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我是怎样作灯谜的

 


许多人认为灯谜是一种纯粹的文字游戏,好象跟艺术、政治没有多大的关系,有时候我也这样认为。但随着时日的增加,这种文字游戏玩弄得多了,作为谜人应该具备的各种素养积累逐步深厚,便觉得制谜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游戏的技巧,也是一种艺术创作。特别是掌握了灯谜制作的一些基本技巧之之后,一条好的灯谜的产生往往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或是瞬息灵感的凝固,优秀的灯谜作品在博得一笑的同时,可以给人艺术美的享受。

在文字狱盛行的年代里,灯谜作者同其他艺术的作者一样,也随时面临着政治风险,甚至招来牢狱之灾或杀身之祸。我有个朋友叫林文鹤,善诗词,曾写过这样一首作品,叫《猜谜能手杨修》:

曹操善制,
杨修好猜。
善制的功于心计,
好猜的不顾死活;
这就麻烦。

相府帷重,
却有不知深浅的手,
将那世态炎凉,
揭了个明明白白。
直把宰相肚子里的河道,
猜得个水落石出,
难以撑舟。
奈何!

且舍得花本钱啊,
那一日,曹氏的鬼头刀飞来,
便也稀里糊涂地,
把一颗好端端的人头送去,
制了谜面。

林君这首诗,既是诗人关于灯谜题材为数不多的作品,也说明了文字狱对于谜家来说,确实是可怕的事情。据说“文革”期间,有个谜家制作了一条“红虎”:毛(打京剧剧目一),谜底是“血手印”。结果,造反派说他恶毒攻击伟大领袖毛主席,被判了七年徒刑。不可否认,对于作者来说,灯谜作品同样寄托自己着感情的渲泄与灵感的写照,但不能象杨修那样玩过头了。至于“血手印”之类的悲剧,则是那个时代无法逃避的代价。这些都是题外的话。

制作灯谜并不难,它的生命之源来自于生活,生活中灯谜的素材比比皆是。如果有了情感与灵感的沟通,那是唾手可得的。1987年开始,我进行了“一日一谜”的制作活动,至今拙作逾千,也略有一二条颇为象样,据本人的休会,制谜的途径大致有以下几条。

一、因情而生。

谜例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打外交名词一)照会人有七情,曰:喜怒哀乐悲恐惊。情之所到,谜就流诸笔端,且大都贴切自然,血肉丰满。某夜,与友人约林中相会,月挂柳竹梢,静极了。但由于地址有误,近在咫尺而无缘见面,就在这静候与遐想中,宋人词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涌上脑门,我就伸手拈来为谜面,配以“照会”二字为底,一条灯谜就算成了。不过,心绪与古人却是不同。
再如:与爱人谈恋爱的时候,情感颇为浪漫,由此而生的灯谜也多。那时,她还在师范学校读书。一次,她趁学校放假的三两天回家,难得相聚一次又要匆匆分手,于是一气之下呵成两谜:
谜例2: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打食品一)快速面。其中谜底的“面”字已别解作“会面”。
谜例3:相见时难别亦难(打琼瑶小说一)聚散两依依。
当然,两地相思,比不上形影不离。因此有感而发又生一谜:
谜例4:不能相亲(打离合字一)口勿吻。其中谜面的“亲”字作“亲吻”别解。

二、学习他人,举一反三。

灯谜的创作离不开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成功之处。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别人制成一条好的灯谜,我们作为读者、猜者能体会出其中的意味,其实也就是学会了此类灯谜制作技巧的过程。我们在猜中一个谜底后,大都有“噢、原来是这么回事,我也来试试”这样一种大悟大彻的心理反应。于是,在别人成功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制作出更好的灯谜作品。这样制作的灯谜谜艺,往往高于原作。实际上,这种灯谜制作应当说是一个再加工过程,或者说是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我在《浦东谜刊》上看到一条灯谜:中将的希望(打时间名词一)。谜底为“二星期”。读后总觉十分别扭,此谜做得有些牵强,中将的肩章是两颗金星,但中校、中尉呢?还有很多的事物也跟两颗星有关啊。于是,我想到了“星”的本义,就以此为谜底,也做了一条:
谜例5:牵牛织女遥相望(打时间名词一)二星期。
其中“牵牛”、“织女”别解作二颗星的名字,“望”扣期望的“期”。相比之下,我觉得这个“二星期”比那个“二星期”的谜味要足了许多。
我的一个学生曾做了一条灯谜,谜面为“阐”,谜底为“出门单”,拿来征求我的意见。我以为这条谜的制作手法虽陈旧无新意,但也启动了我的创作欲望,就同样以“出门单”为底,制作了一条灯谜:
谜例6:独在异乡为异客(打单据一)出门单。
谜面为唐诗名句,以“在异乡为异客”扣“出门”。“独”与“单”词义相同互口,非常自然流畅,毫无矫柔造作的痕迹。

这种学习与借鉴的制作方法不仅仅局限于向他人的,也可以是借鉴自己的旧作或新作,举一反三。也可以是将自己的佳品供他人借鉴,征求同行的批评,以达共同提高谜艺之目的。
我曾以“陌生面孔”为谜面,打口语“不识相”。这条谜的关键是把“相”字别解做“相貌”,“相”字还可以作多种别解。因此,我就利用这一“相”字的多义别解,连续做了数条灯谜,这就是借鉴了自己的作品。

谜例7:不识相(打聊目一)顾生

这实际上是上述谜条的翻版之作。“顾生”别解作“看上去陌生”。这与“陌生面孔”如出一辙。

谜例8:老实相(打聊目一)张诚

“相”与“张”都有“看”这一层意思,属同义相扣;“诚”与“老实”是同义转换。

谜例9:涨(三字口语一)不相干
谜面拆开为“氵”与“张”两个部分,可会意作“看水”,由此再作反面会意,便得出“不相干” 这一谜

。此时谜底已别解为“不看干燥的”。与谜面一唱一和,比较贴切。这种情况大家可以在上面我的灯谜作品的很多地方看到。

三、以与自己的职业、兴趣爱好有关的名词术语为谜底素材。

这样制作出来的灯谜既熟能生巧,且又避免一谜二底之弊端。灯谜的质量与作者对灯谜素材的熟悉程度有关,特别是一谜两底情况的出现,往往是作者不熟悉谜底素材。当然,一个人的知识面是有限的,我们熟悉的灯谜素材肯定比较狭窄,且又多为前人所用,但只要我们仔细揣摩,还是能绝处逢生,做出几条好作品的。比如,我是教师出身,又做过教育行政工作,对有关教育的名词术语比较熟悉,因而在我的灯谜作品里,教育和行政管理方面的内容就比较多一点,如:
谜例10:独裁统治(打机关用语一)行政单位

谜面从文字上理解是:一个人发号司令,大权独览。而谜底也正好是这个意思:行使政令的只有一个人(单位)。

谜例11:母亲的回忆(打建筑物一)纪念堂

这条谜的谜面为初中语文课文的篇目。我在教这篇课文时触动了灯谜创作的灵感。就以“纪念”与“回忆”同义相扣,古代“母亲”有“堂”之别称,属同义转换。
在教学生读刘禹锡名篇《陋铭室》时,“往来无白丁”一句吸引了我,觉得这是一个绝好的灯谜素材。于是,就开动大脑机器,为其配合谜面,终有所得:

谜例12:黑人朋友(打《陋室铭》一句)往来无白丁

“往来”的都是“朋友”。“丁”可理解作“人丁”。既然来往走动的朋友没有白人,那么当然是“黑人朋友”了。这则灯谜属反扣会意。
此外,本人的兴趣爱好也比较广泛、集邮、音乐、体育、摄影等方面的知识也稍稍涉猎一点,灯谜创作的素材也由此有所拓宽。

谜例13:差旅费分文不剩(打摄影名词一)走动用光

这条谜的制作说来也有些凑巧。一次,我与几个同事携相机到基层去拍学校危房资料相片,谁知回来的路上囊空如洗,连车费也是别人垫的,当时是非常地尴尬。但尴尬归尴尬,创作灯谜的灵感却油然而生,我想起刚学到的一个摄影名词叫作“走动用光”,正好是我当时窘境的真实写照。如此相扣,可谓是天作之合了。

谜例14:砍头不要紧(打特种邮票一枚)石松

在我收集的邮票中,T46的第六张票名为“石松”,按通常的制谜手法是无法制成灯谜的。如果把“石”字“松”开,不成文字,犯了“谜面不成文”之大忌;按常规,也可以把“石”、“松”作人的姓名别解,但又太广太滥。这个素材放在案头上好久了,一次读报时,我看到革命先烈有“我愿把牢底来坐穿”的名句,由此想到夏明翰绝命诗有“砍头不要紧”句,正好与“石松”扣合。如此制谜纯属偶然,不可多得。

谜例15:母亲(打歌名一)妈妈的吻

想当年,我也喜欢唱歌,曾经跟本校的音乐教师练过几招。一曲《妈妈的吻》风靡神州的时候,我也就随风入俗,喜欢这首歌,并把它入谜。这条灯谜看似十分浅显,但将谜面“母亲”两字分割别解尚属首例。

四、专题创作、命题创作。

无论是谁,光凭小聪明,等待灵感的瞬息闪现,都有江郎才尽的时候。灵感的时常闪现只有靠不断的锻炼,没有灵感也要强迫自己象挤牙膏似地挤出灯谜创作的灵感。因此,从1987年开始,我就进行一日创作一条谜的尝试,效果是比较好的。上海的《浦东谜刊》第27期登了我的《有感于“一日一谜”》一文,总结了四点体会:一是锻炼了毅力,二是培养了灵感,三是有益于身心健康,四是能使更多的人了解灯谜。“一日一谜”确实有大有益处,尤其是应时即景,灵活性强,在身边的朋友中是很有市场的。如1988年元旦,龙年伊始,我就制作了这样一条灯谜:

谜例16:龙年头一日(打字一)晨
龙年为“辰”,头上有一“日”字,正好合一“晨”字。
谜例17:一天得一百分(打节日一)元旦。
这是1989年元旦创作的。“一天”扣“旦”字,一百分如果接货币单位计算,正好是一“元”。
谜例18:马年岁首(打节日一)端午
这是1990年元旦创作的,马年为“午”,“端”乃始也。
此类灯谜为应时之作,时效性强,谜味足,对于猜谜者来说,吸引力更大。如1990年为马年,我作了这样一条灯谜:
谜例19:庚午谜会(打常用词一)马虎
几位谜友一番思索之后,在众多常用词中独推“马虎”为谜底。他们说:庚午年扣“马” ,“谜”扣“虎”,手法平平,但这个“会”字用得神,会者聚也,这一“会”把马与虎这两种不同的动物拴在一起,谜味就出来了。

即景之作更富情趣。此类灯谜,如果制作者不介绍灯谜诞生的背景,恐怕猜者是只知其底难解其味的。如

弟喜添千金,我即制作一谜:
谜例20:弟子(探骊格)称谓侄儿
谜面别解作“弟弟的孩子”,其“称谓”无疑是侄儿了。
又如一次,我到食品柜上取一支“大重九”香烟,忽然生出灵感,制出一条灯谜:
谜例21:柜(打香烟名一)大重九

分割谜面为“巨木”二字,巨为大,木乃“十八”之组合,为“重九”之和,连起来就可与谜底扣合。这谜比某君发表在《新民晚报》副刊上的作品还要早半年多,大概是所谓“英雄所见略同“的吧。
还有,弟弟喜添千金之后,一旦遇到阴天,家中则到处挂满尿布。于是,我就以“尿布”为底制成一谜:

谜例22:小便处(打儿童用品一)尿布

又闻友人审君与妻戏谑,以“我的老婆”为谜面,要其妻猜一电影名,谜底为“审妻“。由此可见,即景灯谜对活跃家庭气氛,增进夫妻情谊亦是很有好处的。难怪贾宝玉对“挑灯夜读把谜猜”的生活是那么的神往。
“一日一谜”的素材又一来源是专题和命题创作。一册专业名词术语的辞典在手,选其能制成灯谜的条目,置之于案头,用它几天或数十天的时间逐个消磨,有时也能涌出灵感来,制成好谜。如我在法律专题灯谜创作时,有一“轮奸”的罪名,这个素材确实难以成谜,做得不好会伤大雅。但在创作另一灯谜时偶然触动了灵感,终于有了既不伤大雅,又爱憎分明的谜面:

谜例23:圆滑(打一罪名)轮奸

轮之形为圆,“奸”与“滑”同义,两者分扣而成,通俗而又避淫秽之嫌。

谜例24:寻常百姓家(打法律名词一)民庭

法制专题灯谜中有“民庭”这个素材,初时以“普通人家”为面,自觉浅显,且有直译之嫌,只好暂时搁置一旁。后读唐诗,觅得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觉得“寻常百姓家”这五个字做谜面挺合适,于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在创作邮票票名专题灯谜时,T44“齐白石作品选”小型张“祖国万岁”又把我给难住了。这个谜底素材太直显了,不管是用正反会意,还是析词拆字,都难以成谜。后来逛新华书店时,看到一部《上下五千年》,动了灵感,这上下五千年不正是“万岁”吗?如此,这条谜就不难做了。
谜例25:中华上下五千年(打邮票小型张名一)祖国万岁

套票T56苏州留园中有一枚的票名为“远翠阁之夏”,当时我觉得要把它制成灯谜难度的确不小,但偏要啃这块硬骨头。几天之中,苦思冥想,整日拆字析词,词义转换,昏昏然然终于有发灵感。

谜例26:依稀楼台蝉鸣柳(打特种邮票一枚)远翠阁之夏。

依稀,远也;楼台扣阁,柳色翠也;蝉鸣在夏季。谜面描绘了一幅有诗情画意的“远翠阁之夏”图景。
此外,我还曾参加上海浦东灯谜协会举办的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命题灯谜创作,也有几条在会刊《虎社》上发表。如:

谜例27:两者必居其一(打字一)丛

两者为二人,构成一“从”字。必居其一,意思是这个“从”字必须在“一”之上,组合的结果为一“丛”字。

谜例28:AO(打《讲话》用词一)联合

谜面为两个字母,如理解作汉语拼音,为“敖”(不标音调),没有犯“谜面不成文”之大忌,将这个两个字母相联的结果便是一个“合”字。

五、多以口语、俗语等群众所熟悉的词语为谜面或谜底,推动灯谜的普及。

一则用典精巧、古人名句为谜面或谜底的灯谜,完全可以令人拍案叫绝,但曲高和寡,凭本人现有的这点水平,做不出也猜不出这类佳谜。因此,我只好从自己的实际水平出发,多以口语、俗语等群众所熟知的词语入谜,春节元宵,街头一挂,猜者众多,亦不乏情趣。如:

谜例28:何谓“扒灰”(打三字常用词一)公与私

江浙一带称公公与媳妇私通为“扒灰”,这是路人皆知的。谜面虽嫌粗俗,但供猜者一乐,我自以为还俗得可以,不失分寸。

谜例29:从不徇私(打俗称一)老公
谜谜30:不顾私情(打古代俗称一)相公

这两条灯谜的谜底均为老小皆知的称谓,猜起来也不难,很能吸引猜者。“从不徇私”从反面会意就是“老是为公”,以此底面扣合。“不顾私情”中的“顾”别解为“看”,与“相”同义,从反面会意为“只看公的”,底面由此相扣,通俗易懂。

制作灯谜说容易也比较容易,说难也比较难,但总的还是要动感情、有灵感,唯有这样制成的灯谜才血肉丰满,谜味浓郁。具体如何制谜,谜条怎样制成,那是因人而异,因时因景而异,没有统一的途径。上述五种制谜的方式仅限于本人而已,所作谜条也属班门弄爷。好在本人脸皮子厚,不在乎贻笑大方,只求一个得到名师指点,谜艺有所长进而已。

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脸皮比较厚,喜欢吹牛聊天。下面,我将继续献丑,再分类介绍自己的70则习作,凑成百条,将“内幕”大曝光,恭请各方雅正。

一、流露情感的灯谜

谜例31:十八里相送(打商业名词一)行情。
谜例32:一步一回首(打商业名词一)行情。

这两条灯谜作于给爱人送行时,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十八里相送”出自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祝英台为梁山伯送行,十八里路步步含情。运用此典隐合谜底,显得较为贴切自然。谜例32的制作手法与31大致相似。
谜例33:呼吸阻塞(打三字口语一)气勿过。
谜例34:心中难过(打水浒人名一)周通。

这是有所感而作。偶得感冒,鼻孔阻塞,呼吸不通,心里感到难受,随笔记不两条谜作。谜例33比较浅显,容易读懂。谜例34采用别解反扣手法,既然“中心处难以过去”,那么什么地方能通过呢?与之相对的当然是四周能通了。其中谜面的“难过”二字已别解作“难以通过”。

谜例35:多少个夜晚(打字一)夕

此谜比某君发表在《台州日报》副刊上的作品要早两年多。青春期独守空房,心中有说不出的惆怅,经常有“多少个夜晚……”这类感慨,于是信笔画在纸上无聊品玩。细看这“多”字为两“夕”字了,此谜作成,纯属偶然。

谜例36:盘查口令,对者放行(打六字口语一)说不出的难过

创作这条灯谜时的心境大概也不大好,否则“说不出的难过”这个口语是不会用来作谜底素材的。谜底为一偏正词组,词义已作别解。“说不出的”要理解为“答不出的人”,“难过”作难以通过理解,然后方能与谜面相扣。

二、学他人之长,制自己新作

谜37:多嘴(打计划生育用语一)人口过剩
记得我在师专读书时,同学兼谜友章荣跃曾作一条灯谜,写在黑板上供班上同学猜射。他的大作是:“呸,谁要你多嘴”(打一字),猜中的谜底为“丕”字。数年来,我一直记忆犹新。因此,在得到“人口过剩”这个谜底素材时,想起了荣跃的旧作,颇受启发,制成了新谜。谜面要从字面上理解。放弃本义,作“多余的一张嘴”来理会,方能与谜底扣合。

谜例38:拉长了脸(打古代作家一)颜延之
这是受“拒绝收容”(打三字口语)射“不要脸”这个谜条启发的。容、脸、颜都有一层词义相同,容可以扣脸,颜也可以扣脸,延字的意思延伸、拉长。这条谜如果边猜边想象,趣味性较强。

谜例39:步调一致(打组织机构二)足协、音协
我曾在内部谜刊上看到有人以“桥协、音协”等组织机构的简称为谜底,也就凭自己熟知,排出“排协、谜协、影协、足协、音协……”等一大堆协会的简称为谜底素材,上述谜例即是所作灯谜的其中之一。足作脚步理解,音作音调理解,协扣“一致”,底面如此互扣,字字都有着落。

谜例40:此曲只应天上有(打设备一)空调
以“此曲只应天上有”射成语“不同凡响”,是一则旧谜,用的是反面会意的手法。而谜例40则反其道行之,用了正面会意的手法。谜面从字面上看,已排除了这种曲调在人间存在之可能,它所隐的谜底只能是“空调”(天空上的曲调)。

谜例41:白头(打离合字一)道之首
上海《浦东谜刊》上曾载有“我的道路”射离合字“余之途”一谜,使我大受启发,通过翻字典,找到了许多能制谜的离合字素材。谜例41即为其中之一。明眼人一下子可以看出,上述两条离合字灯谜极象一奶同胞,因而,做这一类灯谜很有撞车之危险。如:

谜例42:生前事迹(打离合字一)故人做
后来,我有一个学生也做了一条相同的灯谜来征求意见。当他看了我的第三辑《“一日一谜”作品选》(油印)后,才晓得这个素材已被我所利用。

学习借鉴的只能是他人制谜的技巧,做出新意来,不能照搬,或部分照搬。上海《浦东谜刊》第17期登了我的一条灯谜:

谜例43:月月不断有人来(打字一)佣
谜中以“月月不断”扣用字,添一单“人”旁,合成谜底“佣”字。后我曾见有人亦以“月月不断”扣“用”字,与其他偏旁组成另一谜底。我以为此种方法不足取。但上海有一谜友反其道而用,以“分开来用”射电影“月月”,这才是借鉴的真谛之所在。

三、举一反三,捻绳串珠

有时候,一个词别解得好,可以举一反三,引出连串的灯谜作品来。我们故且把这个别解了的词喻作串珠的绳,如果这根绳断了,绳上的珠子也都统统散落,不复存在了。如:我们浙江一带把不正经或调皮称之为油滑。那么,就可以做出几个象样的灯谜了。

谜例44:老是不正经(打体育项目一)长滑
谜底为冰上运动项目,“长”可以理解作“一贯地”。连起来的意思是:一贯地耍滑头,为此扣合谜面。
谜例45:第一滑(打商品一)头油
谜面也是冰上体育的术语,“油”、“滑”互扣,“头”为首,即第一,底面之间扣合相当自然。
谜例46:更不正经(打常用词一)加油
底面中“更、加”互扣,不正经即油。此谜的情趣与谜味同上两例相比,则稍逊一筹。有人曾将“广播”一词别解入谜,我看后觉得这种别解能生出谜味,于是也来一个举一反三。
谜例47:真相大白(打新闻用语一)实况广播

“真相”与“实况”对扣,大者为广,白与说同义,可作传播、散布理解,如此四字对扣,可以说是比较严谨的。

谜例48:征婚消息到处传(打新闻用语一)配音广播
谜底中的“配”当作婚配解,“音”理解为音讯,与“消息”相扣。“到处”意为范围之广,“传”作传播解。由于这条谜中的“配”字作婚配别解。又可引出别一条灯谜:

谜例49:办婚事大手大脚(打新闻用语一)配乐散文
其中谜底的“配”字亦作婚配解,办婚事自然充满喜乐之气。散文已作花钱解,含有铺张之意。此谜用的是正面会意的手法。由此可见,谜贵别解,不仅仅别解才有谜味,而且别解得好,可以象钓鱼似的引出一连串的灯谜来,这种方法,初学者不妨一试。

四、以自己职业、兴趣爱好相关的词汇入谜。

谜例50:课外辅导(打称谓二)留学生、助教
谜面的意思是教师课余的时候把学生留下来,帮助他,教他学习。因此,谜底中助、教两字应别解作动词,为帮助、教导之意。

谜例51:严禁体罚学生(调尾格)(打法律名词一)律师、徒刑
谜面是对教师体罚学生行为的一种约束。再看谜底,“律”字本身就有约束之意,徒为学生,刑作处罚解,按谜格调尾的要求,最后两字应调换位置,读作“刑徒”,这样,谜底联起来应理解为“约束教师处罚学生”,才能与谜面扣合。

谜例52:《写作概论》(打语言名词一)文言文
谜面带书名号,可理理解作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题目,其论述的内容应当是怎样写文章的。谜底中两个“文”字要分别别解,前者作名词,意为“书文”,后者作动词,意为写文章,串起来作“书文的内容是论述怎样写文章的”,正好切中面意。

谜例53:禁止浪费(打体育名词一)压水花
谜底是我比较喜欢看的一个体育项目跳水中的一个词,“压”作“压制”解,有禁止之意,“水”与“浪”扣,“费”作“花费”理解后与“花”别解后的词义相同。
谜例54:行人靠边(打语文名词一)走之旁
这个灯谜的关键是谜底中“之”字已作动词别解,意为到、往,使谜底整个意思变为走到旁边去,成了谜面的另一种表述方式。

谜例55:喝口糖茶润喉头(打特种邮票一枚)甜水入津
邮票T97中有枚票名叫“甜水入津”。谜底中的甜水能与糖茶对扣。“入”作“喝进去”理解。津,润泽也,三个词别解后的词义联起来,就能扣合谜面了。

谜例56:朝霞映红了脸庞(打摄影名词一)彩色照相
谜面记得是我读小学时语文课本中的一句。谜底中“彩色”二字是谜面中“朝霞”的写照,映照互扣成趣,“脸庞”扣“相”。此谜如此扣合而成,颇有一番周折。

谜例57:回回不断(打集邮名词一)四方连
用拆字法来看,“回”有两个口,两个回就是四个口,“口”字形状如方块,因此,谜底中有“四方”之说。“不断”就是连着。这样理解的话,就很自然地推出谜底。

谜例58:独酌无相亲(打集邮名词一)孤品
谜面是唐诗中人们所熟知的名句,所反映的是一个人独自品酒,无人相伴的孤寂心境。因此,当我手头有了“孤品”这个谜底素材后,进行别解处理,就信手而成。孤者独也,品者尝也,古人常用指代饮酒。谜面也是谜友们常用来入谜的诗句,无刀削斧凿之痕迹。

五、专题和命题创作的灯谜

当地人知道我善谜,一些在单位里当小头头的朋友为了活跃单位的气氛,或对自己部门的工作进行宣传,常常邀请我帮他们作专题灯谜和组织专题谜会,当然是有报酬的。至今,我已经为朋友尝试过三个专题的灯谜创作,现分别摘录数条。

1、法律灯谜

谜例59:文件泄密(打法律名词二)秘书、被告人
文件有秘密、机密、绝密之分,对外秘而不宣。谜底中“秘书”别解为“秘密文书”,“告”作“告诉”理解,“文件泄密”不就是秘密的文书内容被告诉他人了吗?
谜例60:擒贼先擒王(打法律名词三)逮捕、盗窃、首犯
做这条灯谜时,我没有化费多大的精力。在诸多的法制名词中,我除了列出能单独成谜的以外,还将两个或数个名词串在一起,看能否再制成灯谜。谜底中三个名词串在一起后,就非常容易地想到用谜面这句俗语来扣合。看似十分平直,但谜底串珠别有一番趣味。
谜例61:非你不娶,非你不嫁(打法律名词一)婚约
谜面为青年恋人婚前常用的山盟海誓,允定今后结秦晋之好。此谜用的是直接会意的手法,谜底似乎成了谜面的注脚。
谜例62:接头(打法律名词一)继承开始
在拿到这个谜底素材时,我们会发现谜底由两个词组成,分别进行同义别解,“继承”与接(着)同义,开始为开头,这样就可以顺利地为它配上谜面。谜为地下工作用语。
谜例63:缠得要命(打法律名词一)绞死
谜底二字非常简单,从字义上看,绞即缠。浙江方言中“死”有“要命”之一说,如烦死了,浙江一带的人常说成是烦得要命。依此类推编出谜面。

2、TJ邮票名专题灯谜

从1974年开始,我国分别将新发行的纪念票、特种邮票命名为J票、T票,进行编号。我也算个半拉子的集邮爱好者,对票名比较熟悉,将票名与灯谜结缘大概也属全国首创。

谜例64:寒外人家草掩映(打T票一枚)葫芦
T44“齐白石作品选”的第九枚邮票名为“葫芦”。谜底去掉草字头为“胡户”。古代称塞外地方为胡,那里的人为胡人,那里的战马为胡骑,那里有人家当然是“胡户”。“草掩映”三字即含蓄地告诉猜者,须在“胡户”两字上加草字头。构成一个完整的谜底。
谜例65:俗得佳人插红英(卷帘格)(打邮票小型张一枚)簪花仕女图。
当时,我想把这个谜底素材入谜,感到难度很大,颠来倒去总是没有做成。一次在把谜底五个字倒过来读成“图女仕花簪”时,觉得可以一试。图字的文言意思是“想得到”。仕指有身份、有地位的男人。簪的意思是插。连起来可别解成:想得到女人,男人就把花插到头上。如此去理解,稍作调整后使成现在这们的谜面句子。
谜例66:作词谱曲(卷帘格)(打T票一枚)写儿歌
看到这个谜底素材,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要用卷帘格,即如同上例,将谜底倒过来读成:歌儿写。歌有词曲组成,因此,它的谜面只能配“作词谱曲”。
谜例67:聚香楼(打邮票小型张名一)台阁、凝馨
不管什么地方,很多酒家的名字就叫“聚香楼”。楼即台阁,聚香即凝馨,这条灯谜就是这样彼此相扣而成。
谜例68:守边(打票一套名)环境保护
这条谜的制作过程十分简单,将谜底中的两个词别解,环境作四周,即边;保护作守,很自然地会产生“守边”这个谜面。

3、人才学名词专题灯谜

谜例69:消费者论坛(打人才学名词一)用人之道
谜底中“用人”可理解使用东西的人,即消费者。道为说话。连贯起来是:消费者说的话,就可与谜面扣合。
谜例70:黄毛丫头(打人才学名词一)人才发现
谜底意思从字面上这样别解:人的头发才长出来,可以看到。谜面作这样别解:黄毛即新生的头发;丫头,象枝丫一样长头上。谜面和谜底都有别解,谜味尤浓。
谜例71:无德无能,恐难当此重任(打人才学名词一)受虑不才。
谜的底面之间从字面看,谜底是谜面句子的浓缩。面句似某君接受任命时的一句谦语,谜底须破读成“受,虑不才”,方能扣合谜面。
谜例72:变为口头禅(打人才学名词一)成熟论
此谜底要先破读为“成、熟论”,方能扣合谜面。成与“变为”相扣,口头禅即“熟论”,我自以为这样的分扣是比较贴切的。
谜例73:你我都束手无策(打人才学名词一)他设计
谜底中“设计”一词已作“想办法”别解。谜面排除了你我“设计”的可能性,因此,其谜底只能是“他设计”。用的是侧面会意的手法。

六、即景灯谜

其特点是看到什么做什么,随意发挥,做得潇洒谜味浓郁。

谜例74:巨轮(打称谓一)船老大
我曾任教的学校边上有个小码头,常有小客轮、小货船停泊,客人与船主言笑之间,称船主为“老大”。我见其船小,主人却称“老大”觉得滑稽,便存心一乐,以“巨轮”为谜面,隐扣“船老大”,含戏谑之意。
谜例75:双主遗返战俘(打成语一)不打不成交
这是看了电视新闻两伊交换战俘后,触动灵感创作的。战俘是战争打仗的产物,没有打仗当然也就不存在交换战俘了。
谜例76:大观(打电视用语一)少儿不宜
各地城镇的电影院和录像点广告牌上不乏“少儿不宜”之类的警句,大多属故弄玄虚卖噱头,令人读后不舒服。我有意揶谕一番,略作思索后,以“大观”扣“少儿不宜”。从字面上看,所谓“大观”就是“大人观看的”,少儿理所当然是不宜观看。但那些所谓“少儿不宜”的影片大多为“拳头脚头加枕头”的货色,称其“大观”,嘲讽之意不言自明。
谜例77:夕阳残照(打离合字一)日西晒
我的办公室朝西面街。每到夏季,西晒日头烤得难熬,即使日薄西山,阳光照来,也是还热得可以。此情此景牵动了做谜的灵感,于是便有了上面这条灯谜。
谜例78:针灸(打三字口语一)肉中刺
我有一友人为中医,精于针灸之道。一次,家人小恙,请他扎上几针。当时,我坐在一旁观看,见他稔熟地将银针扎入肌肉中,就连叫起来:“好谜,好谜”。旁人都感到惘然,待我将谜条写下给他们看到,大家也说有趣。
谜例79:不讲卫生(打法律名词一)贪污
教书时,有个同事不修边幅,穿的衣裤脏兮兮,上课时喜欢用手掌擦黑板,擦后两手往衣襟上抹,学生往往都要抿嘴窃笑,但他却不以为然,自我解嘲说:“我就是喜欢烂污一些”。我听后也觉得好笑,使制成这条灯谜赠予这位同事。谜底中“贪”字要理解作“喜欢”,应了同事“喜欢烂污这句话”,“喜欢烂污”就是不讲卫生。
谜例80:人人头破血流(探骊格)首都开罗
某日中午,见街上一伙人在打群架,个个打得头破血流,即景做成一条灯谜。谜底“首”字扣头,“人人”与“都”相照应,“破”与“开”同义,“罗”作语气助词用。谜底连起来读成“首(头)都(打)开罗!”与谜面扣合。

七、即兴灯谜

与即景灯谜不同的是,即兴灯谜产生于对话之间,或逢节日、联欢即兴而作。触动灯谜创作灵感的是听觉,而不是视角。如:

谜例81:“哎呀,我完了”。(打法律名词一)自尽。
这句话是打牌的时候我的对家说的。他的手气很不好,等到牌局快结束了还不见好转。于是,他大喊一声:哎呀,我今天是完了。我一听,有门啊,想到我正在创作的法制专题灯谜,这不是现成的吗?
谜例82:看,上面有两点(打字一)着
一次打扫卫生,我看到天花板上还有两个污点,便指点打扫者说:“看,上面还有两点”。过后,这句话留给自己的印象太深,“看”字的上面有两个点,不是正好一个“着”字吗?
谜例83:“站下,哥哥”(打字一)竞
这句话是我下楼时,妹妹的喊话。“站”为“立”,“下”面有“哥哥”。哥为“兄”。把这“立”与“兄”依上下顺序组合成“竞”为谜底。
谜例84:“起来、起来、起来!”(打古代文学家一)陈三立
谜面是《国歌》词句,每天都可以听到。“起来”为立,谜面有三个“起来”即“三立”,加上引号表示陈述。
谜例85:制止动乱、平息暴乱(打国名一)泰国。
这条谜是在学习中央有关文件时有所感而作的。谜底的“泰”字作安泰解,与谜面是互为因果的逻辑关系,因此“制止了动乱、平息了暴乱”,所以“国家就安泰了”。
谜例86:“您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打时人一)江泽民
这是江泽民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时,本人即兴所作的一条灯谜,“江”作“长江”解,古代有这样的专指。“泽”为恩泽,作动词,意为“把因泽施于……”,“民”为人民,与谜面相扣。谜面为大众所熟知的《长江之歌》中的词句。当然,这是就谜论谜,不要有什么政治上的联想哦。

八、以群众的口语、俗语或日常生活用语入谜,富有地方色彩和生活趣味。

谜例87:窗含西岭千秋雪(打户籍用语一)老家山东
当年解放大军南下,使现在许多江南乡亲常曰“我老家山东”。听得多了,就想以此口语化了的素材制成灯谜。“老家山东”可以别解作“老是家住山的东面”。再看面句是否也有这种意思。“窗含西岭”即含蓄地告诉猜者,我的家是住山的东面,“千秋雪”谓年代已久,正扣谜底中的“老”字。
谜例88:提前用餐(打日常生活一)吃早点
提前用餐和吃饭速度过人,这是我的一个生活习惯。因此,与家人相比,我是“吃得早点”。这一现象本身就是一条灯谜,因而,这是一条写实风格的灯谜。

谜例89:死后流芳(打中药名一)安息香
生前人们说七道八,死后一篇悼词又把他说得完美无缺。这种现象我们见得少吗?谜底三字宜作两个词别解,“安息”是说人死后,“香”为口语“吃香”。死后流芳,也就是“人安息了才吃香”。
谜例90:出嫁的闺女都回娘家(打唐诗一句)千金散尽还复来
谜面句子是土得不能再土的老百姓话,也是一种多得不能再多的民间交往。只要您有两个以上闺女,逢年过节,都带着女婿、外孙回娘家,岂不乐哉?“闺女”有“千金”之称,“出嫁”谓之“散”,底面之间相扣自然。
谜例91:春日人不见、闹市已成空(打浙江地名一)三门
作为一个三门人,以“三门”为谜底制谜,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也很能激起家乡父老兄弟猜谜的兴趣。这条谜用的是增损的手法,“春”字中“日、人”都不见,只余一“三”字,“闹”字里的“市”字已成空,也只留一“门”字,串起来即为地名“三门”。
谜例92:一人就叩头(打字一)命
民间有悍老婆要软丈夫跪床头之笑话,当然,大丈夫只能在只有妻子一个人的情况下才同意下跪、叩头的。谜底的一个“命”字大概是说“这也许是命中注定的吧”。“命”字拆开来可分“一、人、叩”三个部分。谜面中“就”字有靠向之意。“一人”两字靠向“叩”字的“头上”,正好组合成“命”字。
谜例93:夏日客运社(打民族乐器一)冬不拉
三门城关的人都知道本县有个“夏日客运社”,专跑“三门至宁波”路线。从字面上理解:夏日客运,那么,与夏相对的冬季呢,大概只好不拉了。这条谜运用了侧面与反面会意的手法。

九、闲来无事,制谜自娱。

这类灯谜在无目的、无意识的情况下,任思绪飞场面得,所以其谜味比其他一类的灯谜都相对浓些,有时如行云流水般顺畅,有时却似“弯弯绕”一样存心与你过不去。

谜例94:匹夫之勇(打朝代连年号一)汉、光武
谜例95:把大街小巷扫得干干净净(打朝代连年号一)清、道光
谜例94、95属同一种手法创作的灯谜,此类素材难得。匹夫,汉子也,匹夫之勇,即谓汉子有勇无谋,因而其谜底朝代年号连带为“汉光武”。清,作动词“打扫”解,道为路,扣“大街小巷”,“光”谓其干净,谜底连带读成“清道光”而扣谜面。
谜例96:夜深万户俱无声(梨花格)(打化妆品一)美加净
此谜作于监考之时,考场里静悄悄的,有如夜深人静。梨花格要求谜底全作白字谐读,故此谜谜底须读成“每家静”,方能与谜面意境相合。
谜例97:秋霜似雪(卷帘格)(打中草药名二)白前、天冬
这条谜为乘车时所作。车大雪覆盖的山道上行驶,望着外面雪白的山景,思绪飞扬,得到这条灯谜。秋在冬之前,雪、霜色为白。按卷帘格要求,谜底须倒读成“冬天前白”来隐合谜面。
谜例98:墨水(打商品一)液体皂
此谜成于会议期间思想开小差。“皂”,字义为黑色,液体为水状,与谜面“墨水”的字义直接呼应。
谜例99:改行者(打人才学名词一)人的活动
此谜成于“静夜思”,当教师不吃香,要求改行的人很多。因而,有所感而作。谜底当理解为:人的活(工作)变动了。以此照应面句。
谜例100:孤立(探骊格)单位、站
这条谜在车站候车时制成。谜底当作“一个人站着”别解,谜面也要作别解,孤即单,立为站。这样,底面才能互扣。

谜即回互其词,犹如变戏法一般,也得讲究心灵手勤。本文仅能反映制谜的一个侧面,并非制谜之全部技巧。反映灯谜与灯谜作者的资料看多了,许多谜家的趣闻轶事对我的灯谜习作很有影响。尽管本人未曾正式拜师学艺。但心中自有先生,从谜近二十年来,许多谜师曾对本人的拙作有过指点,也寄阅资料。所有这些,我一直心怀感激,因而,本文只能作为本人学艺的一点心得体会,向诸位教师汇报的东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