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投壶活动在两汉魏晋时期的道教化

作者:熊纪涛




  投壶活动在我国历史非常久远,至迟在周朝时期已成为大型宴饮礼仪上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由于它可能是承袭射礼而来,有着许多繁琐的礼节;后经秦汉时期的民间化、民间宗教和道家求仙思想的影响,约在魏晋时期被纳入道家视野,并成为道教仙境的文化象征。下面从史籍、图像和出土文献等几个方面试述这一嬗变轨迹。
  
  一、投壶活动起源于周朝宴会礼仪
  
  投壶活动据信史记载表明其确切的起源是周朝的宴会礼仪。《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晋侯以齐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壶。晋侯先,穆天子曰:‘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为诸侯师。’中之,齐侯举矢曰:‘有酒如渑,有肉如陵。寡人中此,与君代兴。’亦中之。”记载礼仪的专书《礼记》载有《投壶》篇,专记投壶的仪制礼法。汉代郑玄作注:“投壶者,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也。”古汉语“燕”“宴”通假,足见此时投壶是作为一种宴会礼仪进行的。秦汉后,投壶活动的礼仪性日趋减少,而游戏趣味日渐凸显。明人汪禔《投壶仪节》:“投壶,射礼之细也,燕而射,乐宾也。庭除之间,或不能弧矢之张也,故易之以投壶。”概略地说明了这一演化轨迹。
  从各个朝代出土的文物来看,投壶器具有陶制、铜制、铁制和瓷制,所用投射之矢为竹、柘、棘等材料制成,每人四支,以投中次数论胜负。《礼记·投壶》:“壶颈修七寸,腹修五寸,口径二寸半,容斗五升,壶中实小豆焉,为其矢之跃而出也,壶去席二矢半,矢以柘,若棘,毋去其皮。”这不仅详细记载了壶的形制,还说明了活动规则:投壶者距壶两矢半处投射。因为壶口直径只有两寸半,很小,投中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礼记》还说,投中后主人有旨酒嘉肴受赐于宾客。贵族阶层投壶时有专门的裁判即“司射”,《礼记》云:“投壶之礼,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执壶。主人请曰:某有枉矢哨壶,请以乐宾。”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威王八年,楚国大举攻打齐国,齐威王派淳于髡为使者到赵国求援,楚国国君听说后当夜令军撤回,齐威王大悦,置酒后宫,召淳于髡赐予美酒。此间齐威王问淳于髡什么时候喝酒最多,淳于髡说:“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这里所记的乡里之间的宴会不像齐威王宫廷宴饮那样比较拘束,乡里宴饮可以稍微放松,行为举止不似平常,宴会中六博、投壶助兴,决出胜负,负者罚酒,既显才艺,又娱宾客。这些活动场面除有文献记载外,还有出土文物可证。1974年,山东省长岛县出土的战国早期刻纹提梁壶,在壶腹刻有一幅投壶图,画面上投壶者的投掷动作正处在紧张而欲投出的一瞬间,把《礼记》所描述的情景定格下来,生动再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投壶活动场面,也从侧面印证了当时投壶开始流行。
  
  二、投壶活动在汉末融入宗教仪式
  
  随着周王朝及其礼乐制度的逐渐衰落,秦汉以后投壶活动逐渐在民间普及,出现游戏娱乐化倾向。不仅民间,而且皇帝将官也常常进行,投壶活动更为广泛。汉代刘歆《西京杂记》卷五:“武帝时,郭舍人善投壶,以竹为矢,不用棘也。古之投壶,取中而不求还,故实小豆于中,恶其矢跃而出也。郭舍人则激矢令还,一矢百余还,谓之骁。言如博之掔枭于掌中,为骁杰也。每为武帝投壶,辄赐金帛。”这描写了皇帝喜爱的情状。《东观汉记》则记载了将官对此活动的偏爱:“遵为将军,取士皆用儒术,对酒娱乐,必雅歌投壶。”《后汉书·祭遵传》亦有类似记载。当时,贵为将军的祭遵,在选拔人才时把投壶当作其中的一项测试内容,在投壶时还奏雅歌呢!
  西汉以后,投壶活动开始融入丧葬文化里,成为宗教信仰仪式里一种对吉祥隐喻的表达。南阳汉画馆所藏的东汉《投壶》画像石,画面上中间有一壶,内有投中的两矢,壶左有三足樽,上有一把勺子供舀酒用,两边跪坐二人正在投矢,右边第二人拱抱两臂旁观,左边第二人较瘦小,站立侍候,似是仆人,而左边第三人为一彪形大汉,脸侧下,似醉态,投壶场面的整体氛围和人物情状栩栩如生。事实上,这幅《投壶》图决不仅仅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和再现,因为该画像石被安置在墓室里,具有一定的宗教信仰、神圣仪式之功能。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在墓葬内具有宗教信仰与神圣仪式的功能,汉画研究学界普遍认为应是道教在萌芽产生和初步发展时期对世俗丧葬观念发生影响的结果。所以,《投壶》图不仅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更具有宗教仪式意味。诚然,这种宗教仪式性质和投壶活动确切起源于周朝的宴会礼仪性质,已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三、投壶活动在魏晋时期完成道教化
  
  魏时,投壶活动依然不辍。据《艺文类聚·巧艺部》记载,当时的邯郸淳对投壶深有研察体会,作有《投壶赋》。在书中《投壶》条目云:“《魏略》曰:邯郸淳,字淑,作《投壶赋》千余言。奏之,文帝以为工,赐帛千匹。”但在这篇赋文里所记述的魏时投壶风俗已与《礼记》所载情况很不相同。魏邯郸淳《投壶赋》曰:
  古者诸侯问于天子之事,则相朝也,以正班爵,讲礼献功。于是乃崇其威仪,恪其容貌,繁登降之节,盛揖拜之数,机设而弗倚,酒澄而弗举,肃肃济济,其惟敬焉。敬不可久,礼成于饫,乃设大射,否则投壶。植兹华壶,凫氏所铸。厥高二尺,盘腹修颈。饰以金银,文以雕镂。象物必具,距筵七尺,杰焉植驻。矢维二四,或柘或棘,丰本纤末,调劲且直。执算奉中。司射是职。曾孙侯氏,与之乎皆得。然后观夫投者,闲习察妙,巧之所极,骆驿联翩,爰夏兔发,翻翻集集,不盈不缩,应壶顺入,何其善也。每投不空,四矢退效,既入跃出,荏苒偃仰,僶俛趋下,余势振掉,又足乐也。拟议于此,命中于彼,动之如志,靡有违也。譬诸为政,群职罔驰,左右毕投,效奇数钧,列置功算,称善告贤,三载考绩,幽明始分也。比投不释,增是自遂,虽往有功,义所不贵,春秋贬翚,亦犹是类也。若乃撮矢作骄,累掇联取,一往之纳二,巧无与耦,斯乃绝伦之才,尤异之技也。柯列葩布,匪罕匪绸,虽就置犹弗然,矧回绝之所投,惟兹巧之妙丽,亦希世之寡俦,调心术于混冥,适容体于便安,纷纵奇于施舍,显必中以微观,悦与坐之耳目,乐众心而不倦,环玮百变,恶可穷赞。
  这些文字就是被魏文帝曹丕“赐帛千匹”的《投壶赋》的一部分,但其余皆佚。朱彝遵《经义考》卷一四七记:“其赋已缺。”
  晋代,投壶活动更为流行,而且成为清谈玄学士人必会、贵族争相推崇的活动。由于投壶活动经常举行,以至高招迭出、高手众多。例如,隔着屏风投壶,《晋书》说“石崇有妓善投壶,隔屏风投之”;闭着眼睛投壶,《晋阳秋》说“王胡之善于投壶,言手熟闭目”。其余如《王弼传》:“弼性和理乐游,解音律,善投壶。”《魏略》:“游楚,好投壶自娱。”《献帝春秋》:“袁绍闻魏郡兵反,与黑山贼等数万人共覆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