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6期
《太上灵宝元阳妙径》的学习思想
作者:李 忠
《太》将热爱学习道经的行为称作“善”,认为学习中必须有九善,指出“心信者是善”,“常往法座者善”,“礼拜者善”,“至心听法者善”,“思寻其义者善”,“如说行是则为善”,“能利益一切众生是则为善”,等等,认为“住是九善,即得真于观行。”e就是说,具有此九种学习行为,即是真正的善行。它还认为,要获得“无上正真大道”,除了要有“善”行,还得掌握修道方法,“导行四种修学之法”,即:“一者从师,受于元阳经典;二者从善知识,开道深疑;三者思维玄义,得空苦法;四者修行精进,志愿成道。”②围绕着学习道教经书,获得真道,《太》提出诸多修学之法,分述如下:
1.“心力专精,嘿念洞思”
《太》认为,要学习道经,获得大道,就必须目的明确、精神专一,志向坚定、勤奋努力。目标明确,是修成真道的首要问题,这就如同为得阴凉、花果及木材而种树一样,“如人种树,为得阴凉、为得花果及以材木。”③学习也一样,就得目标明确,专心致志,努力不懈。它说:“若人修行,心力专精,嘿念洞思自然,广作功德……所营在法,修如是行,则能深解妙法,成于真道。”它认为自然道意,如水中之月,水动则动;如同画像,易坏难成,“难发易坏”。所以还须专心一意,励志不二,一心向道,虽“见珍玩满此地上、诸山、大海,不生贪乐,如是粪秽”e,而“唯欲求无上正真大道、自然之果”e。学道不仅要目标明确,专心一意,还须勤修不懈,唯此方可见成效。它说:“若能按经修行,晨夕愿念,于家别立精舍、方丈之室,烧香供养,积年不退。如此精诚,皆获自然道果。”⑦
《太》要求求道者目标明确、精诚专一、勤奋努力要落在实处,而非徒有其表而无其实。为此,它提出别具特色的考察之法,说:“我今虽见是人专修苦行,无烦无恼,住于道中,其行清净,未能信也;我今要当自往试之,知其真实堪任荷负正真大道、自然之重担。”⑧《太》考察学生的目的,在于让求道者将其目标转化为终身奋斗的信念、达到“爱乐”、“思念”、“护惜”、“爱念”、“贪乐”和“信敬”的境界,使“其心悉皆尊重正法、修于大乘、爱乐大乘、思念大乘、护惜大乘”使其“爱念真道经典、贪真道经、乐真道经、信敬爱持、供养礼拜”⑩,最终功成行遂,获得大道。《太》主张人在学习时,要将求学目标转化为奋斗的信念,专心定志,精诚求学,坚持不懈,有其合理性。
2.“书写读诵”,“思惟其义”
《太》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积极活动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外部动作操作的过程,而且是一个逐渐内化为智力的过程。它认为学习会遇到“三疑”、“四疑”、“五疑”等诸多疑惑,如“疑道”、“疑法”、“疑真”、“疑戒”等种种疑惑。这些疑惑如何得解y它认为,只有“书写读诵,为他演说,思惟其义”。它说:
听是经者,如是三疑永断无余。书写读诵,为他广说,思惟其义,则能了知一切众生悉有法性。
听是经者,则得永断疑惑之心。书写读诵,为人演说,思惟其义,五疑永断。
听是经者,断除疑心;思惟义者,断疑义心。
若复有人书写读诵,为他广演,说解其义,则得正直,无邪曲见。”
它认为,通过老师的讲解,明白求道的道理和好处,断除疑惑之心,专心学道,然后耳手口并用,进行学习,并将所学表达出来,即“听是经”、“书写读诵,为他广演”;最后,积极思考,将所学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即“思惟其义”、“无邪曲见”,以提高自身的智慧品质。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的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即人的智力活动过程是一个从外部的操作动作逐渐向内部的智力动作内化的过程。大致经历活动的定向阶段(即知道教师对活动过程与结果的要求),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即利用实物或可操作的模型等进行认知活动的阶段),有声言语阶段(即用出声的言语陈述自己的认识活动阶段),最后进人无声或内部言语阶段,表明智力动作或智力技能已经形成。”《太》认为,人的智力发展要经过“听”(定向)——“读诵”(有声言语表达)——“思惟”(无声言语)三个阶段。通过以上比较,我们虽不能说二者完全一致,但确有相似之处。笔者深知“求之过新,反失其真”之理,并非刻意拔高《太》的思想,但是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否认其思想与当代教育心理学有相通之处。它的这种思想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值得后人去挖掘。
3.“静定”“知见”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要人“至虚静,守静笃”,去欲无为,以修大道。他的这一思想为后来的道教所继承,并成为修道之前提。《太》就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它说:“见生死中多诸过患,心即退悔,敛闭六情,绝除五欲,修于妙道,思念真经。”它的“敛闭六情,绝除五欲”便是要人去除各种邪欲,保持内心平静,而“思念真经”,“修于妙道”。它认为,人若品行高尚,行无诸恶,内心便会安稳,“若见若闻,悉无诸恶。以无恶故,心得安稳。”人若内心安稳,便会心静气定,就会得到所学知识的实质,就不会为生死恐惧所患,而得逍遥,如此则得见法性,修成真道。“以安稳故,则得静定;静定故,得实知见;得实知见故,厌生死;厌生死故,则得追逐;得遗遥故,得见法性;见法性故,得于真道。”“静定”;是对佛教概念“禅定”改造而来,这里是指通过精神集中、精诚思考而获得对“道”的悟解的一种修习活动;“得实知见”即指得到所思考问题的实质。《太》将人的品德修养与人的情绪相联系,又将人的情绪状况与学习深度、学习效果密切相连,认为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有利于人更快、更好地获得知识,而且会对所学知识有深入理解,有利于把握问题的实质。现代心理学亦认为,不佳的情绪会让人注意力难以集中,难于思考,而且持续的情绪低潮会影响人的学习能力。人的“大脑边缘系统与新皮质,杏仁核与前额叶都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彼此合作无间时,情绪智商自是相得益彰“,进而影响他的人生态度。《太》认为人要“得于真道”,就得内心安稳、“静定”、“得实知见”,要人心情平静,内心和谐,精诚思索,是有积极意义的。
4.人“如灯柱,唯籍于油”
《太》认为,人在年少之时,身强体健,形貌端正;年老之时,则容貌憔悴、形枯体瘦。“少则端正,形貌鲜洁;老至憔悴,颜容枯瘦。””年老之人常念少时壮举,充满怀念、留恋,“既为衰老所毁,常念少年所为事业。”如何防止这种怀旧情绪发生呢y它认为,只有经常学习,不断给自己加“油”,它说:“譬如灯柱,唯藉于油,油既消尽,势不久停。””就是说,人生如同灯柱,灯依于油,人藉于学;灯要常明,必须经常加油,人要常明,必须勤学不止。它谆谆告诫人们从年轻到年老都要惜时勤学,“真人道士,老亦如是,唯藉于油。油既耗尽,衰老之柱焉得久长?””为此,它倡导人们若能出家,则出家学道;若不能出家,则于家别立精舍,按经修行,晨夕不断,积年不退,无时不学,无处不学。“善男子若男若女,能如是念道者,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若昼若夜、若明若暗,常得不离,见诸真道。””就是要人们时时学习、处处念道,这样就会使自己不断进步。《太》的这种学习思想,不仅在当时对于培养高素质、高规格的教徒有积极意义,即使在今天仍有较高的借鉴价值。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要求人们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让人们学会自己学习,自我发展,要人们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不断给自己加油充电,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需要。《太》的这种思想正为我们提供了终身学习的经验智慧。
《太》作为道教经书,以壮大道教为目的,以布经传道为己任,编造出诸多神秘人物,吹捧学习道经的作用,采用各种方法,为其自身生存拓展空间,这是由其宗教本性和当时佛道之争的环境所决定的。但是,其中一些具体的传道方法还是可取的,如其采用的“善辞巧妙,善喻方便”、答问、“非教非不教而亦是教”、因材施教等,仍可为今天的教学所借鉴。它重视学习,要求人们学习时,目标明确、勤奋不懈;要人充分利用感知视听器官和思维器官;要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自主精神,这些何绵山对于人们提高学习效率都有参考价值。尤其是它提出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主张,对于身处现代社会的人们有极大的启示和鞭策作用。③④⑦⑨⑥⑩⑩《德行高贵品》。⑩参见邵瑞珍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 第229页。⑩《老子》第十六章。⑩⑩⑩@《观行品中》。⑩柏桦:《EQ情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6页。⑩@@②《圣行品上》。注:①②《观行品上》。⑤⑥⑧⑩《圣行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