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加强福建省道教界的自身建设
作者:林 舟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这对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复兴大业都是至为不利的。胡锦涛主席于3月4日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并提出 “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具体衡量标准,语言精辟,寓意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切中了当前现实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是一剂救世的良药,关乎国家的前途、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永久幸福,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因而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衷心拥护。
“八荣八耻”的标准,同道教的优良传统是相一致的。道教历来注重道德教化,强调明辨是非荣辱,《庄子·逍遥游》就提出要“辨乎荣辱之境”,不因外界的干扰而混淆是非荣辱。道教主张“唯道是从”,“是道则进,非道则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其中“八荣”也是道教所奉行的“众善”的重要内容,“八耻”也是被道教徒视为“诸恶”而“莫作”的。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她的根在中国,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国盛教才能兴,国衰教必然败,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正是道教与祖国的关系,所以热爱国家、爱护人民、遵纪守法,维护民族最高利益正是道教奉行的大善。道教所崇奉的神仙,大多是有功于国,有德于民的中华民族杰出人物,道教徒每天都在早晚功课中祈祷国泰民安,凡举行斋醮科仪,申表奏疏、高功称职,都有祈祷“国土清平,百姓乐业”之词。道教把“勿犯国法”作为清规戒律的头条,严厉禁止道教徒违法乱纪,以维护法律尊严、社会安宁。道教主张“仙道贵生,无量度人”,把济世利人即服务人民作为修道的首要途径,认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道教徒修道要效法圣人,以利益人群为积德之途径,奉行“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的行善原则,积功累德,得道成仙。勤劳、俭朴、友爱、互助、诚信、谦让、不畏艰辛都是一个修道者必备的基本素质,历来为道教所倡导,并载入道教的经典、戒律条文之中,而见利忘义、损人利己、骄奢淫逸、好逸恶劳都被作为修道的大魔障,列入必须根除的行列,如《老君说百病》就有“忘义取利是一病”、“以劳自怨是一病”等等。道教是一个“重生”“贵命”的宗教,认为人生可贵,所以要长生久视。为此,历代道教徒为达到与自然同长久的目的,都特别重视对天地自然规律的探索,主张“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知常曰明”,要做到“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力争掌握天地自然的规律,从而控制生命的主动权,达到“我命由我不由天”和保护自然生命的境界。因此,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每一个道教徒必备的基本道德修养,是道教徒践行道教教义的应有内容。
以“八荣八耻”为准则,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对于加强道教界的自身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荣辱观,才能全面提高道教徒的素质,形成维系道教界内部和谐的精神纽带和良好风尚;才能凝聚人心、升华思想境界、自觉妥善地对待和处理各类矛盾,激发向上和奋斗的活力;才能不断解决各种问题,顺利办好各项教务,从而把道教的自身建设搞好。因此,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各地道协和宫观要认真组织学习“八荣八耻”,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向道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宣传“八荣八耻”,营造“知荣辱、明是非”的良好舆论氛围。要本着反对空谈、勇于实践、重在实效、不断提升的精神,积极倡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广泛深入地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把“八荣八耻”准则确实贯彻到每一个道教徒的日常修行和工作生活中。特别是各地道协、宫观的负责人要为普通道众树立榜样,道教徒要为广大信众做出榜样,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广大信众心中。要把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与贯彻《宗教事务条例》结合起来,与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与加强道教界的人才培养、组织建设、道风建设、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办好各项教务,使道教界的素质和工作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进一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单位:福建省道教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