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6期
宫观应该发挥的作用
作者:袁志鸿
快了,于是社会需要休闲的时间也就更多,这是今天已经兴起的休闲旅游大产业的前景和意义。这其中亦有道教利用很宽裕的回旋余地和展示的丰富内容,道教界也可以借用这个平台体现教义精神和悠久传统文化的价值。无论是北京对白云观等宗教场所、文化单位周边环境的整合,还是沈阳市整顿太清宫、蓬瀛宫周边的环境、规划安排周边的建筑,以及全国其他城市类似的动作,实际都是在保护和养育我们国家自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旅游产业,为形成未来有体系更规范的经济、文化、旅游事业的市场化经营打基础。涉及道教的宫观场所,道教界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应该积极地配合和适应这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并抓住机遇提出方案,努力创造条件与其形成整体的配套;整治规范宫观周边环境,使宫观宗教活动场所更庄严、更典雅、更古朴、更有利于道教事业的健康发展。宫观内外环境的整治不能仅停留在建筑设施和道路等硬件的改善上,还应包含综合的内容,比如:围着宫观拉人卖香烛的情况;躲在宫观周边算命打卦,不能庙外的“神仙”比庙里的“灵”,既然这种做法是不符合国家和政府现行法规和政策,就应该坚决地管住,积极地管好;不要让这种不合规范的服务在宫观外形成一种特别的“风景”。
现代社会现代人,工作压力越来越重,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可供自主支配的时间、自由活动的空间,则越来越少、越来越小。社会需要为他们提供工作之余休闲活动和休息身心的清净场所,在这种前提下道教宫观就有了更多的展示道教文化精神的空间和服务社会的机会。宫观是依法登记合法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是社会实体。道教依赖宫观可以为社会去做许多的事情。宫观中多古树名木、奇花异草;既有曲径通幽,又有空旷场地;有山水相依之造景,又有竹石相衬的园艺;殿宇旁碑石记历史往来之事迹,回廊中壁画绘人物花草之兴衰;空气清新、赏心悦目;这种生气盎然的环境,自然是劳心劳力者放松躯体、消除疲劳、恢复精神的地方。宫观应该凭借这种特有的条件和氛围,可以在教言教地为群众定期举办一些旨在使大家了解道教、认识道教的知识讲座:或者讲几部经典,或者说宫观在历史中的变迁,或者组织“爱国爱教”的专题学术演讲:介绍宫观的建筑艺术、造像艺术、文物古迹等等;安排观内或外聘修持道教动功、静功、养生有术的道长,在宫观内为教内外群众教授诸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之类的养生功法;也可以将道观中闲置的房舍辟出场所搞一些茶道、茶艺、道乐、素斋等内容形式的演示和服务;还可以举办旨在慈善服务的诊疗所、道教文化实物展、书画展等等对教内外社会群体修养身心有益的、能够展示道教文化精神的方式和内容。
宫观就处在现实社会中,所以宫观必须带领道教徒适应时代、社会的进步,应该关心社会中发生的重大时事政治,积极参与正常的社会活动,努力将道教的真精神融人社会人群的生活,热情为社会提供温馨可能的服务,真爱社会人群,共同承担起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责任。“只有关心社会,才能为社会所关注;参与社会,才能在社会中延续发展;服务社会,才能为社会大众拥护,从而获得社会赐予的位置;真爱社会,才能获得社会的呵护和帮助;有功于社会,才能取得社会的认可而具有存在的价值和活力。”这样不仅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更符合道教的精神,有益道教事业的振兴。
宫观本来就与现实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都市的社区中,在城镇的街道里,在山区的峰岭下,在农村的旷野里,宫观的周围就是社会、就是百姓、就是信教群众,这是我们道教涉及的对象和存在的基础。虽然今天的道教并非社会的主流文化,但是道教宫观必须实践自身的教义,应该以积极的姿态和精神争取为人类社会多做有益的事情,应该有一种“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情怀。这个“君”就是这个国家、社会和人民大众。每个道教徒都应有一份爱国爱教之心,积极主动地弘扬道教的真精神,这样道教宫观就能为社会承担起一份责任,从而道教的宫观场所就都能成为示范、展示道教风貌的样板。
4.宫观是整合、规范信仰内容和信仰行为的基地
在形容教徒的信仰时,所用的词是“虔诚”,但是虔诚不等于规范。规范是需要制度约束,并配合进行相应的知识学习和具体的训练措施。对于道教来说,不规范的行为不仅仅是信教群众,也许许多年纪很大,人道时间较长的教徒也会发生许多不规范出错的情况。比如:正一道士不经过授篆,那么对授篆的一套仪规就不会了解的很清楚;全真道土未接受传戒,那么对于戒坛的各项仪规科范也不会很清楚。而普通的信教群众则更有许多的欠缺,他(她)们进入宫观大门可能会双手合十行“释”礼,这是没有规范的知识而出现的差错,这种情况如没有人以规范的方式说明,也许他们就永远不明白。所以道教宫观是有责任去引导和规范教徒和信教群众之行为。道教正一派的道观要按照正一派的规范要求,全真派宫观要按照全真派的规范要求,各自整合教派内部的信仰行为。现在根据相应的统计,住宫观的乾坤道士有26000余人至3万人,散居的正一道士有十万余人,大陆内地据估计就有道教的信教群众500余万人,所以利用宫观宗教活动场所,整合规范道教的信仰内容和信仰行为,有利于引导和促使道教进一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利于道教事业的健康发展。道教是有生命力的宗教,教内认为黄帝启教距今已4700余年,而社会学界多以祖天师创立教团而论,距今也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道教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就曾经有过许多次整合、规范、或曰“清整”的史实。寇谦之以前,就有祖天师张道陵对原始道教的“清整”。道史有记,祖天师曾收八部鬼神,歼六大魔王,会三界万神,盟五岳四渎,立二十四治,定三十会真坛、六十通真靖、七十二福地,设祭酒男宫女官以赞玄化,道教始有初步正规的教团。实际上,这就是张道陵早期道教“清整”组合的史实。寇谦之,北魏始光二年(425)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建立新天师道道场,后世称北天师道。其后,道教亦有多次代表人物推动的对道教诸多方面“清整”的史实。南朝刘宋道士陆修静提出“祖述三张、弘衍二葛”的主张,是从道经典籍校研整理的角度,正本清源,进一步完善道教之经典教义。南北朝宋大明五年(461)陆修静在庐山建道观修行。宋明帝亦曾于金陵北部天印山为他建崇虚馆通仙台以居。陆修静将经过整理甄别后的经戒、方药、符图等1228卷道书分为“三洞”,奠定了《道藏》的初步基础。太始七年(471)陆修静进《三洞经书目录》于上,此为最早《道藏》书目之一。陆修静公开主张:修道者须洗心洁行,用礼拜、诵经、思神的方法为修道的阶梯,这就是他对南方天师道进行改造的一种方式。陆修静对南方道教的“改造”与寇谦之对北方道教的“清理”有异曲同工之妙。目的都是为了洗削吸附于自身的赘疣,以便道教适应当时现实社会的发展。其后,“清整”道教的人物还有许多,著名者如金元时期的重阳祖师王吉、丹阳真人马钰、长春真人丘处机。他们创全真派和全真龙门派,都曾依据宫观、道教活动场所,用不同的方式,根据当时道教存在实际情况和问题,大胆地进行整合和规范。马丹阳“拆洗”“东方教法”,也是很具体的事例⑤。而符篆各宗派诸如天师、上清、灵宝、清微等等各教派共同倡导,并于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由天师张与材真人领衔组成道教正一派,也是道教内部自觉整合和规范的史实。
道教发展到今天,曾有过多次辉煌的历史。但自明以后,道教似乎没有什么更引入注目的显耀超越和振作。不仅没有什么作为,许多宫观殿宇还相继毁于战火硝烟之中。历朝历代的道教界针对当时的现实和时势,必然为适应和发展而对道教的形式有过许多整合和规范的内容,都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和社会的客观条件,有时顺应时代的步伐和潮流重组联合;有时则清洗发展过程中社会附吸于肌体上的积弊;还有时固本扶元,调整其姿态方式以培植起新的生命力,革去不适应时代精神之教义内容。可以说: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高道、宗师,降魔除邪、积极倡导道教自身多次调整改造,自觉地“清整”肌体,弘扬美好教义。
今天的时代、我国政治昌明,经济发展,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英明正确!我辈道教同修,应该抓住机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在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界)的帮助下,搞好宫观的建设和管理,根据道教固有的地位,发挥宫观应有的功能和作用,积极带动道教徒适应时代、适应社会、服务人群,不断引导和推动道教事业的进步和健康发展。参考文献:①笔者《漫谈道教如何迈人二十一世纪》内 容②见《中国道教》1987年第4期第10页③1996年11月宗教文化出版社朱越利、 袁志鸿编著《中国道教宫观文化》④笔者《漫谈道教如何迈人二十一世纪》⑤陈垣编纂《道家金石略》640页《全真第 二代丹阳抱一无为真人马宗师道行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