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5期
闽北(南平)道教述略
作者:黄睦平
作为宗教活动场所的道教宫观,在闽北有文字记载始于南北朝。建安县的报恩光孝观,陈永定年间(557~559年)建,旧名"白鹤"。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在闽北有一定影响。到隋开皇(581~600年)年间,邵武就建起了玄妙观和白鹿观。
唐代,由于统治阶层的尊崇,这个时期道教极为兴盛。闽北道教与全国一样得到迅速发展。唐开国不久,长安三位姓孔、叶、李三女子仰慕名山,来到武夷山桃源洞。她们信奉太上老君,诵经参道,遁迹山林,武夷道教从此开始传播。唐贞观十五年(641年),有钱郁霄、刘永志、李氏三女子到建阳西北的白塔山修炼,后人号其为三皇元君,并建龙济道院祀之,建阳还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在考亭建造万寿宫,在水吉建东山观,在水南建宝山庵,在徐市建黄阳庵等10余座。唐武宗会昌年间(841~846)灭佛兴道,在此时期道教大盛,邵武道教宫观已增至近百座,较有名的有紫霄观、玉隆宫、丹台道院等。延平、顺昌、光泽等地的宫观建造年代也均始于唐。
五代的后唐明宗(926~930年)时,有处士石湖到建阳县东千米高山建庵修炼,是山始名庵山。在王审知及其家族统治福建时,佛道二教倍受推崇。天福元年(936年),闽昶王赐道士服将其叔王延羲安置在武夷山中修道。天福八年(943年)王审知之子王延政在建州称帝,热衷鬼神巫术及修建宫观庙宇。南唐保大二年(944年),元宗李璟将其弟李良佐"驾幸闽北山武夷修养",册封"演道冲和先生",居武夷山三十七载。其时赐额改武夷观为"会仙观",并将方圆120里的整个风景区"赐与本观护荫",武夷山因此成为钦定的道教之山。
到宋代,闽北因地理位置荒僻,远离京师,其时崇道之风不似中原浓厚,闽北所建宫观并不多。仅光泽在建隆年间(960~962年)建龙兴观于县城洪济坊,浦城在元佑年间(1086~1093年)建神景观于油果山,延平在宣和年间(1119~1125年)建德云观于上洋村,建瓯在熙宁十年(1077年)建玉宸道院、政和五年(1115年)建东华观和报恩光孝观等。地理位置的偏僻,并不影响高士们在山中修道炼丹,如北宋道士王文卿(1093~1153年),卜筑八曲石鼓道院,融符箓、内丹于一炉,成为道教神霄派的创始人,后为被自号为"教主道君皇帝"的宋徽宗所敬重,被任命为道教中最高职位的命官"金门羽客"。
闽北道教真正进入鼎盛时期是在南宋。当时,因"靖康之难",宋高宗偏安临安(今杭州),道教亦随之在江南兴盛,闽北各地均修建了大量的宫观庙宇。《延平府志》载,仅宋嘉定八年(1215年)至宋景定四年(1263年),连偏远的沙县城内,也建了6座道院,仅建阳就有宫观10座,光泽达15处之多。延平的玄妙观、德云观,松溪的文昌观,建阳的崇元道观、东山观,光泽的龙兴观、玉真观、崇玄道院,武夷山的止止庵、桃源洞道观等,都较有名气。《建瓯县志》载,建瓯全县7个道院、10个道观,其中至少有11个是这个时期建造的。咸淳九年(1273年),浦城以谣传"九天玄女曾在县城区东隅肇迹",便在此处建天庆观,观所在街道称为崇道街(后改称道观街)。宋代浦城还在城区前街尾(今下横弄)建镇安道院。邵武在宋代也兴建有玉虚、太清、真应等道院。
这个时期,道士们活动十分活跃。如在止止庵和冲佑观住持的道士白玉蟾广收弟子,致力于传播丹道,建立了称为"靖"的教区组织,在武夷山创立了紫阳派(又称内丹派南宗)。白玉蟾的丹道理论重视对儒学及禅道的融合,是神仙道教的代表派系。
在南宋,除了崇尚道教建造了大批道教宫观院庵之外,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不图恢复,往往以"佚老优贤"的名义将一些正直的官员罢免官职,而后将他们安置到道观担任有名无实的"提举",称为宫观官。尤其突出的是武夷冲佑观(今武夷宫)仅南宋一代先后就有50多位这样的官员任提举或主管,如"东南三贤"朱熹、吕祖谦、张硏,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辛弃疾等均担任过冲佑观提举,其中以陆游任期最长。
元代,南北文化开始交流融合。元代统治者对道教的全真、正一两大教派都予以支持。北方三派新道教中势力最大的全真道渡江南传,在闽北产生了影响。如金志扬号金蓬头,道法深厚,曾赴武夷山宣扬全真教旨,在闽浙赣一带具有很大的影响,他与紫阳派的内丹大家李道纯则成为全真道南宗的代表。这个时期建瓯就有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建的集仙道院、元至大元年(1308年)建的隆兴观、元延祐年间(1314~1320年)建的紫霞道院、元泰定元年(1324年)建的清真道院、元至正八年(1348年)建的西乾观等。
明时,统治者对道教采取推崇与利用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明代闽北道教实际上已日趋式微,道院宫观废多兴少,建阳在永乐元年(1403年)于书坊大金山建龙德仙庵,祀三皇之君,光泽在永乐年间(1403~1424年)于二十九都建福宁道院、崇元道院(后改紫曲书院)和白云峰道场,邵武兴建了紫阳、真君、槎湖等道观,并出现张子冲、江泽等较有名气的道士。建瓯在嘉靖年间(1522~1566年)建玉隆宫于升华坊,以及万历年间(1573~1619年)于吉阳建真庆宫等。
值得一提的是,武夷山新建和修建的道院,有文字记载的宋代达27座;明为26座。规模最大的冲佑观,宋时被誉为天下六大名观之一,兴建和重建在宋、明两代,当时有殿宇300多间,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周围拱卫着18座道观,宛若群星拱月。
清朝统治者偏重佛教,乾隆年间宣布喇嘛教中的黄教为国教,道教为汉人的宗教。乾隆四年,曾禁止正一道人传度,道光年间停止张天师入觐,由二品降至五品,足见道教的地位已低落下来。《浦城新志》载:浦城于顺治年间(1644~1661年)建越王道院于越王山和同治九年(1870年)建玉皇阁于临江水东街外,至清末,全县仅有宫观14座,只是历代建造的百所宫观的一个零头。邵武《宗教资料汇编》载:清代时道教衰落,有的道院早已圮毁,有的被改为佛教寺庙或被文人骚客所占踞。
清代道教虽渐趋衰微,但民间祈祷斋醮之事仍照常流行,道教的宗教观念及修持方术也逐渐渗入民间,与民间传统的信仰融合为一。这个时期,闽北道教宫观的兴废发生了很微妙的变化。一方面,历代传承的道院逐渐失修,有废无兴;另一方面,关帝庙、城隍庙、东岳宫、天后宫、临水宫、太保庙等民间宫观却如雨后春笋,遍布城乡。在善男信女看来,诸神各有职司,能解决不同的问题。祈雨拜龙王,消灾奉关帝,城隍庙看抬神,东岳宫逛庙会,四时八节,五行八作,各有所奉神灵及仪式活动。于是道教的信仰便超出宗教的范围,而与普通民众的生产活动和文化娱乐水乳交融,成为人们生活风俗的重要内容。
清代以后,特别是在五四运动后,道教遭到沉重的打击。1928年政府公布了神祠的存废标准,道教遭受的打击首当其冲。有的宫观被占用,文物被毁,道士人数大幅度减少。尽管如此 ,民间仍然继承了明清以来的信仰传统,仍然崇拜诸神不断。
民国时期的闽北道教已是十分衰微,又出现数次破除迷信运动,道士纷纷改行。为适应社会,不少正一道士成为一种宗教职业者,他们以斋醮符箓、度亡法事为谋生手段,各种道派往往混杂难分。光泽、邵武、建瓯等地宫观道众本来很多,至清末民初则无一人。许多宫观无常住道师,唯请一二俗人照看香火;有的则是由僧人或尼姑主持;有的道教宫观因为没有道士主持,则由地方上的士绅或善信组成管理。不少神庙既奉神像也增设祀佛的殿堂,出现道佛不分现象。
号称道教"第十六洞天"的武夷山,唐宋以后道教兴盛,入清后则转衰微。民国时宫观多已空虚破败而无人住持,有的则靠出租田产、茶山维持,道门冷落,有的道士甚至参加佛教活动。40年代中期,武夷山有道士40人,但至1949年只剩下7人,分居于于桃源洞、莲花峰、马头岩、天游岩、碧霄洞及神通岩。全市原有道观48座,1942年前废弃12座,1942~1949年废弃9座,废弃者几近一半。作为道教胜地的武夷山情况尚且如此,其他地方更是可想而知了。
1949年以后,经过土地改革,田产归国家或集体所有,也分配一定土地供宫观以应正常需要,有的道士参加土改分田就业,有的宫观道士靠生产劳动自养。宗教活动基本中断。
闽北在建国初,全真派道士已寥寥无几,他们生活上自食其力,靠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经济来源。
"文革"中闽北的道教活动停止。
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宗教政策的落实,闽北的道教活动得以恢复,各级政府还资助对一些重要的道教宫观进行修复。80年代初,闽北不少山区农村筹建宫观,道教活动恢复。
1989年8月,3名中国道教学院毕业生回到武夷山桃源洞道观,充实了道教新生力量。1991年4月,闽北道教界选派2名青年道教徒到北京白云观中国道教学院第一期专修班参加学习。
1984年10月14日,道教人士800多人,在延平区德云观举行斋醮忏仪,加强了道教文化的交流工作。此后,延平文史界、宗教界先后数次举行成立道教文化研究会及恢复道教组织的筹备活动,并有东北的老道长和柘荣等地的全真道士慕名而来。至1989年延平区就有全真道士12人,正一道士200多人。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1988年12月19日,南平市(县级)道教协会成立。1995年南平地改市后,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中国道教协会章程,于1996年9月在原县级南平市道教协会的基础上进行改组、扩大,依法升格成立全市性道教协会,办公地点设在市区码站圣公殿。
闽北南平各级道教组织成立后,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实质性的工作。五年来市道教协会共举行大型法事活动33次。
市道教协会还积极协助政府落实各项政策,维护道教的合法权益。五年来,延平区先后收回及恢复码站圣公殿、西芹玉封庙、临水宫、水东泰山庙等宫观18座。
作为道教协会,十分注意各地道教宫观的管理,要求每个道教宫观都要按照国务院颁布的两个宗教法规和中国道教协会的《道教宫观管理办法》,相应制定了《南平市道教活动管理暂行规定》等规章制度。使全市道教活动不断地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促进宗教活动走向正轨,朝着爱国爱教的方向健康发展。
1993年初,各级道教协会协助政府宗教部门依法对宫观进行普查登记,目前全市已登记发证的宫观有71座,五年来,市道教协会在普查登记的基础上,还举办培训班12期,通过培训,提高了正一道士的宗教政策水平,增强法制观念,坚定了爱国爱教的信念,加深对教理教义的认识。
闽北各级道教组织广大道众发扬道教"慈善济世、扶贫扶苦"的优良传统,在扶贫赈灾、捐资助学、关心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做了一些实质性的工作。1998年2月9日,大横湖尾村突发火灾,正在该村召开座谈会的市道教协会代会长许礼明和在场的公安干警、村干部一道,组织村民奋力抢救,及时扑灭火情,使这个80多户的村庄仅受灾16户76人。第二天道协召开理事、片长会,开展募捐赈灾活动,四天时间捐款3550元、衣物396件、被子3床及各种日用品,受灾户十分感动。1998年3月9日塔前镇中友村发生山体滑坡,房屋倒塌,造成9人死亡,道协即组织捐款4000元慰问灾民。1998年"6.22"闽北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市道教协会除了组织会员做好自身抗灾救灾外,还腾出房子,为附近灾民解决临时食宿困难,并为全市赈灾捐款1万元,衣物1.5万件。2000年为响应党的号召,支援西部开发,协会捐资1万元。2002年"6.16"顺昌县发生特大洪灾,协会发动道众捐款4800元,到顺昌少数民族聚居区慰问重灾户。平时,对会员中有急难者,协会都组织慰问和援助,以增强协会的凝聚力。如夏道雷木青不幸遭车祸死亡、顺昌王金水家遭水灾,协会都及时援助慰问。1999年8月,王台庄感观捐助贫困学生1000元,以解上大学的燃眉之急。市道教协会还在办公地点专门开设一间诊室,请道士中有行医证者为病患者看病抓药,有时还参加有关部门统一组织的上街义诊活动。据统计,五年来为群众义务诊病在1万多人次。为了扩大道教界的影响,1997年6月,市道教协会还组成龙舟队,参加南平城区每年一度的端午龙舟传统比赛,获第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