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5期



“以人为本”建构当代道教教义

作者:李 纪




  道教的教义思想,就是以"道"作为信仰的核心,并且通过"道"来解释神和人的关系,说明宇宙和社会的形成、演化的过程;并且围绕着对"道"的信仰而产生了道教自身的科仪和修炼方法,以及规定了对道教徒的规戒等。
  爱弥尔·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指出"宗教是一种与既与众不同,又不可冒犯的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与仪轨所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与仪轨将所有信奉它们的人结合在一个被称为'教会'的道德共同体之内"①。爱弥尔·涂尔干在其对宗教的定义中,强调了人在宗教构成要素中的重要地位。但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信仰、仪轨还是教会都是以人为基础的,因为,信仰是人的信仰;仪轨也离不开入的操作和遵行,"教会"缺少了人,至多也就是毫无生气经典和建筑。因此,人在宗教中所占的地位应该是主要的。这里的"人"包括教会中的神职人员以及信徒。
  对于道教教团来说,人的作用也是同样的重要。如果我们以宗教仪式作为共同的行为,以得道成仙作为共同的目标,将信仰道教的人群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来分析的话,处于道教这个社会群体中的人就自然而然的分为两类,一类是道教教职人员,另一类则是普通的道教信徒。道教教职人员无疑是这个群体的核心,在这个群体中起主导的作用,而信徒则是这个群体中的普通个体,他们在这个信仰群体中,在教职人员的引领下,追逐得道成仙的理想。这里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无论是作为核心的道教教职人员,还是作为普通个体的道教信徒,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有对"道"的信仰,同时其自身也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中的人。
  既然信仰道教的教职人员,是道教信仰群体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那么,不同时代的道教教职人员对于"道"的理解,对于道教教义的理解是否会一样呢?不同时代的道教信徒在道教教义中希望得到的对其生活、工作乃至人际交往的方法是否一样呢?下面,我就对这个问题结合道教初创时期道教教义的建立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首先,对于不同时代的道教教职人员来说,对道的理解的深度有一定的区别,这个区别,一方面是社会的发展对教职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教职人员吸引信徒的需要。道教早期经典,《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②中,罗列了许多因为不守"道"而产生的如"天地不和,阴阳失度,冬雷夏霜,水旱不调,万物乾陆,华叶枯燥;国家不和,君臣相诈,强弱相陵,夷狄侵境,兵锋交错,天下扰禳,民不安居;室家不和,父不慈爱,子无孝心,大小忿错,更相怨望,积怨含毒,鬼乱神错,家致败伤。"为了解决教区内存在的这些问题,正一盟威道在其所治理的教区内大力推行道教的伦理道德,减轻刑罚,以诚信教民,反对欺诈,依靠宗教道德、鬼神观念来教化道民。如具体的措施有③:"春夏禁杀"、"犯法者先加三原,然后行刑"、"又使自隐,有小过者,当循道百步,则罪除"、"禁酒"等措施,这些措施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在正一盟威道教区内由于人为的原因所带来的各种矛盾。
  今天的道教徒则必须适应当代社会先进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心理学的成果,对于社会中类似于这种矛盾的处理应有一个新的提高。张继禹道长在其《道法自然与环境保护》一书中,认为在人类社会中,各种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的产生,主要原因是"人类因科学技术的强大和自我意识的膨胀,忽略了大自然本身固有的规律,背离了老子所说的大道,对自然无止境的掠夺,到头来只为自己挖掘了一座座难以跨越的陷阱。现代人类只有改变观念,采取新的发展模式,才能真正地避免走向毁灭,重造辉煌的未来。这当然是老于'道法自然'的思想,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④。在《道法自然与环境保护》一书中不仅仅对于提出了道教徒对当代社会环境保护问题的主张,对于天人合一的环境观、身心并重的健康观、济世利物的宗教生活都提出了当代道教教职人员的新的看法。这种对道教教义进行现代化的阐释的结果,必然使道教教团更加主动的去关心当代社会和当代的信徒的需求,从而使教理教义更能为现代的信徒所理解,接受。
  第二,对于不同时代的道教信徒来说,由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对自身、社会、世界的认识不断提高,道教信徒需要用道教教义去处理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各种关系,也就对道教教义提出了新的要求。早期的道教,在引导信徒处理人与入、人与社会的关系采用了什么方法呢?《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中说"下古世薄多愚浅,但爱色之乐,淫于邪伪,以成耳目,淫溢女色,精神勃乱,贪惜货赂,沴气发上,自生百病。至于黄帝以来,民多机巧,服牛乘马,货赂为官,稍稍欲薄。尽于五帝,夏商周三代,转见世利,秦始五霸,更相克害,有贼死者,万亿不可胜数。"⑤这一段文字,指出了由于社会的发展,没有正确的思想的引导,从而出现了"民多机巧""精神勃乱""买官鬻爵",甚至"相互杀戮"的丑恶现象,导致"贼死者,万亿不可胜数"。可以说,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百姓生活于水生火热之中,由于社会的复杂,产生了"民多机巧"的现象,使人心隔阂。这时候,老百姓最需要的就是安定的生活和人与人之间诚信。祖天师张道陵适时的在这一时期于巴蜀地区展开传教。在传教的内容上,通过向民众宣传道教教义,在此基础上以廉耻治人,建立诚信的入际关系。面对巴蜀百姓厌恶战争,渴望安定团结的生活,正一盟威道在传教的同时,适时在教区内建立了一定管理机构,以宗教的规戒作为教区内百姓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使巴蜀地区在那战争频繁的年代中,俨然成为一个民心向往之处,以至"韩遂、马超之乱,关西民从子午谷奔之者数万家"⑥。
  在当代社会中,由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巨大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同时,各种新事物的出现,也使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也要面对更多的问题,我们的信徒作为这样一个社会中的一分子,同样也要面对这样的问题。在碰到这些问题的时候,信徒就需要在自己的所信仰的教义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譬如,我们的信徒在工作中就要处理自己与为其工作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关系、邻里关系、买卖关系;乃至于如:邪教、恐怖主义、核战争、毒品等的出现,都使我们的信徒必须面对,并且按照自己的信仰给予解释,得到正确的答案,明确自己正确的态度。我们有义务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各种事件和出现的新事物,积极主动的用道教的教义对其进行解释,才能使道教紧扣时代发展的脉络。同时,挖掘、发展道教的教义思想来帮助信教群众正确的处理在工作、生活、交际中碰到的各种关系,引导我们的信徒趋利避害,才能体现道教在信徒中的教化功能。在社会中的净化功能。
  第三,历史的前进、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带动了人的思维能力、认识能力的提高,道教必须应对外部环境的进化,以提高道教与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对话能力以及道教为信徒服务的能力。据王纯五先生考证,祖天师张道陵能"齐水脉",能从"咸石出露"查知盐井的位置。张道陵曾经亲自率领其弟子,恢复井盐生产,以利民生。唐代《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十三《剑南道·陵州》中说"陵井者,本沛国张道陵所开,故以'陵'为号。"又说"陵井,纵广三十八丈,深八十丈余,益部盐井甚多,此井最大。"可见,正一盟威道将自己的度人传教活动与巴蜀地区百姓的利益相结合。当时的道教教职人员参加各种生产活动,在生产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能力,也是传道的一种方式。而作为道教教职人员这种以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为民众服务,也必须是着眼于民众的需要。同时,教职人员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够解决道教信徒在生产、生活上碰到的一些困难。
  二次大战后科学技术和文化的迅猛发展与道教在科技、文化上的观念停滞不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社会上科学家层出不穷与道教人才凋零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上的这些对比,并不是说道教要走科技的道路。但是,道教作为一个宗教,毕竟是需要有人信仰才有活力。人们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正在不断提高,一个与社会实际、人类思维水平、科学发展相比严重滞后的信仰怎么可能在当今社会让人们信仰它?一个与当代社会格格不入的宗教教义思想怎么才有和当代的信徒展开对话?一个无法让人信仰,无法与人展开对话的宗教又怎么能为人服务呢?因此,作为当代的道教,要与社会同步,要与信徒进行对话,发展自己的教团,就必须借鉴当代社会先进的文化成果发展自己的教义思想,使道教教义思想合乎当代人的思维,与当代社会的文化处与同一水平线上。
  第四,在今天,人们的思想呈现多元化的时代,道教应该融合其他文化,发展教义思想,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并凸现自己的个性,兼容并蓄。厚积薄发向来是道教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早期的道教创立,更是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巴蜀地区文化、宗教信仰中的一些内容。据王纯五先生《天师道二十四治考》中所说,道教的三官信仰来源于氐羌;道教的五方星斗特别是北斗崇拜来源于巴蜀的五斗崇拜;道教继承了神仙家思想和巴蜀的养生方术将其发展为自己的炼养方式中的一部分;道教也承袭了古代巴蜀民间用符咒驱邪、用符水治病巫术。"巴蜀先民历史悠久的原始宗教信仰、神仙方术、巫风醮仪、教团组织和民俗祭日等等,均位道教的创建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信众基础。"⑦
  现今在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下,人的思想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这就对道教教义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道教要成为一个能为社会中多数人接受的宗教,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其实在中国古代长期以来都是儒、释、道三家并立和相互融合。正一派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便是这样一位人物,他被人称为"列仙之儒",传言他遇道言道,遇儒言儒,因知识广博,成为一代高道,甚至受到明王室的重视。当代的中国社会文化更为丰富多彩,各种新兴文化夹杂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为中华传统文化所包容,同时也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对于道教来说,必须顺应这一变化,积极主动的吸收其他文化发展的新的成果,适时的对自己的教义进行一些变化,毕竟在当代社会中,我们所面对的信徒的思想、思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甚至可以设想,如果道教想要在外国人中广泛传播,恐怕教义的改革程度还要大。但是,吸收他人的文化成果,并不是要否认道教的教义思想,相反,我们则应该在诸多的文化思潮中突出自己的个性,即:对"道"的信仰,对清静无为实践,因为这毕竟是我们的立宗之本。
  在当代的中国社会,开放已经成为发展的一大趋势,改革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中国加入WTO以后,改革的力度会进一步加大,发展的空间也会进一步拓展。道教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有勇气面对这种变化的结果,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发展自我,勇敢的应对社会文化和人们思维的提高,适时的结合人类所创造的新的文化成果发展自己的教义,"太上"才能永远"活"在我们的身边。
  
  注:
  ①《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第54 页,爱弥尔 ·涂尔干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②《道藏》十八册232页
  ③《道教史资料》上海古籍出版杜
  ④《道法自然与环境保护,第8页
  ⑤《道藏》第十八册236页
  ⑥《三国志》第264页
  ⑦王纯五《天师道二十四治考》第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