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3期



我在道教学院学习的一些感受

作者:周崇林




  瑞雪飘逸,腊梅争艳。当北国的冬天开始飘着茫茫白雪,走进一圣洁的世界时,中国道教学院第二届进修班全体学员两年的学习生涯也该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虽然这两年对个人所走过的岁月来说只不过是短暂的瞬间,但这两年的经历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有意义的。虽说我已远离尘世的暄嚣,遁入玄门,但始终是红尘中若隐若现的性情中人。与同学之间的交往,我体会到至亲至纯的道友情义;在老师不厌其烦的教导下,我感受到蜡烛燃烧的奉献精神……
  首先,通过在道教学院的学习,我感悟最深的是道教的修持,其实也是每一个道教徒在日常学习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从《清规》、《戒律》中来规范自己的身心,达到“不闻外物,不染一尘”的修道境界。关于修持,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起。其一:形象修持,亦称形象语言修持,就好像一名导游一样,从他的外表、言行中都能够看出他是不是一名称职合格的导游。每个导游必须要有三大基本要素:口头语言、行为语言、形象语言。作为道教徒,我们也一样拥有自己的形象语言。
  无声的语言,装束、仪表是一种宗教最重要的形象语言。《要修科仪戒律钞·衣服钞》云:“道众威仪,事在严整,衣服清洁,轨行可观,则生世善心,诸天称叹。若行义慢默,不喜众心,不堪就请,毁辱法师,即是道宝有亏,断大慈种”。其大意是,凡道士仪表和穿着必须要整洁、干净,神态要严肃、恭敬。在行仪中,行为举止要经得住考察,那样才会萌生一颗慈悲之心,度人之心,才会感动神灵。若反之,则会违反道门的清规戒律,从而断了善的根本。作为一个有信仰的道教徒,一项最基本的修养就是外表,一身的穿着。一个合格的道教徒,如果他在外表上都做不到整洁,更无从谈内在的信仰了,也就无法实现“道众威仪,事在严整”。
  其二,是道德准则的修持,即日常行持的生活准则修持。洋洋五千字的《道德经》是我们道教的“圣经”。《道德经》上半部分主要讲“道”,即是道教徒的根本信仰。宇宙万物皆有道性,只要能按“道”的规律,清虚自守,作到“致虚极,守静笃”,就能与大道融为一体。《道德经》下半部分主要讲“德”,即是道教徒在日常修持中的最终目标。《太上感应篇》所说:“不履邪径,不欺暗室;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不彰人短,不暄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我们每天早晚奉诵的《早晚功课经》是我们最好的修身之道。《早课》序中说:“功课者,课功也,课自己之功,修身之道。”《高上玉皇心印妙经》最后说:“诵持万遍,妙理自明。”即要求修道之士不但要“口而诵,心而维”,悟出道理来,而且要脚踏实地按经旨去行。《晚课》大皈依前有两句话,“既诵经语,当解经义,人身不易得,正法最难遇”,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将其作为“功课”天天奉诵的原因。《早课》序中又云:“非课诵无以保养元和。经之为经是前圣之心宗。虽是随堂之功课,实为祝国祚之大猷,朝夕诵念,昼夜忘疲,直候三千功满,八百行圆,方是出家之上事,大丈夫之道德也”。
  道德修持是我们道教徒历来所追求的崇高目标,通过“道”来指引我们修道的目标,通过“德”来衡量我们日常的修持。关于道德的修持,历代祖师高道都对其有着一致的观点。《邱祖垂训文》说:“粒米文钱俱皆有所关系,乃世人之膏脂,农夫之血汗。非用心以难消,岂无功而可受”。《抱朴子》说:“乐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身,口不劝祸;不自贵,不自誉,不嫉妒,不妄谄;如此乃为有德。”
  其三,通过在道教学院的学习,提高了我的文化素质,增强了我的爱国热情。由于我所在的道观处在山林深处,就连平时到距离最近的小集市也要花上一二个钟头,相关的宗教类的杂志、书籍等资料很少接触,这样,在一起谈论的话题也只是围绕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很少涉及宗教方面,这并不是道友们“口不言道”,而是对道教方面的知识实在是了解得太少了。我通过在道教学院两年的学习,对道教这个“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有了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
  通过学习《道教史略讲》,认识到道教的起源及道教与道家的关系。道教是一个有教祖、经典、组织和宗教活动的有信仰的宗教团体;而道家则是指一个哲学流派,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中的一“家”。卢国龙老师所讲的《道教哲学》使我受益匪浅,使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认识到道教不仅是一种宗教,而且还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形而上的哲学体系,从而使我对道教的理解从感性上升到一种理性的高度,也开始更加深入到我们信仰的“道”的核心。老子之“道”不仅是道教的最高信仰,还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在信仰上,是“一者,散形化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太上老君”一气化为“三清”,因为“三清”是道教最高尊神,故“道”就是道教的最高信仰。在哲学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的本原,是万事万物的生者;它无所不包,无时不在,无处不存。这种认识就促使我们把道教教理教义的理论与哲学体系融合起来去探讨“道”之奥妙。专家教授在我们学习经典的同时,也教给我们人生哲理,让我们不仅对经典有深入的了解,也对人生哲理有进一步的探讨。年过古稀的中国道教学院院长闵爷抽出时间为我们传授《道教仪范》与《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注》,并不时地配以形体动作,一丝不苟地教我们在宗教斋醮法事上的动作及方法。老人家的一言一行都在鼓励我们年轻一代的道教徒好好学习,将来为传播道教文化,宏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页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除了我的道教专业知识有很大的提高外,我感觉自己的写作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学院为了丰富我们的知识面,还特意从各高校聘请专家教授为我们授课,安排了《写作》、《道教艺术》、《文物考古》等课程。通过这两年的学习,我基本上能写出比较完整通顺的文章来,以表达自己在宗教方面的见解与想法。
  在政治学习上,我们不但可以通过电视与报刊杂志等宣传媒体来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学院领导还传达的“十五”计划辅导报告和十六大的重要精神,使我认清了当前的国内与国际形势,促进了我们在信教的同时能分辨是非,坚决抵制“法轮功”邪教组织侵入。特别是通过对《邓小平理论》的认真学习,使我认识到应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去发展道教。道教只有在不断的发展中,才能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才能不被时代淘汰,也才能成为新世纪的宗教。在谈到发展道教方面,首先要具备相当的文化知识,没有知识,就没有先进的思想与较好的管理,不能着眼于道教的未来。所以,我们应该脚踏实地地打下坚实牢固的知识基础,努力学习,弘扬道教事业。学院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热情,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下决心为我们改建了一座综合教学大楼,并购买了电脑,开设了电脑课,使我们的学习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进。
  我们这届进修班采取了淘汰制的学习制度,目的是为了让学员有一种紧迫感,从而让自己树立起刻苦努力、奋发进取的学习态度。学员来自全国各个省市的仙山洞府,而且每个人的文化基础都不一样,学院采取由浅入深的教学方法,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逐渐拉齐了学员的水平,并激发了我们的求知欲望。求学是辛苦的,学院为了使我们劳逸结合,不死读书,还时常组织我们出去旅游参访,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去感受一下自然给人带来的温馨,组织我们到名胜宫观寺院去学习,了解先进的管理经验。
  总之,通过道教学院两年的学习生活,使我在宗教信仰,文化知识,政治观念以及个人的自身修养上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上了一个新台阶。新世纪年轻一代的道教徒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及老道长的深切希望。我们应该以新思想、新文化、新观念同道教的优良传统相结合,使道教更加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