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缜的“神灭论”并非“灭神论”“无神论”,《管锥编》页1422论之已明。但中国古代亦有一种类似“无神论”的主张——“无鬼论”,《管锥编》页784—5即拈出数例,大略出于《搜神论》《玄怪录》等野史小说,一般哲学史家不屑一顾且无暇二顾的。读书治学顾名忽实,求名损实,亦今日学人一大弊病:“人物个个有名气,言论常常无实质”“重视废话一吨,轻视微言一克”(《七缀集》页29—30),于是出现“欲食牛者,得马肉而津津焉啖之,癖嗜马者,睹牛首而望望然去之”的怪现状(参看《管锥编》537—8)。譬如大讲范缜的所谓“无神论”,而对那些真正或起码更近似的无神论思想却忽视无睹或竟熟视无睹。由此想到,钱先生特别提出“要能于历世或并世所视为碌碌众伍之作者中,悟稀赏独,拔某家而出之”(《管锥编》页1446)的深刻之处。
悟稀赏独,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打破迷信,“有平等待人之风”;就是不人云亦云,“礼节性地表态”。这是今日读书界所最需要的!
补白
张培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