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5期



《至游子》考析

作者:黄永锋




  《至游子》二卷二十五篇,主要论及内丹养生。该书的作者是谁?它与《道枢》①的关系如何?历代有许多人在探讨,但始终纠缠不清,没有定论。兹述其始末,并作一番考察。
  《至游子》姚汝循《原序》云:"《至游子》,二卷二十五篇。不著名氏。予初未见其书,守铜台时,有以抄本示予者。每人吏散后,间一披读,其言养生之理甚详。盖网罗群籍,撮其要领而为之者也。虽所称引,广博玄微,不易窥究,然崇正辟邪,标示准的。一篇之中,往往颇露其梗概焉……予尘缘未断,日碌碌迷途中,焉可僭谈斯理?因欲传是书,聊识之。与同好者共相省勉云尔。嘉靖丙寅春正月,江东姚汝循序。"姚汝循认为《至游子》"言养生之理甚详",很有价值,所以为此书作序,"欲传是书""与同好者共相省勉"。但对该书的作者,姚氏并不知晓。不过有人认为《至游子》即为姚著,不过依托古人命名而己。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至游子》二卷,不著撰人名氏。上卷凡十有三篇,下卷凡十有二篇。大旨主于清心寡欲,而归于坎离配合以保长生。且力辟容成御女之术,言颇近正……考宋曾慥,号至游子,慥尝作《集仙传》,盖亦好为道家言者,则似乎当为慥作。然《玉芝篇》首引朝元子注曰:'陈举宝,元人。'则明人所撰矣。毛渐传《三坟》,世以为即出于渐;张商英传《素书》,世以为即出于商英。然则是书也,其亦汝循所名欲?"《总目提要》认为曾慥号至游子,爱言神仙养生之事,所以《至游子》有可能出自慥手。但《总目提要》又根据《至游子·玉芝篇》注断言该书作者为明人,姚汝循应当就是作者,因为依托古人而名是书《至游子》。这个观点后来受到驳斥。
  清徐时栋《烟屿楼读书志》认为《总目提要》:"惟据《玉芝篇》注定为明人,则颇可怪。《玉芝篇》朝元子下注云:'陈举宝元中人',宝元为宋仁宗年号,下距高宗绍兴六年作《类说》之曾慥已九十余年,然则慥作《至游子》,何为不能引陈举语耶?而存目云云者,盖忘却注中有一'中'字,遂误以'陈举'连'宝'字,以'陈举宝'三字为其人姓名,而以元人二字为记时代,既引元人之说则作者为明人无疑。此非错误之可怪者乎。"②徐时栋考辨了《总目提要》的失误,言下之意,曾慥是《至游子》的作者。
  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辩证》一书中认同徐时栋对《总目提要》的辩驳,"徐驳之是也"。《辩证》同时引赵绍祖《读书偶记》卷七云:"余买得《至游子》二卷,凡二十五篇,不知其谁所作也。后以他事检陈直斋《书录解题》,于卷十二中见《道枢》二十卷,直斋云曾慥端伯撰。慥自号至游子,采诸家金丹大药修炼般运之术为百二十篇,初无所发明,独黜采御之法,以为残生害道云。始知至游子为曾慥,而是书即其所作,但不知此即《道枢》中之一种,或另为一书也。又案此书内有《容成篇》,正辟采御之术,则此书或即《道枢》未可知。"余嘉锡对所引案曰:"《道枢》百余篇,而此书只二十余篇,多寡已自不合。且宋俞琰《席上腐谈》卷下:'至游子曾慥作《道枢》,举诸仙丹诗歌诀,如海蟾之还金,朝元之玉芝,皆在焉。'是《道枢》乃举神仙家之书,都为一集,如丛书之体,与此书同,或此书曾附《道枢》之,后乃析出别行,则不可知耳。"③
  上述徐氏、余氏皆以《直斋书录解题》曾慥自号至游子判断《至游子》一书的作者是曾慥。实际上,另有三条更直接的材料说明曾慥号至游子。《集仙传·序》末句云:"绍兴辛未至游子曾慥。"④《修真十书·杂著捷径》卷二十二《劝道歌》后注云:"至游子曾慥书。"⑤同书卷二十三《临江仙》诗后注云:"绍兴辛未仲春至游居士曾慥记。"⑥由此可知曾慥号至游子无疑,但古今别号相同而实不同人的情况很多,这不足以证明《至游子》的作者就是曾慥。以曾慥作《集仙传》,"好为道家言"作佐证,再加以推定《至游子》为慥所作,亦属猜测。对《至游子》的著作者是谁,对《至游子》与《道枢》的关系,两者是同一本书,或者是不同的两本书,或者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人们之所以不甚明了,以至于牵强附会,在于历代探讨者都只是纸上谈兵,没有把《至游子》与《道枢》两书内容进行比照。实际上,《至游子》二卷二十五篇与《正统道藏》本《道枢》一至七卷二十五篇内容一模一样,与《重刊道藏辑要》本《道枢》内容也一致,只是篇目顺序上略有不同,已如前述。那么,《至游子》为曾慥所作确定无疑,《至游子》为《道枢》一部分亦不言自明。
  但是还有两个疑问需要解释。第一个疑问,既然《至游子》为《道枢》一部分,而且相同部分内容完全一致,为何该书还单独流传于世?余嘉锡认为:"《道枢》乃举神仙家之书,都为一集,如丛书之体,与此书(《至游子》)同。或此书曾附入《道枢》之末,后乃析出别行。"现在看来余说实为谬误,《至游子》不仅与《道枢》旨趣相同,而且列于《道枢》之首。我们认为《至游子》完稿在前,《道枢》成书在后,前者为后者的阶段性成果。诚如《至游子》姚氏《原序》所言"其言养生之理甚详","然崇正辟邪,标示准的",《至游子》于养生方面具有的不菲价值,使得它在《道枢》全书未成之前,先行在民间以抄本的形式流传开来。江东姚汝循所得此书亦是抄本,"予初未见其书,守铜台时,有以抄本示予者"。后来《总目提要》作者及其他人不明就里,误为两书,使得它们各自流传。第二个疑问,只要稍一对照,《至游子》的归属问题即可解决,为什么人们却纠缠不清?难道仅仅是治学疏漏所致?非也。我们以为,这主要与《道枢》与《至游子》都流传不广有关。《道枢》有一个宋刊本,两个明刊本,一个清刊本,直至涵芬楼影印《正统道藏》后,学者才得以较便利地阅读此书。《至游子》也一样,宋公私书目,均无此书之记载,《明文渊阁书目》、《内阁书目》、《焦竑经籍志》,亦不著录此书。朱睦桔《万卷堂书目》卷三始有《至游子》六卷,《聚乐堂艺文目》有《至游子》二卷,但又不著作者。直至嘉庆《艺海珠尘》、光绪《子书百家》、民国《百子全书》、民国《丛书集成初稿》等丛书才收有是书。所以前人想比照《道枢》与《至游子》实为非同寻常之事。以至于出现附会,亦在情理之中了。
  附带说明一下,《道藏精华录》所收《真诰篇》,亦出自曾慥《道枢》,非曾慥另外之作。该篇"撮《太素丹景经》、《精景按摩经》、《大智慧经》、《消魔经》、《正一经》等经书之要语而成,所载皆按摩导引、服日餐霞之法"⑦,其内容主要来源于南朝齐梁道士陶弘景编撰之《真诰·协昌期》。
  
  注:
  ①按:《道枢》是福建晋江人曾慥于1151年前后编撰的道教典籍,该书广收南宋以前养生著述,特别是此前道教内丹养生学说的集大成者,在道教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②徐时栋:《烟屿楼读书志》卷15,转引自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中华书局,1980年5月出版,下同。
  ③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
  ④《说郛》卷43《集仙传》。
  ⑤《修真十书》第四书《杂著捷径》卷22,见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道藏》,下同
  ⑥《修真十书》第四书《杂著捷径》卷23。
  ⑦守一子:《道藏精华录·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