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碧霞元君信仰与北京的“五顶”

作者:李海彬




  北京过去有五座最著名的碧霞元君庙,号称“五顶”,分别为东顶、西顶、南顶、北顶和中顶。庙为何称“顶”?清末震钧《天咫偶闻》解释说:“盖北方多山,庙必在山极顶,因连类而及,谓庙亦曰顶,此土语也。”这一解释未免牵强。庙不一定“必在山极顶”,有很多庙就建在山脚下和半山腰。按: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说:“(碧霞元君祠)在北京者,称泰山顶上天仙圣母。”这透露出北京人称碧霞元君庙为“顶”的缘由。泰山顶上有碧霞祠,为碧霞元君本庙。北京的碧霞元君庙源自泰山顶上之碧霞祠,故虽在城中,亦沿称“顶”。康熙三年所立的《中顶泰山行宫都人香贡碑》也说:“祠,庙也,而以顶名,何哉?从其神也。顶何神?曰:岱岳三元君也。然则何与于顶之义乎?曰:岱岳三元君本祠泰山顶上,今栖此,此神亦犹之乎泰山顶上云尔。”
  碧霞元君全称“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民间俗称“泰山奶奶”。关于这一神灵的来历,各种史料记载不一。
  一说为东岳泰山之女。旧题晋代干宝所撰《搜神记》卷四说:“文王以太公望为灌坛令,期年,风不鸣条。文王梦一妇人甚丽,当道而哭,问其故,曰:‘吾泰山之女,嫁为东海妇。欲归,今为灌坛令当道,有德,废我行。我行必有大风疾雨,大风疾雨是毁其德也。’”唐代徐坚等著《初学记》卷二引晋代张华《博物志》说:“太公为灌坛令,文王梦见妇人哭当道,问其故,答曰:‘吾太山神女,嫁为西海妇,吾行必以暴风雨。灌坛令当吾道,不敢以暴风疾雨过也。’”此引文与今本《博物志》有异,今本《博物志》皆作“吾是东海神女,嫁于西海神童”。按:张华所撰《博物志》原本已亡佚,今本乃后人辑佚而成,诸书所引多有不同于今本者。唐代李冗《独异志》卷上引作“吾为泰山神女”,北宋《太平广记》卷二百九十一引作“我东海泰山神女”,北宋《太平御览》卷三百九十七引作“吾是东岳之女”,综合诸本,“泰山神女”或“东岳之女”的说法比较接近张华《博物志》原文,而今本有误。
  一说为泰山石雕玉女,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九十《郊社》说:“泰山玉女池,在太平顶。池侧有石像,泉源素壅而浊。(宋真宗)东封,先营顿置,泉忽湍涌,上徙升山,其流自广,清冷可鉴,味甚甘美。经度制置使王钦若请浚治之。像颇摧折,诏皇城使刘承珪易以玉石。既成,上与近臣临观,遣使砻石为龛,奉置旧所,令钦若致祭,上为作记。”据此记载,宋真宗命人重雕了玉女像,并造石龛加以供奉;但并未称之为泰山之女,更未说加以封号。但明代刘侗、于奕正所撰《帝京景物略》则说宋真宗封玉女为碧霞元君。该书云:“按稗史,元君者,汉时仁圣帝(即东岳大帝)前有石琢金童玉女。至五代,殿圮,石像仆。至唐,童泐尽,女沦于池。至宋真宗封泰山还,次御帐,涤手池内,一石人浮水面,出而涤之,玉女也。命有司建小祠安奉,号为圣帝之女,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11)
  一说为黄帝所遣玉女。明代王之钢《玉女传》说:“泰山玉女者,天仙神女也。黄帝时始见,汉明帝时再见焉。按《玉女考》、李谔《瑶池记》曰:‘黄帝尝建岱岳观,遣女七,云冠羽衣,焚修以迓西昆真人。’玉女盖七女中之一,其修而得道者。《玉女卷》曰:‘汉明帝时,西牛国孙宁府奉符县善士石守道妻金氏,中元七年甲子四月十八日子时生女,名玉叶,貌端而性颖,三岁解人伦,七岁辄闻法,尝礼西王母。十四岁忽感(王)母教,欲入山,得曹仙长指点,入天空山黄花洞修焉。’天空盖泰山,洞即石屋处也。三年丹就,元精发而光显,遂依于泰山焉。泰山以此有玉女神。”(12)
  一说本为华山玉女,后附会为王母第三女,又转讹为泰山玉女。明代王世贞《弇州四部稿》说:“碧霞元君者,其说起于华山上有小石池,水冬夏不涸,因名之曰玉女洗头盆。附会者因谓玉女为王母第三女,又转讹为太山。”(13)明代王嘉言《重修圣母元君祠记》也说:“余闻之学士长老云;碧霞元君者,即华山玉女也。”(14)明末清初方以智《通雅》亦同王世贞之说。(15)
  道教奉碧霞元君为天界女神之一。《碧霞元君护国庇民普济保生妙经》谓其原为上界天仙,已证太一青玄之位,见众生遭遇沉沦,乃分身化气,陟降泰山,现为玉女之身。后“行满十方,功周亿劫”,被玉帝册封碧霞之号,统岳府之神兵,掌人间之善恶,寻声赴感,护国安民。(16)
  民间传说碧霞元君神通广大,保佑农耕、经商、旅行、婚姻;能疗病救人,尤其能使妇女生子,儿童无恙。明清以至近代,北方地区信仰极盛。
  明清时期,北京建有众多的碧霞元君庙,其中最著名的五座庙号称“五顶”。大概在明代就已有“五顶”之说。《帝京景物略》卷三“弘仁桥”条载,京城的元君庙,“麦庄桥,曰西顶;草桥,曰中顶;东直门外,曰东顶;安定门外,曰北顶。盛则莫弘仁桥若,岂其地气耶!”(17)这里没提到南顶,估计当时南顶就是弘仁桥元君庙。到了清代,京城人多以南苑大红门外之元君庙为南顶。乾隆帝敕令撰修的《日下旧闻考》说:“大红门外碧霞元君庙,士人呼为南顶。”(18)而弘仁桥元君庙,则被京城人称为大南顶。清乾隆时人励宗万所撰《京城古迹考》说:“今此庙曰大南顶,旧曰南顶。”(19)南顶之称由弘仁桥元君庙转移到大红门外元君庙,大概是弘仁桥离城太远、城里人前往不易的缘故(弘仁桥即元时之马驹桥,在今通州区马驹桥镇)。
  下面分述五顶,兼及大南顶。
  东顶在东直门外,俗称行宫庙。建于明代,“屋止二重”(20)。每岁四月有庙市,市集规模不大,游人稀少,且多为市郊乡民。清末,庙宇年久失修,每况愈下。“解放后,庙宇尚残存,后为太阳宫公社生产队所用。其址约在今华都饭店处。”(21)
  西顶位于海淀区四季青乡蓝靛厂长春桥畔。据明末刘若愚《酌中志》,“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始建西顶娘娘庙于此”(22)。据《京城古迹考》,该庙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奉敕重修。(23)据《日下旧闻考》,该庙初名护国洪慈宫,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改名为广仁宫。正殿高悬康熙皇帝御书“金阙宣慈”匾额。殿前立有康熙皇帝御制碑。碑文记述了重修西顶的经过和奉祀碧霞元君以广其仁之辞。“宫门坊楔内额曰泰岳同瞻。外额曰坤贞普育。左右坊楔各一:左坊内额曰安贞福地,外额曰弘育仙都;右坊内额曰资元真境,外额曰怀保春台。皆圣祖(康熙帝)御书。”到了乾隆朝,正殿内又增悬乾隆皇帝御书“坤元广毓”匾额及对联“蕃滋遍锡寰区福,长养宏敷雨露恩”,并立碑一通,“钦赐监生内官学教习徐挺撰”。庙内还有明碑二通,“一敕谕碑;一护国洪慈宫碑,大学士朱延禧撰”。(24)
  据《京城古迹考》,该庙还有御赐珠冠三顶,并袍幡等物,又有御书经一卷,由弁兵轮番守护。(25)
  据《燕京岁时记》,该庙“山门中四大天王像神气如生,狰狞可畏,座下八鬼怪尤觉骇人,凡携小儿者多掩其后而过之。庙有七十二司神,皆绘画,非塑像也”。(26)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