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道教义理之学的基础、结构、枢论与亮点(二)

作者:李养正




  二、道教是否具有传统的义理之学?
  
  本世纪初,在一次道教学国际研讨会上,有一位知名的西方学者,发表了他对中国道教的看法,认为:道教的根本信仰是“道”,由于对“道”的诠释纷繁,作为另念,其适应性很强,因此它是一种没有固定不变的教义的宗教,也可以说是没有“神学”的宗教。他的这一说法,当时随合者颇不乏人。对我来说,开始是感到惊诧,继之是引发我的深思……。
  我以为,任何具有独立的宗教信仰的传统宗教,皆有其建树信仰、维护信仰、宣扬信仰的理论与信条,不然,如何能使信奉者树立虔诚的信仰观念,相信至高神灵的存在与主宰宇宙一切的无上权威?有宗教信仰、有宗教宣教,就必然有其建构的相对稳定的系统义理体系,只不过有宗旨特征及深浅、高低、精粗不同而已。我国的道教,是根扎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沃土上的古老宗教,近两千年来便已传承着庞博的义理体系与丰湛的涵蕴,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特色,故而对道教义理的理解深度与各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修养程度成正比,国人深入理解不易,外国人则难度更高。当代人所谓“神学”,乃是来自西方基督教的名词,在我国则一向谓为“教义”、“义理”、“义学”。我们常说“道教义理”,在实质上是围绕“哲学”这一核心,凝聚古代神秘主义思想及伦理观建构的,从道教信仰的角度,回应世人所质疑的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的问题。在其大量的道教经籍中,便遍载这些方面的内容,但不了解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特别是老、庄思想)及社会实际中流传的民俗宗教文化,自然会对道教义理感到茫然而不可捉摸。同时,在过去,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封闭的社会状态中,甚少道教文化输出。成长于中国的道教,其教义在国外影响甚微,故国外学术界、宗教界对中国道教了解甚少。即或有所接触,也往往用西方的宗教观念来套道教,轻易地得出道教不是宗教(起码不是完备的宗教,或者姑且谓为“准宗教”)、道教无文化、道教无哲学(或姑且说只是“准哲学”)、道教无神学等的理论。时至当代,由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地区的学术界、宗教界在国家法律与政策的保障下,得到了充分的“齐放”与“争鸣”的权益与机遇,道教学研究领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出现了很多造诣精深的学者,涌现了很多有学术份量、有创新意义的著作。在事实面前,以往对道教怀有轻视、蔑视的误解与疑团,亦逐渐有所减少,但是,三尺之冰非一日之寒,由于长期以来不同文化与不同理解深度的差异与隔膜所产生的非议,也不可能完全销声匿迹。
  我以为,对道教义理的理解深度与各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修养程度成正比,两者是源与流的关系,有着内在的文化基因关联,这一点对中外人士的认识水平效应是同样的。简单的否定与因循承袭前人“道、经、师”三宝立义旧说的认定,都失于漠视和淡化了道教义理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紧密关系。我以为,对道教义理的认识必须是要建筑在对其内涵的传统文化思想底蕴的研究基础之上。就现代我国大陆道教学的研究状况看,对道教义理之学的研究,一般还只是踏步在对单一经典或单类经典、单一宗派经典的考究上,还缺少能适应时代发展,摆脱所谓“三洞”、“三宝”授“道”立“义”的旧规范拘囿与诠释方式,对有关义理的经籍作宏观、整体的重新梳理与现代诠释,使能从整体上明晰道教义理之学的文化思想基础、系统结构与理论枢要,凸显其客观真实面貌与真谛。这当然是一项在观念更新与具体操作上有一定难度的课题,但在近代已有前辈学者开始了这方面的启动工作,比如著名道教学者陈撄宁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位。他在上世纪30年代便已开始运思并著文论及,即倡议并规划改编《道藏》,呼吁重视道教文化,指出道教义理内涵与祖国传统文化的紧密关系。认为:“道教管百家之总论、揽国学之结晶,包罗万象,贯彻九流,吾人今日谈及道教,必须远溯黄老,兼综百家,确认道教为中国民族精神之寄托。”(陈撄宁《论<四库提要>不识道家学术之全体》)特别强调道教义理与道家哲学思想的密不可分的关系,“(道教)历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整个的道教完全被道家哲学所笼罩”,进而还说,“道教自己半入世、半出世的作风,竟立于不败之地,其原因何在?就是它的教理教义深入人心”(陈撄宁《道教知识类编•教理教义》)。1961年他主持编写的《道教知识类编》,其中有“教理教义”类,内列“教理概论”、“教义分释”两部分,初步的概要介绍、阐释了道教义理。不过他只是撷取《老子》中的观念,如“道”、“道德”、“清静”、“抱一”、“抱朴”、“寡欲”、“柔弱”、“不争”、“无为而无不为”等,作为道教根本的教理教义,作为全面、系统的“道教义理学”,当然在广度、深度上犹欠不足。时至21世纪的当代,道教随着祖国的强大与国际文化交流的畅通,也呈现正在走向世界,步入世界宗教之林的趋势。这样,为因应社会需求和弥补道教与其它世界宗教在立教理论展示上的一致,对道教义理学的结构、内涵与理论基础作全面的梳理,并尽力作简明阐述,便属当前有必要进行的研究课题了。文化传薪火,时代需要道教学研究者展示一部关于道教义理学的专著,以进入当代世界宗教学之林,既利道教走向全球,也利世界宗教文化间的沟通与交流,加强理解与和谐相处。
  道教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拥有逾万卷的经籍,有三洞四辅之归宗,十二部之释例,以道家哲学为主干所建构的根本性义理,遍涵于云篆天章、琅函琼札,信仰者各有感受并各有所宗,社会明识者亦颇有赞赏,故而“道教是否具有义理之学”早已不是当今需要讨论的问题,而是要进一步作细致梳理,摒除芜杂,使更显其根本义理之全貌与丰湛。至于道教对世俗的适应性是否影响道教义理的不稳定,或者说会异变与褪淡,这是由于有些人士不了解道教的可变部份在规制、仪式与方技,其根本教理教义乃是相对不变的,道教中人尊之为“常道”。故而这种适应性体现在规制等方面的可变性与道教义理的内在相对稳定性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关于笔者对道教义理的基础、结构与理论枢要的看法,后文将有概要陈述。
  
  三、“神道设教”与“道教义理”之说
  
  西方基督教有“神学”一说,东方佛教有“佛学”一说,我国古代宗法信仰在周代便已有“神道设教”之说:
  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见《周易•观•彖》)
  《周易集解》引马融注云:“盥者,进爵灌地,以降神也。此是祭祀盛时。及神降荐牲,其礼简略,不足观也。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王道可观,在于祭祀。祭祀之盛,莫过初盥降神。……以下观上,见其至盛之礼,万民信敬,故云‘有孚若’;孚,信。,敬也。”按:古人很早便已有对自然界星辰的崇拜,以北辰为最尊者,其中北极星为天帝“太一”居处紫宫所在。天帝在这里推运四季之更递,总宇宙万物生成之化。正二三月构建寅卯辰之位,以生化万物;四五六月构建巳午未之位,以长养万物;七八九月构建申酉戌之位,以成熟万物;十、十一、十二月构建亥子丑之位,以收藏万物。斗杓不运,则四时不节;五行不应,则寒暑失度;阴阳不调,则万物不成。故古人以北辰为造化之枢机,以“太一”天神为宇宙之主宰。至殷商时代,自然“天道”演进为“神道”,天帝与世上之帝王被赋予血缘关系,所谓“圣人”便仰神道、树天威天德、定天理并制定敬天祀祖之仪典及制度,成就为宗法信仰,同时作为政治教化手段,使民敬信而臣服。这种宗法信仰的思想、观念、祭祀仪式及祭祀等级制度等等,便是我国最早的古代神道。这在我国的“甲骨文”文化和《周易》、《史记》已有记载。“神道设教”正是我国宗教的“根”,也正是创立于东汉时期的道教的神祇崇拜的源泉之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