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3期



白玉蟾生卒年岁疑

作者:符 颖 符和积




  白玉蟾,南宋道教金丹派南宗教派创立人,南宋道教中杰出的人物。关于他的生平事迹,道书史籍言之颇多,但往往内容似幻非真,令人难以把握。尤其他的生卒年岁,更是众说不一。
  据白玉蟾弟子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载:“先生姓葛,讳长庚,字白叟,先世福之闽清人。母氏梦食一物如蟾蜍,觉而分娩。时大父有兴教琼馆,是生于琼,盖绍熙甲寅三月之十五日也。” 彭耜认为白玉蟾生于南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三月十五日,此说为学术界所沿用。但据清彭竹林《神仙通鉴白真人事绩三条》言:“玉蟾本姓葛,大父有兴,福州闽清县人,董教琼州,父振业,于绍兴甲寅岁三月十五,梦道者以玉蟾蜍授之,是夕产子,母即玉蟾名之以应梦。稍长,又名长庚。祖、父相继亡,母氏他适,因改姓白,号琼馆。” 其考辨为白玉蟾生于南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三月十五日,宁宗庆元三年(1197)白玉蟾修炼成丹时,已六十四岁,比彭耜的说法将白玉蟾的生年提前了六十年。
  至于白玉蟾的卒年,更是扑朔迷离。依彭耜所言,白玉蟾当卒于南宋理宗绍定三年(1230),享年三十六。但据陈琏廷《增补罗浮山志》所载,白玉蟾终年最少九十六岁。其卷七载:嘉定十五年(1222)十月,白玉蟾临江军之江月亭,“饮酣袖出一诗,与诸从游。未及展玩,已跃身江流中,诸从游疾呼援溺,先生出水面摇手止之,皆谓已水解矣。是月又见于融州老君洞。由是度桂岭,返三山,复归于罗浮。绍定己丑(1229)冬,或传先生解化于盱江。先生尝有诗云:待我年当三十六,青云白鹤是归期。以岁计之,似若相符。逾年人皆见于陇、蜀,又未尝死,竞莫知所终。考耜为玉蟾弟子,所纪当实,蟾生于绍兴甲寅,至绍定己丑,计九十六岁。云三十六岁者,除去一甲子也。” 陈氏认定白氏生于绍兴甲寅年(1134),并以为传白玉蟾卒于绍定二年(1229)时,已九十六岁,但“逾年人皆见于陇、蜀,又未尝死,竞莫知所终。”肯定九十六时,白氏尚未终卒。新编地方志《琼山县志·人物》则采用九十六岁说,即白玉蟾于绍兴四年(1134年)生于琼山五原都显屋村,绍定三年(1230)冬卒于盱江(即今江西临州江),终年九十六岁。
  从发现的史料看,他的寿龄比上述推定的要长得多。如《白玉蟾全集》潘访《原序》称:“仆顷未识琼山,一日会于鹤林彭徽君座上,时饮半酣,见其掀髯抵掌,伸纸运墨如风”。序文作于南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其时白玉蟾尚健在,比目前学术界认定其卒年为理宗绍定二年(1229)还多了七年。《道法会元》卷108载元人虞集《景霄雷书后序》以为白玉蟾的年寿更长:“琼馆白玉蟾先生,系接紫阳,隐显莫测,今百数十年,八九十岁人多曾见,江右遣墨尤多”。认为白玉蟾长寿一百几十岁,则白氏元代尚在人世。
  依笔者管见,彭耜既为白玉蟾谪传弟子,对白氏生年应最为了解,其《海琼玉蟾先生事实》所载白玉蟾“是生于琼,盖绍熙甲寅三月之十五日也”,较为可靠,即白玉蟾生于南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三月十五日。至于白玉蟾终卒年限。据明正德《琼台志·仙释》记载:“玉蟾吾乡人,少闻诸父兄云,元末父老猶及见其还乡者,道其事甚详。”佐证了元人虞集《景霄雷书后序》所载,白玉蟾元代尚在人世,且其寿龄则向后延续至元末。元人虞集言白氏“今百数十年,八九十岁人多曾见,江右遣墨尤多”,白氏有可能此后自江西返回海南,故海南“元末父老猶及见其还乡者,道其事甚详”。白玉蟾修道功成,鹤寿思归,步师后尘,重返远隔喧世、清静纯真的故里,终老海南,是很有可能的。至今海南定安县、儋州市、五指山(古黎母山)地区等均有白氏晚年涉足传说,似可佐证白氏晚年返归故里。故疑白氏终卒时间在元末英宗至顺帝年间(1321-1341)。
  
  注:
  ①③⑤《道藏精华》第10集之二(上),台北自由出版社出版,第29、30页,第41页。
  ②⑥《道藏》第29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影印本,第484页。
  ④《道外藏书》32册,巴蜀书社1994年12月影印本,第7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