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传承老子之道 共建和谐世界

作者:丁常云




  2005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向世界郑重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随后,温家宝总理在法国巴黎,又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政府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向全世界发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庄严呼唤。
  本次国际《道德经》论坛,提出了“和谐世界,以道相通”的会议主题,正是积极响应中国政府关于“建设和谐世界”的伟大号召,是践行道教参与构建和谐社会与共建和谐世界的伟大实践。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该经言简意赅,博大精深,以其深邃的智慧和富有诗韵的语言,探讨了宇宙、自然、治国和修身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给人以无穷的思想启迪。“道”通贯古今,涵养万物。“和”乃万物常态,是《道德经》的重要理念,所谓:天道自然,和谐有序。故“道”乃自然之道、和谐之道。以此道修身,则人心清静;以此道处世,则社会安定;以此道理国,则国家太平;以此道贯通,则世界和谐。
  下面,我着重从老子《道德经》思想出发,就“传承老子之道,共建和谐世界”问题谈一些想法和意见,以期与各位切磋、交流和增进共识。
  
  一、以道修身,则人心清静
  
  老子之道,“自然”、“清静”,是理想的修身之道。道教徒常常通过自我修炼,而达到内心的清静与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人的内心和谐则是和谐社会最基本的要求。所谓内心和谐,简单地说:就是要心态健康平和,对人对事都能坦然面对;凡事都要有一颗平常心,要以平常心对待平常事;不要焦虑不安,更不要忧心忡忡。如果从精神层面上说,人的内心和谐,则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高境界,是和谐社会的新层次,即精神面貌和谐、道德和谐。老子之道,自然平和、清静无为,正是人内心和谐的根本所在。道教修身讲求人之身心与道合一,追求内心的清静与和谐。在老子看来,人的本性犹如初生的婴儿,朴素(即真实),虚静(心境空明宁静,不以心智追逐外在的东西),心平气和,无私无欲。但是,由于后天环境的影响和贪欲的诱惑,往往致使本性丧失,因此老子强调要“归根”、“复命”,要“致虚”、“守静”。以此来消解“心智”的作用,排除嗜欲的诱惑,进而实现人心清静的目的。
  老子之道,其本质属性是清静自然、柔弱不争。以此道修身,则人心清静。现代社会中,有的人心态浮躁,急于求成,急于发财,急于成名,心情急躁,内心焦虑、精神紧张。还有人自以为聪明,执意妄为,固执己见,互不相让。甚至有人争权夺利,见利忘义,贪污受贿。这是一种自身内心的疾病,是人类身心不健康的表现,更是人内心和谐的天敌。于是,老子强调要“见素抱朴”和“少思寡欲”,使人回归到原来的纯真本性。强调指出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即所谓“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同时,老子修身之道还提倡人们要学习“水”的精神,“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滋润万物,扶持万物生长,而从不去争名、争利,水无论居于什么地方,都能随处而安、贞静自守。这是道的本性所在,人之修身,必先悟道,以此道而为,则自然内心清静和谐。
  
  二、以道处世,则社会安定
  
  老子之道,“慈爱”、“谦下”,是很好的处世之道。所谓处世,简单地说:就是在社会上活动,跟人往来相处的一种人际关系。人是社会的细胞,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则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老子的处世之道是“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所谓“慈”,即慈爱天下万物。“俭”即节俭爱惜。“不敢为天下先”,所以成为天下万物的首领。因为只有具备慈爱、节俭、谦虚宽容的美德,才能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拥戴。大道是无私的,社会也是公平的,人世之间,你越是为别人多想,越是为社会多作贡献,你就会更加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越是竭尽全力帮助别人,自己得到的就更多。所以,老子教诲我们说:“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在处世过程中,老子还强调“谦下”的作用,并以江海来做比喻,指出:“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就是说,江河湖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众流之王,就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位。圣人具有宽广的胸怀,正是“谦下”的结果。现实社会中,如果我们能够以“慈爱”之心待人,以“谦下”之心处世,那么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自然就会和谐。
  老子之道,“寡欲”、“不争”, 以此道处世,则社会自然安定。老子的处世之道还表现在“宽容”、“不争”的处世态度上。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世界是多元的,但人类有共同的利益基础。所以,中国人历来主张“和而不同”,对不同的事物要抱“宽容、和同”的态度。老子也明确提出“无为”、“不争”的思想。所谓“无为”就是要求人的行事应效法自然,不要妄自作为,讲求清心寡欲、与世无争、慎行远祸;所谓“不争”,就是要求世人不要争名夺利,一切任其自然。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明确提出了“不争”,主张“处下”,要求人们“报怨以德”。老子主张“寡欲、不争”,就是强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要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和谐共存。老子以追求身心、群己、社会、自然的和谐为处世之道。这种处世之道,自然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以道理国,则国家太平
  
  老子之道,“自然无为”,是高明的理国之道。老子从天道自然无为的原则出发,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无为而治”是《老子》一书中社会思想的核心,也是老子治国的重要理念。根据“天道自然无为”的原则,老子主张“人道”同样应该“自然无为”。即所谓:“我无民而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也就是说,在治理国家方面,只要“我”浑全天理,顺天应人,人民就会自我约束,自我导化。只要“我”虚心恬淡,不妄动,不纵欲,人民自然就会归于清正。同时,还进一步强调指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并不是什么事不做,而是要顺应自然,不受任何外来干涉。“治大国,若烹小鲜”,强调的是治理国家,要像烹小鱼一样小心谨慎,不要过多地翻动它、干扰它。这就是“人道”效法“天道”,最后复归于天道的原则。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数个鼎盛时期,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无论是汉代的“文景之治”,还是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当时的统治者无一不遵循了“无为而治”之训。因此,治理天下,如果以私欲之心执意有为,那么将不可能如愿。一个真正体悟“大道”的圣者,他会以道德仁义来感化世人,以“道”的无为、清正、诚信来治理百姓,自然能够达到和气致祥的目的。
  以老子之道治国,则国家自然太平。老子理国的社会思想基本可以概括为两条:一是反对压迫、反对战争,提倡“损有余而补不足”,提倡社会公平;二是提倡“无为而治”,顺乎天道自然。老子的社会追求就是“清静为天下正”,只有清静无为,才能使万物各其所能,使人各得其乐,懂得并施行这个道理,才能使天下归于大正。所以,老子所追求的太平社会理想是: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百姓都安居乐业、自得其乐、恬静和美的社会。老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其核心就是追求和平、和谐、公平、公正。这样的社会无疑就是一个太平的社会、和谐的社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