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泰山方士与道教的产生

作者:白如祥




  一
  
  泰山不仅气势雄伟,而且不乏幽谷曲溪,还有许多幽深的岩洞,自古以来就是仙家寄居和修炼的好地方。据《岱史》卷四记载,战国时期黄伯阳就隐居在泰山之阴的黄伯阳洞。秦汉时期,方士大行其道,他们修习各种神仙方术,为统治者寻访仙人、寻找仙药,掀起一股大规模的寻仙风潮。当时泰山聚集了众多的方士,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安期生,现在泰山地区仍然有其碑记,并流传着关于他的传说故事。
  在泰山东麓今莱芜境内,有一座山叫仙人山,即因相传安期生曾经修炼于此而得名。仙人山顶有座仙人堂,是供奉安期生的地方,原有石墙庙三间,现石墙犹存。仙人堂原有唐宋碑记,均已佚,现仍存元大德五年(1301)所立石碑,其上刻《重修安期真人祠记》曰:
  凤凰之山有古仙人堂,父老相传,以为真人安期生也。得非秦始皇东游求诸海上者邪?俗又谓八百伏先生,竟莫详厥由。……唐人有碑识其事。碑漫漶残裂,可辨者间数字尔,读者每以为恨。……
  由此碑记来看,仙人堂最晚建于唐代,到元代时唐碑即已“漫漶残裂”,碑文仅能辨读数字,已无从得知当时的具体状况了。
  又查《嘉靖莱芜县志》,发现其中载有元至正二年(1342)《重修安期真人观记》,所记与前碑甚为类似,而文字则大为简略,仅及其三分之一,想必是在前碑的基础上而作的。其中有曰:“及观断碑,有汉唐篆文,略载安期真人之事,灭裂剥落,往复读之,每以为叹。”如此看来,仙人堂早在汉代就已经见存于世了,而且和安期生有关。
  到了明朝正德八年(1513),仙人堂再次得到重修,《嘉靖莱芜县志》所载的《老君堂记》记载了这次重修的情况,并说:“考安期真人,秦人也。隐居是邑凤凰峰下,修炼吐纳,遂以得仙。”又说:“按元时此祠碑文以为安期先生真人观,而今世呼为老君堂,又曰太清宫。”
  仙人山和凤凰山都属于泰山山脉。对于安期生是否真的在仙人山、凤凰山修炼过并得道成仙,恐怕现在没有人能够给出确切的答案。不过,由以上碑记可以得知,远从汉代以来,关于安期生的传说故事就在这一带流传,而且所谓安期生在此地的遗迹也确实不少。
  除仙人堂外,仙人山的东南有一个石洞,洞口北壁上有“仙人山、仙人洞……”的石刻。相传此洞是安期生采药时居住的地方,同时又是仙鹤的巢穴,所以被称为仙窟鹤巢。凤凰山南的悬崖上也有一个石洞,叫朝阳洞,又叫丹炉洞,相传是安期生炼丹的地方。凤凰山北的安仙村,相传是安期生居住的地方。而在附近的山村中,也流传着许多关于安期生修仙、炼丹、行医、显异等等的传说故事。这一切都使安期生和泰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安期生到底是何许人也?据《列仙传》说:
  安期先生者,琅琊阜乡人也。卖药于东海边,时人皆言千岁翁。秦始皇东游,请见,与语三日三夜,赐金壁度数千万。出于阜乡亭,皆置去。留书以赤玉舄一双为报,曰:“求我于蓬莱山。”始皇即遣使者徐市、卢生等数百人入海。未至蓬莱山,辄逢风波而还。立祠阜乡亭海边十数处云。
  联系仙人山上的碑记和当地的传说来看,安期生先是在仙人山和凤凰山一带隐居修炼,得道后才离开赴东海边卖药,遇见了东游的秦始皇,并引发了秦始皇大规模的入海求仙之举。后来秦始皇因为寻他而不得,曾为他立祠十数处。
  从神仙的角度来看,上述过程是很合情理的;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个过程的可信度有多高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尽管如此,从中还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安期生是秦始皇时期一位非常著名的齐地方士。
  那么,安期生与道教又有什么关系呢?安期生虽然是秦始皇时期的方士,但他对汉武帝时期的神仙方术活动有着重大影响,他是齐地方士集团得以形成的关键人物之一,而齐地方士集团对道教的产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战国末年到秦始皇时期,虽然史书一直是以燕齐方士并称,但实际上,当时方士中有名可考的大部分是燕人,齐人很少。但到了汉武帝时期,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当时围在汉武帝身边的方士几乎全是齐人,而他们大部分又与安期生有着或远或近的师承关系。
  《史记·乐毅列传》曾清楚地记载了安期生的师承和其后学的谱系:“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于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又据考证,《史记·封禅书》中出现的许多方士,如奕大、少翁、李少君、公孙卿、申公等等,都是安期生的门徒。他们围在汉武帝身边,形成了一个齐地方士集团,其主要活动不外乎为汉武帝求仙问药,或鼓动汉武帝封禅祭祀等等。而汉武帝时期产生的黄帝升仙的传说,也是这些安期生的门徒们编造出来的。①
  
  二
  
  齐地方士所传的自然是齐学,而道教就是从齐学演变来的。从思想来看,齐学源于殷周时期的巫史之学,综合了儒、墨、黄老、阴阳和神仙方术等各家思想,而以黄老道家、阴阳家、五行家和神仙家思想为特色,其主流实为方士之学。②这些特征,在安期生及其门徒们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地域来看,齐学就是海岱之学,海即胶东沿海,岱即泰山。虽然最初泰山处于齐国的边缘地带,但在齐学中却占有重要的地位。齐地原有八祠,主祭八神,即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四时主,其中地主之祠就在泰山、梁父。后来随着阴阳五行说的出现,泰山又被赋予了新的角色。按阴阳五行说,东方主生,而泰山正处于东方,所以泰山就具有了主生的职责。再后来,泰山又成为人死后魂魄所归之处,成为“治鬼之府”,具有了主知人寿的功能。由于泰山既主生又主死,所以历代帝王之热衷于封禅,除了上告天帝领受天命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借此以求长生不死。这样一来,泰山就和后来道教的长生成仙信仰搭上了关系。
  道教教义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其对神仙的崇拜,这也是其信仰的核心。而如果要推寻神仙思想的渊源,则可以追溯到从战国到秦汉的神话传说,这在《楚辞》、《庄子》、《列子》、《山海经》等书中都可以看到。细说起来,这些神话传说又分为两个系统:一是来自西方的、以昆仑山为中心的山岳神话,一是来自东方的、以渤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为中心的海岛神话。而且从时间上来说,前者的出现要早于后者。③
  乍看之下,泰山似乎和这两个神话系统都没有关系,其实不然。泰山和海岛神话固然无关,但和昆仑神话则大有关系。古书中的昆仑并不是特指某座具体的山,而是一种通称。《尔雅》说:“三成为昆仑丘。”凡是高达三成的山都可以称为昆仑,可见在古书中被称为昆仑的山并不止一处。泰山以其雄伟高峻,足可以被称为昆仑。而实际上,泰山也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仅《史记·封禅书》中就多次提到黄帝与泰山之间的联系。如申公说黄帝常在泰山等山与神相会,李少君等说黄帝封泰山而不死,管仲也说黄帝曾封泰山、禅梁父等等。这种种关于黄帝与泰山的说法,想必不是空口无凭,必有所本,很可能齐地早就有传说将黄帝与泰山联系在一起。
  如此看来,道教神仙思想的两个源头就都可以在齐地找到:东有蓬莱、方丈、瀛洲(渤海三神山),西有泰山(昆仑山),正符合中国神话西山东海的格局。而且相比之下,泰山神话出现得更早,管仲之时就已流传黄帝封泰山、禅梁父之说,而海上神山之说到齐国的宣王和威王时才出现。由此看来,泰山神话作为一个重要的源头,肯定会对道教神仙思想的形成产生影响。
  也正因为如此,泰山才吸引了大量的方士进山来修炼。秦始皇时,除安期生之外,据《神仙传》所载,李少君曾经入泰山采药,修炼绝谷遁世全身之术,结果修道未成反而身染疾病,被困在山林中,后来被安期生所救,于是就拜其为师。汉武帝时,泰山有泰山老父、稷丘君,均修道有成,曾经遇见汉武帝,并受到赏赐或因而立祠。东汉时,张巨君修炼于泰山,善占卜之术;泰山人崔文子隐居山中,善医药和预言。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而他们的徒子徒孙,数量更是可观。
  大量泰山方士的出现,推动了当时齐地方士集团的形成与发展;而齐地方士集团的形成与发展,又促进了齐学向道教的转化。在这一过程中,神仙思想和神仙方术都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当齐学最终转变为道教时,这些方士就一变而成为最初的道士。从这一点来说,泰山方士又为道教准备了大量的人才,为其组织建设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总而言之,泰山在道教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抹杀的,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注:
  ①王青:《论齐楚两大方士集团及其对道教的影响》,《世界宗教研究》1992年第3期。
  ②胡孚琛:《齐学与道教》,《世界宗教研究》1987年第2期。
  ③许地山:《道教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9页。
  (作者单位: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