终与朝廷有着密切的来往。自宋崇宁以来,徽宗曾多次召见他,并赐号嘉奖。这在当时的天师道史上是空前的。
  据《汉天师世家》卷三载,张继先首次与宋徽宗的接触是在崇宁三年(1104年)。《汉天师世家》卷三说:“崇宁二年,遚州奏盐池水溢,上以问道士徐神翁,对曰:‘蛟馻为害,宜宣张天师。’命有司聘之,明年赴阙。”3显然,“明年”指崇宁三年。这与其他道书记载也是相符的。这首次赴阙,继先方十三岁,但对徽宗问话不仅有问必答,而且言之成理,出口成章。徽宗问曰:“卿居龙虎山,曾见龙虎否?”对曰:“居山,虎则常见。今日方睹龙颜。”令作符。帝笑曰:“灵从何来?”对曰:“神之所寓,灵自从之。”问修丹之术。对曰:“此野人事也,非人主所宜嗜,陛下清静无为,同符尧舜足矣。”4徽宗大悦,以“碧虚大夫”授之,继先辞而未受。最后,赐宴而出。此后,徽宗与继先来往不断。
  十二月望日,徽宗召继先曰:“遚池水溢,民罹其害,故召卿治之。”5 (张雨《玄品录》卷五,“道品”载“崇宁四年再召,命弭解州盐池怪事。”)命下,继先即书铁符(将符画在铁器上)令弟子祝永皊同中官投遚池中,顷刻间,雷电交加,有鱼首龟身的水怪(蛟)被杀死于池中,浮出水面。潮水即退,盐池复常。徽宗闻奏,欣喜非常,问继先用何将治蛟馻,还可见否?继先对曰:臣所役之神关羽,即可召至。说着,继先手握宝剑于殿左,随即关羽现身于前。徽宗见之,十分惊奇,忙将崇宁钱向关羽掷去,曰:“此以封汝”。话音刚落,关羽不见了,故后世祀关羽为“崇宁真君。”
  崇宁四年(1105年)五月,徽宗又召见张继先,赐坐,问“道法同异?”继先对曰?“道本无为而无不为,体即道也,用即法也,体用一源,本无同异,若一者不立,二者强名,何同异之有。”6帝深然之。一日,上御天祥殿从容问时政,继先对曰:“元佑诸臣负天下重望,乞圣度优容。”帝悚然曰:“朕何所不容?”对曰:“陛下宏建皇极,无偏无党,以苍生为念,天下幸甚。”7乞还山,上赐金帛,皆不受,命近臣礼饯于国门。
  同年,徽宗复召继先建醮于内廷,继先预知国将有难,密奏“赤马红羊之兆”(指丙午、丁未两年国家会发生灾祸),请皇上修德。乃赐号“虚靖先生”,赐金铸老君及祖天师像。继先屡请还山,徽宗不许,问:“何所欲?”对曰:“臣所欲上清观弊陋偏僻,众欲迁而新之,力所未能”。8徽宗听后,拨赐江东徐氏资产,计米万余斛(一斛十斗),命江东漕臣(水运官)在龙虎山丈量土地,将龙虎山南之上清观迁回重建。重建的上清观,地处上清镇东首,即今之“大上清宫”地址。另外,复立“靖通庵”、“袺然亭”为继先修炼之所;建天师府第于上清关门口,为天师安息之所;又建灵宝、云锦、真懿三观。还改祖天师祠为演法观,奉玉册上祖天师号为真君。其父兄皆赐爵有差。显然,徽宗对继先恩宠备至。
  大观元年,徽宗遣使者命继先建醮于山中,且召赴阙。宫中闻有妖,徽宗命祛之,继先曰:“(臣)闻邪不干正,妖不胜德,陛下修德,妖必自息。”9不久,仁济亭果有妖凭一少年,继先叱之,少年生而妖绝。未过多时,京师瘟疫盛行,徽宗命治之,继先取符投水中,饮者皆愈。徽宗闻奏,遣使者问道要,继先答曰:“神仙可学,不死可致。”〈sup>10又作《大道歌》授使者以进徽宗。一场瘟疫过后,紧接着是大旱成灾。徽宗又命继先建醮祷雨,祷之得应,雨下三日,大旱解除。授“大虚大夫”,继先辞而不受,徽宗制诗以赐。大观二年,继先还山,赐金帛,辞曰:“臣一野褐,得无以用。”11由此可知,继先持的是“柔退谦下、功成而不居”的态度,不贪富贵,这正是一位高道的风范。同时也可以看出继先对当时徽宗的奢侈,政局的腐败,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
  政和年间,遣使者复召,继先以疾病推辞,派弟子王道坚奉谢,再三以修德弥灾为告。徽宗为表示对虚靖先生的的眷礼,敕改上清观为上清正一宫。“时宫中学道者常数千百人”。可见虚靖天师的影响和上清宫的规模。
  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入汴时,钦宗与太上皇思继先预奏之言,便遣使者急召。遗憾的是钦宗与太上皇也未见到继先。
  另外,据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十九载:“初,神宗以真人印文‘阳平治都功印”,凡六字,用顆玉刻之,藏于上清储祥宫法从库,将以异有道者。至是以赐继先。”12由此可见,宋徽宗把道教中最具权威性的法宝——“阳平治都功印”赐给了张继先,其意是让他掌管道教。
  综上所述,充分地说明了宋徽宗恩宠张继先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位天师,更因为他的确是一位有道之士。同时也说明了张继先自始至终保持着一代天师的风范,而不是靠阿谀奉承来取得徽宗的恩宠和赏赐。
  
  三、张继先与林灵素的比较
  
  张继先之所以得到人们的敬仰和崇拜,是因为他“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而林灵素恰与之相反。
  林灵素,原名灵噩,北宋末道士。出身寒微,“少从浮屠学,苦其师笞骂,去为道士。”13因擅长道术五雷法,徽宗宠信至极,亲改灵噩为灵素,号金门羽客、通真达灵玄妙先生,赐金牌、万岁藤杖等。可惜的是他没有持道教柔弱谦下、韬光养晦的态度,而是乘宠骄奢淫逸,与诸王争道。因而,当时有“道家两府”之称。
  反之,张继先虽同得徽宗的恩宠,但却“志在冲淡,引辞以归。”14《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卷五“还山”说:“长年京国甚羁囚,丘壑归来始自由。流水有声如共语,闲云无迹可同游。猿依松影看丹龟,鹤与芦花入钓舟。如此栖迟良不恶,红尘何事辱鸣驺。”15可见,张继先并不喜欢像林灵素那样权倾内外,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而是以弘道兴教为己任,向往着那清静无为、虚静恬淡的隐居生活。
  据《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卷一载,当时权势显赫的林灵素还以书信招真君张继先。而张继先却至书答曰:“金门红雾漫于天上之游,白石清泉方保山中之适。萍梗偶成于会合,云泥各致其逍遥。一隔江山,屡移寒暑。闲名日起,浪迹时睽,某惟道本自然,神非别有。明月周流碧汉,光本无形;白云来去青山,色非有迹。蚕入茧而蛾去,雀赴水而蛤生。变化斯须,循环影响,趋向不干于模拟,浮沉自得于方圆,万象有杀有生,春花秋落,一气互消互息,夜露朝*-。五湖放浪于扁舟,三岛翱翔于元鹤。升高须远,就下无难。不昧先机,方为达者。”16显然,继先不与同流,而是劝其韬晦、自重,勿迷恋仕途,当行自然之道,同时,也说明了张继先不被权势金钱所诱而始终保持着淡泊名利、清静无为的高尚品格。
  常言道,不听好人言,吃亏在眼前。不久,林灵素果败,并在武卒的押送下离开了他威风一时的汴京城。
  事实证明,违背了道祖——老子讲的“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17就必然招致失败。而像张继先那样少私寡欲、柔退不争就可免“自遗其咎”。
  
  四、天师张继先的解化年代
  
  关于张继先的解化年代,道书所载前后出入较大。《汉天师世家》卷三说:“丙午年(1126年),金人寇汴,上与太上皇思天师预奏之言,遣使丞召,至泗州(今安徽泗县)天庆观作颂曰‘一面青铜镜,数重苍玉山。恍然夜舡发,移迹洞天间。宝殿香云合,无人万象闲。西山下红日,烟雨落潸潸。’书终而化。”又说:“(张继先)天师既化,越十六年(绍兴辛酉),西河萨守坚游青城,遇于峡口,授以符法及水调歌一阕,授书一缄,履一只,令达嗣汉天师。”18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和张雨《玄品录》也记载此事。《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十九说:“丁未,年三十六岁,钦宗诏赴阙,至泗州解化。己酉年冬,赴杭州薛门下生日斋。是年大盗入境,先生预告众而去。至今道侣往还,多见在罗浮、西蜀,隐显不定云。”19《玄品录》卷五也说:“急召入朝,至泗州天庆观端坐化去,年三十六,实丁未岁也。后萨道人守坚复遇先生青城山。”20基于以上所载,常见的看法有两种:一认为张继先仙逝于三十六岁;另一认为张继先三十六岁“尸解”成了神仙,仍然生活在人间。从第一点看,显然只选取了所载的前部分,而对后面所载置之不顾,这种看法似有断章取义之嫌。从第二点来看,似乎比前者有道理些,但贯穿张继先的整个生平来看,也似有牵强附会之意。依愚见,张继先是审时度势,假托解化。从文献看,张继先每次说未来之事,都准确无误。例如,《汉天师世家》卷三称:“初,天师在京时,太学生陈东、易观以终身问。天师曰:‘陈东为忠臣垂名不朽;易观为县以寿终。’高宗南渡,陈东上言乞罢黄潜善、汪伯彦,东被杀;易观为太和令,家贫以年终。”21又如,《龙虎山志》卷六,“天师世家”载:“一日,(继先)忽题悠然亭壁曰:‘赤帝御龙行未伏,妲娥分月入深山。’人莫测其意。迨靖康之变,其言始验。”等等,都证明了张继先有惊人的预测能力。既然如此,张继先若算到自己行至泗州会尸解,那他在家为什么没有作适当的安排呢?再说,他的尸解时间为什么恰好是金人入汴时?由此,张继先真的尸解是不符合其意的。
  我认为,张继先事先算到了北宋即将灭亡,钦宗与太上皇还会复召自己,于是考虑到:不去应召,愧对蒙受的皇恩,也不符合道教的宗旨;去应召,又于事无补,因多次劝说徽宗勤修政德弥灾,都如同对牛弹琴,难入牛耳。如今,已在劫难逃。在这种进退失据的情况下,张继先只好选择了在赴阙的途中泗州假托解化。无疑,这是早就准备好了的上上之策。在假托解化之后的这段时间,张继先很有可能隐居在事先看好了的山林石洞中,待时过境迁,张继先又开始游历名山。所以在“多见在罗浮、西蜀,隐显不定云”的记载。可见,张继先的真正解化年代,是不可知的。
  
  五、天师张继先的师承及著述
  
  有关张继先的师承,现见道教典籍记载者有刘海蟾、王文卿、卢野诸人。兹据有关道书所载,考其师承如下:
  关于张继先师承刘海蟾的说法,仅见于李简易《混元仙派图》,而《汉天师世家》、《龙虎山志》、《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等都探寻不到一点蛛丝马迹,故此说法的可信度不高。依愚见,张继先的内丹并非传自名师。笔者有幸受教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张广保先生,他对此观点也表示赞同。再说,《混元仙派图》虽不失为一份最早、最系统的内丹传承史料,但传说、附会、遗漏者也不在少数。故任继愈主编的《中国道教史》中说,南宋末李简易《玉溪子丹经指要·混元仙派图》虽是一份最早、最系统的内丹传承史料,但其中所举八十八人中,出于传说、附会者固未尝无,遗漏者亦不在少数。22据此,张继先师承刘海蟾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而张继先的内丹究竟由何人传授,至今还是个问号。
  有关张继先师承王文卿之事,根据有关道书的记载,应系实有其事。张宇初《道门十规》说:“神霄自汪王二师而下,则有张李白萨潘杨唐莫诸师,恢弘犹至。”23其中汪即指唐代道士火师汪君,是王文卿(1093—1153)创神霄派的托名人物;张即指张继先。又任继愈主编的《中国道教史》中说:“据张宇初《岘泉集》卷一,徽宗朝名道士张继先、刘混康、徐守信、萨守坚、林灵素、万宗师等,皆得神霄雷法之传。”24再说,张继先《明真破妄章颂》阐述的雷法理论与王文卿之说基本上是同一格调的。另外,王文卿还去过龙虎山,现《龙虎山志》还记载了他在龙虎山留下的几首诗。不仅如此,《汉天师世家》和《龙虎山志》都有提及张继先与王文卿同以道术显于朝之事。据此,张继先得王文卿之传是确凿无疑的。
  至于张继先与卢野的关系,由于材料的限制,现只能依于胡孚琛主编的《中华道教大辞典》所载。其书说:“卢野,北宋人,字伯阳,号养浩。《道法会元》载:其少时出家,擅六阴洞微仙卿。隐居四川青城山,曾传法术张继先。”25依此说,他们应是师承关系。关于张继先的著述情况,现《道藏》有明朝四十三代无师张宇初编次的《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七卷。其中《心说》、《大道歌》、《虚空歌》常被人言诵。此外,还著有《虚靖词》(已佚)、《灵笈宝章》一卷(已佚)和《明真破妄章颂》传世。他的诗文境界高迈,迥脱尘环,绝少烟浊气。不仅如此,他的书法艺术也是非常精湛的。据《龙虎山志》卷六说:“(真君)雅善书法,尝书《道德经》以进御。一日,侍徽宗入寝殿,宫嫔竟以扇求书。真君以经语书之,皆密契其意。中举一握,稽首书曰:‘保镇国祚,与天长存’,乃帝所御也。奉敕书茅山宣和御化导碑,时称其工。”26可见,张继先是一位擅长为文的天师。
  
  六、天师张继先的弟子们
  
  有关张继先的弟子,见于道教典籍记载者有王道坚、祝永皊、萨守坚、李德光、吴真阳、石自方、林房州、周教授、济阳子诸人。
  王道坚师张继先之事,《汉天师世家》、《龙虎山志》均有明确载述。《汉天师世家》卷三说:“政和二年,遣使复召,以疾辞,俾弟子王道坚奉谢,以修德弥灾为告。敕改‘上清观’为宫,授‘大素大夫’、‘神殿校籍’,命预禳国难,遂还。”27又《龙虎山志》卷七说:“王道坚,贵溪人,本宫道士,学于虚靖真君。政和(1111-1117)间赴召,馆于太乙宫。徽宗问以轻举延年之术,对曰:‘清静无为,黄帝所以致治;多欲求仙,汉武所罔功。修炼非天子事也。’授‘太素大夫’号‘凝妙感通法师’。时徽宗预知国有厄,命禳之。对曰:‘修德可以回天, 禳之事不敢误国,力请还山。”28另外,王道坚还见于道教传记——张雨《玄品录》的载述。其内容与上两书记载基本相符,故不重述。据此,王道坚得张继先之传,应无可非议。
  祝永皊师张继先之事载于《汉天师世家》。该书明确指出祝永皊系张继先的弟子。其书曰:“命下,(继先)即书铁符,令子弟子祝永皊同中官投遚池。”
  29可见,祝永皊系张继先的随侍弟子。至于祝永皊的生平事迹,《龙虎山志》卷七中略有载述,现抄录如下:
  “祝永皊,贵溪人,本宫道士。与王道坚齐名。政和(1111—1117)间,赐号冲应大师,知神霄宫事。时浙东盗起。将及信境。郡守请檄神兵备御。永皊曰:‘无庸,盗逾常山当自还。’顷之,盗至草坪。大风昼晦,若有旗幡戈戟出没山谷间,乃霄遁。郡守以闻,加号通妙。后复召,叹曰:‘太素公且将归矣,吾何往为?’称疾不赴。”30
  萨守坚主要生活于北宋末南宋初,是张继先弟子中惟一开宗立派者。其师张继先之事,道书有明确载述。《龙虎山志》卷七曰:“萨守坚,蜀西河人。少有利物心,尝学医,误以药杀人,遂弃医。闻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道法,步往从之。至峡口,囊资已罄。见一道人,问守坚何所往,告以故。道人曰:‘天师已化矣。’守坚方长恨。道人曰:‘今天师道法亦高,吾与之有旧,当为作字,可往访之。’遂授以咒枣之法。曰:‘咒一枣可取七文,咒十枣得七十文,则有一日资矣。’达信州,见天师投书,乃虚靖手书也。”31可知,萨守坚的咒枣之法乃张继先所授。对于此事,《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也有同样的记载,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至于萨守坚的法派何人传授,张金涛主编的《中国龙虎山天师道》中说:“……这是第五十三代天师张洪任于清顺治十五年所写的《天坛玉格》上的字派。据该书载:此字派乃第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授予萨祖师正一派,凡有学道者,奏名之初,当依此派循序而取一字于法讳之中可也。”32不仅如此,萨守坚还得张继先的雷法之旨。王卡主编的《中国道教基础知识》中说:“北宋末南宋初又有西河人萨守坚,自称‘汾阳萨客’,学神霄雷法于张继先、王文卿、林灵素。”33另外,早期道书《汉天师世家》和张雨《玄品录》皆有提及萨守坚遇张继先之事。前已有所引,故不重述。
  李德光师张继先之事,《汉天师世家》、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张雨《玄品录》皆未提及。然《龙虎山志》却有明确载述。其书曰:“李德光,安仁人。礼虚靖真君为师,修炼于壁鲁洞。随真君北觐。徽宗问道称旨,敕掌河南路道教,改崇禧观为宫,升本宫提点,兼诸宫观事。”34显然,李德光师从张继先确有此事。
  有关吴真阳与张继先的关系,由于材料的限制,我们只能从卿希泰主编的《中国道教史》中以窥之。其书说:“(张继先)……著有《大道歌》、《心说》传于世。其弟子吴真阳,也是龙虎山道士,居三华院。号‘混朴子’,游历于四明山修道。徽宗以凝神殿校籍召,不起。政和六年(1116年),诏大其观,建玉皇殿,书其榜门曰‘丹山赤水洞天’;授丹林郎;禁樵采,蠲租赋。”35依此载述,他们是师承关系应无可非议。
  对于石自方从张继先之事,《龙虎山志》有明确记载。其云:“石自方,字元规,鄱阳人。虚靖真君弟子也。”至于他们的来往之事,《龙虎山志》接着说:“虚靖常语以死生之变,自方曰:‘吾得全于天,不知好生,不知恶死,奈何得以死哉!’虚靖曰:‘不然,尔谓得全于天,天复得全于何?真宰不明,性识交炽。一真独露,万幻皆空,则天亦无所全。’自方由是有省,住浑沦庵。”36
  浑沦庵又称石浑沦,即龙虎山上清宫琼林台北,是虚靖天师寻祖二十八治,久之自秦川返龙虎山后所筑的。现《龙虎山志》和《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还记载了虚靖天师在此庵留下的诗句,即《浑沦庵庆成》、《得请还山喜元规远迓》、《和超然浑沦庵即事韵》和《浑沦庵成与元规联句》等。由此可知,石自方(元规)和张继先同时在浑沦庵住过,并且还咏诗作对。不仅如此,《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还用了大量的篇幅载述了他们之间的事。其中有《同石元规讲鹏偶书》、《和元规拜违》、《和元规见勉》、《和元规任从他歌》、《简元规泰定二公》、《送元规游麻姑》、《和元规拂云轩韵》、《元规道人览予心说作颂见寄次韵奉答》、《听元规琴》、《和元规寄杨于寓真岩韵》、《次韵上勉元规》《袺然元规夜坐酌余德儒所惠酒因成》、《和元规临江山》、《和元规览杨义传临江山》、《用于真人满庭芳韵和元规》、《和元规天和堂更漏子》、《和元规南乡子》等等。依此所载我们可以得知,张继先在自己的众多弟子中,惟与石自方(元规)交往最多。
  至于林房州、周教授、济阳子诸人师承张继先的说法,一概见于李简易《混元先派图》。此载是否属实,由于材料的限制,笔者很难考实,姑列于此。
  
  注:
  1《汉天师世家》卷三,《道藏》(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出版,下同)第34册,第826页。
  2同上。
  3《道藏》第34册,第826页。
  4娄近垣《龙虎山志》(张炜、汪继东校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下同),
   52页。
  5《汉天师世家》卷三,《道藏》第34册,第827页。
  6《汉天师世家》卷三,《道藏》第34册,第827页。
  7《龙虎山志》第52页。
  8《汉天师世家》卷三,《道藏》第34册,第827页。
  9同上。
  10同上。
  {11}《龙虎山志》第53页。
  {12}《道藏》第5册,第211页。
  {13}《宋史》卷462页《方技传》。
  {14}《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十九,《道藏》第5
  册,第212页。
  {15}《道藏》第32册,第377页。
  {16}《道藏》第32册,第370页。
  {17}《道德经》第三十章。
  {18}《道藏》第34册,第828页。
  {19}《道藏》第5册,第212页。
  {20}《道藏》第18册,第139页。
  {21}《道藏》第34册,第828页。
  {22}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下同)第490页。
  {23}《道藏》第32册,第149页。
  {24}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第560页。
  {25}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4页。
  {26}《龙虎山志》第53页。
  {27}《道藏》第34册,第828页。
  {28}《龙虎山志》第71页。
  {29}《道藏》第34册,第827页。
  {30}《龙虎山志》第71页。
  {31}《龙虎山志》第72页。
  {32}张金涛主编《中国龙虎山天师道》,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2页。
  {33}王卡主编《中国道教基础知识》,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70页。
  {34}《龙虎山志》卷七,第72页。
  {35}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修订本,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二卷,第637页。{36}《龙虎山志》第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