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临夏白云观简史

作者:李发海




  临夏白云观坐落在甘肃省临夏城内凤林路,是临夏地区道教全真派重点宫观之一。该观历史悠久,初为文昌观,继为文庙,再建文昌宫,后又增建白云观。
  白云观的前身文昌观,始建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行宣政院经历善麻建。明洪武初,又有河州西南玉伦沟(今榆林沟)三清观并入。三清观,元成宗大德四年(1300年)道人何廷秀建。洪武七年(1374年),指挥徐景主持重修文昌观。二十六年(1393年)作道纪司。成化四年(1468年)增修三清殿。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编修《河州志》时,已改为道正司。明末道正司废。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文昌观年久失修,殿堂零落,多已倾塌。知州王全臣主持,徙州衙西南之旧文庙于文昌观,建大成殿于三清殿废墟上,又建两庑、戟门、泮池、棂星门、塞门、牌坊以及启圣祠、明伦堂、名宦祠、乡贤祠、文昌阁、四贤祠、庄毅公祠、学正署、学训署等诸多建筑。河州城内文庙街之名自此始。
  同治兵燹,三年(1864年)城破,文庙毁。十二年(1873年)兵祸息,知州潘效苏主持,徙建文庙于城内东南隅(今为建国小学),所留旧址仍归文昌观。光绪十年(1884年)左右,知州周丕澧主持,重修文昌观,更名文昌宫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文昌宫后院新建吕祖(吕洞宾)殿,定名白云观。殿堂有匾曰“云集山房”。至是,殿堂、两庑、过厅、楼房,规模具备,形势壮观。吕祖殿北向,山门在前司街(今前进路);文昌宫、三清殿南向,山门在文庙街(今凤林路)。北两院,南三院,统属白云观。
  1923年左右,增修白云观山门、戏台。20世纪20年代,城内知名人士刘子翔、汪百川、鲁桂舫等主持、捐资,重修吕祖殿及其两厢
  2003年6月21日,省宗教局落实宗教政策,发文批准开放临夏白云观为道教活动场所。6月25日,市宗教局颁发“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现已成立临夏白云观管理委员会,正积极筹备殿堂建设事宜,为恢复白云观昔日雄姿而努力。
  
  注:
  ①见明嘉靖《河州志》卷二“典礼·祠祀”条,并见《临夏回族自治州志》下册1318页“民族宗教·道教”条。
  ②见清康熙《河州志》卷二“学校志”。
  ③见宣统《河州续志稿》卷三“学校·祠祀”条,民国《续修导河县志》卷二“建置·坛庙”条。
  ④见《续修导河县志》卷二“建置·坛庙”条。
  
  (作者单位:临夏白云观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