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家文集 > 严歌苓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严歌苓简介 | |
|
|
严歌苓,1957年11月16日~ 美籍华人,当代著名中、英文作家、好莱坞专业编剧。 生于上海,在安徽马鞍山长大。 12岁,严歌苓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作为舞蹈演员,在祖国大江南北奔波巡演。 20岁时,严歌苓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担任战地记者。那些伤员对生命的渴望,深深震撼了她。从此,她成了各种反战活动的积极分子。从前线医院回来后,严歌苓含泪写下一些诗歌、短篇小说,并开始在军区报纸上发表文章。 1978年发表处女作童话诗《量角器与扑克牌的对话》。1980年发表了电影文学剧本《心弦》,次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成影片。 自1983年起,严歌苓从成都军区文工团调到铁道兵政治部创作组任创作员。继《心弦》之后,严歌苓相继创作了《残缺的月亮》、《七个战士和一个零》、《大沙漠如雪》、《父与女》、《无冕女王》等大量的电影文学剧本,这些剧本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未能摄成影片,但从中不难看出严歌苓超人的艺术才华。生长在和平环境中的严歌苓,常常把目光投入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在描写气势弘大的战争场面的同时,又能加入自己独特的视角,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 除电影文学创作外,严歌苓还创作了大量小说。自1981年至1986年,她陆续发表了短篇小说《葱》、《腊姐》、《血缘》、《歌神和她的十二个月》、《芝麻官与芝麻事》,中篇小说《你跟我来,我给你水》,长篇小说《绿血》、《一个女兵的悄悄话》、《雌性的草地》等,多次在国内获奖,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随后,严歌苓进入鲁迅文学院作家研究生班。 1988年由严歌苓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避难》再次被搬上银幕,严歌苓又一次把独特的艺术视角投入战争,通过几个女性的遭遇来表现战争的残酷,博得影坛内外的一致好评。同年应美国新闻总署之邀访美,进入哥伦比亚艺术学院文学写作系就读,获艺术硕士学位,并获写作最高MFA学位,成为哥伦比亚艺术学院百年建校首位华人校友。由她编剧的电视剧《新大陆》是反映留学生生活的成功之作。 为了把戏剧冲突较强的故事写得贴切,她选择多接触与故事中人物类似的人,走访各地采访,搜集资料。此后的十多年,她写出了《一个女人的史诗》、《穗子物语》、《天浴》、《扶桑》、《人寰》、《少女小渔》、《女房东》、《无非男女》、《第九个寡妇》、《白蛇》、《小姨多鹤》、散文集《波希米亚楼》等获得国内外重要奖项的作品,并多次在国内外高校和文学研讨会上演讲。 2009年,出版了关于二战期间的上海与犹太族人的故事《寄居者》,并担任电影《梅兰芳》编剧。 2011年,出版长篇小说《陆犯焉识》。 …… 婚姻: 在美国留学的日子,严歌苓邂逅了美国外交官劳伦斯,并因此受到FBI的监控和审查。精通八国语言的32岁的劳伦斯在前途无量的外交官生涯与严歌苓之间,毅然放弃了前者。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