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立群 主编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阅读能带来诗意生活

周国平:一个灵活的阅读者

  周国平其人

  周国平,著名作家,哲学家。1945年出生于上海,19621968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在广西深山老林中。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1996年以怀念夭折女儿为主题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而闻名,但其绝大多数作品还是以哲理性、思辨性为主。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西方的大哲学家并不仅仅是想做一个学者。有些大哲学家没有固定的讲堂和书斋,而是在街心花园里,进行开放式的知识传授和讨论。他们把'当下'的事物都纳入自己的哲学视野。”

  周国平是那种特别具有能产性的作家,他出书的速度非常快。不久前,海南出版社出版了《周国平自选集》,长江文艺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的一本自传——《岁月与性情》。周国平的自传频繁地在各地的畅销书榜上出现,人们阅读周国平的愿望与20年前一样热烈。也许我们可以追问 :周国平的作品究竟关怀到了人们内心的哪个部位?他如何做到了这一点?

  写自传的超越精神

  在出版自传的时候,周国平就曾敬告读者与媒体,不要以娱乐的角度来读这本书。在这个一切都被娱乐化的年代,他的这个要求是否能对读者发生作用?《岁月与性情》出版之后,一些读者在网上发表观点,有的人是从道德的角度进行评论,有的则从获取历史信息的角度进行解读。争论最大的也许是关于郭沫若之子郭世英的死因的披露。这本书披露了“文革”中的重要史实,其中提到当年的告发者,因此引起了轩然大波,当事人曹秋池出面进行自我维护。对于这一点,周国平告诉记者,他写这些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死者郭世英负责。

  这本自传出版的意义,周国平在书中讲到,是为了在精力尚好的时候把一些往事抓紧时间梳理一下。而对于读者来说,读他人的自传无疑是一个自我求证的过程,他们希望在这里获得某种智慧的启发以及对自身境遇的审视。关于这本自传的写法,则自然与以前的哲理性散文不同。以前的散文是论述文,自传则是记叙文,其中的哲学含量密度会相对小一些。“但是,”周国平说,“我基本上还是保持了我一贯的写作方式,不仅仅是记述个人的境遇,我还要对个人的经历进行反思。这个反思就要有哲学的眼光。我还是从自己的经历里‘拔’了出来,站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来看我的经历,保持一种反思的角度,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就是一种哲学的立场。另外我还是着重自我分析、自我认识,分析自己现在的状态是怎么从小时候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我极力梳理一种自己的人生线索。”

  哲学的两种写法

  周国平也许可以算是影响了一代人的人。“男读王小波,女读周国平。”这曾是以前的大学校园里比较流行的一句话。特别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读大学的人们,他们会对那个充满理想和启蒙色彩的年代记忆犹新,而“周国平”是那个时代独有的人文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符号。

  周国平对读者的影响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他对尼采著作的研究与翻译。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尼采曾是当时年轻人最喜欢的哲学家之一。那时候形成一股比较强烈的“尼采热”,读尼采不仅仅是人们内在的需要,还是一种时尚。在这个时候,周国平写的《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等书对改变读者的精神结构曾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不过,使周国平的影响更为深远的,是他的深入生活的哲理散文。

  哲学的写作可以分为多种,其中一种写作是学院式的,喜欢资料的收集和堆砌。这里不需要感性语言和形象思维,不需要与当下的结合,而更在意哲学的历史性,文章的抽象程度越高、术语的密度越大,这个人的思想就越坚实和丰富。还有一种写作,这种写作文风活泼,并融入了鲜活的生活场景,它常化艰深为平易,如细雨滋润万物一样,发生得悄然而广泛。

  也许周国平应该属于后一种写作者。这种说法也许不尽准确。在周国平的家里,记者提到周国平的写作特色:你的写作是不是和纯学院不同,更侧重于把哲学生活化或者应用化?周国平给了一个棱角分明的回答:“其实我并不是刻意去应用。在某种程度上,我觉得我思考的更是哲学本身的问题,我并不认为用学术的方法就是在思考哲学问题。这种做法反而可能离开了哲学问题。我不反对哲学学术,因为哲学也是一个知识积累和整理的过程,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来说,也需要知识的搜集和整理,但是哲学如果仅仅是以学术的方式出现,我觉得这就是离开哲学的根本了。当时尼采也非常反对哲学的学术化,因为他看到了当时德国大学里,哲学已经成为一门考据学了,你可以说那是学术,但不是哲学。

  “西方的大哲学家并不仅仅是想做一个学者。有些大哲学家没有固定的讲堂和书斋,而是在街心花园里,进行开放式的知识传授和讨论。他们把‘当下’的事物都纳入自己的哲学视野。”

  一个有志于研究哲学的人,应该怎样阅读,并具有那些素质呢?周国平说:“研究哲学,其实有两个方面的要求。首先要对哲学有种领悟能力,没有领悟的能力也可以做学术,但我可以肯定你不会有大成就。当然,阅读对培养领悟能力很重要,以前的哲学大师都是一些领悟能力极好的人,阅读他们的作品,你自己的悟性也可以被启发出来。另外一个就是学者的功夫了。你首先要选择你的问题,哲学的看法必须是以问题为主,问题是核心,你要找出哲学中什么问题是重要的、却多年来没能弄清楚的问题,而这个问题能让你产生兴趣,然后你要发挥你作为学者的功夫,把古今中外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都找出来,去收集整理资料,看看这个问题有哪几种论述方式,然后你要进行比较,得出自己的结论。”

  另外,周国平还告诉记者,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学出来的,不是靠老师教的,当然如果有很懂行的老师指导,可以少走弯路。但所有的书你还是要自己去看,去琢磨,钻进去,关键是要有兴趣。如果你真的有兴趣,那你就能钻进去。如果你觉得那太枯燥了,你就只有知难而退了。

  尼采的热与不热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有一股尼采热。周国平当年是掀动尼采热的重要人物。今天,周国平说他的尼采研究工作只做了一半,“尼采的书我已经写了两本,还想写一本,一共三本。原来写的是人生哲学和本体论哲学,现在想写他的精神哲学。”

  尼采当年的火热,究竟有什么样的深层动因呢?是不是与当时呼吁大家摆脱对集体的依附而走向个人奋斗的特殊年代背景有关呢?周国平分析说:“这只是一个原因,但关键是那个时代是思想比较饥渴的时代,那个时候只要与以往的意识形态形成鲜明反差的思想,都会得到极大的关注。”

  1992年,香港曾有出版物把周国平的《尼采:在世界的转折点上》列为80年代影响中国的33本书中的一本。周国平自我评价说,这本书的影响绝对不是发生在学术史上,而是发生在中国人的心灵史上。

  但是,记者问到,现在尼采热已经冷却,这反映了什么?尼采或者贝多芬,这种高扬人的主体性和权利意志的艺术作品现在似乎都有所失落,如果过分宣扬那些成分,可能导致人的自我毁灭。因此现在刘小枫等一批基督教哲学家开始获得了广泛的读者,他们认为“人”的地位太高了,人应该谦卑,要看到人的有限性,知道人之外还有一个更高的存在。

  周国平说,尼采在80年代后期热过一阵儿,但后来就一直是现在这种状态,这样也许是正常状态,大家不再一窝蜂地看尼采讲尼采。现在基督教哲学有一定的读者,这种状态比较正常。没有一种特别流行的东西在左右人们,不同的人群对不同的思想家发生兴趣。但是尼采哲学也并不是完全与基督教哲学相反,尼采也并不反对谦卑。无论是柏拉图式的“形而上学”或者是基督教,其实都是为人生提高到一个终极的根据,但到19世纪后半期之后,人们发现这种根据是不存在的,这就是所谓的哲学的危机和形而上的危机。尼采就是要解决在没有最高价值的情况下,人类该怎样面对这种形势,来承担悲剧性的使命,因此,人类自己为自己提供了一个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尼采并不是与基督教对立的,基督教的本质也是要为人类的生存提供意义。

  要读一流的作品

  周国平称自己的阅读资源多来自西方。“中国的东西我只是翻一翻,还没有比较系统地去研究中国的文化。但我总体上感觉中国应该更多地去学西方的东西。中国自己的当然要发扬,但有很大的弱点。”周国平还反对过分强调民族性这个东西。他说:“首先,人是分层次的。在根本的层次上,人首先是一个人,是个人,其次才是民族国家的一员,是文化传统的一员。你不能用民族文化的层次去反对人类的层次,这就是根本的错误。在一个人类的前提明确了之后,在这个前提下,你当然可以谈你要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了。”

  周国平的阅读经验非常丰富。他在北大读书的时候,涉猎广泛。他曾在郭世英的推动下,读了大量俄罗斯文学,几乎读了屠格涅夫的所有中译本。当时郭喜欢读陀斯妥耶夫斯基,周则喜欢读托尔斯泰。“后来的昆德拉的作品,我也很喜欢。”关于哲学书,周国平说他喜欢那些不是很体系化但是却很有灵感的哲学家,比如尼采、蒙田、帕斯卡,他们都属于这种类型的哲学家。他还喜欢叔本华,叔本华是非常体系化的,但他真正精彩的东西不是体系化的东西,而是灵感化的东西。“我对康德兴趣很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源头性的哲学家,他是西方现代哲学的源头。我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上下过工夫,但他的体系太体系化了,所以许多东西很勉强。”

  周国平说,他读书不像某些人那样,对某些书有比较忠贞的爱情,爱上哪个作者就永远不变了。他也没有戏剧化的经历,比如一本书改变了一生这样的事情。这表明他基本上是一个灵活的不迷信的阅读者。

  周国平认为,一个人要读书,最好要读经典,读大师。现在的出版物很多,励志类和财富类的书籍是最流行的,大量的书以相同的方式摆放在书架上,会让人产生错觉,使读者认为这些书的质量和地位都是相同的,因此难以鉴别。书太多了,既是好事,又是坏事。不过与过去的年代相比,值得读的东西还是不少。“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己的选择标准和一定的阅读基础,真的会眼花缭乱,所以在这个时代做一个阅读者,就要把底子打好,底子好了就可以区别什么是好书什么是坏书了。”

  怎样把底子打好呢?“就是你一开始就要读好书,要读一流的书,二流三流的书不要读,这样就可以识别了。”周国平建议读者先从大师的书读起。

  周国平书语

  阅读对培养领悟能力很重要,以前的哲学大师都是一些领悟能力极好的人,阅读他们的作品,你自己的悟性也可以被启发出来。

  一个人要读书,最好要读经典,读大师。

  哲学的通俗化还是庸俗化?

  周国平是一个大人物。有人评价周国平把高深的哲学知识从学术殿堂里带到了菜市场。这句话既是对周国平的学术道路的评价,也带有一种调侃意味。周国平本来是搞尼采研究的,后来却写一些通俗易懂的小册子,如具体指导大学生们的就业、婚配、娱乐与其他生活细节,让大学女生一片痴迷。这种平民化的写作适应了当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商业化的风潮。于是周国平的一些灵巧的思想进入千家万户,为学术的平民化立了功,他自己也借着这个商业化狂潮赚了个盆满钵溢。据说在中国哲学界,能这么赚钱的,除了李泽厚,就是周国平了。学术界人士成为明星,这是一件好事吗?这是一件坏事吗?网上网下为此曾发生过很多争论。

  但是学术中人却对此不以为然:他本是社科院哲学所的,现在却似乎成了作家协会的了。你在某个专业的领域有什么大建树吗?关于这方面的争执,似乎一直或明或暗地出现在中国文人圈里,当然现在还是没有定论。但是,从网上的评价来看,大家对周国平的赞赏和正面评价远远多于批评。因为很多网民(尤其是年纪大的)都受到了周国平的影响,周国平是他们青春回忆里的一个重要元素。而且,哲学有很多种,在柏拉图时代,哲学是在街心花园里对着大众讲的,不是什么书斋里的玄虚的秘术。退一步来说,当很多专业人士把学术搞得越来越像咒符和密码一样时,偶尔出来一个周国平调节一下气氛,又有什么不好呢?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