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道教养生原则略述

作者:于 璞




  其次,要劳逸结合。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动静交相养赋》说:“天地有常道,万物有常性。道不可以终静,济之以动;性不可以终动,济之以静。养之则两全而交利,不养则两伤而交病。”宋朝大文学家、道教信奉者苏轼认为:王公贵族住楼阁,坐车轿,衣裘皮,保养得过分了,养得四体不勤,气候稍一变化,寒气便会侵袭身体,使其患病。而农夫小民,无论酷暑严寒,都在田野劳作,风雨侵袭已司空见惯,劳动之后,稍一休息便又能恢复体力。所以,善于保养身体的人,一般能劳逸结合,经常活动,让身体适应不同天气,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
  
  七、动而有常
  
  《金丹心法·劳筋骨》中说:“天体运转,日月星辰皆流转,盖阳精主动,动而有常,唯行健自强,所以永贞而不息。”③ 道教养生学既强调运动养生,又主张运动要适度。葛洪《抱朴子内篇·极言》说:“养生之方,唾不及远,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久视,坐不至久,卧不及疲。……不欲甚劳甚逸,不欲起晚,不欲汗流,不欲多睡,不欲奔车走马,不欲极目远望。”④ 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教诫篇》称:“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视、久听……能中和者,必久寿也。”⑤ 又说:“夫流水不腐,户抠不朽者,以其劳动数故也。”⑥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养老大例第三》中说得更明白:“养生之道,无作搏戏强用气力,无举重,无疾行。”“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这一运动养生的观点,极大地促进了道教各种导引术和内炼方法的发展,至今仍具有养生健身价值。“生命在于运动”就是其实质的集中体现。
  
  八、清心寡欲
  
  清朝人金缨《格言联璧·存养》说:“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所以,人们只有淡泊名利,才能健康长寿。要做到“清心寡欲”,就要尽量减少人的七情六欲,消除各种私心杂念。其具体方法便是“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养生之都契也。”⑦认为这十二“少”,是养生的基本法则,并以此反对“十二多”。“十二多”是指多思、多念、多欲、多事、多语、多笑、多愁、多乐、多喜、多怒、多好、多恶。⑧ 道教认为:多思索则精神受到危害;多杂念则神志散逸;多嗜欲则神志昏蔽;多事累则形体疲劳;多说话则气短神累;多嘻笑则五脏损伤;多忧愁则内心恐惧;多快乐则意气骄溢;多喜则善忘错记头脑昏乱,多发怒视血脉喷张不定;多爱好则迷恋于中不可控制;多厌恶则内心慌悴没有欢乐。如果这十二多不除,势必伤生、丧身。行十二少,去十二多,修炼时间长了,达到无少无多,随心所欲的地步,那就接近于得道的境界了。
  
  九、精神内守
  
  “精神内守”的“精”指的是“元精”,它是维持人体的一种神秘物质,但归于气的范畴,伤了元精,人的寿命就缩短。“神”指“元神”亦即人脑的调节功能。道教认为:人有三宝——精、气、神。元精充盈,元气也充盈;元气充盈,元神就健全。不懂得节约元精,全身上下的脉络就会像树木一样枯槁损伤,失去生命活力。为了实现“精神内守”,就要有效控制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绪的变化,保持健康心理,将七情维持在“和”的范围内,切勿“太过”与“不及”。道教养生学认为: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恐伤肾、思伤脾。这里的喜、怒、忧、恐、思都是指大喜、大怒、大忧、大思、大恐。精神作用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但是,要想对人的情绪实施控制也决非易事。人们可以用静坐、气功等方式来净化心灵,减少欲望,维持人的精神健康。
  
  十、性命双修
  
  宋代张伯端开创的南宗重命,主张先命后性,即从命功下手,以性功为圆满。而北宗即全真道,主张先性后命,即从性功下手,然后及于命功。但两家区别仅限于修炼方法的次第,并不偏于一功。其实质都是主张在养生实践中,将有形的形体器官和精神意识合而为一,将其视为在养生实践中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修炼对象。
  全真道的开创者王重阳在《五篇灵文·序》中指出:“命无性不灵,性无命不立。”这种性命双修的思想对道教养生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将道教养生推向了一个层次更高的、更完整的方法体系,即既注重“命功”的身体保健修炼,又注重“性功”的精神意识和思想道德的修炼。元代道士李道纯在《性命论》中指出:“性者先天至神,一灵之谓也。命者先天至精,一气之谓也。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⑨他认为:“高上之士性命兼达,先持戒定慧而虚其心,后炼精气神而保其身。身安泰则命基永固,心虚澄则性本圆明。性圆明则无来无去,命永固则无生无死,至于混成圆顿,直入无为,性命双全,形神俱妙也。”⑩
  以上是从道教养生的基本原则而言的。众术合修乃是道教养生方法的重要原则。先秦时期,先人为了寻求长生已经实践过大量方法。道教由于有较系统的教义思想和明确的长生目的,因而能全面继承这些养生方法,博采众长,不偏执一家,并且在自身的修炼实践中全面推进各种养生方法。
  
  注:
  ①《道藏》第20册91页。
  ②《道藏》第14册594页。
  ③《藏外道书》第25册444页。
  ④《道藏》第28册221页。
  ⑤《道藏》第18册477页。
  ⑥《道藏》第18册478页。
  ⑦《养性延命录》引《小有经》,《道藏》第18册476页。
  ⑧《养性延命录》引《小有经》,《道藏》第18册476页。
  ⑨《中和集》卷四,《道藏》第4册503页。
  ⑩《中和集》卷四,《道藏》第4册503页。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