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是我们时代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的一个“兴奋点”。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教授西里尔·布莱克的《现代化的动力》是一本关于现代化问题的力作。布莱克重视现代化的起始条件和过程因素,因而他从比较近代史入手,把民族国家和政治现代化作为研究的基本单元和中心课题,通过比较求得对人类整体发展进程的一般看法。他运用比较方法的一个主要立论是:“在今天这个时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等结构的任何微小变化都影响到全人类,人无法不面对并接受由比较而得来的结论。“布莱克这项研究的一大特点是从人类整体的角度来看待人类历史与社会发展的问题,这是他与其他史学家在研究的方法和思路上极为不同的地方,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指的是什么?布莱克认为,“现代化”一词的含义,是指科学革命以来,人类知识不断增进,传统社会制度逐渐演化,以适应现代功能,并加强对环境控制的一种变迁的过程。
布莱克把人类的活动大致分为知识、政治、经济、社会和心理五大类,以便说明“现代”与“传统”之不同。他认为,在知识方面,理性化的科学方法是现代化最主要的方面,这种态度使得对知识的追求成为现代化过程的重心,它的目标即是用科学来改善人类的物质和生活环境,而科学化的态度影响和改变着人类长期形成的一些宗教伦理价值观念。在政治方面,法治代替人治是政治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标志,民主是典型的政治方式。在现代化过程中,中央政府权力扩大,公共机构不断增加,传播工具日益发达,国家税收占国民总产值的比重急剧上升,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在国际上,国际法、外交法和国际性机构的制定与确立,使国家间矛盾冲突得到某种程度的缓解。在经济方面,较为明显的特点是,储蓄与投资大大增加,生产专业化加强,产业部门扩大,国内和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科技革命,国民总产值不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社会方面,农业人口的比例下降,而城市人口逐渐增加,大家庭为核心家庭所取代,社会流动性加强,国家观念增强,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活动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一般人的收入逐渐接近,社会保障得到提倡;识字率提高,受教育和发展的机会不断增加。与传统社会不同,现代社会要求的不是一律平等,而是给予每一个人相等的发展机会,才能、机会取代血统、继承决定着人们社会地位的升降。在心理方面,人们的个性得到表现,过去那种孤陋寡闻、易怀偏见、循规蹈矩、安于现状的情况大为改变。现代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更新的社会,一个人成功的条件是良好的适应能力、创造能力和敏锐的移情能力。
那么传统社会怎样才能逐渐走向一个现代化社会呢?布莱克通过比较研究认为,一个社会要实现现代化必然要碰到下列四个方面的问题,那些问题表明,实现现代化必须经历相应的四个阶段:(1)现代化的挑战问题。在这个阶段,传统社会开始接触和认识现代化,在反对与赞成的论辩中,逐渐倾向拥护现代化。此时,领导集团一般采取的对策是,在不越出传统的范围,进行一些“保护性”的改革。如何应付现代化的挑战,各国都有所不同。在欧洲,挑战主要源自社会内部,而在不发达地区,挑战主要来自外部世界。(2)现代化领导集团权力的巩固问题。这第二个阶段是整个政治现代化过程中最危险、往往要经过长期痛苦的斗争或革命,才能使传统领导集团的权力转移到现代化领导集团手中的阶段。这种权力转移的过程与方式在各国也有所不同。就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而言,独立建国、政治革新则是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前提。(3)经济与社会的转变问题。这是由乡村为主的农业社会转变到以城市为中心的工业社会、促进经济迅速成长与社会变化的阶段,是走向现代化的第三阶段。(4)社会的整合问题。这是促使现代化发展的第四个阶段。在此期间,社会结构因经济与社会之剧变而发生基本改变,原来的村、镇、家庭、行业及其他团体构成的社会结构迅速瓦解,形成以个人、城市、企业、公司和其他社会组织为基础的社会结构。这里,布莱克所说的“整合”,指个人与地方或区域性结构的维系减弱,而相对的,与城市及工业组织的关系增加。对于现代化发展的这样四个阶段的划分,布莱克提醒道,这“并不意味真的有这么四个阶段。其实,上面的四个问题存在于现代化过程的始终”。
在论及“现代化之比较”问题时,布莱克认为,比较现代化社会时应注意区别社会内部转变的过程与先进社会在此过程中所占的地位,“因为在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应被视为传统结构逐渐适应现代功能的独立体,另一方面也应被看作是受许多外力影响的社会体。除了最先现代化的社会之外,力图现代化的领导者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取法于其他的社会。然而他们所面对的问题是内部的,且没有前例可援的。因此,比较时必须同时考虑到这样两个问题:传统结构适应现代功能的方法,和比较其效法的对象。”关于现代化的比较标准,布莱克认为,每个国家现代化的方式都不一样,因为没有两个国家具有相同的资源与人力、相同的传统制度或能一起发展到相同的阶段、以及相同的领导集团与政策,故“那种比较分析的角度取决于比较的标准和预定讨论的问题之间的关系”。他综合了各国所具有的共同性与特殊性,提出了这样几个比较点:(1)一国新旧政权转移之时间,是早于还是晚于其他国家;(2)现代化的挑战来自国内还是国外;(3)该国现代化后是仍然保持原有之国土与人口,或是经过一番变动彻底地改变了版图与人口;(4)该国在近代是一个独立国家或曾是一个殖民地国家;(5)该国在踏入近代时是具有了可以适应现代功能的进步的制度,或仍然是落后的制度,必须输入外国制度来替代。
上述的比较划分以政治现代化是一国现代化之关键的论点为依据的。为之,布莱克将政治现代化的程度与方式高低划分为七种类型。英法属于第一类型。它们的现代化挑战来自内部,经济与社会的重大变革经历了很长的时期。在此过程中,传统制度逐渐适应并具有了现代功能。美、加、澳、新属于第二类型。它们的特点是,摒弃母国的传统政治,以一种非固定形态社会的姿态面对现代化,社会结构没有凝固、较易改变。欧洲其他国家属于第三类型。其特点是现代政治领导权的巩固深受他国范例的影响,领土变动较大。二十二个独立的拉美国家属于第四类型,其大多数人口是外来的、受欧洲母国的传统政治与殖民影响较深,到了本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形成力图现代化的领导集团。第五类型的国家是那些政治现代化没有受到外力的直接干涉,但受到先进国家的影响,如俄国、中国、日本、伊朗、土耳其等。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有一个历史悠久的中央政府,都能抵抗直接与全面的外来统治。不同于欧洲,不存在从外来统治的不同领土上创立新的国家的问题。这一类型的国家所面临的近代化挑战,基本上是来自外部的,尤其是从外国获得有关近代化的知识,形成了对社会内部的挑战。因此,上述国家的政府一般称为“局部性或防御性的”近代化措施,以保存旧政府,并阻止进行国内外拥护近代化人士所提出的更为剧烈的或彻底的改革。如彼得大帝与尼古拉一世的俄国之改革,日本的德川幕府和明治维新,中国晚清的政治家以及土耳其的穆罕默德二世与阿布杜尔-马杰德一世的改革。这些改革的一个特点,不是改革传统制度,而是加强传统政府的力量,以抵御外来的压力,因而这些国家推进近代化的过程缓慢曲折,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向心力与认同感使这些国家在近代化外来压力下保持团结。第六和第七类型的是其他亚洲、非洲、大洋洲和一些拉美国家。
以上介绍了《现代化的动机》这本书的基本内容。通阅全书,我觉得,布莱克教授的这样几个方面的思路和观点值得我们重视。首先,他认为,要想了解近代化、现代化的成长与普及,从政治方面来研究是最容易的一个方法,因为政治是国家结构的基础,是行动计划的观念化及实行,它最为集中地反映了一个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方向,政治也最能展示近代化和现代化过程之复杂性。更为重要的是,他指出,在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国家现代化的领导者的巨大作用。“没有一个把改革社会经济政治作为首要任务的现代化领袖,一个民族国家的经济与社会是不会有很大改变的。”历史的转变深受领导人物的影响,他们决定着现代化方式的选择——现代化之性质、实施的方法、以及传统制度以何种方式去适应现代的功能。现代化的政策直接受制于领导者对诸如此类问题的认识与理解:进行现代化需要改变哪些制度,哪些却不必改变?应当如何看待传统文化?怎样吸收外国的经验?等等。因此,政治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的关键。
而笔者以为,政治体制改革则是政治现代化的最基本的前提。政治体制如同社会一样,也是一个有机的东西,深受历代政治和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完全地创新或彻底地摒弃是十分困难的,因而唯一的途径只能是进行改革。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向外开放、社会结构变动以及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的变化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改革一般应主要解决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政治参与问题。这是社会变迁的客观结果和必然要求,是政治民主化的最基本问题。二、决策权力分层问题。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国内地区发展的差异,自然要求将一部分决策权力向地方和部门下放,同时决策过程也要求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三、财富分配问题。经济的增长、财富的增加,一方面加强了政府在财政方面的权力,另一方面也促使社会各个集团和阶层通过政治活动的途径来影响政府的财富分配政策。四、社会冲突和管理问题。财富的增多、社会流动的加快、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以及传统规范的某些方面的失效,使社会各集团阶层团体之间产生冲突的可能性增高,而且也加剧了个人与群体以及社会之间的冲突,这就必然要求政府和社会集团阶层通过适当的途径和方法来加以解决。这四个方面问题解决得如何,主要取决于政治体制结构的调整、领导人的观念更新以及领导能力的运用。
进行政治改革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主动的改革,即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对政治体制结构进行必要的革新;二是被动的改革,即被迫采取一些让步或权宜之计的措施,来缓解矛盾与冲突,实则仍是意在“保护”旧体制结构。两种不同的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前者能够适应社会的不断变迁,使改革获得成功、推进政治现代化。后者则最终可能导致政治体制的危机与社会动乱。要使政治改革取得成功,不仅应采取主动的精神态度,而且必须注重实施政治改革的艺术。一、改革应与安定并重。改革是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手段,但改革必须是有秩序的变迁。二、权威与自由平衡。改革意味着是对人们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变革。一些涉及大规模的、基本的和长期的改革措施必然要触及一些人和某些阶层集团的利益,而遇到阻力。如果缺乏一定的权威,改革就无法成功。同时,要使政治改革充满生机活力,则必须有一个相对扩大的自由环境,才可能焕发人们的积极性与创新精神。三、改革应将阻力减少到最小。美国政治学家S·P·亨廷顿认为,改革策略应采取“费边主义”的渐进方式,一个方案一个方案分别推行,甚至不要把全盘计划的意图加以声张,以免那些与此相关的不同集团结成反对阵营、加大阻力。他认为土耳其基马尔的改革能够成功,正是采取了这种策略。四、改革必须是长期的、持久的。因为改革是对旧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更新,而过去的观念与行为已经成习,并且亦已内化为人格的一部分,一下子发生转变乃是不可能的。因此,有效的改革必须先从沟通思想、培植新的价值观念、增强大众传播的作用开始,然后采取一系列的具体措施使人们的行为发生逐渐地改变,故改革必须是循序渐进的。英国哲学家卡尔·R·波普尔认为,如果要使改革获得成效且又使代价不至于过大,就必须采取渐进的策略。他的理由是,人们的知识是有限度的,因而政策的推行过程中难免会发生错误。要避免过大的失误,改革的幅度就不宜太大。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错误所在,以为今后决策时作参考。其次,人并非是一个恒定的因素。社会改革处处涉及到人的因素,而人的行为并不完全且时时合乎理性的,很有可能产生意料之外的结果,因此,审慎而又逐步的改革乃是必要的。此外,传统必须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现实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对传统有着某些方面的依赖,现存的政治体制结构亦是如此,人们不能无视现实进行改革。
其次,布莱克教授认为,现代化过程中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如何使传统文化适应现代知识所产生的新的生活方式,亦即现代化的过程乃是“传统系统”适应“现代”环境变化的过程。通过考察人类古代几个文明社会的延续问题,他指出,有的古代文明社会之所以未能延续下去,其主要原因在于“领导者不能在社会传统的维系和新知识的冲击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他还认为,比较正在现代化的社会,其现代化之程度和作为并非完全取决于领导者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传统遗产的作用。他说,“许多一般认为是现代的产物,其实是那个社会文化的特性”。譬如代议制,它只不过是封建制度时期代表议政方式适应“现代”要求的结果。由于各国的“传统”系统不同,因而近代化与现代化的进程和特点在各国也就有所不同。“欧美现行的制度结构是由鼓励个人主义及地方独创性的封建制度演变而来的,它并不适于移植到传统以及资源不同的其他社会里。”由此布莱克得出结论,一方面,正在进行现代化的国家必须对传统的制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予以充分的估计;另一方面,“传统”与“现代”是两个相对的名词,不是完全对立的东西。“现代化实际上是由古代到无限的将来这一无穷延续中的一部分。”这些看法,大概是布莱克有关“现代化”理论的核心部分之一。
笔者以为,“传统”和“现代”之争实际上是一个涉及到如何评价传统文化的利弊问题。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是可能产生一些变种或变形的东西的。尤其在政治与文化合一的情况下,那些变种或变形的东西很可能就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性因素。“传统”与“现代”的争论实质上反映的是,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两大文化系统碰撞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它波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使得“传统”与“现代”之争论变得更加复杂了。但毕竟“传统”是社会存在的根基,关键在于如何吸纳“现代”的东西,适应“现代”的变革,使“传统”具有“现代”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今天东西方文化又一次新碰撞大交会的背景下,提出“传统”与“现代”的相对性以及在此基础上“传统”与“现代”相容的可能性,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的。
布莱克教授也看到了现代化的双重性。最主要的问题是,一、人的本性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问题并未因现代化而有所改变,只是变换了一个生活环境而已。经济增长和对生活享受的追求,常常造成对传统价值的忽视。二、对旧的生活方式的破坏使现代社会缺乏传统社会的稳定。现代化是以痛苦、死亡等代价来换得新的机会与期望的过程。现代化的一些产物既具有创造性又具有毁灭性。三、一个不可避免的矛盾是,一方面一国范围内中央集权的趋向加强,另一方面,国际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它乃是现代国际危机之核心问题之一。四、对人格的稳定与自我认同产生了巨大的压力,造成了孤独感、不安、焦虑以及异化,导致传统价值观念的崩溃。对此“绝对无法避免现代化所导致的问题”,如何解决取决于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与探索。
(《现代化的动力》,[美]C.E.布莱克著,段小光译,《走向未来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三月版,1.2元。)
俞晓秋