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利而合, 因利而分——伊斯兰世界分裂的根源何在?
时间:2017-10-19 03:50:05来源:作者:点击数:
伊斯兰教会分为什叶和逊尼两大派系,而这两个伊斯兰最大教派在千年的岁月里却常常冲突不断,矛盾重重。
这是为什么?
据伊斯兰教史的说法,先知穆罕默德死后因权力争夺而分裂出了什叶与逊尼两大教派。
之前已分析过,因7世纪东罗马与萨珊波斯两大帝国混战而阻断了传统的东西商业干道,在此契机下,阿拉伯半岛的红海沿岸低地成为新商道,因商业纽带,四分五裂的阿拉伯部落因利益连接在一起,最终催生了伊斯兰教。
但这种主要靠商业维系的政治统一有局限性,统一的局面随时都有被打破的可能。
原因在于阿拉伯内部缺乏一个实力超群的核心地缘板块,直接导致了在政治上缺乏一个占主导地位核心势力,如此一来,就没有一个统筹者去合理分配利益,纠纷、冲突也就无法避免。
而当时红海沿岸的阿拉伯人内部主要有两大政治势力:以麦加为根基的倭马亚家族,和发源于麦加,实力却较弱的哈希姆家族。但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便来自哈希姆家族,哈希姆家族也因此被尊为圣裔,而现在,约旦仍由该家族统治着。
伊斯兰教创立前,在麦加的哈希姆家族并不显贵,倭马亚家族的实力远远超过哈希姆家族。而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并逐渐发展壮大,倭马亚家族为首的麦加贵族自然是防范着他们。穆罕默德及其家族声望越来越大,倭马亚家族自然不会把自己手中的权利拱手相让,于是便有了麦加守旧贵族剿灭伊斯兰的行动。这样一来,穆罕穆德和他的穆斯林信徒为了避免迫害,不得不被迫迁往麦地那,并依此为核心,建立伊斯兰统治。
虽然,麦地那的地缘实力不如麦加,新生的穆斯林势力也没有倭马亚家族的实力,但时势造英雄,穆罕穆德和初生的伊斯兰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得以存活并流传。
而对默罕默德和初生的伊斯兰有利的环境便是,位于红海沿岸低地新商道的商业文明高度发达,商业的流通和连接属性,促使当地的政治必须从分裂走向统一。
穆罕默德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强占了先机,创立了极其符合商业需要的伊斯兰教。
虽然,穆罕默德现实实力逊色不少,但因站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在危险中需求机遇,实力也因此得以迅速壮大,越来越多的部族受利益的驱使自然会转而支持默罕默德,以东风压倒西风之势给守旧贵族重创。还是因利益关系,伊斯兰教对商业流通的巨大推动作用日益明显,渐渐的,麦加的贵族们也心甘情愿加入其中。
如果,穆罕默德有充足能力,能趁此机会,让倭马亚一样的麦加贵族们反对势力完全归顺,便能建立属于自己的绝对统治。
但是,经营多年,实力雄厚的麦加贵族毕竟不是省油的灯。再加上,穆罕穆德本身就有不少的麦加贵族追随者,比如,出生于倭马亚家族的奥斯曼·本·阿凡便是穆罕默德四大追随者之,一旦,伊斯兰向麦加旧势力开战,首先默罕默德就会面临自己内部先分裂的危险。
如此一来,只能委曲求全,鸵鸟哲学——妥协才是最佳选择。而这种妥协也符合伊斯兰和阿拉伯的整体利益。当时已厮杀多年的萨珊波斯和东罗马早已两败俱伤,而只要阿拉伯团结一心,便可能趁机北上,渔翁得利。相反,如果阿拉伯还要搞内讧,保不定被萨珊波斯或东罗马咬上一口,那时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而与狭小的红海沿岸低地和遍地风沙的阿拉伯荒漠相比,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高原之地才是人类生产活动的良地,也是最重要的传统主商道,远比红海沿岸临时的商道更便捷有利。当下,伊斯兰只要占领这条传统商道并重新开通,东西方贸易滚滚而来的巨额利润便收入囊中。
两者对比,自然是合作实现共赢,远比对抗划算,这样一来,妥协便成为必然。将麦加守旧势力吸纳入教内,伊斯兰的实力进一步壮大,对外扩张才会有更足的实力。
毕竟,新势力和旧势力是基于共同的利益合作,双方存在的矛盾还是未消退,因此合作的根基并不稳固。以倭马亚家族为首的麦加旧势力,拥有更强的军事和经济实力,而穆罕默德作为先知,则在精神上拥有无可争议的崇高地位。在合作之初,基于利益考虑,双方可以相安无事,一旦国家格局已定,俗话说一山难如二虎,在一个国家里,两派为了争取最高的统治权,必定会大动干戈。
不过阿拉伯统一后不久,穆罕默德便去世了。
穆罕默德虽死,哈希姆家族还在。作为创教先知的家族,哈希姆也随着伊斯兰教的发展而水涨船高。到穆罕默德死时,哈希姆家族已成长成为阿拉伯内部的重要权势家族。穆罕默德的侄儿兼女婿阿里,则是这一家族的继任掌门人。
哈希姆家族虽今非昔比,但相较于根基深厚的倭马亚家族,实力还是稍逊一筹。虽然哈希姆家族是先知家族,但并不代表阿里能继承穆罕默德的权力。因穆罕默德是一个宗教领袖,他的权威来自于他在伊斯兰宗教体系中的崇高地位,而没有世俗层面的权力,再则精神权力的传承也不会遵循血统原则。
而穆罕默德的精神权力,根本就无法传承。因按照伊斯兰教义,只有真主独具受崇拜的权利,只能崇拜、顺从他,只能向他祈祷、悔罪。真主派遣先知传达旨意,而穆罕默德则是25位先知中的最后一位,所以穆斯林社会生活、宗教生活和道德行为是以经穆罕默德口述出来的《古兰经》为准绳。
这也就阻断了后来者,如阿里一样的人继承穆罕默德权威的可能性。因阿里不是先知,也就无法获得穆罕默德在宗教体系中的崇高地位。
无法传承后世的先知的精神权力,也就导致了哈希姆家族不能像穆罕默德那样,得到全部穆斯林的一致认同。再加上在世俗层面上,哈希姆家族的实力又不如倭马亚家族。这样一来,倭马亚家族不会听命于阿里也是在意料之中,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他们会利用自己的政治优势大加打压哈希姆家族也就不足为奇。
伴随阿拉伯帝国的势力扩张,帝国积累的利益也越来越丰厚,面对巨大的利益,分配成了问题,这也加深了倭马亚与哈希姆两大势力的分歧。
一旦帝国发展到一定规模,矛盾进入到白热化阶段,内乱的爆发也就不可避免。
公元657年,出身倭马亚家族的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挑起了内战,反对已第四次就任的哈里发的阿里。公元661年,阿里被刺杀,穆阿维叶取得了胜利,建立起阿拉伯帝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倭马亚王朝。上台后的倭马亚势力自然而然要对哈希姆家族强力打压,哈希姆家族实力虽不足,却也一直顽强反抗。伺候,伊斯兰文明正式分裂为倭马亚系的逊尼派(多数派),和哈希姆系的什叶派(少数派)。
自此,逊尼与什叶两大派系千年恩怨拉开帷幕。
不过这种政治对抗势力毕竟发生在一千多年前,而倭马亚家族早在王朝覆没时便被遭大规模屠戮。时光荏苒,当年逊尼与什叶的分裂肇因也已早已消散,甚至哈希姆家族自身都转为逊尼派。
那又是为什么什叶派与逊尼派的宿怨延续千年,至今依旧在火热上演?故事汇将继续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