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修身养性

11、怎样做一个自己想做的人

 

  这些天,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究竟想做一个怎样的人?我究竟是喜欢简单、安宁、做好自己的本分,就与世无争?还是喜欢挑战,喜欢出击,喜欢争名夺利,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挣扎出自己的一方天空?老实说,这种思考是痛苦的,因为你在怀疑自己的人生;思考又是必须的,佛说“少数人渡过河流,多数人站在河流的这一边;他们站在河岸边,跑上又跑下”,我不想做那个跑上跑下,疲于奔命,却不知所云的人。

  生活是现实的,每个人都要承担压力,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有人说:“成功就是做你想做的人,做你想做的事,去你想去的地方,说你想说的话”,我觉得挺有道理。一个人活着,首先要了解自己,才能够了解世界,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梦想所在,才能够规划,努力,最终到达。古语云 “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定”也好,“静”也好都是我们常常说的“沉淀”,人只有沉淀下来,才能“虑”,才能思考,浮躁的人是无法真正思考的,浮躁的人只能得到一些轻浅的快乐,歌舞升平,纸醉金迷之后,他们留给自己内心的是淡淡的空虚和怅惘。性情上,我总喜欢那些单纯的人,沉静的人,能看得进书的人,他们的笑是发自内心的微笑,他们淡然处世,大智大度,挥洒自如。

  我觉得完美的人生应该就是一种平衡。人们在追求自己梦想的时候,都会矛盾,都要付出,而牺牲多少性情,投入多少精力,违背多少原则是你自己可以选择的。当付出和收获不对等的时候,人会有明显的挫败感;当付出基本获得回报时,人会欣慰;只有收获远远大于付出时,人才会感到幸福,从这一点上看,人类的确是不容易满足的动物。但是,平衡感真的很重要,不注意调整自己的期望值,造成心理严重失衡的人首先是颓废,而且很容易变坏。

  如何做一个自己想做的人,我觉得应该有三个思考的层面:

  第一. 接受自己。不管你是丑的,老的,穷的,还是怎样的落魄,我们都得接受自己的现状。无法正视自己的人,永远都不会真正的快乐起来,也无法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同。

  第二. 挑战自己。每个人经历经验不同,都有局限性,每个人又都有自我完善的能力。尝试着改变自己,去做些自己害怕做的事情,做些可能更复杂的事情。即便是四十岁,五十岁了,也当自己是个小孩,还有机会,每天都在成长,这样的人,我觉得是成功的。

  第三. 追求平衡。19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红字》的作者霍桑曾列举享受成功的五要素:品质单纯;具备勇气;公而忘私;热爱工作;心安理得。我觉得他说得真好!尤其是这“心安理得”四个字,它透露出人生的奥秘就是一种平衡,很多大富大贵的人不一定心安理得;它教会我们一种处事的态度,无论你追求什么,用什么方式,最重要是——心安理得。

  难得在这个星期六的晚上,一个人坐在诺大的办公室内,静静地把这些思绪写下来,心里感觉坦然而且泰然。做自己想做的人,今天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给自己争取更多的自由,更多的空间,看自己想看的,经历自己想经历的。当一个人目标清晰,又心安理得时,他才会步伐坚定,而且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