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3期



道教道性论浅议

作者:宇汝松




  隋唐时期,中国道教正式开始对得道成仙之依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而提出了具有非常重要理论意义的“道性”论。“道性”论的提出,极大地推进了道教的学理化进程。它不仅对众生悟道成仙的理论根据进行了严密的论证,而且还大大简化了道教的修炼程序,把修道的重点安置在修己一心上,使得道教由外在的形体修炼逐渐转向内在的心性炼养,从而拓宽了道教理论建设和修行实践的发展空间。道性论为道教形成完整而又圆融的本体论、修行论、解脱论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道性论的发展轨迹
  
  所谓道性,就是指道的一种潜在规定性,它是众生禀赋于道或与道同一的不变之性,它是众生之所以能修道而得道的根本依据或可能性。“道性”一词据说最早出现于《老子河上公注》中,因其“道法自然,无所法也”一句曾被注释为“道性自然,无所法也”。此后,“道性”一词便散见于其他的一些道教典籍之中,“自然”也成为“道性”所具有的重要内涵。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云的“道性自然”指的却是道的特性和本性,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对道体的描述,是“道体”论而非成道根据的“道性”论。杨维中先生认为:在早期道教经典中,“道性”往往与“道体”可以替换使用,它是指道之体性。
  道教具有真正意义上的“道性”说,应始于《抱朴子内篇》。其《辩问》篇曾云:“按仙经以为,诸得仙者,皆其受命偶值神仙之气,自然所禀。故胞胎之中,已含信道之性,及其有识,则心好其事,必遭明师而得其法,不然,则不信不求,求亦不得也。”葛洪虽未直接使用“道性”一词,但从其“道之性”的内涵来看,确实可以目睹后来“道性”内涵之端倪。在这里,葛洪指出神仙之气是天然存在的,是成仙之依据,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分享到的;胞胎之中,已含信道之性,但必须通过明师指点,加上自己的信求,方可得之。很显然,葛洪的道性论与后来的“道性遍在,清静自然,修心可得,得即仙成”的系统“道性”论思想,尚有一定的差距,但它毕竟为道教的道性说拉开了序幕。
  道教宇宙观认为,万物都是禀道而生,是道的产物,因此,道是万物皆有的属性。《庄子·知北游》认为:道“无所不在。”“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庄子认为:尽管道贵为天下母,但它却不分贵贱地遍在万物之中。道教正是在此基础上才进一步提出了众生皆有道性的思想。《洞玄灵宝本相运度劫期经》就曾明确指出:“大千之载,一切众生皆有道性。”《道门经法相承次序》载上清派著名道士潘师正答唐高宗问时也说道:“一切有形,皆含道性。”这些论述都足以说明道教“道非独在我,万物皆有之”的道性遍在观和平等观。
  及至隋唐,道教通过对早期“道性自然”观的完善,以及对儒释两家思想的汲取融汇,从而逐渐完成自家的道性论。孟安排在《道教义枢·道性义》中指出:“道性者,存真极,义实圆通,虽复冥寂一源,而亦周备万物。”即是说:道以圆通为义,谓智照圆通;性以不改为名,谓必成圆果,道性的圆通性证明众生皆有道性,而众生有道性正是其能得道的基本依据。
  
  二、道性与物性
  
  由于道性存真极而又周备万物,所以,道性与众生性(即物性)存在着非一非异、贯通互动的关系。《洞玄灵宝本相运度劫期经》把道性视为众生成仙的种子,恰如道在万物中的“德”性。众生因道而生,道在众生中却表现为不同的“性分”。王玄览在《玄珠录》中指出:“道中有众生,众生中有道。”然而众生只是本具之“理”,并非已有“道”之实。“所以众生非是道,能修而得道;所以道非是众生,能应众生修。”众生与道之间所本能地存在的“修应”关系,恰恰表明了道性与众生性之间贯通互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道性与物性之间互动关系的确立,不仅为道教在理论上最终找到了众生之所以能成仙的可靠根据,而且它还为人们指明了明确的修道方向,极大地增强了人们修道的信心和使命感。
  在如何修道上,道教认为,道性的内在特性就是清静自然,因此,“返性归命”是道性对禀道众生的内在要求。宋文明在《道教义》中指出:“道性以清虚自然为体。一切含识,各有其分。先禀妙一,以成其神。次受天命,以生其身。身性等差,分各有限。……论道性则但就本性清虚以为言。若谈物性则兼取受命形质以为语也。”《道教义枢·道性义》也指出:“一切含识,乃至畜生果木石者皆有道性也。究竟诸法正性,不有不无,不因不果,不色不心,无得无失。能了此性,即成正道。自然真空,即是道性。”道教认为,性体是指道的清虚自然之本性,万物都是禀之而生;万物内含的性体叫物性,其外在表现就是万物的命。《本际经》云:“理而未形,明之为性。”《海空经》卷一指出:“道性之有,非世间有;道性之无,非世间无,是谓妙无。”这就是说,道性等同于万物未形之“理”和“妙无”之“空”,本来清虚自然,是万物之正法,万物只有返其本性方可复其本命。
  道教认为,道性清虚自然,清静冥默,真空妙无,但落于物性处便是众生的心,同时还会产生情欲善恶等分别,从而导致众生各异的“性分”。按理说,众生平等自然地禀受道性,其物性也理应清静自然。《海空经》指出:一切众生识神之初,皆禀乎自然,自应道性,无有差异。故众生道性不一不二,究竟平等,犹如虚空,一切众生共同有之。孟安排在《道教义枢·道性义》中也指出:“言道性者,即真实空。非空不空,亦非不空。道性众性,皆与自然同也。”由此可知,道性是因,物性是果,就道性本身而言,它清静自然、平等而又周备地寓于物性之中。然而,物性并没有因道性的清静自然而自然清静。因为道教的道性论认为,物性在禀受道性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异化现象:“识神”一起,便滞染于物,迷失道性,使“真心”受到了障蔽。《道教义》指出:“夫有识之主静则为性,动则为情。情者成也。善成为善,恶成为恶。……为善上升清虚自然,反乎一,即反道性也。”为什么道性在流变过程中会出现异化现象呢?道教认为,一方面由于物性所禀受的道气有清浊之差别,从而使得本来清静之心蒙上了烦恼覆障。《本际经》云:“是清净心具足一切无量功德,智慧成就,常住自在,湛然安乐。但为烦恼所覆蔽故,未得显了。” 若能断诸烦恼,尽除障法,则此道性清净之心自然显现。另一方面由于心动性亏,性动情生。吴筠在《玄纲论·同有无章》中说道:“形本无情,动用而亏性,形成性动,去道弥远。” 若能忘其情,则就能全乎性矣。
  
  三、修心复性
  
  道教认为,禀道众生虽然背离了道性,然而通过修炼心神又可以复归于清静自然之道性。宋文明在《道教义》中指出:“得道之所由,由有道性。如木中之火,石中之玉。道性之体,冥默难见。从恶则没,从善则显。”为此,道教十分强调修性炼情、存善去恶的重要性。《海空经》云:“一切众生虽于烦恼,久习持戒。善男子,一切众生不无道性。虽生恶国,以道力故,得修妙国。”由于性分落于一心,众生生死祸福的根源在于心神受后天物欲的迷惑和尘缘的染蔽,背离了道性自然,因此,必须清除污垢,恢复本心,方能复归于道。正是由于万恶之源在于一心,所以道教提出了明心见性的修心理论。《庄子·让王》曾言道:“致道者忘心矣。”《太上老君内观经》指出:“所以教人修道,则修心也。教人修心,则修道也。……人不能长保者,以其不能内观于心故也。内观不遗,生道长存。”《大道论·心行章》也指出:“修道即修心也”,“修心即修道也。心不可息,念道以息之;心不可见,因道以明之。善恶二趣,一切世法,因心而灭,因心而生。习道之士,灭心则契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