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3期
《太上洞渊神咒经》的道德教育思想
作者:杨建华
《神咒经》的德育思想包括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两个方面,现概括如下:
一、道德教育内容
《神咒经》的德育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在理论上论述人们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如"布施"、"不贪"、"修善心"等等。更为可贵的是,它还对人们日常生活中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进行严格的制度化,即它所称的"罪元",很类似今天的"文明公约"。因此,《神咒经》的道德教育内容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神咒经》首先从"天人合一"及人生因果报应的哲学思想出发,论证"布施"的重要性。它试图借"天神"之力来扼制"好贪"之歪风。它说:"布施者,天神为人,可利人耳。若不布施,经神不佑,令人有病即不瘥矣。"②它还找到了社会上为何有富贵之人的原因,它说:"大富贵者,先身有布施贫乏中来。"③这虽然是极力维护贵族统治地位的理论,但是,对那些欺压百姓的门阀士族们来说,无疑为其打下一根拴马桩,使其行为有所收敛。对于道士来说,若过分贪求财帛,不与人布施,终难成仙。它劝诫道士们:"道士治病,自作一心救人急难,不得责望资价。认为所贪,天削道力,有何仙也!"④"道士为人之师,亦不足多取人财。道士欲奉佩所望仙,亦不可贪惜矣!"⑤此外,《神咒经》还从现实中人与人交往的角度,谈"布施"是一个人"急反求人"的先决条件。它讲:"不肯布施,急反求人,无不积善,悔后何言?"⑥ 它用通俗的语言讲明这样的道理:每个人难免会遇到危难与穷困。人处富贵顺境时,常常乐善好施,助人危困,当自已遇到困难危厄时,别人才会伸出援助之手。它极力要求:"道士拾除俗累,一心奉法……减割衣食,拾诸财帛,散施贫乏,济及众生……",⑦"各自攻心,勤施惠于贫乏,莫用非义之财,无稽破费资钱"⑧。它坚决反对那些"从事香火之钱,供家妻子,以自活命,非是志心之人" ⑨。
一般宗教,都在道德教育上劝人向善,将教育的重心放在改造人的精神世界上,使人们的言谈举止符合各自的宗教教义、教理与一般性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并且主张征罚恶人,使其下地狱,受苦刑等,借此震慑活人,使他们修善弃恶。《神咒经》亦然,它以人的行为善恶为标准来决定人的生与死、升仙与入地狱,所谓:"善人得生天,恶人入金汤"⑩。因此,它主张世人、众生"速修善心"。所谓"善心",按照《神咒经》所讲,主要是指人们要信奉道教,信奉"真言","仁慈孝敬,后已先人,扬善化恶"等等伦理道德规范。具有"善心"的"善人"若能信奉道教,"恶鬼不敢近之"[11] ,并且,经天人导化或道士化度,可以升天为仙。所谓"恶人心者",就是"不信真言……骂辱道士,为作口舌悬官欺图者"[12] ,或"欺师负道,不依经言,五逆不孝,杀害无辜,割剥孤贫,侵伤良善" [13] ,等等为恶之人。这些人死后"悉入地狱,九十一劫不得生天,天人典官不容之地。"[14]
以上,《神咒经》试图从其人生因果报应观等哲学思想出发,从理论高度来论证"布施"等道德品质存在的合理性。《神咒经》又从人们生活各个方面的具体道德要求出发,总结了五十多条"罪元",把道德内容严格制度化,然后运用"说其罪元"的方式公布于众。人们若违反了这些"罪元",就有天神来"考"查,对其实施惩罚。这五十条"罪元"文字较长,现将其归纳为:宗教生活、经济生活和人际交往三类。
《神咒经》把道德教育的重点放在道教宗教生活方面,试图通过"罪元"规定的内容来培养人们对道教教理、教义、科仪的宗奉。这类"罪元"有:
有呵风骂雨之考;或有不敬天地之考;或有不敬日月星辰之考;又有咒骂天地神灵之考;又有露形三光之考;又有怨骂神鬼之考;或有唱引冥神之考;或有不崇法戒、秽慢有妙之考;……又有向于三光大小便面之考;又有不敬经法,泄露秘文之考;……或有……惊动灵识之考;或有触犯宅神,秽慢井龟之考;……或有祈福请愿,心不恭敬之考;或有贾卖道、释经像、财物之考;或有修斋设醮不依科仪之考……或有发愿修造功德,不能成就之考;……或有持斋破戒、傲忽上仙之考……。[15]
以上这些"罪元"从宗教生活的方方面面规范了道民们的行为与活动,甚至具体到一事一物。其中包括:对于天地、日月、星辰之"神灵"以及"神鬼"、"灵识"、"宅神"、"井龟"等一定要"敬",不可以"咒骂"或"唱引"其名号 ;对于道教"法戒"、"经法"、"秘文"等文书、科仪一定要尊奉、敬畏,不可"秽慢"、"不敬"、"泄露"等;对于道教"财物"、"经像"等不可随便买卖,等等。并且规定若有违背就会有"考"--受天神之惩罚。
经济方面的"罪元"规定有:
有轻秤小斗与人之考,又有重秤大斗入己之考;……或有阿污金银铜钱之考;或有借贷不还、口是心非之考;……或有恶心,改换关契,取人田地之考;……或有醉时或急难许其良愿后,以负心不酬之考……。[16]
这些"罪元"规定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应遵从商业道德,劝戒人们不可搞少斤短两、口是心非等商业欺骗行为。这含有公平、公正、互惠互利的原则。它试图从道德上而不是从法律上来规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规范,并且,把这些规范内化为人们自身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这可以说是很有意义的尝试。
人际交往方面,《神咒经》所列"罪元"深入到人与人之间伦理道德规范的各个方面,主要有:
有不敬父母、师尊之考;……又有毁谤忠良善哲之考;又有以少凌长,不相和顺之考;……或有劝人作恶弃其善根之考;……或有不敬法教,败人成功之考;或有专行凶逆,掩善扬恶之考;……或有笑人作善,欲人为恶之考;或有憎人善功,乐为非法之考;或有见人修功德,悭惜不施之考;……又有咒诅无辜,牵引平人之考;或有侵凌横生,谋夺之考;或有饮酒食肉……之考;或有贪淫色欲,不避亲疏之考;……或有急难不救,有危不扶,欲令倾陷之考;杀害生命,践踏虫蚁之考;或有贪婪不知止足之考;……或有意图谋一切凶恶之考。如是众考,不可一一尽言。[17]
它提倡人们戒酒、戒色、戒贪、戒杀,应该和睦相处,互敬互让。它所列举的"罪元"都是日常人际交往涉及的基本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二、道德教育方法
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个体知、情、意、行多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复杂的思想转化过程。它包括道德知识的接受,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的培养,以及受教育者将所接受到的道德知识内化为自觉的道德实践行为等环节。因此,有效的德育方法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此外,《神咒经》经教对象包揽三界,上及真人、天神,下及人、魔、小鬼,范围宽广,无所不包。面对如此众多的受教育者,就有必要采取灵活多样的道德教育方法,做到因人而教,所谓"太上无彼我,分别使法明",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钩沉其育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说经演法"
众所周知,道德知识的灌输与传授是人的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神咒经》的宣教主要采取"说经演法",即传授经文所体现的道德知识。经中常出现"道君曰:……",或"道言:……"等,其实就是"太上道君"在讲经说法。值得一提的是,《神咒经》的讲经是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需求来安排讲演内容的。这体现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道君"曾讲他在玄都山为一切魔王说《大驱经》,"时有三天王子求说《上元》经……;腹有十国真人亦求说《三昧》……,腹有十方仙人亦求说《道化》……;腹有四方方远集阎浮、有三万真人俱来听经说经……唯愿天尊垂心导化。" [18]显然,《神咒经》的讲演法是在学生主动要求下,根据他们不同的学习兴趣和要求展开的,并不是纯粹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注式。
"说经"的同时,可能涉及到"演经"。例如,卷二《誓魔品》讲:"太上在玄景之宫说此《神咒经》,九天大魔、罗刹鬼贼、诸天眷属八亿万人悉集在坐,听天尊说法。各各检手一心伏地,天尊乃为演其《记仙大经》,四众闻之无不身上觉异也。"[19] 根据受教育者的"觉异"反应,"演经"可能是一种对经文及其作用的直观形象的示范展示,即道德榜样示范。受教育者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道德情感体验。
"说经演法"能清楚、形象地说明道理,在很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得大量材料,接受大量信息,改变学生原有的错误的道德观念与不良的道德行为。《神咒经》举例来说明此种方法的效果。它说:"……魔王及邪王、此间鬼王等闻太上说《神咒经》,心中恻然叹曰:'我等自昔以来,专行恶事,与道有反。今日闻天尊说此语,当奉行之。若有世人受此经者,亦自追逐护之。若有世间鬼贼欲来侵欺此道士者,我当诛之耳。'" [20] 可以看出:"说经演法"的道德教育方法,确实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先声夺人
"先声夺人"原指打仗时,先用强大的声势来挫伤敌人的士气。后比喻做事抢先一步。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我们形容教育者在正式教育前,创设与德育内容相关的各种新颖情景、事件,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动机,调动其积极性,为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打好思想基础。《神咒经》向人们展示了一次成功的先声夺人的教育案例,它说:
北海之外,异邻王国土。四十八万家,不信道法。……太上……即放身中之光,下照十方,遣十方化人乘空飞于异邻国土。王等见之,心中大警:此人乘虚,此何物也?非是妖鬼乎?即遣三万人,一时仰射之箭却来自中杀人,人还自活。官不能得杀之,遣人白王。王大怒,遣兵士三万人杀之。不能得杀。飞仙来下,满其国中,国中满溢。俄为女人、童子、老人,变身万亿。王大怖惧,叩头向飞仙曰:"我等罪人,不知大圣降下,自今以去,奉仙为师矣。愿垂纳受。"仙曰:"我等不中子师也,我自有本师,名曰天尊。"……王等曰:"此仙人,大圣人也。我等当更心奉之耳,……"。[21]
《神咒经》这则教育案例,无疑是"先声夺人"德育方法的典型。《神咒经》中描述的人们"心中大警"、"大怒"、"大怖惧"到"叩头"、"原垂纳受"等道德情感与行为的变化,正是受教育者一开始在心理上产生了认知矛盾,即出现了认知失调状态。为达到新的道德认知平衡,受教育者就必须改变不良的态度,接受教化,由"不信道法"转为"原垂纳受"积极信道、从善。由上可见,《神咒经》的德育理论很值得我们去挖掘与借鉴。
(三)"与魔共誓"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制定德育计划、德育内容及课堂规则、行为准则是很必要的。这可使学生学会自我调控,有利于德育工作活动的顺利进行。《神咒经》主张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要"共誓",受教育者要"自誓"。通过共同宣誓,自我宣誓,明确受教育者的权利、责任、义务,最终达到提高其自我教育的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魔共誓"是《神咒经》教化"魔鬼"惯用的方法,它说:
三界之中,大魔王领三十六小王,王有四十八亿小王,王有无数大兵横行天下。令与吾共誓:一治百姓,不得枉滥妄诛无罪之人,因此凶衰作祟也。自今以去,世间有急疾、官事、危厄者,一一往视之,助之福,回化口舌……使欢喜,令疾病瘥,官事解了,门族和睦,天下安稳,五谷丰熟。君民忻悦,鬼兵自伏……如此之者,鬼王等上迁,天人悉善。……若令风雨不时,……人民不安,国主暴逆……汝等大魔王……及夫人、百亿鬼王等悉以斩之矣。[22]
通过"共誓",使"魔王"等清楚自已该做什么与不该做什么,也清楚做好与做坏的后果。这使其在心理上形成自觉遵守道德准则的倾向,有利于形成自我控制与自我监督的能力,为完全"自誓",即由受教育者自已发誓遵守准则打下思想基础。它说:
三天大魔王一合来下,自誓曰:"自今以去,若有道士救人经行之处,若疫鬼敢行凶心,……我自誓愿头破作十八分矣。道士化人,我亦助之。有疾病亦佐治之,有口舌、官事之者当为回化之耳"。[23]
通过"自誓",受教育者表现出极强的责任感与义务感,道德品质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神咒经》的"自誓"实质上是一种自我教育,通过"魔王"的正确的自我语言矫正其先前的不良行为。
(四)"咒念鬼名"
《神咒经》在教化众"恶鬼"时,经常采取"咒念"恶鬼之名的方式,试图通过此法,使众恶鬼去恶从善。这种方法能消除人们心理上对灾患、鬼神的恐惧。它表面上是在教训、喝斥"恶鬼",实质上对现实中的人们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顾名思义,《神咒经》的经名表明它的任务与对象就是"咒神"、"咒鬼"。这种方法在经中随处可见。比如:
道言:甲戌壬午年,有黑足鬼,身长三丈六尺,其目赤黄,化为赤鸟,名曰足,日行病。千万为群,飞来人屋上,令人急病。病苦身黄、寒热……此皆黑足鬼等。此鬼王名大头虏,兄弟八千万人为群。吾已知汝名字,急去千里。若不去者,斩汝不恕,急急如律令。
上述可见,《神咒经》教训"恶鬼"时,先列举其特征、名号,次说其所行疾病、症状,最后言:"吾已知汝名字……急急如律令。"意即火速执行,像对待律令一样,不得怠慢。这是汉魏官文格式,将其搬来,目的是为经教"咒语"增威。其实,"咒念鬼名"的德育方法在现代学校与社交中也被广泛采用,只是转换为"点念人名"而已。《神咒经》想借"咒念鬼名"来告诉道众们,"恶鬼"已被"点名",受到教化,日后必将改正其恶劣行迹。这对身处水生火热、病痛缠身之中的下层民众来说,将会起到心理上的镇静、安全之效。"咒鬼名"真正的教育意义也就在于此。
总之,《神咒经》的道德教育思想比较丰富,并且,有些思想与现代德育理论不谋而合,仍具有现实借鉴价值。它的"说其罪元"的形式,将德育内容严格制度化,成为现代社会"文明公约"等道德准则雏形;它的"说经演法"、"先声夺人"等德育方法已注意到受教育者的兴趣、注意、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它注重学生道德求知心理,注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学习兴趣的调动,注意引发学生道德认知矛盾的出现,从而达到改变学生不良道德态度与行为的目的;主张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师学生心目中的印象等等,这都与现代德育与教育心理学科学精神有一致之处,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与总结。
注:
①丁培仁:《道教典籍百问》,今日中国出版社,1996年9月版。第70-71页。
②《道藏·太上洞渊神咒经卷之八》。
③《道藏·太上洞渊神咒经卷之四》。
④《道藏·太上洞渊神咒经卷之九》。
⑤[10]《道藏·太上洞渊神咒经卷之十三》。
⑥⑨[16]《道藏·太上洞渊神咒经卷之十九》。
⑦[13][14][15]《道藏·太上洞渊神咒经卷之二十》。
⑧《道藏·太上洞渊神咒经卷之十四》。
[17][18]《道藏·太上洞渊神咒经卷之十五》。
[11]《道藏·太上洞渊神咒经卷之七》。
[12]《道藏·太上洞渊神咒经卷之十二》。
[19][21]《道藏·太上洞渊神咒经卷之一》。
[20]《道藏·太上洞渊神咒经卷之十》。
[22]周国韬主编:《教育心理学专论》,中国审计出版社,1997年版,第249页。
[23]邵瑞珍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79页。
[24]《道藏·太上洞渊神咒经卷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