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道教养生与技术哲学交叉研究的新成果

作者:黄丽军




  道教服食是道教信从者通过摄取食物、药物、气、符等来防治疾病、养护身心,以求长生成仙的过程中所应用的一切手段、方法、知识等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服药、服气、辟谷、饮食、服符等方面,是一类富有特色的道教养生类型。近年来,学术界对道教养生学关注较多,因此道教养生中服食问题也相应地有一些学者加以探讨。黄永锋博士认为道教养生学研究课题众多,服食养生应该专门加以系统研究;同时有必要重新界定道教服食,在新的理论平台上进行多视角深入的审视。
  黄永锋在博士论文基础上,经过近三年的删节、补充、润饰,最终完成的专著《道教服食技术研究》(东方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内容厚实。该书因史成论,努力发掘道教服食文化典型一手文献,灵活运用技术哲学基本理论,主要围绕道教服食技术本体论、价值论和认识论三个方面,对道教服食技术进行系统的论析。第一章,具体讨论道教服食养生技术的外延与内涵、主体要素与客体要素、个体结构和群体结构,紧扣道教服食技术本体论。第二章,从服药技术、服气技术、辟谷技术、饮食技术、服符技术五个方面解析道教服食养生技术规程。第二章为第三章探究道教服食技术的养生功能、社会影响、伦理价值作了必要的铺垫,所以第二章、第三章《道教服食技术的理性评价》都属于价值论方面的内容。第四章,关注道教服食技术认识论方面的问题。全书在技术哲学框架中全面梳理道教服食养生文化,令人耳目一新。
  黄永锋将服食外延明确界定为服药、服气、辟谷、饮食、服符五个方面,是个首创。“服食”一词在《尚书》中业已出现。《尚书·旅獒》称:“无有远迩,毕献方物,惟服食器用。”这里的“服食”指服用饮食之物。道教使用“服食”这一概念,基本是与养生联系在一起。道教学术界对“服食”的阐释不断发展演变。1979年台湾巨流图书公司印行的《道教大辞典》、1994年华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道教大辞典》、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华道教大辞典》对“服食”均做出界定。考察这些定义,我们注意到,最早人们把服食的对象界定为丹药,即后来道教所讲的外丹;接着服食的对象范围有所发展,除了金石药,还包括草木药;在《中华道教大辞典》中服食的外延有更大的扩充,它包括药物和膳食。对同一个概念有不同的定义这是正常的认识现象。逻辑学告诉我们,定义只能揭示事物某些方面的规定性,不可能揭示事物全部的、丰富的内容。事物本身不断发展变化以及人们认识的局限性、片面性往往使准确定义的工作变得十分不易。黄永锋仔细总结古今人们语言习惯,发现道教界、学术界过去、现在都在更广泛意义上使用服食一词,服食使用的范围不只局限在药饵。作者从道教类书唐代王悬河所修的《三洞珠囊》卷三《服食品》以及宋代《太平御览·道部·服饵》中之内容涵盖服药、服气、辟谷、饮食、服符五方面中获得力证,列表展示,令人信服。为了充分说明问题,黄永锋还从语源学上加以分析,认为服食可以包含服气、服符等内容。综此,该书重新界定道教服食外延,将其扩展为道教饮食、道教服药、道教服气、道教服符、道教辟谷,这样的界定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科学的,有助于人们全面认识道教服食养生文化。
  该书最大的创新点在于交叉研究。黄永锋认真考察了道教养生研究成果,他发现,学术界似乎对外丹、内丹、房中、气法、导引关注较多;道教服食作为道教养生的一类重要现象,已经引起学者们的注意,但是着力探讨者不多。同时,在这不多的道教服食养生研究成果中也有缺憾,现有相关论著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服食研究局限于服药方面,没有把服食紧密关联的各个类型(服药、服气、服符、饮食、辟谷)作为一个整体来探究。二、此前的研究一般停留在文献整理的层面,少有理论上的深入探讨。三、已出的服食论述缺少学科对话,往往是一维单向的研究。鉴于上述情况,黄永锋重新界定服食外延,并选择近年来在我国哲学界发展较快的哲学分支学科——技术哲学作为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探析道教服食养生现象。该书提炼出“道教服食技术”这一概念,运用技术哲学的理论与方法,探讨了道教服食技术本质、技术要素和技术结构,并勾勒出道教服食技术发展的动力机制,其相关概念及其思想的提出具有开创性。作者立足于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大背景下,剖析道教服食技术的伦理价值,特别是其中蕴含的生命伦理和生态伦理智慧,从而使道教服食技术研究展示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书研究方法也值得肯定。研究道教服食养生技术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因为跨学科研究,加上服食技术的子类型多,它所牵涉的知识面相当广泛,所以要有正确有效的研究方法指导,才能顺利完成。该书娴熟运用如下五个方面的研究方法,使得服食研究这一复杂问题别开生面。第一,尊重前人与努力创新相辅。“尊重前人”,指详备收集前人有关服食研究成果,仔细研读,发现误点、浑点、盲点。“努力创新”,努力解决发现的问题,开创了研究新局面。第二,历史考察与现代审视结合。“历史考察”,指在特定的时空中考察复杂的道教服食养生现象,不随意拔高,也不无端贬斥。“现代审视”,是从现代人的养生需要出发,审视道教服食技术的实际养生效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第三,微观观照与宏观把握统一。“微观观照”,是点上的探求。“宏观把握”,是面上的联结。将微观观照与宏观把握统一起来,可以做到既细致入微,又不失却重心;既顾全整体,又能照应局部。第四,学理剖析与应用探求互补。哲学研究追慕理论高度,但不排斥应用要求。学理剖析,是在理论上抽象;应用探求,则是对现实的关切。第五,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并举。在道教服食养生文化视域中,可以看到人与人的关系,也可见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有人与鬼神的关系,所以探究过程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举相当有必要。沟通人文与科学,可以使研究不乏科学态度,又不失人情味,兼顾求真与求美。
  道教服食养生是道教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迄今为止,研究不多。所以,《道教服食技术研究》这一课题,具有学科前沿性和开创性的意义。现在黄永锋的科研成果由东方出版社精装出版,给道教学术百花园增添了一抹新绿,期待同行专家指正。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