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明清闽台地区雷海青信仰兴盛探微
作者:潘荣阳
族神的崇拜信仰是每个民族都需要的,完全是出于对祖先的敬仰和爱戴,同时希望通过信仰活动使祖先神灵能够保护家族的安全和利益,这一点在重视家族势力的闽台家族社会尤为重要。由于族姓缘故,为增强家族凝聚力,畲族人民把雷海青列为信奉对象,且为增添家族的自信心和荣耀感,使雷海青形象更为光辉,神位较为显赫,又增加种种传说,称其为“探花府九天风火院田公元帅”,“戏祖宗”,“戏状元”,将雷海青视为民族神灵。为维护地缘关系,闽台家族社会中,出现了同一祖籍的人崇拜同一类神明的现象,并以此为号召,来团结同一祖籍的移民。(24)正如史载,“祠庙之设,所以崇德报功也。天神、地祇、人鬼,凡有功德于民者祠焉。聚其精神而使之凭依,即以聚人而使之敬畏”,(25)一语道出民间信仰中祠庙的功能。雷海青信仰适合闽台族群社会变迁的需要,逐渐成为闽台民间信仰的重要神祇之一。
综上所述,在古代行业精神、民间信仰功利主义和传统伦理三者相互作用下,闽台民众,尤其是戏业艺人,根据生活的需要,赋予了雷海青更多的职能,又广造庙宇,进行崇拜,以期祈福禳灾。这便是明清闽台雷海青信仰兴盛的一般原因。
注:
①{11}{13}《莆仙小纪》,任半塘《唐戏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140页。
②{12}汪鹏《袖海篇》,俞樾《茶香室丛钞》五,《田都元帅》。
③罗永利《台湾田公信仰源于福建》, 叶明生主编《福建戏曲行业信仰研究》(未刊本),第12页。
④刘还月《台湾岁时小百科》上册,台北台原出版社1989年,第392页。
⑤高贤治《现存万华被遗忘的北管戏神——西秦王爷及田都元帅》,《台湾风物》第38卷第3期,1988年9月。
⑥{23}铃木清一郎《台湾旧惯习俗信仰》,台北众文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⑦{22}光绪·施鸿保《闽杂记》卷5《雷海青》。
⑧本表依据杨天厚、林丽宽《金门寺庙巡礼》(稻田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林胜利、李辉良主编《戏神雷海青信仰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等著作整理而成。
⑨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下册。
⑩唐·郑处海《明皇杂录·补遗》。
{14}{21}道光·《厦门志》卷2“祠庙”。
{15}何醌士《雷海青琵琶》,《闽百三十人诗存》卷7。
{16}刘念兹《南戏新证》,中华书局1986,第323页。
{17}{20}吴瀛涛《台湾民俗》,台北众文图书股份公司1987年11月。
{18}乾隆·《仙游县志》卷4“坛庙”。
{19}郑丽生《福州风土诗·元帅诞》。
{24}石奕龙《闽台民间信仰的共同之处》,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编《同祖同根,源远流长》,海峡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362页。
{25}《晋江县志》卷十六“祠庙志”。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